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書聲瑯瑯的三年級》讀后感
薛瑞平,一個讓很多老師并不陌生的名字,從1984年參加工作至今,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出版了《我們班的閱讀日志》、《給我一個班就心滿意足了》、《薛瑞平教育理論》等作品。讀她的書不像讀別的教育著作,因為好多不在一線的教育家寫的書總感覺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樣子。但薛瑞平老師的書就不同了,她來自教學一線,我工作上的煩惱她都有,我工作中的快樂她也有。她宛如一位長者在向我們訴說如何做個好老師,又如一位知心姐姐在和我們一起分享工作中的心得,傾訴著一位普通教師的悲喜和憤怒。閱讀她的書,從中受益不少。 感悟最深的也是此前經常做的,那盡量給每一個孩子尤其是差生在課堂上朗讀鍛煉的機會,認為那樣做是教育公平的,甚至有時還竊竊自喜自以為自己那樣做是個好老師。但通過薛瑞萍,讓我改變了看法,她在書的封面這樣寫到:
讓學生親近朗讀,
從而由聲音親近
美好文字,美好境界的最好方法,
不是一視同仁地給予頻繁的鍛煉機會
而是堅守品質標準,恭敬美好事物
讓孩子看見,讓孩子聽見
讓孩子只看見,讓孩子只聽見美好文字的美好
是啊,想想平時那些朗讀差的孩子在課堂上讀書時,班內一陣陣的騷動是多么正常!因為沒有一個人愿意聽到噪音,可是自己卻哄著學生耐心聽下去、甚至憑借老師的威嚴逼著學生聽下去,何其殘忍!我可以那樣做,讓差生的朗讀水平得以提高。但應該是單獨輔導,不應該在課堂上讓全班同學跟著一起受罪,當初看似的公平今日看來其實也是一種不公平。
除此之外,為了培養閱讀的興趣,薛老師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每周早讀課聲情并茂地朗讀一篇課外短文。學生聽老師朗讀,不僅是聽故事,也是在學老師的朗讀。余下的時間讓學生自由、持續地默讀。相比之下,我們現在大多數的班級早讀都是采用學生齊讀課本的方式,對那些早已把課文背得滾瓜爛熟的孩子來說,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無奈地承受著枯燥乏味的學習。讀了這本書,我下定決心,也要在自己的課堂上找時間給學生讀課外書,和學生一起,帶領他們走進閱讀的新天地!
最后,薛老師給家長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孩子需要一對一的關注與呵護,而且一對一的關注與呵護,只能實現在父母與孩子之間,這是為人父母的起碼職責。家長不要以為,教學是學校、教師的事情,以為教師要求親子共讀,其實是在推卸責任。想想那些已經愛上閱讀的孩子,哪一個不是父母用心用力、一對一帶出來的。一對一的關注與呵護,會使孩子確認自己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和備受珍愛的。這種獨一無二、備受珍愛的感覺,是兒童戰勝困難、實現成長的信心與力量的最重要的源泉!闭f得多好哇!相信每一個讀過此書的父母都會心潮澎湃,下定決心從今天開始關注呵護自己的寶貝的。
【《書聲瑯瑯的三年級》讀后感】相關文章:
《騎驢父子》三年級讀后感06-26
三年級的暑假讀后感(精選15篇)08-23
三年級讀后感(通用22篇)08-23
《宇宙》三年級讀后感(精選21篇)08-01
《花婆婆》三年級讀后感(精選27篇)10-22
《雷鋒日記》讀后感三年級精選15篇02-29
三年級讀后感300字(精選57篇)10-22
三年級《城南舊事》讀后感(精選25篇)03-19
小學三年級讀后感范文(精選10篇)10-07
皇帝的新裝三年級讀后感(精選39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