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考作文匯編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考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高考作文 篇1
給我一個吻,只因考百分;給我一掌印,只因差幾分。漫畫對當下教育評價唯分數論給予極大的諷刺?嫉煤,家長、學生喜笑顏開,“吻痕”如花,在臉上綻開芳華;考得不好,學生、家長愁眉苦臉,“掌印”如火,在心頭煎熬焦灼。
考得好受到獎賞本來無可厚非,畢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考得不好受到懲罰也無須指責,因為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關鍵是我們不能唯分數論,不能分分計較,不能少考兩分,就暴跳如雷,如喪考妣。其實人的成長,是以完整人格培養作為終極目標的。知識的學習不是一個人的全部。若將分數作為評價人好歹的唯一標準,那么其后果是不堪的。
首先“唯分數論”造成學生創新能力不足。有好事者對近三十年的高考狀元做了一個統計,竟沒有一個在行業上成為領軍人物。當然不能認為都是高分低能者,但長期以分數論成敗的教育,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提高與發展。如被稱為神童的魏永康,考分一路領先,十三歲以高分進大學,十七歲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可謂一路輝煌一路歌?删褪沁@樣的“分數學霸”,又被“分數”所傷。唯“分”是圖的后果是,生活能力極差,社交能力不足,人格缺陷明顯,竟遭校方退學。殘酷的現實不能不讓我們警醒,“分分分,并非學生的命根”。
其次“唯分數論”造成學生個性發展失衡。長期片面的以分數評價學生,就像一個人刻意鍛煉身體的某一個肢體,這一肢體健碩無比,可其余的孱弱萎縮,極不協調。這就出現了智長德短,知識學習是富翁,品行修煉是乞丐。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如前不久被處極刑的復旦大學研究生林森浩,學業水平不可謂不高,但投毒殺害自己的同學,害人害己,讓多少人嗟聲長嘆。
可能有人要說,這些只不過是個例。是的,一件揪心事件地發生,是多種因素所致,但一個人從小接受的是以分數論英雄的評價,從學校到家庭,從個體到群體,唯“分”是從,自然忽視或淡化了其品行的矯正與培養!胺帧睌档臅炤喰寣W習優者自小占盡先機,人們怎能不對“考分”趨之若鶩呢?這與當下追求GDP是一個道理,當一切以GDP為重要政績時,就自然出現了“求富不仁”,環保弱化的現象。
總之,我們需要一定的獎懲制度,但更需要的是多元性評價,尤其是教育,尤其是對人的評價更應多元而科學。吻痕可以有,掌印也能行,但千萬不能唯分數論。
高考作文 篇2
在生命的長河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追逐,努力地向前奔跑,只為了追求那夢寐以求的完美人生,豈料,不完滿才是人生。
不完滿的人生才是真實的人生。每個人都在追求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的完滿人生是沒有的;艚鹣壬氖吕蠹叶炷茉敚粋罕見的天才,發現了黑洞,撰寫了《時間簡史》,在科學界獲得了很高的聲譽。然而他的人生就是完滿的嗎?不,即使在科學界擁有很高地位,倍受人們景仰,可他畢竟要過的是輪椅人生。這就見出他的人生并不完滿,而也正是病魔對他的騷擾才更確定了霍金是人,不是神,才更加劇了他人生的真實性。所以,不完滿的人生才是真實的人生。
