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羅松塔爾效應
心理學中有個羅松塔爾效應。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羅松塔爾曾經做過一個教育效應的實驗。他把一群小老鼠分成兩個小組——A組交給一個實驗員,告訴他這群老鼠屬于特別聰明的一類,好好訓練;B組交給另一個實驗員,告訴他這是智力很普通的一群。兩個實驗員分別對這兩群老鼠進行訓練。一段時間后,對兩群老鼠進行測試,測試的方法是讓老鼠穿行迷宮。對于老鼠來說,走出去就有食物。但是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它必須經過碰壁,要有一定記憶、一定智力,較聰明的老鼠才可能先走出去。實驗結果發現,A組老鼠比B組老鼠聰明的多,都先走出去了。針對這個結果,羅松塔爾教授指出,他對兩組老鼠的分組是隨機的。他根本不知道哪個老鼠更聰明,他只是把老鼠任意分成兩組,把其中的一組說成是聰明的,給了A組實驗員,而把另一組說成是普通的,給了B組實驗員。由于實驗員已經確認A組為聰明的老鼠,于是就用對待聰明老鼠的辦法進行訓練。結果,這群老鼠就真的變成聰明的老鼠;相反,對被認為不聰明的B組老鼠,用了對待不聰明老鼠的訓練方法,老鼠也就真的不聰明了。
這只是那老鼠做的試驗,但實現生活中又有多少這樣的事情在發生
老師們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總認為后進生比優秀生要差,難題講給好學生聽,辦班只收好學生,好題、難題也只給好學生。這樣做對后進生真的是太不公平了!難道后進生的智力真的就不如好學生嗎?
【羅松塔爾效應】相關文章:
賽爾號vs塞維爾08-15
觀羅溪瀑布08-18
賽爾號05-27
斗羅大陸209-25
幽默有趣的羅老師07-21
幽默有趣的羅老師03-13
賽爾號作文(精選15篇)08-27
賽爾號麗麗作文09-20
艾爾和肖恩勇闖賽爾號第三集09-12
艾爾和肖恩勇闖賽爾號第四集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