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高考作文錦集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作文 篇1
共享單車的社會問題:材料展示
20xx年1月17日,有群眾反映,武漢東湖風景區的共享單車被一群穿制服的人成批運走,丟棄 在景區一處溝內。被扔溝內的自行車已經堆成了小山,很多車輛因此損毀。自行車周圍全是垃圾。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被毀的自行車是某共享單車公司于去年底在東湖景區磨山段投放的車輛。車輛使用按照半小時計費,每半小時 1 元。這個價格僅為景區原有自行車租賃價格的十分之一,很 受游客們的歡迎。
武漢東湖綠道物業管理公司相關人員稱:“周末游客往往超過20萬人,許多單車亂停放,影響了其他游客,給景區管理帶來巨大困難,況且對方事先沒有和我們溝通過,沒有經過我們的同意。”
對此,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闡述看法。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問題,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閱卷老師發現,作為高考常考的任務驅動型作文,考生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在這里列了出來,請大家對照檢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立意不準確
2、立意精準,但行文過程中逐漸寫偏
3、立意不夠集中,一篇文章多個中心論點
4、脫離材料,寫成泛話題作文
5、就事論事,沒有其他論據支撐論點,議論沒有說服力
6、論據使用不準確或與材料無關
7、結構死板,五段三論,套作現象明顯
共享單車的社會問題:范文展示
有規方可行
景區內的共享單車毀于溝中,眾人對此議論不斷。共享單車的推行確實能助力綠色出行,低碳環保,但亂停亂放現象背后折射的是規則的淡化和缺失。為此,我認同景區工作人員的說法。
我們生來喜歡打破枷鎖,卻又難以離開枷鎖。就像萊辛說的,我們常常“在老的枷鎖摘去后又為自己鍛造出新的來。”如此循環往復,世界就這樣被推著向前走了。
單車公司由于事先未與公園方面進行溝通而擅自在公園內投放自行車,看似為綠色出行助力,實則是沒有任何依托的“空中跳舞”,它缺乏了制度和規則的約束,這于某種程度上說確為一枚隱形的炸彈,造成了公園單車泛濫成災。沒有了規矩的限制,人們便可按自己固有的方式來做事,而公司未與公園達成一致便從根源上形成規則的缺失,為此,可以說單車公司的做法實為不妥,善行造成“不善”,便也在情理之中了。
另一方面,現象背后折射的也有社會群體即單車最大的受益者——游人的規則意識的缺失。本來單車服務的主要是游人,為了游人的便利才投放單車,但游人卻未將規則意識放于心中,亂停亂放在園區內屢見不鮮,不僅影響了其他游客,更是給景區管理帶來巨大困難。從游人角度看,便出于對規則的忽視。“唯我所用,事不關己”成了大家一致的共識,覽目當下,“中國式哄搶,中國式過馬路”等烙上中國標識的違規行為屢見不鮮,一幕幕的背后,便是由于人們對規則意識的缺失。有學者曾說:“當道德的力量無法約束社會個體時,法規條例必須成為維護社會安定和文明進步的主力軍。”從這個意義上講,殺雞儆猴,應該是解決這類問題的好方法。同樣,對于材料中單車亂放的行為,園區只要早立規矩并不斷落實,相信良性規則的意識便會于人們心中長存。
正如尼采所說:生命鮮活之處,必有法則堆積。針對材料中的現象,于園區則應從社會存在入手,做好與第三方的溝通,從而做出對游人及他人適宜的規則決斷,保障規則所需要的社會性貢獻不至于使人們失去存活的物質基礎,而于游人,則應從主觀性入手,唯有從思想上生發出的規則意識,才是維系規則的精神保障。
不繩之木,無以為梁,而沒有規則的人類也勢必帶不來一個風光霽月的治世。
小庫老師點評:
54分,作者在文章開頭簡要分析了共享單車毀于溝中的原因,即“規則的淡化和缺失”,從而明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我認同景區工作人員的說法”。
