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考作文合集五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作文 篇1
在高考作文閱卷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四不像”作文——看起來像散文卻無內在的神韻,像隨筆卻無內在的文理,像記敘文卻無清晰的敘事脈絡。這種“四不像”作文沒有對問題展開集中的論述,找不到作者對問題的觀點和看法,缺少內在的邏輯分析,結構松散無序。這種文章與命題者對考生寫作水平的考查要求相去甚遠,直接影響高考語文成績。
仔細分析,“四不像”作文的通病主要有兩個:一是文章的論證過程缺少邏輯推進,一是文章的層次結構布局不合理。
議論文寫作有三個要素,即論點、論據和論證,而所謂邏輯推進就是作者對問題展開論證的思辨過程。議論文從審題立論、謀篇布局到文章結尾,邏輯論證貫穿始終。許多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對論點和論據都給予了足夠重視,在文章開頭就能夠提出一個明確的觀點,然后羅列出一個乃至幾個與論點相關的材料。但是,怎樣利用材料對提出的觀點進行深層次、多角度的論證,不少學生做得不好,甚至沒做。他們在提出觀點后,基本上就在平面上打轉,沒有邏輯推進,沒有層次遞進,因而也就沒有層次結構。
議論文的層次結構是作者在論證過程中,為了便于邏輯推進而對文章的謀篇布局,是作者對問題展開論述的思維進程路徑。它不是簡單的段落組合,也不是作者強加給文章的外在形式,而是便于作者思想觀點表達,推動邏輯進程,最終形成自己觀點的利器。一篇文章的結構常常是考生思維素質的反映,而要把自己所思考的問題、表達的觀點、分析的思路、論證的邏輯過程全部包容其中,更顯示出考生寫作思維的發達程度與寫作水平的高低。所以,高考中那些結構嚴謹完整、邏輯性強的議論文往往更能獲得高分。
議論文的層次結構是邏輯分析層層推進的需要,它為邏輯推進服務,合理的層次結構有利于邏輯推進的進行,散亂的層次結構就會影響到邏輯論證的推進。因而,選擇一個合理的結構布局,對文章的整體表達極為重要。
議論文總體上由引論、本論和結論三部分構成。寫作中,最常見的基本結構有下面幾種:
1、總分式結構。這種結構可簡化為:總(引論)——分(本論)——總(結論)三部分,它要求“引論”與“結論”都要緊扣主題并前后呼應。本論部分的幾個分論點從不同的層面對中心論點展開論述。
2、遞進式結構。這種結構是縱向延伸、步步推進的。它將中心論點分解成幾個分論點,分論點之間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也可以簡化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幾部分。“是什么”部分可提出問題、指明問題實質、闡明論述范圍、提出中心論點等;“為什么”是對“是什么”的說明,著重講清觀點成立的理由;“怎么樣”則指出根據某個道理應該怎么做。這種結構和總分結構在寫作時也可以綜合使用。
3、對照式結構。這種結構可以簡化為:開頭(提出論點)——本論(正反對比)——結論(總結歸納)。對照式結構是通過兩個方面的對照來突出深化文章的觀點。
當然,在寫作中,學生可以根據不同的題型采用一些變式的結構,如針對某些材料作文,可以采用“引”(引材料、亮觀點)——“議”(發議論)——“聯”(聯現實)——“結”(做結論)的結構。這些需要考生根據論述的方便而靈活變通。
議論文的邏輯推進與層次結構是相互依存的,邏輯論證隨著層次結構而逐層推進,而結構層次又依照邏輯推進的需要而做合理的布局。寫作之前,為文章謀劃好布局,搭設好框架,這既保證了文章結構的完整性,又使得文章不會走題,更為作文取得好成績打下良好基礎。
高考作文 篇2
審題提示:
