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山和海的書信教學反思
一節課上下來,五易其稿,從清晰到混沌再到清晰,這整個過程讓我收獲很多:
1、充分的預設才能有精彩的生成:
剛開始上了兩次,效果都很不理想,自己也感覺很費解,請教師傅,原來是因為預設不充分。細細想來,確實如此。教學是藝術,但不能隨意,我們充分設想學生的各種反映,就是為了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的疏和導。比如有一次試教,學生對于“意氣風發”不理解,我就引導:“那青年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學生答道:“是我哥哥那樣的!”當時我確實沒有做到這個預設,我想是不是因為我的提問讓學生產生歧義,于是修改教案時,我將問題改為:青年在你心中是什么樣的?后來幾次試教,學生就能談出有朝氣的感覺來了。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當學生的思想無限飛躍時,教師就需要熟悉各種“小道”,以便隨時隨地都能引導學生向著學習目標走去。一路上的'學習體驗還是屬于學生,教師在充分預設后有效地引導也將帶來精彩的生成。
2、注意傾聽學生:
很多時候我們是在上課,不是在教學生,是在看課,不是關注學生,于是將課堂還給學生就成了一個重點。那怎么還呢?我覺得注意傾聽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這就是“還”。注意傾聽學生,能夠更好的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將學習還給學生;注意傾聽學生,能夠更好根據學生的實際進行教學,將思維還給學生。記得試教時,我有點太過依賴教案,沒有多多注意傾聽學生,感覺在情感上就不能與他們產生共鳴。后來,我丟開教案,只記下大致的思路,而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傾聽學生身上,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教與學的和諧共生,思與情的火花碰撞。
人無完人,課無完課。一節課上下來,總是有些遺憾,但從中我也有了許多的收獲,當然更多的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如教學語言的豐富、凝練,語氣語調變化等等都還需要打磨。不管怎樣,今后的學習之路還長著,只愿自己的教學技巧能越磨越亮。
【四年級上冊山和海的書信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2.和大海的擁抱
3.登山和下山
5.書信
6.書信
7.書信
8.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