之后文章從單車公司及游人的角度,分析規則缺失的表現及制定規則的重要性,最后對園區給出建議。
整體來說,作者能夠準確把握材料大意,立意明確,邏輯清晰,并能結合“中國式哄搶、中國式過馬路”等社會現象進行論述,思考深刻,引發讀者思考。
誠心溝通,紛彩共贏
武漢風景區的共享單車被物業管理人員強行運走并丟棄在溝內,導致車輛損毀,我認為這一做法欠妥。物業管理人員應先與共享單車公司做好溝通,而且單車公司在盈利之前應先考慮景區管理狀況并與物業管理公司做好協商。溝通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語言是心靈的鑰匙。只有我們誠心溝通,團結協作。才會達到紛彩共贏。”
溝通能開啟理解之門,幫助我們化解矛盾。
共享單車事件發生后,我們認真反思,究其根源是雙方沒有進行溝通,只顧自身利益而未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如果單車公司在實施優惠政策之前誠心地與物業管理公司進行溝通,還會有如此嚴重的后果嗎?不會,雙方中只要一方能心平氣和地與對方協商,商討出合作共贏的良方便能化解這個矛盾,避免由此造成的管理不力以及經濟損失問題。如果政策合理還能優化管理增加客流量,從而實現紛彩共贏。
溝通需要我們換位思考,實現合作共贏。
人在社會上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它與社會與他人緊密相連。所以,我們不能只顧個人利益而忽視他人。這就需要溝通,需要換位思考。景區單車事件中雙方都未曾換位思考過。以至于沒有做到及時溝通解決矛盾,從而引發嚴重后果。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可謂婦孺皆知。他們之間矛盾的渙釋有人說是因為藺相如的寬容,但我認為更多的是溝通。如果藺相如早些將自己的為國著想的想法告訴廉頗,那么一心為國效力的二人便可早些攜手合作共同振興楚國。
溝通應誠心相待,和諧才能共贏。
矛盾產生之后我們應該進行真誠的溝通來化解矛盾。和諧相處才能為雙方帶來更大的利益。一意孤行,不以誠相待只能將沖突擴大。單車公司損失了自行車,而物業管理公司也因此而名聲受損,大大地影響了景區的經濟效益。可謂損失慘重,試想如果雙方誠心溝通,還會有這種狀況發生嗎?
加西亞·馬爾克斯曾深情地說:“假如還有明天,我將把沖突與對立寫在冰上。然后等待太陽的升起”。溝通將會是融化冰的太陽,帶給世界明媚而溫暖的陽光,讓沖突雙方實現紛彩共贏。
小庫老師任務驅動型作文點評:
55分,文章開頭簡潔地概括作文材料的內容,明確提出觀點“只有我們誠心溝通,團結協作,才會達到紛彩共贏”,之后提出三個分論點“溝通能開啟理解之門,幫助我們化解矛盾”、“溝通需要我們換位思考,實現合作共贏”、“溝通應誠心相待,和諧才能共贏”,文章結構清晰,論證完整,并且在行文過程中,緊扣作文材料進行分析。
但在結構上,本文采用的是并列關系的“五段三論”式結構,略顯死板,建議嘗試遞進關系結構。
高考作文 篇2
“不能因現實復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
今天下了大雪,很大很大,心里也是感慨力干,今年的我們沒有像以往高二一樣奮斗住教全,這也會成為濃基重彩的一筆吧,做按即比有,沒有封動的是角,什么都沒有,有的只是溫漫漫長夜與學海無涯。
自己的心情也在這一個月的變化中起起落落,從開始欣喜再到緊張,再到失落,再到迷茫,時常在夜里獨坐,感到自己不過是萬千塵埃中的一粒,隨風吹動而飄揚,自己連推動運轉的小齒輪都不算,越發越覺得,災難到來過后,過往的一切如同夢境,曾經平常的日子,竟也成了奢求的夢想,現實的無力一次一次撞擊撞擊這我的心我們這一代,沒經歷過腥風血雨,沒有饑餓,上一輩的努力給予著無限的舒適,而接力棒,終將傳到我們都手中,我們乘著那班列車駛向遠方,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時代。
“在自己的時區里尋覓時光的意義,正是彰顯人生理念的價值標尺。”苦讀十二年,看著從陽關道走向獨木橋,北風卷著白雪吹散我們心中的愁緒,夢想于我們的而言如同文藝復興時那一道神圣的亮光,人們努力地要將它擦入手中,而它卻時隱時現,若即若離,如同神父手中的那一本圣經,不斷想窺探它真實的面目,在黑暗中吶喊,在彷徨中掙扎,我們不斷在夢想面前喊的撕心裂肺,在一次次站起時斗志昂揚。然而這一切,會是徒勞嗎?
