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小學(xué)生四年級讀后感
《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一本厚厚的書,講述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绷钊丝春髧@為觀止。
書中的三國時期是個動蕩激烈,戰(zhàn)火紛飛的時代,主要講述的是“魏、蜀、吳”一百年來三國為渴求和平統(tǒng)一天下互相出兵征戰(zhàn),企圖占領(lǐng)對方的據(jù)守點,但很多次都沒成功,最后無能的劉蟬把蜀國拱手讓給了曹丕,使三國統(tǒng)一歸西晉。
然而在《三國演義》中的許多人物都使我記憶深刻。
先說說曹操吧,他被人們認為是奸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錯了,還要繼續(xù)殺了呂伯奢,他無情無義到如此地步,陳宮見了便贊嘆他是個奸雄后離他而去,曹操后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令我更認為曹操是奸雄了?傊懿俳o我的啟示就是“做人不能太奸詐”。
而接下來的這位,與曹操就截然不同了。他就是劉備,一個仁義而不奸詐的人仁義的'劉備不管是新野還是徐州,他都布施仁政,深受百姓的愛戴。
話說回來,不管是劉備還是曹操。都非常器重人才。先說曹操吧,他雖然為人奸詐,但對于人才是相當尊敬的,例如曹操失了呂韋,在祭奠時他不哭自己親人,就哭呂韋,還有一次是在失了天才郭嘉后悲憤不已,可見他是何等的敬重人才;而劉備呢,就比曹操更注重人才了,在軍師徐蔗走后,劉備3次誠心誠意地拜訪諸葛亮,最后終于得到諸葛亮。
三國中的許多故事也令我記憶深刻,就說幾個特別深刻的吧。
使我記憶最深刻的要數(shù)赤壁之戰(zhàn)了。在這次,劉備與東吳聯(lián)軍一起抗曹,最終以少勝多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還有值得一提的就是截江奪阿斗的趙云,他一個人面對幾萬曹軍并不害怕,在絕境中非常冷靜,真是神威如龍啊!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刻畫的近200個人物使我驚嘆,風(fēng)云變化的形勢讓人拍案叫絕,它更是刻畫了一個英雄輩出,瑰偉動人的時代,一個時勢造英雄,亂世出梟雄的時代!
【《三國演義》小學(xué)生四年級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