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初二春節的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二春節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二春節的作文1
往年春節,我都在西安過,而今年,我是在海南的石梅山莊——一座座落在椰林、橡膠林的小區過的年。
海風迎面吹來,伴隨著著淡淡的海水的咸味。新鮮而又有些甘甜的空氣使我心曠神怡。有時我會趴在陽臺的圍欄上靜靜欣賞外面的風光,有時會拿一個椰子站在陽臺上享受美味,清涼的海風,甜甜的椰汁讓我感到快意。在這樣美好的環境中,我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
“葉子,中午爸爸給你做只雞,好不?”“老爸,能放點辣椒嗎?”“嗯,少放點吧,你弟弟不吃辣椒。”接著,一陣陣香味像一把魚鉤將我釣到了飯桌前。“爸,飯好了沒?”“好了好了,狗鼻子真靈!”“豆,吃飯了!”“來了!”“來,嘗嘗好吃不?老爸可是用盡了畢生最好的做飯功夫!老爸用一副“我勝利了”的表情看著我。“好吃!但和老媽做的比還差了點”我笑嘻嘻地看著爸爸,老爸露出一副沮喪的表情。“但你比以前做的好吃的多得多呢!”我安慰他。
吃過飯,我們在一起邊聊天邊享受海南這邊特有的水果:有營養的炸彈——牛油果;超級大芒果,和臉一樣大;水果中的臭刺猬——榴蓮;五角星——楊桃;裝滿甘甜泉水般的大包袱——椰子;奇怪名字的水果——釋迦果;樹上的瓜——木瓜;紫色的西紅柿——山竹;紅色的條燈籠——圣女果,真是水果的盛宴。
享受完美味的水果,接下來,該鍛煉身體了,我們就去游泳池,游泳池上有個超大的水上樂園,我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游泳池旁邊的預報臺上竟然寫著:寒冷橙色預警……我完全暈了,自言自語道:“都29攝氏度了,還寒冷?一定弄錯哦了”,爸爸看出了我的疑惑,告訴我“29攝氏度對海南來講,已經很冷了。”不一樣就是不一樣,我心想。
晚上邊看春晚我和弟弟、爸爸一起包餃子。白白的一個面球到了爸爸的`手中,爸爸就像變魔術一樣,出來一張張不薄不厚的餃子皮,到了我手中瞬間就會華麗變身為一個又白又胖的小元寶——餃子。水燒開了,小餃子一個個爭先恐后的跳到鍋里,你擠我我擠你,開開心心的翻騰、跳舞,最后變得肚皮肚皮圓鼓鼓的,仿佛在說:“吃我吃我!看我皮薄餡多!”咬開小餃子薄薄的皮,看到肉多汁鮮的餡,便忍不住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了。
今年在外地沒法貼春聯,但山東過年拜老祖宗的風俗不能改。老爸拿出三個餃子和一些水果,擺在洗衣機上,叫弟弟和我們一起拜。“要拜三下,來,一拜,二拜,三拜!”接著老爸對我們說:“老祖宗——咱們家去世的老人,一會就會回來吃的。”
今年的春節不太一樣,因為環境變了,美食變了,風俗也變了,唯一不變的是家里的愛。
初二春節的作文2
嶄新的日歷旁,一個古舊的沙漏,藍色的沙子,一粒,一秒,相吻合,嘀嗒、嘀嗒……
“女兒,干嘛呢?”一陣清脆悅耳的聲音打破了內心的寂靜。“……”“唉,時代的更替,年味也越來越稀薄了。”“嗯?”“沒事,媽媽要出去一下,在家乖點啊!”“好,路上小心點,拜拜。”“拜拜!”
待耳邊響起“哐啷”一聲,我才緩過神來,細細品讀媽媽剛剛的那句話,心中莫名泛起一股酸澀,媽媽,被你說中了……
環顧四周,家里冷冷清清,陽臺的兩個紅燈籠無精打采的打著轉,窗臺的幾盆花昏昏欲睡,那轟轟隆隆的爆竹聲,去哪了?不知何時,過年在我的腦海里漸漸淡薄……
90后的我,也非孤僻的性格,不愛熱鬧,對春節也是充滿期待的。只是,太多的因素,慢慢地扼殺了我對春節的熱情。竟覺得,春節不過是一年365天中的一天,平平常常,只是我們給它注入了太多文化內涵和商業炒作,因而顯得格外隆重。不知是不是我的期望太高,早已厭倦了逛那堵得水泄不通的花市,因為買搶手漂亮的新衣服、年貨而弄得狼狽不堪,滿頭大汗。對那些拿拿紅包,說一些辭舊迎新的吉利話,恭喜發財,新年好之類的陳詞濫調也沒了興趣。探親訪友,互相送賀禮更是搞笑,張三送給李四,李四送給王五,王五又送給張三,最終物歸原主,還有什么意思呢!只是更加煩累罷了!
