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八年級作文匯編九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年級作文 篇1
我熱愛這個地球,我們生活的家園,愛她的碧海藍天,愛她的五顏六色,愛她的一切一切。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涼風,冬聽雪。這些景色曾經讓多少人如癡如醉!日出的雄壯,日落的悲涼,曾經震撼力多少人的心弦?雨聆——夏的狂熱旋律;月影——秋的傷感思緒;雪絮——冬的沉重喘息花語——夏的姹紫嫣紅。在這些如詩如畫的的景色中,我的心也為之顫動。
曾幾何時,人們的亂砍亂法使山林減少,風沙沒有了樹的阻擋吞噬了萬畝良田,泛濫的河水沖毀我們美麗的家園,大自然的報復使人們尷尬啞然。但是人類還是無視大自然的提示,使那個美麗地球成為了一個工業化的地方。
曾幾何時,人們的亂捕亂殺使多少生物從這個世界上徹徹底底的消失!各個國家把那些瀕臨滅絕的動植物列為保護品種,越是這樣,人類就越覺得有利可圖,越是亂捕亂殺,人們總是以為他們已經盡力的保護了大自然,但他們卻不知道真正的兇手是他們自己!
曾幾何時,戰爭的炮火,使我們可愛的地球背負了巨大的負擔!各種各樣武器的能都是如此巨大,它們不僅摧殘了生命,而且也使被破壞地區的地質遭受嚴重破壞。
隨著現代科學的發達,社會的進步,人們卻漸漸忘記了要善待這個美麗的星球!以現在人腦的發達為什么不能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生活中總能見到保護環境的公益廣告,但真正落實到實處的又有幾個呢?現在的人類已經不想挽救這個美麗的星球了,而是讓全世界的人類做一次移民——移民到其它的星球,這個星球帶著我們許多的回憶,送給我們如此多的禮物,而我們最后匯報給它的卻是拋棄。也許是地球自己引火自焚吧,如果不是它給予我們這么多的禮物,也許我們還會活在那個原始的世界生活,對地球以外的世界只是幻想。
地球在流淚,它傷心的是,她為我們奉獻上了自己的一切,而我們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傷害她,她在向我們求救,“我要陷入長眠之中了,孩子們救救我吧!”
顧炎曾經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都很熱愛這個家園,那么就讓我們手連手,心連心的筑起一道綠色環保的大堤,捍衛資源,捍衛生物,捍衛那個蔚藍色的星球——我們棲息的家園吧!
八年級作文 篇2
走路,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人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走路。走路,是獲得肢體自由的第一步。在許多人眼里,走路不過是繁雜生活中的一項枯躁而又必不可少的內容罷了。但在我看來,走路的意義遠不止于此。
喜歡在叢林中漫步,看紅葉凋零,聽彩雀爭鳴,品松柏蒼勁,嘆寒梅剛強……諸多感慨一齊涌上心頭。這其中的受益,怎是一個平常的肢體運動就能得到的?
走在人生的長路上,看到“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的感人景象,也有爾虞我詐的紛亂復雜……面對現實的無奈,我也曾多次迷罔過、彷徨過,面前有兩條路,一條充滿坎坷泥濘,最終卻能通向成功的彼岸;另一條平坦開闊,但路的盡頭卻是萬丈深淵……站在人生的分岔口,我有時真想就這樣停下來,可是,現實卻逼我必須作出選擇,我最終選擇了那條難走的路。在身陷泥潭的時候,在翻越障礙時,在孤獨無助時……我也曾多次懷疑自己選擇的路是否正確,也曾多次差點拐到那條平坦開闊的路上去……但意志與信念,又支撐著我堅持自己走的路,奮力拼搏……這其間的糾結與無助又怎是一個“難”字得了?