這是一篇材料作文題目。材料共有四句話,前三句表達了青草與鮮花間的辨證關系沒有青草,草原就沒有生命力;沒有花朵,草原又顯得單調。第四句話 生活也正是如此,許多看似與生存無關的鮮花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富,讓生活更加美麗提示我們:材料中的青草鮮花是有比喻義的。青草比喻物質財富,而鮮花比喻一種精神心靈和精神追求,這就是說,人除了擁有物質財富以外,還要有精神的寄托,人不只生活在現實中,還應生活在某種超越現實的精神或理想的追求中。
因此,作文的最佳立意應該圍繞精神與物質來組織材料,也就是說要從精神層面組織材料。只圍繞人生處處是美好,學會發現身邊的美,每個人有每個人各自的長處寫,也屬立意正確,但不算最佳,只能在二類之中給分了。
立意示例:
1、精神與物質
2、人生處處是美好
3、學會發現身邊的美
4、每個人有每個人各自的長處
優秀題目
1、《享受精神食糧》 劉鵬飛
2、《蕩起精神的雙槳》 肖文波
3、《精神食糧讓生活更美好》 徐玉昆
4、《讓物質之財盛開精神之花》邢詩涵
5、《為生命帶些花兒》 韋曉明
6、《生活因你而更加美好》 侯 斌
7、《無法或缺的水仙花》 賀明亮
8、《用鮮花點綴生活》 孟淑艷
9、《鮮花的點綴使生命更精彩》孟瑞雪
優秀開篇
1、《為生命帶些花兒》生命就如同那青草,沒有花朵,生命就顯得單調。因此,我們應該為自己的生命帶些花兒,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富,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麗。
這花兒就是專注,就是信仰,就是理想,就是追求。 排比
2、《蕩起精神的雙槳》沒有青草,草原就沒有生命力;沒有花朵,草原又顯得單調。青草好比物質財富,鮮花好比精神寄托,當精神與物質并駕齊驅時,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引議點題
3、《用鮮花點綴生活》生命里的鮮花,讓我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
生命里的鮮花,帶我去創造出別樣的草樣年華
生命里的鮮花,領我奔向美好的未來。 排比
4、《內心深處的那汪清泉》每個人都會有屬于自己的鮮花,那是他們的精神家園。而我心中也有一汪清泉,那便是故鄉的呼喚,無論何時何地,她都引領我向前。
優秀構思
1、 《綻放心靈之花》
(開篇)
我們在旅途上行走,在向夢想行進的過程中,有絢麗彩虹,有湛藍天空,也有漫天烏云,暗礁湍流,這時你心中需要有一朵自己的鮮花,用她來撫去無盡的煩惱與悲傷的回憶。
(中間并列結構)
心靈之花打敗困難,讓我在理想的道路上癡心不改。看,劉偉……我要像
心靈之花戰勝自傲,讓我在成長的道路上淡泊明志。 季老……讓我學會了
心靈之花驅除煩惱,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感受幸福。
(結尾)
心中的鮮花,是你讓我忘記了壓力,忘記了煩惱,重又將夢想拾起,重新奮斗。
2、《我心中的那朵鮮花》
(開篇)
在時光的飛輪中,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學習;在青春的足音里我時常感到迷惘、孤獨、困苦;堅持著與困乏作斗爭時,我發現自己逐漸被吞噬。當我們被一張無形而縝密的網桎梏心靈時,別忘了,心中還有一朵盛開的鮮花。
(中間并列結構)
從盛開的鮮花中,我汲取堅強。想起了三毛……
從盛開的鮮花中,我收獲自信。回憶納蘭性德,那個……
從盛開的鮮花中,勇于綻放我自己,散發個性的芬芳。
(結尾)
讓我們擁有一朵盛開的鮮花吧!我們會從中汲取堅強的養分,收獲自信,個性的力量,讓我們迎難而上,駛向成功的彼岸。
3、《精神食糧讓生活更美好》
(開篇)
鮮嫩的青草可以填飽馬兒的肚子,但生活不是只為咽下那一口草料,他需要我們去探求更深刻的世界。花兒是生活的另類食糧,它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
