精選三年級上冊的作文錦集五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冊的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上冊的作文 篇1
我的家鄉鰲江,有很多橋。我今天介紹的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大橋,它叫甌南大橋。甌南大橋橫跨在鰲江上,它一邊連接著百年商埠——鰲江,一邊連接著中國第一座農民城——龍港。
從我們學校出發,步行十幾分鐘就來到了甌南大橋的橋頭了。甌南大橋全長800多米,寬20多米,雙向四車道。到了夜晚和早上,大橋的中間部分就會上升,讓輪船從橋下通過。站在甌南大橋上,俯瞰江面,江水滾滾東流,不時有海鳥在水面上上下翻飛。鰲江兩岸,高樓林立。這就是我家鄉的橋。
我愛你,甌南大橋!
三年級上冊的作文 篇2
但我們就該為此放棄傳統文化?中國傳統講究仁義禮智信,中國文化具有兼容并包性,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偉大的中國文化是我們傳承千年,歷久不衰的法寶,也是我們走向復興,開創未來的根本保障。雖然,傳統文化不乏糟粕,虛榮、麻木等劣根性便是糟粕的體現。但,我們不能否認傳統文化的精髓讓我們經久不衰,綿延不絕。文化的包容維持著中華民族的和諧與穩定,也為民族大家庭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使其煥發生機。五千年的積淀造就的是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社會轉型期的今天,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這碰撞與融合中,各自煥發出新的的生機?萍假x予傳統文化科學特性和創造力?萍际堑谝簧a力也是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而科技發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包括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價值觀念等,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著傳統文化。在科技條件下,傳統優秀文化經過現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創造活力,它既蘊含了現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導著現代科技條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斷創新和發展,永葆生機和活力。發揮科技優勢,改造傳統文化,是保持傳統文化生機的不二法門。
同時,傳統文化的道德原則、和諧理念也指引著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科技的發展與走向。先進科技的發展為人們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F代建筑的發展并隨著鄰里人情的冷漠,交通工具的進步伴隨著健康的,電子文檔的的發明也不可避免地產生書寫能力的退化。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也只能依靠傳統文化。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令舉世深思的論點:“挽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而七十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也在巴黎宣布,解決21世紀人類的生存問題,必須去20xx多年前的孔子學說中汲取智慧。弘揚傳統文化,解決科技發展帶來的各種問題,也指引著科技的發展。
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大力弘揚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在碰撞交融中永葆生機與活力!
三年級上冊的作文 篇3
農歷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也是我的生日。我的家鄉有“七月十五放河燈”的習俗。每年的這一天晚上,爸爸媽媽都會帶我去放河燈。一大早,我打開媽媽買來的生日蛋糕,一邊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送,一邊催表弟“快吃,快吃”,因為這盛蛋糕的泡沫托盤是做河燈的絕佳材料。可我們實在是吃不完了,只好讓外婆把剩下的蛋糕裝在碗里。我如獲至寶一般接過空盒,準備把它好好地裝飾一番。
