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最光榮奮斗最幸福一年級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一年級作文合集【8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作文 篇1
《魯濱遜漂流記》中記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遭到了暴風雨的襲擊,除他外,其他人全部遇害。他被漂到了個沒有人煙的孤島上。他的心中充滿了無助以及孤獨,不知道應該如何在這個孤島上生活下去,但是,他卻又不斷地安慰自己,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克服了無數的困難,把自己的生命延續下去,并且找到了許多生活的樂趣,在他漸漸淡忘要回到文明社會中去的時候,他卻得到了獲救的機會……
在故事中,堅強的魯濱遜靠著生存的意識,成功脫離荒島。這種隨機應變看似簡單,但卻需要在課外積累求生知識、和那一份接受現實的勇氣。
這份不慌不忙,并不是很容易,那種求生欲望,很多人只有空想……看了這魯賓遜漂流記,我每天睡前都會編一段自己漂流在荒島時發生的故事。但,這份隨機應變的勇氣,我很難做到,這是一個挑戰,每個人依著求生本能只要遇到困難都會慌張,就是如何在短時間里平靜下來。
看了這本書后,身邊發生一些小小的困難,我就會忘了慌張,大腦快速旋轉,找到應對的方法。
有一次,學校剛好要交飯錢,老師在前一天明明強調了,但上學時我還是把那放在書桌上的飯錢,遺忘在書桌上了。到了班級,看到大家手中握著的100元,我才記起來我的`飯錢沒帶來。我在那一刻著急極了,畢竟章老師在前一天提醒過我們,要是知道了我沒帶……
我著急的轉了倆圈,想起了可以打電話給我爸爸讓他送。我向同學借來了手機,打了幾個電話,都沒通,那時的我,如同熱鍋上的螞蟻。誒,對了!我可以向有錢的同學先借墊著,爸爸來接我了,就馬上還給他……
只是短短幾分鐘,我沒有以前的驚慌失措,只是想了多種解決營策,分析利弊,選出最合理最方便的一種……
讀了《魯賓遜漂流記》,我才知道自己那些求生知識少得可憐;讀了《魯賓遜漂流記》,我才知道在危急時刻不能慌張,要學會隨機應變;讀了《魯賓遜漂流記》,我才知道有了求生意識才會有求生的希望,不能放棄……
這一本《魯賓遜漂流記》教會了我很多很多……
一年級作文 篇2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犯錯,當然我也不例外。
記得還在讀幼兒園時,有一次媽媽在忙,囑咐我和哥哥自己寫功課。寫著寫著,我突然發現有一個題目不會寫,因此急著要哥哥教我,但哥哥正埋頭寫功課,專注的他跟本沒空理我。我又跟哥哥請求了一次,拜托他教教我,但他依然埋首在自己的課業中,只是說著:“我自己的功課都寫不完了,你等一下再問媽媽啦!”我嘟著嘴:“就先教我一下又不會怎樣!”但哥哥依然不肯幫我解題。耐不住一再懇求卻得不到回應及一等再等的怒氣,我毫不猶豫的拿起削尖的鉛筆朝哥哥手心刺去,只見哥哥慘叫一聲,痛得眼淚直滾下來。
聞聲而來的`媽媽問清楚發生什么事后,看看哥哥的手,發現筆尖已刺進掌心,拿不出來,只好帶著我和哥哥去醫院。在醫院里,醫生和護士拿著針努力的想從哥哥的掌心里挑出黑黑的鉛筆心來,但卻怎么挑也挑不干凈,只見鮮紅的血從傷口滲出來,哥哥的表情則痛苦不已,眼淚不停的掉下來,還不時發出慘叫聲。看著哥哥痛苦的樣子及媽媽著急的心情,我心里自責不已。折騰了好一陣子,醫生終于“放”過哥哥了,上了藥后,囑咐媽媽回家后須留心傷口有沒有發炎。
回家之后,當然免不了媽媽的一頓責罵,而我也誠心的向哥哥道歉。這次的事情給了我一個教訓,就是凡事要冷靜的想辦法,不可以因一時的生氣或沖動就動手,否則不僅害別人受傷,自己的問題也沒能獲得解決,如此不是兩敗俱傷,損人又不利己嗎?