而剩下的就是觀看那徹夜循環春節聯歡晚會,大吃大喝,玩煙花爆竹了。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也沒多大精彩,不過幸好春晚的導演聰明,在一些無聊的咬字模糊的高聲演唱中穿插一些小品魔術,讓我勉強能挺過來,但是,那困乏的雙眼,失望的情緒卻總是揮之不去。再者,就是吃了,親朋好友互相請客,反反復復,無休不止。大吃大喝,少不了雞鴨鵝魚肉,油膩,對身體不好,又要花大錢,況且,一小盤青菜孤零零的讓人難以發現,反是一桌子的`肉,看著都沒食欲了,浪費糧食。還是喜歡平日的粗茶淡飯,有益健康。玩煙花爆竹?哪能啊!市政府都規定不能玩了,沒了煙花爆竹,過年哪有氣氛啊!少了一大樂趣!
也許是現在的生活太富足了吧!讓我感受不到春節的重要,今天已是年初六了,前幾天的忙忙碌碌瞬間灰飛煙滅,留下的卻是空虛的心。想想,現在的年輕人都愛圣誕節,浪漫新鮮,而面對春節卻毫無興致。看來,不是春節遠離我們,而是我們故意遠離春節啊!大家不如用平常的心態去面對春節,說不定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呢!
寫下這篇文章,并不是譴責春節的繁瑣,討厭春節。我依熱愛春節,因為那是古人流傳下來的,是中國文化的象征。只是如今的春節讓我感到空虛,崇洋媚外?安全問題?真該反思反思了!
初二春節的作文3
每年到了過年的時候,我們那里會變得很熱鬧,在小年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準備過年需要的東西,奶奶開始蒸起了過年吃的東西,奶奶一邊蒸饅頭一邊想我要多蒸一些,然而爺爺卻在打掃院子,這可由一個說法,那就是哪一家如果把院子打掃的最干凈,那一家會在就會在新的一年有新的氣象。
在我們那里有很多風俗哦。在臘八吃臘八蒜了等等。
我記得每年過年的時候,我們小孩是最開心的時候,我們可以不說管束,自由在的玩耍,因為聽老人說如果在過年的時候管孩子,孩子會在這一年中變得不受管教,每逢過年的時候,我們那家家非常的熱鬧。
好不容易盼到了大年三十,聽我奶奶說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后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后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我還記的在陜西關中一帶民間,流傳著有關春節的神奇傳說。傳說,玉皇大帝為了治理人間,就派天宮的彌勒佛下凡。
這事被如來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為啥不讓我去呢?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論理,玉帝聽了,無言可對,只好說:“商量商量再說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個解圍的他請來彌勒佛和如來佛,將兩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說:“這兩盆花你二位各務一盆,誰的花先開,誰就下凡去管理人間。”如來佛心眼多,點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彌勒佛,因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難收,才以務花為借口來行此事。面前這兩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于是也想出個小計來。他借彌勒佛合目謝恩的機會,悄悄地把兩盆花換了個位置。
第二天,如來佛的花就開了,因此彌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間,這天就是正月初一。傳說彌勒佛心善,這天他讓人們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們就歡歡喜喜,興高彩烈的過了一天。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彌勒佛,就把這初春之時,二佛交接的時刻稱做“春節”。有人說,因為當初如來佛因偷換花盆留下了瞎瞎現象,直到現在,人間還有小偷小摸的事哩。
轉眼間,到了早上8點,奶奶有讓我們貼對聯,說是也有說法,在這個時候貼會讓這一年都順順當當的。10點鐘男人出去迎年。要把年迎回來,這樣才能過年。
一路的鞭炮聲,一路的問候聲,一路的歡笑聲,很快,我們就到了爺爺的墳前,爸爸點燃香燭、把預備的紙錢點燃,并且還放起了鞭炮,然后鄭重的磕了三個頭,把去年的收獲和今年的希望告知了爺爺的在天之靈。
年雖過了,但是我們在新的一年中變得為懂事,讓我們來迎接下一個出界。
初二春節的作文4
瑞犬換酉雞,又是一年新春。每到這大年夜,銘記于心的春節滋味永遠是最那具鄉土氣的紅薯干。
