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材料作文:格林童話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還在念大學的時候,雅科布·格林與威廉·格林兄弟倆從的腦子里一直縈繞著這樣一個假設:幾百年來,流傳在民間的故事或許與人類發展的歷史暗藏聯系。為此,兄弟倆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共收集整理出八十六個傳說,但他們無論如何也找不出這些傳說和人類發展史的聯系。于是他們把厚厚的筆記往書架上一擱,又開始了其他工作。
后來,一個朋友偶然發現了這本筆記,立刻聯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這些故事結集出版。這本故事集至今已經再版兩萬多次,印刷量超過一個億,曾被四十多個國家翻譯成五十多種語言。這本故事集就是世界各國兒童耳熟能詳的《格林童話》。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范文:
驀然回首
王國維《人間詞話》有言:“詩人對宇宙人生,需入乎其內,又需出乎其外。”
格林兄弟耗費心血編成巨著,可謂入乎其內,但他們拘泥于狹隘的目標,忽·視了童話本身的價值。惜哉,其不懂出乎其外。
"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格林兄弟的失誤在于入書太深,目光被限制在了其初衷本其身,而無法出乎其外,而“出”之一字,則更為關鍵,因為只有“出”,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才可將大局盡收眼底。“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便是此理。
將精力聚焦于事物固然不錯,然而沒有大局觀,便不會懂得換個角度看問題;山里人只知道山里事,卻不知花謝花開背后深意。更不要說發現事物的潛存之美。
清人漲潮就將人生分為三個境界——最先是“牖中窺月”,如格林兄弟這般專注于一物,卻渾然不知藏在童話背后之美的人,便似透過這窄小的窗戶,只能看到月的一部分的那種人。
其二是“庭中望月”,此境之人目光開闊,皓月清天,盡收眼底。因此把握事物極為全面,善于從不經意間發現事物的美好,《詩經》有言:“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便是在不經意間,發現了蟲鳴之趣。對此王開嶺先生在《蟋蟀入我床下》一文中高度贊揚了這份閑趣,并無不感嘆地說:“黑夜里,蟲子在鳴叫,而世間,人們在大聲爭吵,乃至什么也聽不見。”可不是嗎?現在的人們只知埋首工作、消遣,卻再難以達到古人“庭中望月”的境界,就是目光過于狹隘,因此才無法認出點滴細微處的美好,思維都被固定死了,哪還學會換個角度欣賞美。
最后的終極之境,是“臺上玩月”。此境之人,不僅需懷有開闊的目光,還須具備創造與創新的能力。米開朗其羅的雕刻,可謂達此造詣。見一石,只觀其紋理,便可覺察其一切美麗,甚致倘其紋理,妙筆生花,創造出原先沒有的亮麗和生動,真可以說是達到了審美的極致;不僅可以隨心變換視角,發覺潛存之美,還可創造出美,流傳千古,永存不朽。
換個角度,將眼光打開,則所見皆是美好。切莫拘泥于物,豁然回首,方可雕切出潛在的美。
【高中材料作文:格林童話】相關文章:
中考的作文材料06-25
高考材料作文05-11
中考材料作文06-23
中考材料作文能不能抄材料02-06
中考材料作文范文07-27
高三材料作文06-08
關于中考材料作文08-09
小升初材料作文指導07-20
中考材料作文優秀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