道阻且長,行則必至,我們被時代不由自主推向前方,在簇擁之下來到聚光燈面前,我們不再是旁觀者,不敢再有猶疑,不敢畏縮,屬于我們的時代到來了啊,即使心中不斷地疑惑,不斷地遲疑,可終究要向前啊,世間沒有不變的道理,我們能做的也只是抬起高貴的頭顱,面對前方撒來的無論是鮮花還是鮮最后,祝愿各位前途似錦未來可期祝我們年少有為。
高考作文 篇3
剛才在外面聽到一個女生說"春來草自青",現在我為自己的想法而羞愧,真的。
語文老師告訴我們,作文先要分析題目,這個題目的意思是春天來了,根據自然法則,草會自己長出來的。
語文老師又告訴我們,分析完題目,就要開始挖掘題目,開始引申。
我覺得出題老師是想安慰我們,現在股市跌破3000點,是因為股市的春天還沒到,要股民好好地等待,等到股市的春天到了,那么自然會漲的。
我又覺得出題老師想告訴我們,在春天的時候一定要看好老婆,不然說不定頭上就會青掉。
我又覺得出題老師想告訴我們,如果頭上已經青掉的,還沒有孩子的話,那么男科醫院是不要去了,直接去女子醫院。
我又覺得出題老師想告訴我們,青青河邊草是在春天拍的。
我又覺得出題老師想告訴我們……
由此可見,出題老師里面有股民,有生物學者,有婚姻失敗者,有老婆不能生者,有瓊瑤愛好者……
這么多的老師來出題只是為了難倒我們,我真想說:老師,我不是朱自清。
高考作文 篇4
一、議論類文體
一類卷(63—70)
總體標準:能準確把握題意,立意深刻,選材適當,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摯,結構嚴謹,有新意,有文采。
補充細則:
一類上(68—70)
符合總體標準并具備以下一項者:
1.能從材料中引出深刻的道理,或對材料中引發的思考闡述深刻,文采優美。
2.對材料中引發的思考闡述深刻,語言樸實無華而有一定功力。
3.在立意、構思、文體應用等某一方面有創新。
一類中(65—67)
基本符合總體標準并具備以下一項者:
1.能從材料中引出有深度的道理,或對材料中引發的思考闡述深刻,但結構或語言等方面略有不足。
2.在立意或文體某一方面有創新,但結構或語言等方面略有不足。
一類下(63—64)
符合總體標準并具備以下條件者:
能從材料中引出有意義的道理,角度比較獨特,但在結構或語言等方面略有不足。
二類卷(52—62)
總體標準:立意較深刻,選材較適當,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真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
補充細則:
二類上(59—62)
符合總體標準并具備以下條件者:
有靈氣、有新意,但在內容、結構、語言等某一方面略有不足。
二類中(55—58)
基本符合總體標準并具備以下一項者:
1.有獨特的思考,但在內容、結構、表達等某一方面有缺陷。
2.新意不夠,但平穩充實。
二類下(52—54) 基本符合總體標準。
三類卷(39—51)
總體標準:基本符合題意,立意一般,選材尚恰當,中心尚明確,內容尚充實,感情尚真實,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偶有語病。
補充細則:
三類上(48—51)
符合總體標準。
三類中(44—47)
符合總體標準但有故意拔高(升華不自然)之感。
三類下(39—43)
符合總體標準但羅列現象,泛泛而談,缺乏思考或認識膚淺。
四類卷(21—38)
總體標準:偏離題意,立意或選材不當,中心不明確,內容單薄,結構不夠完整,語言欠通順,語病較多。
補充細則:
四類上(30—38)
雖基本符合題意,但中心不明確,內容單薄空洞,結構不完整,語言欠通順,語病較多。
四類中(25—29)
符合總體標準的相關要素。
四類下(21—24)
符合總體標準的相關要素且無中心。
五類卷(0—20)
總體標準:1.脫離題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補充細則:
五類上(17—20)
符合下列一項者:
1.脫離題意,內容單薄空洞但完整成文。
2.全文不足400字。
五類中(10—16)
文理不通,不知所云,有文章之形,而無文章之實。
五類下(0—9)
不成文的,9分以下。
經查證為全文抄襲的,0分。
二、記敘抒情類文體
一類卷(63—70)
(總體標準參照議論文,以下簡略)
一類上(68—70)
記敘類:緊扣題意,感情真摯,寓意深刻、有回味,構思巧妙,情節豐富生動,描寫生動形象,語言暢達,有文采。
抒情類:緊扣題意,感情真摯,寓意深刻、有回味,構思巧妙,語言暢達,有文采。
一類中(65—67)