老家的紅薯干有兩種做法,一種蒸熟曬干,香糯綿甜;一種切片油炸,脆爽可口。
那時的鄉下老屋,冬日的陽光總是從廚房那小小的窗洞中擠進來,年邁的奶奶在溫暖的光照下緩緩從石缸里舀水,細細洗凈紅薯上的泥塊。土灶里的柴火燒得正旺,大鐵鍋里的水“咕嘟嘟”地開始冒泡,奶奶將洗好的一些紅薯放進熱氣上涌的木甑子里,又往灶里加幾塊柴,轉身將剩下的紅薯切成均勻的薄片備用。然后,她就會拉著我的手坐到灶邊的草凳上,教我說彝語——
“阿囡,你和你爸媽在那么遠的地方,可不能忘了我們的彝家話啊……”
我點頭答應著,滿心期待的卻是那香甜的紅薯干。那時父母在外縣的單位工作,春節請了探親假就帶上我一路換乘,奔波回到老家鄉下,望著那蜿蜒的`石板路、煙熏火燎的老屋、體型嚇人的水牛和狂吠不止的土狗,加上沒路燈、沒電視、沒個像樣的廁所……一切的不習慣都令我抓狂。這時,最能安慰我的就是那份香甜的紅薯干,那份我在城里永遠吃不到的紅薯干。
伴隨著鍋底水燒干發出的“嗤嗤”聲,紅薯熟透的香甜味漸漸彌漫開來,揭開木甑蓋子,甜蜜的水霧氤氳在我和奶奶四周。取出蒸熟的紅薯,奶奶用沾過水的菜刀將熟紅薯切成長條,偶爾遞過一條黃澄澄的紅薯心給我解饞。切好的紅薯條整齊地擺放在竹篾簸箕中,再放到屋外的柴堆上,在冬日的暖陽下通風晾曬三、四天,脫了水分變干就能吃。如果天公作美,陽光夠好,晾曬的時間夠長,紅薯干上還會形成一層淡淡的白霜,口感就會變的更甜更香。
晾曬好蒸熟的紅薯干,奶奶帶我回屋做油炸紅薯干。她從灶旁拿出一個小塑料桶——那是我爸媽帶回去的菜籽油,那時候菜籽油金貴,據說小小一瓶香油是要省著吃半年的,可奶奶總是毫不遲疑地將大半桶香油倒進鐵鍋,再次加柴添火,等熱油上的泡沫散去,將之前切好備用的生紅薯片放入滾熱的油鍋中,炸至金黃,出鍋濾油,放涼即食,一咬一個嘎嘣脆!
接下來的春節假期里,抓一把紅薯干,村里的樹林草叢就變作了我探險的樂園,石板路上畫滿我奔跑的足跡,院子里留下我陣陣笑聲,坐在老屋的火塘旁就連我蹩腳的彝族話也變得不再生硬……
春節假期終于結束了。返程時,我對著村口大香椿樹下那日漸佝僂的身影拼命揮手,而在我的行囊里裝著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紅薯干。
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奶奶已故去多年,紅薯干也成為了我家春節必備的食物。廚房里,年過花甲的母親將紅薯洗凈上鍋,我稚氣未脫的女兒在一旁眼巴巴等著美食出鍋。在蒸鍋和烤箱里飄出的香甜味中,奶孫倆用彝語搭著話——
“阿囡啊,你媽媽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就會說好多彝話了,你也要學啊……”
初二春節的作文5
今天是大年初二,我和小表弟美其名曰去姥姥家串親戚,還不如說去姥姥家收紅包啊!想著那紅彤彤的鈔票,哎呀,我都快眼饞死了。
到了姥姥家,弟弟比我先到一步,他正拿著二百塊錢美得到處轉呢。不行,我也先得賺點鈔票啊。我連衣服都顧不得脫,跑到姥姥面前,用兔年最流行的拜年手勢給姥姥拜年,口中振振有詞:“祝姥姥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身體健康!長壽百歲!”姥姥的眼睛笑成了一條縫,順手從兜里摸出了200元紅包發給了我。心中大喜,我為了收獲更多的壓歲錢,就驗證了那一句話“要錢不要臉”了,我厚著臉皮,又跑到姥爺跟前,給姥爺拜了年,也得到了200塊紅包。哈哈!今天這銀子真好掙,如此又給二姨、小姨拜了年,每人又發了一個紅包。
弟弟還是沒我“貪財”啊,臉皮比較薄,不好意思當著別人的面拜年,可他一看紅包比我的少了,也開始了玩了收紅包小技,他就上前拉著姥姥就往臥室沖,嘴里說:“姥姥,我也給您拜年,不能讓他們聽見!”,姥姥一看這陣事,說不行,我不去,要拜年就在這拜,否則就沒紅包。小表弟一看不行了,只好對著姥姥的耳,悄悄地說一陣,姥姥一擺手:“讓大家聽見了才算,否則不算。”弟弟真沒辦法了,急得小臉發紅,看來也豁出去了,緊閉雙眼,大聲說,“祝姥姥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兔年大吉!”姥姥笑得嘴巴向上翹,順手也發給了小表弟一個紅包。最令我想笑的是,我的小表弟跑到我老爸身邊“拜”過一次了,又來第二次“拜”了,問我老爸怎么不給他發紅包,逗得我們真是哈哈大笑。
吃了午飯,我一看我的壓歲錢比弟弟少了兩張,于是我計上心來,何不趁這個機會逗逗他?怎么逗呢?我眼睛轉了兩圈,想了個簡單的`魔術。我偷偷地把我錢除第一張和最后一張以外,其余的幾張對折,用手握緊,這個把戲弟弟絕對不破。我叫弟弟過來,對他說:“我這兒有10張錢,你有8張錢,咱倆換一換,你換不?”弟弟堅決不信,因為以前我騙過他不是一兩回了。我把手中的錢嘩嘩嘩一數,的確是10張,弟弟叫到:“換換換!”我們把錢對換了一下,弟弟拿過去數了一下怎么也搞不明白明明剛才是10張得錢,怎么會有六張了呢?弟弟立刻撲向我,張牙舞爪地搶錢,嘴里大喊:“你把錢對折了,我知道你騙我!”唉!這弟弟越來越精了。看看這個小人精,真叫我們全家開心啊!