不完滿的人生利于我們創造更輝煌的未來。人生就是一個發現缺陷然后去填補的過程,只有在這個填補缺陷的過程中你才會得到成長,才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太過完美的人生,你不覺得無趣么?過失與缺憾本就是人生的一大組成部分,只有經歷過無數次的過失與缺憾,才能在風雨之后看到彩虹。無臂鋼琴師劉偉的故事家喻戶曉,他的那句:“要么趕緊死,要么快樂活”的人生格言已被許多人傳頌。
兒時斷臂,未向困難你頭,用腳代替手做一切事情;生病不能繼續游泳,堅定信念,轉而學琴,學校不收,便自學苦練,到如今站在舞臺上為我們演繹出動聽的鋼琴曲,展現出自己最為光鮮的一面。他成功了,正是因為他的人生不完滿,才促使他比別人更努力,更實在地追求自己的夢想,才換來了今天的輝煌。所以不完滿的人生是為了創造更更輝煌的未來。(改得挺好,一是從“發現填補”角度談到了人生的過程,二是反問句問出了水平,告訴我們在不完滿的人生追求輝煌富有樂趣。這就讓劉偉的事例分析有了深層依據)
不完滿的人生并不是說我們不可以追求完美的事。人的存在在于不完美,而人的追求理應是完美。人生境界還有一個層次,那就是經過奮斗把不完滿變得完滿些。只豁達而不奮斗,就成了玩世不恭,那才是徹底的失敗者。人生是不完滿的,蒼鷹與蒼蠅絕非一個樣。怨天尤人是不對的。老子說要“無為而治”不是說“無為而擲”,更不等于無所作為睡大覺,所以不完美絕非自暴自棄,無所事事的弱價值取向。我們應有“焚膏油”“恒兀!钡闹螌W態度,正所謂“衣帶漸寬終不悔”,深得此間真味。(富有理趣,一是從人生境界談追求,二是從人生態度、行動進行多樣的比較,最終歸結到自身談如何治學)
說蝸牛從前是沒有殼的,軟綿綿的身上伸出丑陋的觸須,很多動物都對它嗤之以鼻。蝸牛爬到上帝那里去祈求賜給它一個殼。上帝問他為何要裝美麗的殼,他沉思片刻,說:“為了僅有的一次生命!蔽伵5男袨橐苍S看來很可笑,可對人的`啟迪是重要的,一是對生命要珍惜,二是要具有為了不完滿的人生努力增光添彩的決心。(用例還是蝸牛,但分析角度已經改變,與“人生”主題相融)
人生可以不完滿,但我們可做一些完美的事。人生是不完滿的,所以才會顯得真實,才會提供創造輝煌的動力,才會使我們去努力做一些完美的事讓生命流光溢彩,從而彌補我們不完滿的人生。
【點評】
思想流動由線性或平面,走向立體,思想張力在擴大。第二個分論點,從求全與彌補角度進行了分析,第三個分論點,從“把不完滿變得完滿”角度進行補足式論證。例證更豐富,論述更有力量。讓思想充滿張力,不是容易的事,需要的是從人文經典中積累思想和思維方法;加大思考容量,思考盡可能辯證周全;剖析現象與問題,要善于進行文化多向度思考。
高考作文 篇3
梅花,幾千年的書香繚繞得骨清魂香,幾千年的詩心陶冶得如此美麗。對梅花深入靈魂的熱愛,讓作者的感悟如此深刻,在不同國度的友人間熱情傳播梅之精神。
縱觀所有,好像沒有對哪個動物、植物會如此上心,以達到熱愛的程度。
似熱未熱的初夏,大學畢業來京面試的時候,攜玉龍為君死”的錚錚誓言,回蕩天際。那份骨子里的堅韌,早已使他們把剛毅不屈的追求奉為人生信條,時時恪守,刻刻遵循。
然而,堅硬并不意味著刻薄冷硬,并不意味著要始終兇狠如猛虎,任由寒光畢露的雙眼,戰栗世界的暖意。我們不愿再看到專制君主的暴戾恣睢,不愿再聽到不古人心的日漸冷漠。只是希望,堅硬之余,人心中的柔軟可以裹藏尖銳的棱角,溫存人性的美好。
人心之柔軟,可以是對兇頑的寬容,對世間的博愛,是任何時候無法被冰封的溫暖。是特蕾莎修女給予流浪漢的擁抱,是南丁格爾提燈時的微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所祈禱的“擁有一顆透明的心和會流淚的眼睛”。因為柔軟,所以我們可以不甚苛求,盡享流年溫潤,因為柔軟,所以我們可以在堅硬的壁壘下,重新拾得愛與感性的回歸。
同樣,所謂柔軟,不是毫無原則地妥協退讓,更不是甘愿被世事所欺卻不加反抗。我們不愿看到,心的柔軟之處在現實的狂風暴雨中流血受傷,更不愿意看到柔弱的心室被剛硬的外殼蹂躪的體無完膚。所以,只是希望,柔軟之余,人心中的堅硬依舊可以承擔起生命之重,依舊可以在疤痕遍布之后,不改初心。
心硬如鋼便不可摧,剛毅冷峻,堅硬如斯,所向披靡,心軟若柔則亦欣然,不失溫柔,不畏兇頑,不曾軟弱。亦剛亦柔,和諧人生,剛柔并濟,兩番精彩!