記敘類:緊扣題意,感情真摯,寓意有深度,構思巧妙,情節生動,描寫具體,語言暢達。
抒情類:緊扣題意,感情真摯,寓意有深度,構思巧妙,感情真切,語言暢達。
一類下(63—64)
記敘類:緊扣題意,感情真摯,寓意有意義,構思巧妙,情節具體,描寫較具體,語言流暢。
抒情類:緊扣題意,感情真摯,寓意有意義,構思巧妙,感情真實,語言流暢。
二類卷(52—62)
二類上(59—62)
記敘類:符合題意,感情真實,寓意集中,有較好的構思,情節具體,敘述生動,語言通順。
抒情類:符合題意,感情真實,寓意集中,有較好的構思,抒情自然,語言流暢。
二類中(55—58)
記敘類:符合題意,感情真實,寓意集中,有較好的構思,情節較具體,敘述清晰,語言通順。
抒情類:符合題意,感情真實,寓意集中,有較好的構思,抒情較自然,語言通順。
二類下(52—54)
記敘類:符合題意,感情真實,寓意清楚,有較好的構思,情節較具體,敘述清晰,語言通順,偶有語病。
抒情類:符合題意,感情真實,寓意清楚,有較好的構思,抒情較自然,語言通順,偶有語病。
三類卷(39—51)
三類上(48—51)
記敘類:基本符合題意,感情尚真實,有一定寓意,情節結構基本完整,敘述清楚,語言基本通順。
抒情類:基本符合題意,感情尚真實,有一定寓意,結構基本完整,抒情較自然,語言基本通順。
三類中(44—47)
記敘類:寓意基本符合題意,感情尚真實,結構基本完整,情節較簡單,語言基本通順。
抒情類:寓意基本符合題意,感情尚真實,結構基本完整,有抒情色彩,語言基本通順。
三類下(39—43)
記敘類:基本符合題意,感情尚真實,寓意膚淺,缺乏思考,結構基本完整,情節較單調,語言基本通順。
抒情類:寓意基本符合題意,感情尚真實,結構基本完整,抒情不夠自然真實,語言基本通順。
四類卷(21—38)
四類上(30—38)
記敘類:寓意雖然基本符合題意,但寫人記事卻與話題游離,情節不自然,內容單薄空洞,結構不夠完整,語病較多。
抒情類:寓意雖然基本符合題意,但抒情不自然,內容單薄空洞,結構不夠完整,語病較多。
四類中(25—29)
記敘類:寓意偏離題意,缺乏情節,內容單薄空洞,結構不夠完整,語病較多。
抒情類:寓意偏離題意,抒情矯揉造作,內容單薄空洞,結構不夠完整,語病較多。
四類下:(21—24)
記敘類:偏離題意,情節散亂,內容單薄空洞,結構不夠完整,語病較多。
抒情類:寓意偏離題意,感情虛假,內容單薄空洞,結構不夠完整,語病較多。
五類卷 (0—20)
五類上(17—20)
符合下列一項者:
1.脫離題意,內容單薄空洞但完整成文。
2.全文不足400字。
五類中(10—16)
文理不通、不知所云,有文章之形,而無文章之實。
五類下(0—9)
不成文的,9分以下。
經查證為全文抄襲的,0分。
其余文體,參照總體標準給分
【說明】
1.錯別字1個扣1分,至多扣3分。
2.標點錯誤多,酌情扣分(不另注明)。
3.文面不整潔,酌情扣分1—2分。文面整潔美觀,酌情加1—2分(不另注明)。
4.未寫題目扣2分。
高考作文 篇5
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一個人有一張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這張弓射的又遠又準,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細觀察它時,說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觀毫不出色,真可惜!——不過這是可以補救的!”他思忖:“我去請最優秀的藝術家在弓上雕一些圖畫。”于是他請藝術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獵圖。
“還有什么比一幅行獵圖更適合這張弓的呢!”這個人充滿了喜悅,“你正應配有這種裝飾,我親愛的弓!”一面說著,他就試了試;他拉緊了弓,弓卻斷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了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1)87歲的中國畫家吳冠中先生,最近在香港中文大學接受榮譽文學博士稱號時說:“如果畫,一定要畫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復自己是可恥的。”
(2)也有人說“重復是成功之母”,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不就是從一次次畫蛋中走向成功的嗎?