走路對我的意義還不僅于此。很多次因為身心的疲倦,我都想停止不前,但放眼望去,周圍的每一個人都在為自己的信念不斷前進著,我只有稍有休息,便會被撇在后面,然后再也趕不上他們的`步伐。于是,拖著疲憊的身軀,我又繼續前進。走路,對我來說,又成了揮之不去的包袱。
走路,穿插在我的人生中。人生因走路而精彩,走路因人生而美麗!
八年級作文 篇3
她喜歡戴上耳機獨自一人坐在公交車上靠窗的最后的一個位置,她喜歡在放假期間約上一個好玩伴去看一場夜間電影,她喜歡逛精品小店,盡管她從不戴那些零零碎碎的東西,她喜歡獨自有一個用餐桌,上面的菜由她決定。她就是這樣過的一個人,任性,
你可別小看她,她的手可以為你奏出天籟之音,她喜歡在夏日的早晨,伴著鳥兒的歡唱打破黎明的寂靜。同樣,她會在和家人頂嘴之后,弄得電子琴哭笑不得。
這天,她要考級了。七月中旬,正是合肥炎熱的炎熱的時候,她雙手空空,只見爺爺扛起了電子琴,奶奶一手拿水,一手拿紙巾,看著汗流夾背的老人邁著蹣跚的步伐,不免在這炎炎夏日中產生絲絲心寒。到了考級場地,終于可以歇歇了,她看著窗外火辣的太陽,不禁柔柔雙眼,轉頭一說:“爺,我要練琴。”
爺爺一笑,露出潔白的牙齒:哦,好的!他爽快的答應,沒有一絲吃力。只見爺爺拉開琴袋,小心翼翼地抱出電子琴,他的雙手緊扣在電子琴,清晰可見,指頭已被壓得青紫,但這樣的臉上依舊是一張笑臉。
“我放琴譜的架子呢?”她大聲的對爺爺喊道。
爺爺翻遍琴袋也不見蹤影“可能落在家里了吧!”
“就知道你們不會辦事,做什么事情都不行……”就在她要耍大小姐脾氣的時,爺爺沖到了人群之中,他在拼命尋找尋找,他一頭白花花的頭發在人群中顯得格外明顯,他在不停地穿梭。只為孫女借到架子。
在進考場前,爺爺來了,把雙手捧著的架子給了她,她接過架子,說了句:“我去考試了。”一句冷冷的話丟給了在場外約等2小時的爺爺奶奶。
“哎,算了,給她一個好心情去!”爺爺淡淡的說了一句,奶奶拍拍爺爺的肩膀,長嘆了一聲。
考完了,她出來了。
“怎么樣?”奶奶忍不住問道。
“嗯,還行吧!應該能過。”
聽到這里,爺爺奶奶高興地不得了。正準備問她想到哪里去吃飯。她卻說:“你們誰不拿我的架子的?”
“沒有,我們忘記了。”奶奶急忙說
“不可能,琴和架子放在一起,你……”她的壞脾氣又上來了。在這時爺爺向奶奶眨了個眼睛,奶奶好像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哦。是我沒拿,我覺得找別人借一下就好了。”
她睜著兇惡的眼睛望著奶奶。而奶奶卻低著頭,什么也沒說。
“好了,好了,別管那么多了!我們去管子吃一頓吧!走!”爺爺打破了寂靜,眼前又出現了她空手走路,奶奶拿水,爺爺抱琴的情景。漸漸地,消失在路的盡頭。
其實,她也是個刻苦努力的孩子。她把自己關在自己的天地,不許任何人闖入,她自己溫習自己的課本,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然而家人卻最喜歡管她這一點,這也是她最頭疼的地方。家人遷就她,怎么的溺愛她,然而在學習方面,從不,是絕不!