初三到,小年朝,天降祥瑞福氣高;燒門神,祭谷子,倉稟豐實米流脂;福星照,掙銀票,一路好運樂陶陶;家和諧,人兒美,美好前程看今朝!小升升祝大家新年快樂!
初二春節的作文6
親愛的春節:
展信快樂!
春節是幸福美滿的象征,是團團圓圓的象征。你為海外華僑搭一座橋,等待著他們的歸來,你為在外地打拼的工人放了一扇門,等著他們緩緩打開。
你亦是幸福安康的代表,也是闔家團圓的幸福!
【爆竹的故事】
隨著“噼噼啪啪”聲響起,那么你就來了,春節就來了!
隨著春節的到來,我們一家人就忙的不亦樂乎,為啥?還不是有我們這些“大佛”在嘛。隨著午餐時間到了,我們吃的滿嘴流油,沒有一個說沒吃飽的。
春節就像使了一個法術,他指使著大人給我用紅紙包的錢給我,美其名曰:壓歲錢。
誒,還有這個爆竹啊,還真是有點來頭。在古代,有一頭兇猛的.野獸,名曰:年。這個年啊,一到春節就閑不住,就是想搞事情,不搞點事情他就是腎痛啊。
人們非常怕這個年啊,后來來了一名仙長,仙長說這個愛搞事情的年怕紅色,還怕竹子燒爆的聲音。話音剛落,仙長就消失不見了。
人們面面相覷。終于春節又到了,那個愛搞事情的年又來了,年剛想大殺四方,人們就沖出來,一剎那,萬巷通紅,一剎那,爆竹的聲音響徹云霄!
年一看這架勢,就虛了,他怎么會想到這些人居然知道他的弱點。年自知敵不寡眾,就倉皇而逃,人們看見了,就高興的歡呼起來。
【好吃不過餃子】
俗話說得好: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包餃子。
春節一到,我家就開始走上包餃子的不歸路。我看著媽媽流利的手法,幾秒就包好一個餡料飽滿,皮薄餡大的餃子,我也有模有樣地做起來,我做的餃子,不是餡料太多撐破餃子皮,就是一會就散架。
我媽看見了,就手把手教我,我真的是智商太高哇,三兩下就學會了,雖然沒有媽媽包的好,但是,也差不多,做個樣子也不錯嘛。
人們說,要在餃子里包一個硬幣,說吃到硬幣的人今年會格外幸運。雖然我沒有吃到帶硬幣的餃子,但是我的心暖暖的。
我只想說:好吃不過餃子……
【壓歲錢】
在過年,最不能少的就是壓歲錢了,壓歲錢就是大人給孩子的禮物,保佑孩子這一年平平安安。
早上一起床,就去七大姑八大姨的家里,什么好話都說盡了,足足有好幾千,我高興啊,長輩們的笑容也遮掩不住,大家樂呵呵,孩子也歡喜。
過年時,兄弟姐妹們就像搶錢一般去拜年,得到壓歲錢的時候,必須要向長輩說一套祝福詞,還要跪拜,手掌必須和在一起。
得到壓歲錢,孩子們就去買煙花爆竹或者好吃的,聽著耳邊爆竹的聲音,看見拜年的人們,不禁想說:年味濃濃的,人心暖暖的。
這看似短暫的過年過程,實際上是一種交流,是一種情感的交流。在大家喜洋洋的祝福聲中,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新的起步就在這新的一年,開始了。
過年,真好。
初二春節的作文7
雪下得很大,我們過了一個快樂的圣誕節。仔細聽。新年已經大踏步到來。讓我們去了解他。
春節又稱農歷新年,是中國人最莊嚴的傳統節日,象征著團結繁榮,對未來寄予新的希望,其中除夕和元旦是高潮。春節是中國最重要、最盛大的節日,活動豐富。據記載,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剪紙也是中國最受歡迎的傳統民間裝飾藝術之一,歷史悠久。它因取材容易、成本低、效果明顯、適應性廣、風格多樣、形象生動而廣受歡迎。因為最適合農村女性休閑生產,可以作為實用對象,美化生活。剪紙遍布全國,甚至形成不同的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大眾的審美愛好,還蘊含著民族深厚的社會心理。它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間藝術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民間剪紙作為中國原始哲學的體現,具有綜合性、美化性和吉祥性的特點。同時,民間剪紙以其特有的表現語言傳達著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髓。剪紙分為單色剪紙和多色剪紙。用彩色剪紙雕刻的作品被稱為單色剪紙,這是版畫中最常用的類似單色木刻的形式。這種工作非常簡單大方。配色剪紙是用不同顏色的剪紙雕刻而成的作品。這種形式不常用,但看起來很生動。
“猜燈謎”是中國一種獨特的娛樂方式。農歷正月十五,家家戶戶掛燈籠放煙花,然后一些愛管閑事的.人在紙條上寫謎語,貼在五顏六色的燈籠上讓人猜。因為謎語可以啟迪智慧,迎合節日氣氛。
