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評史論調

時間:2024-07-12 22:36:13 高三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評史論調

我不喜歡看到在有關于歷史的各類書上有帶感情色彩的的詞語和評論的詞語。像“愚蠢、“聰明”、“英武”等。這些詞語有時候確實會引導我們誤入歧途。

曾漫步在《上下五千年》上時,就有一章叫《愚蠢的宋襄公》,確實,宋襄公為了贏得“仁義”的稱號,讓敵人渡河整裝才擊之,結果大敗而歸。于是就有人認為他愚蠢,但是如果是勝了呢?那么“講信義”、“有仁德”,這些頭銜就會接踵而至。就像劉備未殺劉璋而得蜀地,不僅得地還得民心。于是有人稱他“仁德”,但是如果劉備后來未得蜀地呢?那么就會說他是婦人之仁。所以歷史是為成功人所設計的,而不是為失敗者創造的。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歷史的寒風無情地吹著失敗的人。

我從來就不相信歷史的評論是完全正確的,所以我不認為有的人很笨,有的人很聰明,有的人很會用人,有的人太相信人。(請注意,我沒有說“殘暴”、“殘毒”、“勇敢”、“強壯”等詞語)

《三國演義》中,將諸葛亮的智商說的很高,而我卻有點懷疑:諸葛亮真的那么聰明嗎?我想,未必。

姜維是諸葛亮的后繼人,但是卻沒有在戰役中像諸葛亮那樣屢戰屢勝,可能是因為沒有諸葛亮的軍事“感覺”那么好吧。說不定,諸葛亮就是憑著良好的“軍事感覺”取勝的。

我一直不相信諸葛亮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而《三國演義》偏偏又這樣寫。但有一處卻不得不使我懷疑,人說龐統好爭功,命喪落風坡,我說“臥龍”、“鳳雛”皆凡人,都互相排擠。而聰明的人排擠人是不會讓歷史看出的,否則就談不上聰明了。“鳳雛”進軍,“臥龍”守家,當然是不甘心的。“臥龍”說:“必有一將死。”要是直接說明則可,據《三國演義》所說,將星顯于天,要是落下必定是將死,而將星在曉天文之人是看得出來的,但他卻不說,尤使我疑惑的是,為什么只說一半?后來一想,人人相妒,諸葛亮是懂得換位思考的。如果只說一半,對于只懂軍事的龐統來說,必定是催化劑,而且會加快行軍速度。龐統、諸葛亮是絕不可能相處的,因為大權不能分治。進軍一快,便命喪落風坡。

重點就是重點,他不允許其他的重點出現。

歷史,過去就是過去了吧,何必過多辯論呢?

嘆千年,贊萬年,終是一虛名。

不如閑來垂釣,棹孤舟于江渚吧。

【評史論調】相關文章:

我的明星史10-18

品詩·論史08-28

評《追風》09-01

爸爸的仰泳史三年級作文(精選11篇)10-10

高三生涯自評08-03

六年級敘事作文范文:告訴你我的戰痘史08-07

高一時評作文范文優秀06-24

面對差評高三話題作文(通用15篇)06-09

高三時評類參考作文大全05-03

讀史泰龍拍《洛奇》有感07-0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亚洲一级 | 一伊香蕉久在播放线 | 特级撒尿AV在线播放 | 在线永久观看国产精品电影 | 天天精品国产免费 | 香蕉久久精品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