我一直明白,我就是她。我也像她一樣。只是我一直相信,她終有一天會長大,終有一天會明白,遷就是愛,愛就是遷就……
八年級作文 篇4
時間過得很快,我已經邁入了八年級的門檻。讓我感覺開心的是,在八年級我擁有了支持我的好同學,還擁有了一位是非分明的好老師。
在初中這段時光,八年級是一個過渡的時期。我們已經完全脫去了小學生的稚嫩和傻氣,更不會像小孩子一般玩鬧了。我們好像一夜之間長大了,處理很多事情都變得雷厲風行起來。偶然之間,同學之間也會有小小的玩鬧,偶爾做做惡作劇,彼此之間也不會因為這些小事情而生氣,反而會哈哈大笑。這些都變成了我們生活海洋中的一朵朵小浪花。
我喜歡早早的去學校,是因為我喜歡學校里那條幽靜的小路。清晨的廣播里總會播放著那首《我們的紀念》。
“就讓我留著輪回的邊緣,等一道光線。看見某年某月我們之間,曾經說過的語言。就讓他帶走你的瞬間成為我們的紀念。”悠揚的旋律,美妙的歌詞,似乎在訴說著我們如此美好的青春。
一邊走,我總會一邊想象自己的未來。那一刻,我感覺自己是那么的幸福。校園時光總是如此的美好,美好的時光又總是那么的短暫。八年級的時光,終將成為我美好的回憶。
八年級作文 篇5
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聲。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希望演繹出輝煌的成就和有個性的自我,希望自己的一言一笑、風度學識或是動人歌喉、翩翩身影得到別人的認可與掌聲。自從我記事起,我就聽過無數的掌聲,然而那一次掌聲,讓我至今難忘。
記得那次剛進行完考試,我因為考得很糟糕,所以心情非常暴躁、灰心喪氣,整天只覺得昏昏沉沉、無所事事。
心思細密的媽媽早就看透了我的心思。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媽媽帶我到公園去散步。當我正心情煩悶的時候,媽媽溫柔地問我道:“師婷,你說,每天都像今天一樣風和日麗該多好呀!你想可不可能?”我愣了一下,說:“不可能,風和日麗是好的,但氣候是變化無窮的。”“嗯,你說得對。”媽媽邊說邊指著地上綠油油的小草們,“你看,小草充滿生機與活力,常讓人覺得是堅強的象征。無論狂風怎樣吹,它們都不肯低頭。冬天,它們枯謝了,但到了陽春三月,春風一吹,它們就又蓬勃地生長起來了。的確,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不可能永遠是風和日麗、鳥語花香,我們人生的旅途中總會充滿泥濘和坎坷,以致有人喪失了信心,最終放棄了成功與希望。你會嗎?”
我漸漸意識到什么了:“我知道你說什么了,媽媽,放心吧,我不會放棄機會的。”
媽媽又說:“是的,我們不要放棄機會,抓緊時機,努力學習。在困難和失敗的面前,我們決不要低頭,你還記得五年級時那次去本原小學參加作文比賽吧,當時你獲了一等獎,全家都笑逐顏開,為你鼓掌。我相信,在下一次考試時,你一定又會考進全年級前十名的,我為你鼓掌!”說完,媽媽用她那粗糙的雙手拍起掌來,清脆,響亮。我重新點燃了心中的夢想,重新開始把奮斗的路子挑定。
每個人都在家庭和社會中生活,每個人都對掌聲有所期待。是掌聲給了我們自信,是掌聲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價值與優勢,是掌聲逼著我們走向成功。當別人取得成績和榮譽時,掌聲就是那鮮艷的桂冠;當別人面臨困境時,掌聲就是那化雨潤物的春風,給人內心注入了一股無形的力量。讓我們一起來感謝為我們鼓掌的人,用掌聲為別人撐起一片希望的天空,用掌聲使豐富多彩的人生更繽紛!