(中間并列結構)
忠貞之花,正在開放
……
誠信之花,正在綻放
……
忠貞之花,正在開放
……
(結尾)
啃食青草的人們,請關注一下鮮花吧,他會讓你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高考作文 篇3
兩年前在上高二的我,由于保持頭的位置沒有動,而周圍的人都把頭縮了回去,導致我的頭比別人多伸出來了不少,被一槍擊中。我記得我離開的時候,座位上和床位上的東西我什么都沒帶走,唯獨除了一本書,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人教版語文教科書。這本書絕對是個傳說,看看每年《高考》大片的慘烈鏡頭,我十分相信它的銷量絕不亞于《哈利·波特》。
我帶這本書回來,并不是因為我喜歡語文課。以前的語文課我們基本是睡覺,然后玩玩手機,拿作文紙下下五子棋,逍遙自在。當然,如果還有人質疑我們怎么上課的時候睡覺下棋玩手機,我只能說您和90后確實有著不可逾越的代溝。那時候,我很喜歡在紙上寫詩詞,這樣練字的時候也可以背背詩詞。有時候腦子里有東西靈光一現,或者對人生愛情有什么想法,我都把它記下來。這個時候語文書就派上用場了,因為書上是大片大片的空地。后來發現光寫詩也用不完,還在上面畫畫,最后下五子棋的作文紙用完了,直接在語文書上畫格子。久而久之,這書就成了一本百科全書,情棋書畫,樣樣俱全。
其實我帶這本書回來,還因為這本書上有兩篇文章,魯迅先生的《燈下漫筆》和龔自珍的《病梅館記》。我經常在想,語文教科書上怎么會出現這兩篇文章。我奇怪為什么語文書上會出現像龔自珍《己亥雜詩》這樣的詩作,會出現像龔自珍《病梅館記》這樣鼓吹個性解放的文章。而應試教育里能出現魯迅的文章那就更是世間奇觀了。
我一直都是這個觀點,魯迅先生被請出教科書,不是因為他的文章大家看不懂,而是有人害怕有一天他的文章大家都看懂了。魯迅去了,龔自珍還會遠嗎。但是再想想也可以理解,我們的考試里,閱讀不允許有個性理解,作文不允許有奇思異想,而魯迅先生本人對一切都懷疑,呼喚覺醒。
魯迅龔自珍一旦遠去,離開的人或許會越來越多,而教科書會不斷翻新,我的那本書永遠都只能是一本舊書了。而其他的書在高三同學們的狂歡下都已紛紛墜樓身亡,我把這本舊書帶回來,只是想可以保留一個希望,就像《機器人總動員》里的那一株綠草一樣。
高考作文 篇4
一、作文考查的目的與重要性
1、作文部分的分數分布使得作文在各個省市高考中都具有戰略性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考試中語文科目的成功與否;
2、作文,特別是高考作文,一定是要展現你自己的所思所想,不需要你去大談社會改革云云(z真的不好把握),可以有家國情懷,但一定要從自身出發,引用的論證材料,都是展現自己的觀點,以及自己將怎樣做;一定是從自己出發;所有描述別人的文字,引用別人的材料,都是為自己的論點服務,一定要向閱卷老師展示你自己的所思所想;
3、展現正能量——所以避免過多傷感,頹喪。引用也要注意詩意不等于矯情,議論文的情感體現在你自己的論述過程中,不是乏味的講故事,而且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
二.作文文體格式的選擇
高考作文對于文體的限制,各個省市有所不同,但其中議論文往往都是首選,因為議論文結構可能比較“古板”,有人說像寫八股,其實,正是這種經典的三段論結構,使得整個文章脈絡容易被閱卷老師抓住,如果換成記敘文,相比之下,那就必須通篇閱讀,何況,在考場上,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難以構思出一個有吸引力并且能深刻反映主題的記敘文,其實,格式并不影響內容的感染力,好的格式能為你的作文增色不少。
相比之下,議論文在考場上,更容易把握,平時訓練得也是最多的,閱卷老師也能迅速抓住你的脈絡與思想,所以,一般情況下,將議論文作為考場作文的'首選。
三、作文的總原則——扣死題
1、為什么要扣死題?
