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竹之聯想
我想到了氣節。
中國是一個很重視氣節的民族。縱觀古今,又多少仁人志士為追求它而甘愿舍身。我相信,他們是從骨子里一出來的一種精神!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歷史的長河不會因為那一時的輝煌而止步不前,但我們華夏的子孫卻會永遠銘記那不朽的名字。我們不會忘記屈原雙眼一閉,舉身赴汨羅餓堅毅;不會忘記“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尊嚴;不會忘記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氣。
這里,我想說,不單單是古人,為氣節而不屈,又“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剛強,更有魯迅筆下“真的猛士”,為真理而奮斗。
我又想起了吉鴻昌身掛寫有“我是中國人”的大紙板,走在外國大街上的那份自豪;想起了夏明翰寫完“殺了我一個,還有后來人”后從容就義的身影;想起了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大的救濟糧的話語。
在為中華民族擁有如此強大的精神而感動時,我不禁要問,是什么支撐著一個古老而文明的國度,在磕磕碰碰的歷史道路上,一路走來并不曾衰亡?此時,我又香氣了給予我們氣節的竹。
竹,那鄭燮筆下靈魂,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力量與感動?他直的那么干脆,那么淋漓盡致,不拖泥帶水,不意猶未盡。是他,把華夏五千年的氣節深深刻在我們骨子里,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是他,把一個民族的不屈指向九重天外,霸氣十足,豪情萬丈;是他,支撐著一個大起大落的民族,風雨兼程,始終不倒。在他的骨子里面,翻滾著來自黃河洶涌澎湃的鮮血,包裹著來自黃土高原厚實挺拔的脊梁,彰顯著中國人無比的自信與高尚!在那里,是一個民族最偉大的精神源泉.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歲月在不知不覺中帶走了那些屬于和不屬于我們的東西,擲地有聲般流淌。但它帶不走又竹給予我們的民族氣節。我們笑著向全世界高喊著,挺起我們的腰桿,把一個民族的尊嚴扛在肩上,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竹之聯想】相關文章:
竹07-30
竹08-13
我的聯想10-16
夢里的竹07-10
岸邊竹作文09-08
富貴竹08-21
四幅畫的聯想08-28
我和我的竹蜻蜓08-03
夏維夷竹10-05
我家的富貴竹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