在南方,人們把年糕、元宵、松餅、粽子、魚、肉、蛋和蔬菜作為美味佳肴。除夕多吃年糕和元宵。“粘”字與“年”字諧音,原指五谷熟。元宵也被稱為“餃子”和“餃子”,意思是“家庭團聚”。年糕是糯米做的,在生產生活中的意思是“一年比一年高”。正月初一,人們早早起床,互相祝福。吃黏糊糊的蛋糕,意味著每年的收成越來越高。
春節期間,人們通常會貼春聯來增加幸福感。有些人貼春聯時,不得不在門上、墻上和門楣上寫上“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俗。“福”字指的是吉祥如意,維系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充分體現這種向往和愿望,有的人干脆把“祝福”二字倒貼,表示“幸福到了”、“祝福到了”。在民間,"福"字被精心描繪和制作成各種圖案,如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收、龍鳳興旺。
新年伊始,第一件事就是貼門神和對聯。春聯又叫門對、春貼、對聯、對、桃符號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致的文字描述時代背景,抒發美好祝愿,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春聯起源于周代門兩側懸掛的長方形紅木板。據《后漢書禮儀志》記載,符濤長六寸,寬三寸,二神紅木板上寫著“神茶”“雷宇”二字。“正月初一,做桃是家常便飯,以仙木聞名,百鬼懼之。”所以清朝《燕京時歲記》說:“春聯,即桃符。”
春節的一些習俗真的很有趣。最后祝大家新年快樂!
初二春節的作文8
調皮的金猴已經踩著祥云逐漸離我們遠去,而雄壯的金雞卻踏著紅日昂首展翅向我們飛來。正當人們興高采烈,準備辭舊迎新的時候,春節,已加快了它的腳步,向我們翩翩走來。
春節,向我們走來。看!在農家的村莊里,到處彌漫著一種香香甜甜的粘豆包的味道。那是一種用玉米磨成粉后再和成面的食品,以豆沙為餡,吃起來香甜可口,美味極了。品相也好看,一個個粘豆包活像一個個金元寶。再瞧,這家早已把自家釀好的美酒拿出來了,這種酒聞起來就香醇美極了,十分誘人。他們是準備在春節那天“痛飲”一頓的。聽!遠處傳來了幾聲豬的嚎叫聲,啊,可能是有幾戶人家已經開始殺豬了,他們先把豬趕出了豬圈,把它們按在案子上,隨后便用寒光閃閃的尖刀對著肥豬下刺去……小孩們卻很開心,因為他們很快就能吃到美味的殺豬菜了。孩子們貼窗花,放鞭炮,穿著大衣去外面玩雪去了,整個農家盡現著春節的喜慶與快活。
春節,向我們走來。瞧,城市里的商場上掛起了大紅燈籠,披上了五顏六色的彩燈,貼上了大紅布條,上面寫著打折商品的消息。人們的背包鼓起了,而手里的錢包卻也沒有癟了多少。大家難以掩飾自己的興奮之情。在家里,人們打掃房間,掛燈籠,貼對聯,從里到外洋溢著一片喜氣洋洋的歡樂氣氛。雖然要過年了,但人們的工作壓力卻絲毫沒有減弱,工作中的人們依舊忙忙碌碌。而在火車站,準備返鄉的人群已經排成了長龍,他們拿著自己如視珍寶的物品——火車票,背著能裝下幾個人的行李包,拎著滿袋年貨,準備回家過年,說一說他們這幾年在外地打工的“酸甜苦辣”,嘗一嘗爸媽準備的豐盛美食。雖然城市里還是車水馬龍,但春節到來的氣息已經被完全顯現了出來。
春節,向我們走來。聞一聞,漁村的人已經把漁家飯菜做好了,有各種新鮮的海鮮,多汁的.水果,美味的醬菜,軟軟的、有彈性的豆腐,都是一個個引人流口水的美食,這些美食在不久就要來到的大年三十會組合成漁村人引以為傲的事物——年夜飯。在海邊的廣場上,燈火輝煌,幾個,幾十個老爺爺和老奶奶在跳廣場舞,雖然他們已經步入年邁,但還是精力十足,不遜于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一旁的孩子們正在追逐著,體驗冰燈帶給他們的樂趣。而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還是漁村,糖葫蘆一直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幾個老爺爺推著幾輛推車,上面插著各式各樣的糖葫蘆,擺設的樣子像孔雀開屏,這時,一定有幾個禁不住誘惑的小朋友,買了好幾串,開始大吃特吃,絲毫不再顧忌會不會引起蛀牙的危險,他們歡樂的笑聲蕩漾在大街小巷……
春節,向我們走來。她像一位幸福女神,給我們帶來了無邊的喜悅,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憧憬,給我們帶來新的一年無盡的春暖花開!