我先用彩筆在托盤邊緣畫上一圈愛心、花朵等漂亮的圖案,然后做了四面精致的小旗,請爸爸媽媽在旗面上寫下祝福和希望的`話語,再用牙簽當旗桿,和兩支蠟燭一起插在托盤上。
天黑了,我跟著爸爸媽媽興沖沖地來到河邊。見已經有好幾個大人帶著小孩站在岸上,他們的河燈已經漂出了十米開外,如豆的火苗在夜色里忽閃忽閃的,顯得特別神秘。
爸爸點著蠟燭,把河燈輕輕一推,它就晃晃悠悠地出發了。不料還沒走出一米遠,一陣東南風吹來,河燈又向岸邊靠攏來。媽媽急了,伸手一擋,河燈“噗”地翻了個個兒,火苗“撲哧”一下滅了。邊上的兩個大姐姐一起來幫忙,河燈就是不愿意直起身來,這可怎么辦呢?我急得快要哭了。這時爸爸說:“蠟燭太重,重心太高。找點小石塊來。”我立即從草地里找來幾塊小石塊,又抓了幾把泥土,把它們一塊兒放在泡沫盤上。爸爸重新點燃了蠟燭,看,河燈終于穩穩當當地“揚帆遠航”了,而且因為風向和水流的原因,前進的速度快得超出我的想象。一個伯伯開玩笑說:“呵,你們是后來者居上呀!边@時我照例畢恭畢敬站好,閉上眼睛,雙手合十,對著河燈許下一個美好的心愿:希望在下個學期里,我能在各方面天天有進步,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
此時,天上月亮的光芒、岸邊路燈的光亮以及河燈上面搖曳的燭光,構成了一幅多美妙的圖畫!草叢里有啾啾的蟲鳴,河面上吹來徐徐涼風,我們一群人說說笑笑,盡情享受著這難得的休閑時光,忘記了回家……
三年級上冊的作文 篇4
審題
審題,是作文的第一步,可以說,審好題,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審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審寫作內容。
審寫作內容,即題目要求我們寫什么。就是要弄明白文章是要求寫人,還是寫事;或是寫景。
第二,審內容的限制
審題還有一個關鍵的內容,就是弄清文題對習作限制。
1、弄清時間限制
有的作文在時間上有一定的限制,審題時要把握住這時間上的限制。比如記暑假中的一件趣事,這道題選材時間限定為暑假,所寫的事要能夠和“暑假”里發生的事。
2、弄清地點限制
有的作文規定了地點范圍,審題時要明確其中地點的限制。如記校園里的趣事,就限制了所寫的人、事、物、景必須是在“校園”里的所見所聞,只有把握準了這個地方,所寫的內容才有依托和基礎。
3、弄清數量限制
有些作文出現數量詞,審題時要明確數量上的限制。如寫一件你想寫的事。兩個題目寫作的要求記敘一件完整的事,這樣的話就不能寫兩、三件事了。
4、弄清人稱的限制
有些作文在人稱上規定,審題時要明確它在人稱上的限制。例如寫一件發生在你身上的事。這個題目就限制了作文要用第一人稱,要從“我”的角度寫自己的事!段木叩.爭吵》這個題目,主角就要換成文具了。
習作題目:
1課余生活發生的事情事2熟悉的人一件事(特點品質事)
3美麗的秋天景4觀察中的發現(日記格式寫事)
5傳統文化6風景優美的地方景
7創編童話故事事道理8自由選材
三、閱讀
1、要三讀短文,第一遍弄清字、詞的讀音、大意;第二遍讀懂大致內容;第三遍帶著問題后進行重點讀。
2、完成練習要注意:有的題目可以從文字中原詞原句抄下來,有的需要進行歸納、分析、總結。
3、答問題要完整。
三年級上冊的作文 篇5
今天我用放大鏡去觀察一只可愛的小螞蟻。
它的身子分成頭、胸和腹三部分,還長了一對觸角和三雙腿。聽說螞蟻是昆蟲家族中的“大力士”,原來,螞蟻頭頂有一個大鉗子,叫大腭,它們找到食物后都是用大腭來夾的。
我還觀察到那只小螞蟻邊走邊分泌一種液體。原來這種液體叫做“信息素”,是用來引導后面的螞蟻走相同的路線。我突然有個想法:如果用手劃過螞蟻的'路線,那么后面來的螞蟻會怎么樣呢?我剛要去用手劃,就想起科學書上的一句話:如果我們用手劃過螞蟻隊伍的路線,會干擾了螞蟻的信息素,螞蟻就會失去方向感,到處亂爬。想到這,我馬上收回了手,參考地底下了頭。
螞蟻真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我們要愛護它們
【三年級上冊的作文】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作文11-09
三年級上冊作文03-04
小學三年級上冊作文06-24
實用的三年級上冊作文09-26
三年級上冊語文作文05-17
小學三年級上冊作文11-19
三年級上冊作文范文10-08
三年級上冊寫人作文12-29
三年級上冊我的媽媽作文05-27
三年級上冊八單元作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