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中學到的知識——高調與低調
這個問題是我心中一大難解的問題,到底是低調好,還是高調好呢?
高調吧,把自己的才華都展示出來,讓別人羨慕,更讓人嫉妒。如果選擇了低調,那么就成了藏龍臥虎,當要發作時,那就是一鳴驚人,同樣低調也會被人用另一種眼神來看。
就這么個棘手的問題,我竟然在兩本名著中找到了答案,分別是《封神演義》和《三國演義》。
先來說說《封神演義》吧,周文王姬昌為什么能如意地討伐商紂王,且能獲得全國的民心?有兩個原因,其中一個是因為紂王殘暴腐敗無能,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則為周文王姬昌低調,到死都不肯稱帝。
但是,我又有疑問來了,如果周文王稱帝,還能不能建立大周呢?我在《三同演義》中找到了另一個奇妙的答案。在《三同演義》中,就有那么一個高調的失敗者,那個人就是袁術。袁術他自己以為漢朝已經滅亡,仗著自己是“四世三公”的稱號,不尊重大臣的.意見,自己稱帝。自從袁術稱帝后,所有的諸候,幾乎都來討伐他,最后,他活活被餓死了。
而在《三同演義》中,也有一個低調的成功者,就是曹操。他雖說“挾天子以令諸候”,但還是打著漢獻帝的旗號征服北方。
由此可見,歷史上的眾多成功者還是偏向低調的。
【從歷史中學到的知識——高調與低調】相關文章:
1.低調與高調的戰役
2.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3.高調秀不如低調做
5.低調
6.低調
7.歷史中國
8.低調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