一年級作文 篇3
人生的道路難免會很艱辛,正是如此,才經歷了許多的第一次。許多第一次為我的成長經歷錦上添花。
去年的一天中午,我回到家里,看到家里一個人也沒有,爸爸不知道去哪里了,媽媽要到十二點四十分才能回到家。看看表已經十二點了,距離十二點四十分還遠。在學校上了一上午的課,肚子已經很餓了,不如我自己做飯吧。雖然以前我也做過,但都是在媽媽的'指導和看護下做的,所以這次還是我第一次做飯。
我走進廚房,看到也沒有多少菜了,但是有好幾包面條,就做面條吧。于是我在鍋里倒了半鍋水,隨后打開天然氣開關,打開火,準備做飯。接著我切了蔥花、香菜并用生抽、精鹽、一點點食醋、雞精、香油調好備用。
待水沸騰后,我就把面條放進鍋里,面條要一會兒才能熟,我就又荷包了三個雞蛋,每個雞蛋就像跳水健將從高空跳下,每個都完美翻身落水。我又拿出了一根火腿,用刀將它大卸八塊,放進鍋里。過了一會兒,面條差不多快熟了,我就把備好的料倒入鍋內,用筷子攪了一下。哇,香噴噴的清湯面就做好了。
……
“叩叩叩、叩叩叩”清脆的敲門聲傳入我耳畔,難道是媽媽回來了?果然是媽媽。
“菲菲,今天你爸爸有事,你餓壞了吧,媽媽趕快給你做飯。”媽媽關切地說。
我含笑看著媽媽。拉著媽媽到了廚房,媽媽看見我做的一鍋香噴噴的面條,連連夸贊我。
第一次做飯讓我學會了自立,提高了我的獨立性。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豐衣足食。今后的生活也是如此,若自己不能夠離開父母,養活自己,那將會毀了自己的一生。身為00后的我們,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把我們捧在手心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在這種溺愛中,很容易漸漸迷失自己,我們一定要學會自主,自立,靠自己的雙手成就自己。第一次做飯真好。
一年級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聊城,讓我帶你去我的家鄉看看吧!
我的家鄉盛產許多水果,有蘋果、梨、花生,讓我先介紹蘋果,到了秋季,樹上結滿了紅彤彤的蘋果,真像小娃娃的臉蛋。再讓我介紹梨,到了秋季樹上結滿了金黃金黃的梨,像一個個小葫蘆,最 后讓我來介紹花生,秋季,花生長出來飽滿的'果實。
這就是我那美麗的家鄉,我非常熱愛它。
一年級作文 篇5
一聽小氣鬼就知道我要寫的人是小氣鬼。那個人是誰呢?
