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中國夢
夢想承載著人們的希望,有夢,國家的未來才會興盛。因為有夢,中國才會在世界地圖上屹立五千年。
自古以來,中華的名人們是如何實現他們的夢的呢?司馬遷遵從父親遺囑,立志要寫成一部能夠“藏之名山,傳之后人”的史書。就在他著手寫這部史書的第七年,發生了悲劇。李陵同匈奴一次戰爭中,因寡不敵眾,戰敗投降。司馬遷為李陵辯白,觸怒皇帝,被捕入獄,并遭受了殘酷的刑罰。
他受刑之后,因為十分屈辱,所以打算自殺,可想到自己寫史書的理想尚未實現。于是忍辱奮起,前后經過了18年的奮斗,終于寫成了《史記》。這部偉大著作共52萬多字,開創了我國紀傳體通史的先河。魯迅曾高度評價《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張海迪身患高位截癱,但是她堅持在病床上,用鏡子反射來看書,最后張海迪以驚人的毅力學會了4國外語,并成功的'翻譯了16本海外著作。
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后,為了一雪前恥,在屋內懸一苦膽進出、坐臥時都要嘗嘗,使其不忘受辱之苦。而且他睡覺時不用床鋪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其不忘亡國之痛。經過這樣多年的磨礪,他終于使越國強盛起來,打敗了吳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年少求學時,由于家貧,他的生活十分艱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飯,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凍后,用刀劃成四塊,早上吃二塊,晚上再吃二塊,這就是“劃粥”。沒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飯,這就是“斷齏”。生活如此艱苦,但他毫無怨言,專心于自己的讀書學習。“斷齏劃粥”的典故即由此而來。范仲淹的艱苦生活,被當地留守官的兒子知道后,深為同情,便從家里送來了好菜好飯,范仲淹表示感謝,收下了飯菜。幾天之后,留守的兒子來看范仲淹之時,看見自己送給他的飯菜還在那里,都已經壞了,大惑不解。范仲淹解釋說:“您贈我好飯菜,實在感激不盡,但我平時吃稀粥慣了,并不覺得怎樣苦。現在我如果貪食這些東西,吃好的食物慣了,我將來怎么辦呢?”留守的兒子回家后,將范仲淹的話如實告訴了他父親。他父親夸獎說:“真是一個有志氣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為呀!”后來范仲淹果然成為了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
由此可見,實現夢想的路上,艱辛是不少的,挫折是很多的。所以,想要實現夢想,是需要堅持的。
【踐行中國夢】相關文章:
1.踐行“中國夢”
2.踐行中國夢
3.踐行中國夢
4.踐行中國夢
5.踐行中國夢
6.踐行中國夢
7.踐行中國夢
8.踐行“中國夢”
9.踐行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