為了防止有人事先記范文,套作,所以,閱卷組一般會將沒能扣題的劃到及格線下。
2、為什么不是扣題,而是扣死題?
簡單的扣題,都記得住,但是再寫的時候,寫著寫著可能就跑偏;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一定要時時記住扣死題。
偏題==考試的失敗
四、議論文的標題
1、可以引用某一句子加以簡化等,但避免太過含蓄,要讓閱卷老師一看就明白你要寫的將是什么
2、避免冗長
3、切中要點,明朗
高考作文 篇5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一位學生向他的老師請教有關人生計劃的問題,老師答說:我們的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對于老師的說法,你是怎么想?請談談你的認識或體會。
要求:立意自定,文題自擬,不少于800字。
立意指導:
題目中這位老師的話看似淺顯,實則其含義富有哲理。如果要寫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作文,無論是從“談體會”或是從“談認識”去寫,都必須先讀懂讀透這句話的意思。
首先認真分析材料,看老師的話:我們的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雖然老師的話是一個并列的復句,但強調點明顯是在后半部分。(這一點和偏正關系復句相同)所以從材料入手分析,其立意點在于分析方向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當然,不能因為說“朝的方向”比“站的位置”重要而否定站的位置。如果這樣立意,是沒有辯證思想的。因此,可以這樣思考:當我們選定好了位置后,如果沒有找準方向,哪怕后面付出了很多努力,都只會南轅北轍。并結合事例,分析其觀點的正確性。然后強調在人生路上找準方向的重要性。
優秀作文:方向引航,讓路繁星閃爍
周以航
王爾德曾說:“我們都處在溝壑的底部,但我們中仍有人在仰
望星空。”幽暗的溝壑底部,并非填滿了絕望;懷拙理想與熱情,困境之中,仍見繁星閃爍。
誠如 老師所言,“我們的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堅定的理想與陽光樂觀的心態,是茫茫大海中的航標,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暗蟲終能飲露于秋風,腐草亦可耀彩于夏月,我們的生命之旅,終會星光閃爍。
散天涯萬里意,享溪邊舞粵風,光風霽月,讓心坦然前行。
自古國家不幸詩家幸,朝廷容不下他的八斗才情,于是烏臺詩一案,他輾轉三州,流離五地。可是他心中猶有所向。“吾儕雖老且窮,然道理貫心肝,忠義填骨髓,直須談笑于死生之際。”他的一顆心,仍曠達自適;腳中猶系家國百姓。于是,他日啖荔枝三百顆,賞嶺南佳景;教化當地百姓,獲黎民交口稱贊“踏芒鞋,倚竹杖,不懼平生煙雨。”從此世間蠅營狗茍,便離他遠去。
拋寒暑霜露苦,擁讀書勤學甜,堅守理想,讓夢一夜花開。
最初,他是北大的小保安,看見校園中匆匆而過的同齡人,心生學習的渴望。他開始瘋狂學習,夏夜在路燈下忍受蚊蟲叮咬堅持讀書;冬日在執勤工作之余置書在旁,勤學多思。他堅信,保安的位置并不重要,無論人身處什么位置,他都有學習的權利,都有邊求理想的權利。而今,他通過了法學考試,成為北大證最多的保安,但他仍堅信:夢和路,一直都在前方。
海子曾有言:“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堅定的理想為在黑暗中掙扎的人導引方向,然而若無正確的方向,再顯赫耀眼的位置都只能淪為鎖鏈與阻礙。他們有優越的位置,無奈卻走向了錯誤的方向,等待他們的,只有嘆息與指貴;自己留下的,只有悔恨和眼淚。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只有每個人擁有堅定的理想,走正確的方向,我們的社會才能走向正確的方向,祖國的未來才會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三毛說:“如果有來生,要做一只鳥,飛越永恒,沒有迷途的苦惱。東方有火紅的希望,南方有溫暖的巢床。”火紅的希望,就在不遠的前方;懷揣理想,我們終能向西逐退殘陽,向北喚醒芬芳。
【關于高考作文合集五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