要求:請聯系實際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自定(不要寫成詩歌)。
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美國的《生活》雜志把“大學”視為近一千年中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因為“它創造了一個延續整個世界文明的場所,也培養了大量全面了解這個世界的智者”。曾有人說,18世紀的大學,是重溫蘇格拉底的智慧與但丁的風采的地方,是一個培養知識淵博、性格完美的紳士的地方;19世紀的大學是創造現代科學、探索人類未知領域的地方,是一個聚集了熱情的年輕人,對世界進行討論的地方;20世紀的大學,是人們批判地繼承一些具有永恒價值的思想觀念的地方……
那么,對今天我們這些離大學之門僅一步之遙的高三學子而言,“大學”又意味著什么?“大學”又能給予我們什么?一個娛人娛己的游樂場?一份體面且收入可觀的工作?一張寄自海外名校的錄取通知單?還是……
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談談你的思考認識,題目自擬。
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某公司決定用“獵兔”的方式,從三個應聘者中選出一個部門經理。結果,甲最先發現了兔子,乙最先扣動了的扳機,丙最先在林莽草叢中找回了兔子。
你認為應該選聘哪一個?為什么?請以你的理由為中心,聯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認識,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立意自定,文題自擬,不得抄襲。
5、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個旅行者結伴去一個小廟投宿,半路上被一塊巨大的石頭擋住,爬上去和繞過去都是不可能的。天色已晚,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再找別處投宿也不可能了。
三個人正發著愁,走出一個和尚,背著一個大搭褳,手捧一只破缽,口里念念有詞:“此路由我開,此路由我踩,要想越過去,留下買路財。施主,想過去嗎?每人留下100文錢,自然就有辦法讓你們過去。”第一個人毫不猶豫拿出100文錢,另外兩個人則討價還價。
和尚把破缽往大石上一扣,石塊沒了,第一個人過去了。和尚把破缽拿起,大石巋然如故。第二人不再猶豫,拿出100文也要過去。和尚說:“現在漲到200文!”那人只好給了200文,也過去了。
見此情景,第三個慌忙拿出200文。和尚說:“不行,現在漲到300文了!”那人納悶,問“這是何緣故?”和尚說:“回避困難的時間愈長,付出的利息自然就愈多。”
要求正確理解材料,選取適當的角度,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6、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在“文革”中,一位老音樂家被下放到農村為牲口鍘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回來,人們驚奇地發現他沒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會老呢?每天鍘草我都是按4/4拍鍘的。”而另一位音樂家——杰出的女鋼琴家顧圣嬰,在“文革”初期便自殺了。隱身在音樂的象牙之塔中,當風暴襲來,她心目中神圣美好的東西被踐踏時,她選擇了死亡來抗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 篇6
我們種下了絲瓜與肉豆,卻為糾纏不清的瓜藤與豆須而煩惱。然而,當我們懷著急切,甚至有點狂躁的心情去分開它們,探個究竟的時候,我們并沒有發現,這并不是我們本來的目的。回頭想想吧,別做徒勞的事,想想我們到底想要什么。因為,那才是我們的本心。
曾子有“吾日三省吾身”,曾國藩有“守得心中一點恬靜”。的確,在處處充滿誘惑的世界里,保持本心,才不會被浮躁的洪流沖走,留下一聲“我竟然會這樣”的嘆息。
北海之畔,寒風裹挾著飛雪席卷而來。蘇武早已習慣了吧。在他眼中,那幾個賣國求榮的賊子早已被他的正義之風吹得無影無蹤了。這藤須纏繞得很密,也很疼,但他不在乎,也不稀罕匈奴為他提供的榮華富貴,因為這并不是他種下的種子所要結下的果實。投降,對他是徒勞的。十九年,他的果實一直在生長,即使是他的使節在脫落,青春在逝去。終于,當年邁的足印出現在久違故土的那一瞬,蘇武摘下了最美、最甜的果實。
這本心,會激勵我們追尋心的方向,而不會在瑣事中耗費了時光。縱使世間紛紛擾擾,怎能奈我心如磐石;即使那藤須再亂,又如何阻擋結果的強烈意愿?
他注定是文壇上的一個異類。他深知,繼續在“文聯不‘文’,作協不‘作’”的環境中工作下去是徒勞的,所以他毅然辭去職務,回到了老家。在鄉間,重新采擷一片片久違的回憶,在鄉間的泥土中汲取最原始的營養。他追尋著他對文學最初的真心,寫下了當代中國最真摯的話語。他是韓少功。
他注定是樂壇上的一個異類。將近十年不出專輯,不發布新曲,不參加綜藝節目。他用冷淡的眼光看著整個世界,卻用最熱的心創作者他最喜愛的音樂。因為他知道,那是他心靈深處的聲音,而其他的外物是徒勞的。他唱著《平凡之路》,走過的卻是最不平凡的心路歷程。他是樸樹。
在飛速發展的世界里,在這個新事物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時代中,他們遵循著本心,才沒有被徒勞的事情干擾,才能在今天給予世界最真實的聲音。慶幸,他們沒有成為方仲永。
沒錯,誰都要忠于本心。假如食品企業可以忠于本心,那市面上的種種問題食品將沒有滋生的溫床;假如每一位球員都忠于本心,那中國足球的復興便指日可待;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忠于本心,那我們描繪的種種藍圖,都將會在我們手中實現。
聽,你內心的聲音。
【【推薦】高考作文錦集6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