他大大的耳朵,有一雙很會打人的手。
今天老師要我們測驗,我測驗寫的是我的表妹,他看到我寫《我身邊的“小氣鬼”》因為作文的題目是《我身邊的XXX》為題,我想不到來寫就寫我的表妹咯,他看我的'作文題手就說:“又寫我。”因為上次習作我寫他(因為他讓我好生氣,那時候他把我的水壺打到地面上,所以我就要寫他咯),他很生氣,我這次沒寫他,因為他好小氣,老師要我們再寫之前他笑嘻嘻的說:“哇你寫我哼。”
他就是我的同桌。
一年級作文 篇6
一天,紅紅的太陽升了個大大的懶腰,就爬到了天空中。幾朵白云像棉花糖似的再空中飄來飄去。遠處入云的.大樹挺得筆直,筆直的。河里,一群群魚兒在快樂的游來游去。
螞蟻灰灰的肚子餓得正咕嚕嚕地叫著呢?突然,它看到遠處有快面包,可它怎么也搬不動。于是,它跑到螞蟻紅紅家里去,叫紅紅一起搬。紅紅說:“好啊!我好久沒吃面包了。”然后,它們搬起面包,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了,一個人的力量有時是不夠的,如果團結起來力量會更大。
一年級作文 篇7
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個挺拔的鼻子,一張紅通通的嘴,一頭黃色的卷發,這就是我的語文老師“鄭老師”。
她的字寫得可好了,像印出來的一樣。她對全班的字也很嚴格,只要有一個同學字寫得不好,她就讓那個同學把作業重寫一遍,相反,如果一個同學的字寫得非常好,她就會像把他(她)捧到天上似的`大加夸獎,被夸獎的同學當然就會變成班上的“明星”啦。
她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神不知,鬼不覺。有一次,我們在考試,交完考卷后,卻發現黑板上多了幾行字,這時,鄭老師對我們說:“同學們,快抄作業。”同學們的眼神中充滿疑問,好像在說:“鄭老師,你是什么時候把作業寫上去的呢?”
她還有一個優點:有愛心。一次,一個同學抓到了一只青蛙,它的腿斷了,鄭老師面無表情:“把那只青蛙放到草叢里去。”我們知道,她一定很心疼那只受傷的青蛙吧。
她上課很嚴肅,一定要全班四十二雙眼睛齊刷刷地盯著她,誰要是做小動作,就會被她的秘密武器——“粉筆頭”襲擊,如果兩個同學在交頭接耳,她就會使出絕世神功——“穿心眼”,好像要把人的心看透,有了這兩樣“法寶”,應該沒有人不服氣了吧。
我很慶幸,我有一個“特別”老師。
一年級作文 篇8
親愛的爸爸媽媽:
您辛苦了!
您可知從咿咿呀呀學語到懂得做人的道理,十四年風雨磨煉使我成為了一個獨立、勇敢的初中生。這個過程中是誰在背后默默奉獻呢?那就是含辛茹苦養育我,教導我的您們,謝謝您!
伴隨歲月的流逝,我一天天長大,而您卻一天天的老去。那歷經風雨的臉上卻布滿了皺紋。我依稀記得那一天您送我來立人學校報名的場景:我哭著不愿意報到,可您卻耐心的勸說,終于我答應了,您微笑著對我說:“孩子,您總會有一天會離開我們,過著屬于你的幸福生活,而我們也終將老去。你要學會堅強,到了那個充滿書香的校園,你不僅會交到許多的良師益友,他們也會伴隨著你成長的點點滴滴……我深知雖然您臉上寫滿了微笑,可您的內心充滿了更多的難舍難分。
不過您放心,我在宿舍結識了新同窗;在班上認識了來自不同地區的同學和無私奉獻地為我們灑下辛勤汗水,用知識灌溉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的老師們,他們總在我需要幫助時向我伸出援助的雙手,使我感受到集體的力量,感受到溫馨與美好……
現在,就讓我向您們分享一下在立人學校度過的第一個節假日——中秋節的故事吧!
中秋節晚7點左右我們歡度中秋,這天我本應在家陪伴著您們,吃月餅,賞月亮的。但請您們放心,這一天我在這個新的'大家庭和同學們一起度過這個具有非凡意義的節日。同學們積極表演,排練節目。有小品:古賤奇談,熊出沒等;有歌曲:劍心,劍傷,父親,小蘋果等;有游戲:一二三看這邊,誰是臥底等等,這五花八門的節目和精彩紛呈的表演,讓老師同學們笑得前仰后合……
此時此刻千言萬語無法表達我對您們的感激,只有用行動來報答您們對我的養育,只有用成績來回報您們為我灑下的點點滴滴……
祝您們: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您們的女兒:**
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