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節的初三作文錦集7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的初三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的初三作文 篇1
光陰似箭,龍年過去了,我們又迎來了嶄新的蛇年。不知何時,那碩大的紅燈籠跳上了高樓,在黑夜中調皮的搖動著發“福”的身軀;還有那閃著金光的春聯,在各自比拼著看誰更有才……不經意間,春節踏著輕盈的腳步到來了。
每當春節到來時,我都會這么想:新的一年又到了,我們也長了一歲,過去頑皮淘氣的我們也應該變懂事了;懶惰貪玩的我們也應該變勤奮了……大家都會發生著變化。不變的是大街小巷人流如潮,到處張燈結彩、年味依舊。辛苦一年的人們,紛紛走親訪友、逛廟會……一片喜慶祥和的景象!
除夕守歲
除夕,這是舊年的結尾,也是春節的開頭。在除夕夜里,吃頓團圓飯,發發紅包,看晚會。還要吃一頓年夜飯,與吃年飯不同的是,它講的是守歲迎新。它是從第一鍋餃子出鍋開始的,全家老少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待到快到12點,屋外用爆竹擺成的一條條長龍,正等待點火信號。每到這時候,央視就會開始倒計時,大家就一起跟著大聲喊:“5、4、3、2、1,點火!”這時候,除了鞭炮聲,就再沒有別的聲音了。再看爆竹煙花那璀璨的流光溢彩,像閃光的花瓣落英繽紛,真想不到小小的紙筒里,竟有著那么美的靈魂——火一般的熱烈,花一般的迷人,它把絢麗的一生,獻給了新春……
廟會
從大年初一到初五,是人們走親訪友趕廟會的時候。廟會上,你不僅能購物,品嘗小吃。東西多的數不清、應有盡有,吃的、喝的、看的、玩的……熱鬧非凡,看得我眼花繚亂。更重要的是你能欣賞到獨具民間風情的評書,秧歌、高蹺、武術、舞獅、舞龍、旱船、打腰鼓、皮影戲等。各場精彩表演都引得觀眾滿是喝彩。表演者還頻頻向臺下鞠躬,像是對觀眾們有道不盡的祝福一般……
看著到處都是歡樂祥和的景象。我想: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春節的初三作文 篇2
春節到了,我興奮極了!
這一天早上,我睡得正香,就被外面隆隆的炮聲驚醒。因為要去我長久都沒去的奶奶家,所以我快速地穿好衣褲,直奔家門。到了奶奶家,已經十一點了,奶奶將香噴噴的飯菜小心翼翼地端上桌。她真是心靈手巧,飯菜做得這么香,吃完飯喝完橙汁,就該睡覺了。因為今天去我爺爺奶奶家的人很多,所以有一些人到客廳里看電視,我也是同樣的,只不過我不愛看電視,我愛看書。正巧,我奶奶家的書堆積如山,我就在書房里找書看,書柜里全都是小畫書,我找到了我最喜歡看的書——《鐵道游擊隊》,我拿住它到客廳看,不知不覺的就到了下午,我們該走了,我戀戀不舍地和爺爺奶奶告別。一出門,我就看見大街小巷都有小孩或大人在放一個個小鞭炮,甚至有人還拉一串串大鞭炮在小小的街道上放,一放就是一陣噼里啪啦的炮聲,聲音震天動地。回到了寧靜的家里,我們都想吃點零食,老媽說:“我們把家里的'零食都一個一個地拿出來,放到地上,用套圈套,看誰能套住,這個零食就獎給他。”我和老爸都很贊同,游戲開始了,我大眼一看,看到地上擺放著很多零食,如餅干、果汁、巧克力等等。我每次都百發百中,得了許多小零食,我不得不自豪。我們終于玩累了,抬起滿是汗珠的臉,一看表:“哇!玩了快一個小時了!”我不禁驚叫起來,我們不得不收工。地板上的零食已經所剩無幾,于是我們把它平均分了。這時,老媽又提議:“我們到床上去吧,既可以吃著美味的零食,又可以坐在舒舒服服的床上看著好看的電視。”雖然我不喜歡看電視,但現在是春節,我怎么能說不看呢?我高興地說“好呀!好呀!”于是我們便上床了。我們一家看著精彩的節目,看到了十點,因為昨晚我們看到十二點,今天早上有起來得那么早,這時我困極了,我們就睡了。
這年春節,就這樣悄悄地過去了。我覺得這年春節是我這八年中最讓我難忘的春節!