初二春節的作文9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悠揚的歌聲引領回家的路途,讓人清爽,令人陶醉。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無論一年中身處事業的高峰,還是經歷困境的洗禮,都要回家,都要過年。一年又一年,新年新氣象,在春運涌動的人群中,無數人歸家心切,為的就是度過這個神圣的節日。
過年最大的好處就是家人團聚,很多外出打工的人一年才回家一次,對家人的思念是如此的厚重,如此的真切。過年了,大家一起吃著瓜子,品著奶糖,嚼著花生,你一言我一語,向媽媽訴說工作的業績,跟爸爸討論來年的好運,一派生動的畫卷,好不活潑。雖然只有七天假,但是團聚讓時間永恒,大家都萬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七天長假,珍惜著季節的濃度。過年真好!
過年要有年味,把過節的氣氛體現出來的應該是放鞭炮。平時一般只有哪一個點開張或是有喜事才放鞭炮,而過年了,是家家戶戶都放鞭炮。記得小時候,我很喜歡放鞭炮,先是把一柱香點燃,然后慢慢的湊到鞭炮前,小心翼翼地點燃,生怕受傷,點燃了之后是如此的激動,如此的欣喜,是我點燃了這過年的信使。在震天動地的鞭炮聲中,我們享受著新年。過年真好!
過年了,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年夜飯。在早晨的時候,父母們就張羅著年夜飯,做好了準備工作。待到下午,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就完工了。年夜飯必須有魚,年年有余。還有燉豬肉,燉雞肉,燉羊肉,燉牛肉,紅燒肉,丸子。讓人目不暇接。年夜飯傳遞出“色香味”的美學。看之就令人胃口大增。年夜飯可以說是一年中最溫情最豐盛的晚餐,家庭成員間互相說祝福語,享受著人間的至樂。過年真好!
除夕夜看春晚,已經形成了國人的習慣,春晚晚上8點開播。向我們展示了曼妙的舞蹈,動人的.歌喉,揪心的雜技,神秘的魔術,捧腹的小品。精彩的相聲。春晚是一次跨年的盛宴,當12點的鐘聲響起,我們又大了一歲。春晚就像一個發小,陪伴著我們成長,給了我們美好的記憶與優良的享受。過年真好!
到了大年初一,國人們往往會去拜年,“新年好”,“新年快樂”,“祝你身體健康”,“祝你萬事如意”,大家的祝福語透著最深的祈禱。拜年還會帶著各式的禮品,禮品價格不重要,重要的是情誼。拜年是和親友團交流的一個途徑,大家談談著一年中的得與失,工作的難與易。過年真好!
在小孩子看來,過年最大的收獲是壓歲錢,孩子們平時的零用錢有限,但是到了過年會有許多長輩發壓歲錢,而且完全歸自己使用。大家可以買可人的漫畫,甜蜜的冰糖葫蘆,誘惑人心的碟片。大家收著一個一個紅包,心里別樣的欣喜。過年真好!
過年,這兩個靈動的方塊字,引無數伶人起舞,騷客放歌。
過年,注定是我們最親切的懷念!