八年級作文 篇6
這次的開學典禮我們是去工藝美術博物館和刀剪劍博物館參觀。
首先,我們坐著車子到刀剪劍博物館那里,我們先去參觀了工藝美術博物館,一走進去后就看到一個佛像是含美林老師所做。之后我們坐上電梯到了三樓。看到一些玻璃墻放著石頭、金屬、瓦……走進后我看到古代人制陶的圖案。后面我們去看各種雕,首先是石雕我看到了做好的稻花香田石雕、紅棗青田石雕等制作,石雕的工序是戳坯、精刻、磨光、打蠟。還有木雕,我看到了彩金木雕十分精美,有許多人的圖案。作法是:畫稿、打坯、修光、修細、上蠟。還有一樣作品云龍花瓶高就有2.8米。除了這種大型的,我還看到了微雕。小的跟米粒一樣的作品,有祖國萬歲、跳馬等。其他的比如竹刻也很有趣,有一張百鳥朝鳳的大圖。此外還有陶瓷做的孔子像和獅子圖案的。
后來我們就去了刀剪劍博物館。在那里我們看到了古代人用的是石刀、骨刀、蚌刀和玉刀。有一種環首手刀是以防掉了的刀。唐代的大刀很長、宋代元刀是有弧度的。有一種抗戰大刀是民國用的。刀的用途很廣,廚房師傅要用刀做菜;雕刻也需要用刀;皮革匠做東西也需要用刀。現代的劍也廣泛利用,比如當今社會的擊劍比賽。在日本不同的劍也象征不同的等級與權威。劍的制造方式十分困難。清代最有名的龍泉寶劍,劍上還有花紋呢。剪刀最早的是八字型的剪刀,后來因為那種剪刀的質量很差,在不斷的改進中,慢慢地就變成了現在的剪刀了。英國有一種剪刀的花紋十分多。傘博物館有很多花紋不一大小不同的傘。傘的起源于荷葉,荷葉的形狀十分像傘。有一種油紙傘的形狀特別奇怪是八角的。
通過這次參觀又使我了解了許多知識,在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回味無窮。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也有許多的知識可以學習,這真是一個特殊的開學典禮啊。
八年級作文 篇7
當我沒事做時,我總會坐在家里三樓的陽臺上,靜靜觀察著樓下熙來攘往的車子和人們,我慢慢發現:看著他們來來去去,心靈也會跟著沉淀下來。
白天時,從陽臺望下去,可以看見許多形形色色的人在路上走來走去,看起來非常熱鬧。天氣好時,還會有幾只飛來啄食陽臺上的蟲子,白天的陽臺幾乎都是陽光普照的。但偶爾會有下雨的時候,雨天來時,一切都變調了,飛了,人群散了,只剩下雨滴滴答答的落在陽臺上,陽臺非常濕滑,誰也不敢上去。不下雨 的晚上,一切則是那么的寧靜,銀白色的月光灑在陽臺上,又為四周增添了些許靜謐,蟲子們唧唧的叫聲不會讓人覺得吵雜,反而令人感到夜晚的柔和沉寂,這時坐在陽臺上聆聽夜晚的交響曲,是最美好的享受。
小時候,陽臺是我和妹妹的游戲間,我們在那玩扮家家酒、警 匪槍戰等游戲,記得爺爺也曾陪我們玩扮家家酒,不過那也已經成為無法返回的過去了,現在只能坐在陽臺上,撫摸以前留下的玩具,回憶著童年快樂的時光,回憶著和爺爺在一起的時光。
現在,每當我站上這個陽臺,心理總會有一些感慨、有些期盼,感慨過去的不再擁有,也期盼著下次站上這個陽臺時,我已變得更成熟、更堅強。
八年級作文 篇8
星期五晚上,在我的提議下,我們全家到千燈湖一覽她美麗的夜景。
來到南大門,首先是兩根粗大的燈柱矗立在兩旁,發出朱紅的光,像兩名哨兵守衛著千燈湖。好奇的游人紛紛抱住燈柱,看看它有多粗。
天色已晚,一輪月悄悄地從燈柱后升起,星星一會明一會暗,像調皮的小鹿。站在門外眺望,燈可真多啊!有球型的,有方形的。顏色也很多,紅得像火,黃的賽金,白的似雪。游人有的在燈光下讀報,有的一家人手拉著手聊天,還有的三五成群在說悄悄話。人在燈中走,燈在人中閃,真可謂是人中有燈,燈中有人。