高考作文 篇4
現場:與英雄的一天受冷落
昨天上午11點半,隨著考試結束鈴聲的敲響,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的考點門口,考生蜂擁而出。北京晨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考生普遍認為此次作文比較好下手,但選擇《深入靈魂的熱愛》一題的考生為多數,《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則受到冷落。
這道題太飄了,不知道該寫什么。一名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的考生這樣說道。與她有同樣感受的并不在少數。
分析1:對人物不熟悉
對此,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高三語文教師、北京市特級教師邢國英認為,這與學生對人物的不熟悉、語文積淀的不扎實有關。
邢國英表示,這一題中的人物都是對民族、國家做出杰出貢獻的英雄人物,有近代,也有當代的。出題人的意圖是希望考生在了解人物事跡、精神的基礎上通過自身感悟傳遞正能量,同時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扣。但對于今天的學生而言,不習慣對他們作了解成為共性。
此外,這題有學科融合的趨勢。以上人物除在語文學習中遇到,在歷史、政治學習中也有體現。因此,對于文科考生而言可能相對難度降低。
分析2:記敘文體的限制
北京二中語文高級教師牛佳音分析,《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這個題有兩個特點:第一,要求學生寫記敘文,而且展開想象。第二,這個記敘文要求很具體,明確寫一天,而不是春夏秋冬。因此考生必須寫一天中的生活片段。今年的命題是一種回歸,小學、初中練記敘文比較多,高中練得就比較少了,今年出了一道記敘文題,其實也是知識運用的一種回歸。但這種復雜的記敘文在寫作時難度要高于議論文。
得分要點:準確把握人物特質
北京第八十中學高三語文教師晁凌云表示,《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既可以展示我感受民族英雄的光輝,也可以追尋民族英雄背后的痛苦、無奈、憤慨
精華學校校長趙宏凱認為,這一作文題目有對網絡文學穿越題材的借鑒,亦有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在考查學生文學功底的同時加強了對學生語用性的要求。
邢國英則認為,這題難度較高,考生若想得高分必須要做到想象合理、情節和人物刻畫準確。他特別提到全國卷曾出現《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一作文題,同樣是需要考生發揮想象。
針對記者提到以穿越的形式作文,邢國英認為:不是上等作文的思路。但也并不是不允許考生寫穿越題材,但要將人物的特質延續到今天,并將這種優秀品格與當今社會現象或發展掛鉤。
現場:考生大多選擇熱愛
在記者調查了解中,《深入靈魂的熱愛》一題多為考生選擇題目。對此,晁凌云認為,這一題目要求學生面對廣闊的生活,用筆表達出自己深入靈魂的愛,這給了學生無限的空間。
牛佳音則表示,這個題要求孩子得從我的角度寫,寫一種自己特別熱愛的植物、動物或者器物。這個題新就新在寫自我,之前高考很多題都是關注大我情懷,比如關注社會熱點,通常是論證一個道理。而這樣的題在寫作中可以用別人的事例來論證。但今年這個題則必須從自己的角度寫,這不同于往年。也給了我們平時教學一個啟示,讓教學回歸到孩子自我的成長,關注孩子內心的發展,回歸真我。
得分要點:寫出熱愛能拿高分
面對今年作文考題,牛佳音表示,如果想得到高分,這個題目必須寫出你熱愛的這個東西給予了自己什么。比如寫荷花,考生可以寫荷花外物特征,但最重要的要寫出它的內涵。題目里其實給出了提示性的問題:你為什么會對他產生深入靈魂的熱愛?這就是讓學生對整個作文高度的升華。
從命題角度來看,邢國英則認為,出題者希望考生關注身邊事物,從熟悉的東西入手,給予自己最真實的情感,這也是這一題目的得分點。更有文采的考生可以選擇這題。由于首次不限制問題,但規定字數不少于700字,邢國英則表示,若考生選擇詩歌的形式,字數不足,在判卷時或許會再商討。
此外,趙宏凱分析稱,今年的作文題目與閱讀題緊密相關;對學生邏輯論述能力有比較高的要求,這兩點需要考生在今后的學習中特別注意,或將成為今后的命題趨勢。
【有關高考作文匯編4篇】相關文章:
5.有關高考作文4篇
6.有關高考作文6篇
7.有關高考作文9篇
8.有關高考作文8篇
9.有關高考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