初二春節的作文10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辛勤的動力,在于春節時給予的溫暖,銘刻在心。
——題記
我喜歡春節,這是家中親戚眾所周知的事兒。或許是因為一桌子美味佳肴,或許是因為串門拜年的歡聲笑語,或許是因為親戚們團聚一桌的場面可以暖人心肺……每每親戚問及原因,母親總是毫不猶豫的說道:“她個財迷,準是預見了荷包鼓鼓的樣子才如此喜上眉梢。”
我總是被大人們的笑聲弄得滿面通紅,嘴里反抗著母親的毫不猶豫,卻在心里默默贊同。
又是一年好團圓,家中親戚總是來來往往歡聲笑語不知疲倦,是個喜靜的人,卻也被如此氛圍染上絲絲笑意。
正月初一,滿街的歡喜滿城的笑語,如此喜慶的日子,家中人總是相約好去外婆家共度佳節的,哪曾想到一推門進去,迎面便是滿滿一桌的笑顏,生生將門外的寒冷從我身上趕了去。總因忙碌而見不著幾面的幾個舅舅也攜妻帶子來應這一年之約了,總因年老體衰的.幾個長輩也因這新春佳節而氣色紅潤,總因年幼好動而令我心生厭煩的弟弟妹妹們此刻也顯得格外乖巧惹人疼愛……
大家歡聚一堂,按著輩分依次落座于客廳。幾個小娃子鬧鬧哄哄好不鬧騰。幾位中年人早已打開了話匣子,正在高談論闊。而這廂老年人正在回憶往昔,眼神落在子孫滿堂的景象上,好不憐愛……母親從廚房出來,說道:“快要開席了,孩子們快些去洗洗手。”幾個小娃子依言站起身來,從我身旁走了開去,卻不是朝著洗手間的方向,我有些困惑,卻見他們齊刷刷立在老一輩跟前。展開大大的笑臉,“爺爺奶奶太婆太公,新年吉祥,萬事如意,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邊說邊彎腰。老一輩均是笑開了顏,手中紅包更是眼都不眨的放到幾個小娃子手心。如此,幾個小娃子便是滿足了,爭先恐后的沖向洗手間,徒留我與幾個年紀相近的不大不小的孩子坐在原位,好不尷尬。看著老一輩的目光,慈愛的掃過來,紅包的誘惑可謂是無窮大的。誰能想到一向不喜歡熱鬧的我,居然成了我們幾個人的領頭羊。幾個人排排站好立在老一輩跟前,雙手作揖,亦是彎腰賀道:“爺爺奶奶太婆太公,新年吉祥,萬事如意,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拿了紅包也是馬不停蹄的沖向那幫小鬼頭訓話去了……
年底總是忙碌而又充實的,荷包也只有此時才能如此沉甸甸得令人心滿意足。我想,我也許真是個財迷吧。偏愛紅包帶來的喜悅,中國人總覺得紅色喜慶,而喜慶的紅紙包裹著長輩對我的疼愛,怎能教人不迷戀不欣喜不貪婪?
春節的壓歲錢,含著長輩的切切關懷,使我對新的一年新的挑戰倍兒自信,倍兒有動力。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辛勤的動力,在于春節時紅包、歡笑所帶來的的溫暖,銘刻在心。
初二春節的作文11
“哎呀,真倒霉,今年我的運氣不好,愿望也實現不了了!”
大年三十,我放許愿燈,滿懷希望地在許愿燈上寫下今年的愿望,然后點燃火,不料火卻越燒越大。最后,把燈都燒掉了。算了,還是重新放一個吧!我又重新在許愿燈上寫下同一個愿望,點燃火。可是它不飛,望著別家的許愿燈陸續飛上天空,我心急如焚,使勁地往許愿燈里灌風,它終于搖搖晃晃地飛了起來,我特別的高興。眼看越升越高,可不知怎么的,當它飛到別人家的屋頂上時,卻慢悠悠地落了下來。我特別地傷心,因為許愿燈飛不上天就意味著今年的愿望實現不了!我弟弟又拿了一個讓我放,我失望地推開他:”都放兩次了,反正也飛不起來,不放了。”我失落地跑到樓上,打開電視,電視上幾乎都是春晚。哎呀,太難看了。我又拿出寒假作業來寫,可真是太無聊了,我只好去睡覺。可外面人們都在放煙花,所以根本睡不著,我只好拿媽媽手機聽音樂,我把耳機插在耳朵里,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聽到一陣喧鬧聲,家家戶戶都早起包餃子,也叫“彎彎順”,原本想起遲點,可是奶奶硬把我從被窩里給拖了出來,我吃完餃子后,其實還想睡睡的,媽媽說:“別睡了,今天我帶你們出去玩。”我問她去哪玩,她說去南湖公園。我特別高興,在路上和弟弟談天說地,雖然他不怎么理我,因為他玩手機。我一路上都在吃,帶的零食差不多被吃完了。媽媽問我:”你等會還吃嗎?”我點頭:“要的,來一趟怎么能不吃呢?”媽媽說:”她對我無語了。”經過大半小時,我們終于到了南湖公園,那里的風景是多么的宜人。剛進大門,就看到那種能夠做人的小車子,我和弟弟在買吃的'途中。我看到了虞姬的雕像坐立在河中央,還有著名的桃花扇,我們在它們面前合了影。買了吃的,我們如愿以嘗地坐上小車子。那個小車子帶我們環游了南湖公園,每到一個地方,我們都會拍一張照片。
但最令我難忘的是那個地方可以釣小金魚,可以給雕塑上色,還可以套圈子。我們釣小金魚,10元一個魚竿,但只能釣4條。我和弟弟一人一個魚竿,其實那非常不好釣。因為那些魚已經被飼養人員喂過了,十幾分鐘過去了,我還一條也沒釣到。但弟弟已經釣兩條了,我不甘落后,魚也開始上鉤了。我特別的高興,不一會兒,小桶里裝滿了金魚。但是只能帶走8條,可是我們釣了十幾條,都舍不得把它們放回去。于是爸爸又添了一些錢,才把它們帶走。但是老板娘特別慷慨,我們只添了十塊錢,她讓我們把8條魚都帶走。其實釣不到,她也會給你4條的。
但是自己嘗試了這個學期成績的下降較大的煩惱,忘記了許愿燈的墜毀的失落,所以這個春節,我還是挺快樂的!