走進千燈湖,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湖,有100多畝。湖周圍有許多柳樹,在燈光的照耀下,變得五顏六色,有紅的,有黃的,有藍的……柳樹姑娘彎下腰,左手挽著小草弟弟,右手牽著小花妹妹,一起跳著舞。蟲子在草叢里為它們伴奏,形成了一支美妙的樂曲。一陣微風吹過,帶著花的香,草的味,使人感覺十分愜意。
湖上有一座橋,我們來到橋上,發現那里燈多得數不清,燈光交雜在一起,好像舞臺一樣。湖上有一些游船,來來往往,游船上的人在開心的劃船。橋、湖
八年級作文 篇9
起初有讀《我們仨》的欲望,是因為這個溫暖而飽含深意的名字。整本書讀完,覺得書的內容和它的名字別無二致。
這本書激起了我對人生的一種思考,讓我更進一步確定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想過一種怎樣的人生。“我們仨”的生活并非一帆風順,他們在國外留學時承受了生活上的種種不適和沉重的課業負擔,回國后與大家庭的相處也多有磕絆,文革時期更是經歷了一系列的變故,最終,還遭遇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心酸。這些疼痛和落寞可能是我們此生都未必會遭遇的,但即使如此,在通讀了《我們仨》之后,我感受到的仍舊是他們生活中的溫暖和愛,恬靜的、不亂分寸的流淌在艱難生活的每一天當中。這份溫暖和愛,就是他們對人生的態度,早已與他們經歷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事毫無關系。
我也想成為他們一樣恬淡的人,有一生所愛的人,有一個想要保護的家庭,和一兩件怎樣也割舍不下、愿意終生堅持的事,這便是最好的人生。
“我們仨”都是出類拔萃的人,但是他們都沒有野心,他們畢生所努力追求的,不過是做好本職工作。他們從來都不爭取什么,即使被安排在了并不喜歡也不適合的崗位上,也選擇默默接受,并不反駁或做格外的要求。對于名利,他們唯恐避之不及,甚至視名利為禍害,為累贅。錢鐘書因《圍城》而出名,楊絳在本書的末尾處寫到“他并不求名,卻躲不了名人的煩擾和煩惱。假如他沒有名,我們該多么清凈”。
知識是有重量的,它能夠拉著人的心往下沉。書讀多了,心便沉靜下來,對于很多身外之物便可以看得淡然。“我們仨”能夠過得這樣溫和,處變不驚,與世無爭,與他們嗜書如命有著極為直接的關系。讀書對于他們來講是終極幸福,是生活的動力。楊絳在書中談到“我們不論在多么艱苦的境地,從不停頓的是讀書和工作,因為這也是我們的樂趣”。那些將讀書視為升官發財的途徑和手段的人,并非真的喜歡讀書。
直到錢媛年近六十歲患病不能起床的時候,她寫給父母的書信中仍不乏幽默的玩笑和溫暖的昵稱,這是一種超然的生活態度。他們從年輕到年老,都沉浸在那些只有彼此了解的小快樂中:出門“探險”,分享彼此的“石子”,或者對著旁桌的人“格物致知”,他們感到知足。
楊絳在書中好幾處都談到,錢鐘書給人的印象是驕傲的,有時也是呆板木訥的。但是我們也可以從楊絳的話語中明確地感受到,她理解他,也欣賞他,也許這就是所謂的“靈魂伴侶”吧。越是有精神高度的人,越難找到能夠理解自己的人,而錢鐘書和楊絳無疑都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找到了一個能夠“看”到自己的人。
多么想也這樣過一生。
【【推薦】八年級作文匯編九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