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滿分作文:揚起探究的風帆
孔子有言:學而不思則罔。這正說明了探究的重要性。探究,可以點亮真理之燈;探究,能夠綻放藝術之花;探究,還會給我們的學習及生活帶來收獲。
“質量大的物體下落速度必快于質量小的物體。”作為全歐洲公認的學者,亞里士多德的這句斷言被理所當然地視為真理。直到一千多年后,青年學子伽利略無意中發現了其中的矛盾之處。他進行了大膽的假設:物體下落速度和質量無關。于是,他步履堅定地走上了比薩斜塔。隨著一大一小兩個鐵球同時砸向地面,那一聲響動,不僅推翻了在歐洲大陸統治了一千年的所謂真理,更揭開了歐洲近代物理學的新篇章。
這就是探究的力量,它揭示了曾經的權威也有局限性,提醒世人真理是如何默不作聲地站在我們身旁,以一種與淺薄對峙的姿勢,讓我們對世間的認知更多一分篤定。
探究,更是一種裹挾著理性的美麗,讓藝術綻放得更加絢爛。月華如瀉,夜涼風清,詩人的疑惑在這片寂靜中尤顯突兀。“僧推?不對。僧敲?推……敲……?”只為一“推”一“敲”的差別,賈島沉思至深夜,最后在韓愈的啟發下,他終于選出了更為傳神的“敲”字。賈島的這一番探究,不僅樂在自身,更流傳出一段佳話,為后人所稱道。
往事越千年,探究的魅力并沒有消失,它依舊在當今的時代中煥發著新彩。還記得學習《長恨歌》時,我和好友的`一番爭論:白居易為何長恨?同學說,這就是對唐玄宗重色誤國的嘲諷,“恨”在于一失足便成千古恨。而我卻認為,能為琵琶歌女發幽思而淚濕青衫的白居易,若僅為嘲諷,又怎么會在《長恨歌》中投入如此多纏綿的情感?那一滴滴梧桐秋雨,一聲聲夜半私語,又何嘗不是對楊李愛情悲劇的感嘆?這份探究,不僅讓我對二人的故事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更使我和同學在辯論中相互學習,共同探討,從而加深了我們的友誼。
人生之中孰能無惑?正是探究,讓我們含英咀華,讓智慧之光燭照更為深邃的心靈世界。讓我們揚起探究的風帆,乘風破浪!
【江西高考滿分作文:揚起探究的風帆】相關文章:
2.揚起自信的風帆
3.揚起自信的風帆
4.揚起自信的風帆
5.揚起自信的風帆
6.揚起自信的風帆
7.揚起自信的風帆
8.揚起自信的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