初二春節的作文12
南方慶祝春節比北方晚。老北京臘八過年,但這里臘八之后不算。只有過了寒假,一年的味道才濃。孩子們在拉十六號周圍放了幾天寒假,家里的老人馬上請清潔工把房子里里外外都打掃了一遍,直到弄得又亮又干凈,讓人不脫鞋不敢進去。在我們那里,叫做“撣灰”,意思是撣掉舊年的壞東西,開始新的一年!
“除塵”一般持續幾天,但大人只忙著買東西,就被孩子叫著看,而大部分孩子是坐不住的.。“蹬蹬蹬”和父母一起跑下樓去買東西,回來的時候,家里已經煥然一新。除了付錢給清潔工,他還會請清潔工吃飯,通常會收到幾份祝福,甜到人心。
大人忙了幾天,孩子玩了幾天,馬上就開始過小年了。到了晚上,家家戶戶要么放鞭炮,要么請親戚朋友聚聚,自得其樂,有個年味,有個節日。大家都喜氣洋洋,不是分享煩惱,而是分享快樂。可愛的孩子在那里蹦蹦跳跳,沒人怪他們。通常,他們直到十點鐘才散去。
過完年沒幾天,大家的步伐又變得緊湊了。——店過幾天放假要休息,大人們就把孩子安頓好,沖出去囤年貨。不要擔心是否需要。如果有很多人買東西,那一定是好事。過了好年,他們會用好東西。店家抓住顧客心理,紛紛搞各種促銷活動。價格還是很貴的。老人心疼的摸摸嘴,卻不肯說——過年!
除夕來了,真正意義上的春節來了。白天沒有亮點,晚上家里熱鬧。無論多遠,全家人都會圍在父母身邊敘舊,期待來年。孩子有了玩伴,自然開心,扮小主人,擺出一副大手大腳的樣子:“隨便吃這個糖,隨便看電視,我給你看ipad!”春節聯歡晚會開始時,每個人的話題都轉向了電視,歡笑的小品,悠揚的歌曲,優美的舞蹈.孩子們跳舞,開始模仿表演;成年人卸下平時的工作壓力,很開心,不亞于孩子,一天就這樣笑著笑著過去了。
農歷正月初一,我又開始忙碌起來,穿著嶄新的衣服,把一袋袋的禮物塞進車里,直奔親戚家過年。一出門就能看到到處都是放鞭炮后的碎紙空殼,但和幾年前相比,顯然少了很多。人們知道如何保護環境!新年祝福語一般持續整整一周,大人的禮物都送出去了,可我們家孩子手里的大紅包反而多了,真奇怪,孩子還不開心,壞了!
農歷正月十五,家家都吃餃子。在寧波,餃子很出名。孩子最喜歡吃甜芝麻餃子,大人更喜歡吃小實心餃子,里面有紅薯、蛋花、糖等等。味道太好了,不好說。
元宵節過后,孩子們通常會回到校園里上學,成年人不得不代替他們工作賺錢養家。但是,今年因為閏月,學校第一個月12號開學。盡管我不情愿,我還是要開始新的一年!
【初二春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初二春節作文11-15
春節初二作文02-11
春節作文初二01-27
春節的初二作文06-20
初二春節作文07-23
初二春節的作文02-11
【精選】春節初二作文02-13
【精選】初二春節作文02-19
(精選)春節初二作文02-17
春節的作文初二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