春節的初三作文 篇3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到寒假,熱鬧的新年也隨之而到來。我和全家人一起回老家過年。
大年初一可真熱鬧啊!你瞧,家家戶戶大門前都掛滿紅彤彤的燈籠,那些燈籠在新年的微風中翩翩起舞,好似一個個紅撲撲的小臉蛋兒在微笑。春節必不可少的傳統就是貼春聯,春聯上的每一筆,每一劃,都象征著明年的運氣。除此之外,家鄉的人們還會故意將“福"字倒著貼,意味著福氣臨門。
“開飯啦!”隨著一聲話,新年不可缺少的年夜飯來,我迫不及待地跑到餐桌旁。哇,今天的晚飯可真豐富呀!餐桌上擺滿美味佳肴,有清蒸鯉魚、紅燒排骨、糖醋、餃子……令人垂涎三尺。我急忙咬一口餃子,卻發現餃子里包個硬邦邦的東西,吐出來一看,才發現是個閃閃發亮的硬幣,外婆說:“包餃子的時候,人們喜歡把硬幣抱進餃子里,把幾個餃子包成糖餡兒的。據說吃到硬幣就會財源滾滾,而遲到糖餃子則會甜甜美美。”“哦,原來包餃子有這么多講究啊!”我恍然大悟。
這個春節可真熱鬧啊!我真希望這種熱鬧能一代一代傳下去。
春節的初三作文 篇4
春節,一年中最喜慶的節日。我的春節從來都不會無趣,我也不允許它無趣,今年也不例外。
每年春節,我總會跟朋友們出去玩。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不再跟著我們,我們也不僅僅在家附近玩了。今年春節,我叫上了兩個朋友一起去松山湖玩。
在籌備的時候,可以說是天公不作美,天氣預報上說會連下幾天雨,只好鈄計劃推遲。但天氣預報也有不準的時候,說下雨也沒下。于是,我便決定計劃提前。
出發當天,我內心確實忐忑——天陰沉沉的,似乎隨時會下雨。但是計劃已定,那就去吧!而且之前幾天也都類似今日。我坐上了公交車,打電話詢問另兩位朋友的情況。還好,他們都說沒問題,我也就松了一口氣。
到了目的地,我找了個地方,坐下來等待他們。半個小時不知不覺地過去了,還是沒一個人來。正當我以為他們不來的時候,我的手機響了,其中一個朋友在電話那頭說,他快到了。我又松了一口氣,繼續等待著。不一會兒,我便見到了剛給我打電話的朋友。又過去半個小時,第二個朋友也到了。天還是那樣陰沉沉,沒有一點兒放晴的跡象。
人終于來齊了,就該租單車了。可是問題又來了,后來的那位朋友說,他只是小時候學過騎單車,很久沒騎過了,不知道還會不會。我們讓他先試騎一下,幸運的是他會騎,只不過略顯生疏罷了。就這樣,我們仨終于在歷經重重“艱難險阻”后,租了三輛單車上路了。天依舊是陰沉沉的,我心里仍外擔心著。
在騎的時候,我們反而感謝起這種天氣,沒有太大的太陽。很幸運,全程沒有下雨。我們還了單車,但仍不盡興,去對面的生活廣場玩。當時正趕上美食節,我們便放開肚皮大吃了一頓。最后,我們在咖啡店里悠閑地喝起了咖啡,之后,相互告別,各自回家。
雖然這看似不是很有趣,卻也是我的春節中最難忘的一次游玩。
春節的初三作文 篇5
鞭炮的聲音震耳欲聾,餃子的飄香垂涎三尺,商店的商品琳瑯滿目,行人的笑臉如沐春風。
這天是中國的節日——春節,這是一個喜慶的節日,每家每戶都洋溢著滿足喜悅的笑容,親人們從百忙之中抽身團聚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餃子,揣著熱騰騰的心。一大早起來就興奮的不得了,穿上喜慶的新衣,父母帶著我挨家挨戶的串門,給長輩們拜年,最讓我們小孩子興奮的,應該是收到壓歲錢了吧,即使有大部分的紅票子被家長拿去“保管”,但心里還是美滋滋的。
可是,在人們喜迎春節時,有一戶人家不太一樣。
離我們家有兩棟樓遠的一戶人家,在這個喜慶的日子里顯得格外冷清。從他們家里傳不出飯菜的飄香,傳不出老人小孩嬉笑的聲音。他們家門口沒有來來往往串門的親戚鄰居,也沒有回家團聚的親人。在七大姑八大姨的議論中才得知,那戶人家,哦,現在應該說是那位老人了。他是位空巢老人,老伴很早就離開他了,膝下的子女早就不回來看望他了。剛開始鄰居還很同情他,隔三差五到他家送米送油陪他說話,可是老人好像沉浸在悲傷中無法自拔,面部肌肉好像早已癱瘓,揚不起一絲笑容。慢慢的,老人就從人們的記憶中消散了。今天本是圓滿的日子,可這位老人好像對節日沒有什么概念。我們應該看不到他看著老伴兒的遺像揩眼淚的樣子,也應該看不到他數著時間等子女到來的樣子。老人應該只能遠遠的望著遠處家庭幸福和諧的樣子了吧。
本來很開心的我,莫名開始感到傷感,這個春節的紅色也好像暗了一點。最后,我鼓起勇氣,拿起一個大大的“福”子,跑到老人家門口,把“福”字倒過來貼在上面。剛回頭,就看到了從外面回來的那位老人,是啊,他那么瘦弱,歲月無情的在他臉上刻下了一道道痕跡。我慌張地跑開了,卻清楚的看到老人的眼角那顆晶瑩的淚珠和他上揚的嘴角。從此,無論什么時候,從老人家門經過,看到的都是一個沒有沾一點灰塵的“福”字。
這個春節,這位老人,這件事,還有這個“福”字。
春節的初三作文 篇6
農歷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將農歷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年俗活動內容變得異常豐富多彩。
有關于年的傳說也很多。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常年身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類的性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逃往深山,以此躲避“年獸”的傷害。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貼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顫栗,再不敢往前走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竄了。第二天正是正月初一,人們回來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訴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起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余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紛紛換新衣,到親友家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驅趕“年獸”的辦法了。
現在中國過年都會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等等。貼“福”字,人們會故意倒貼在門、窗、家具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吃魚,則象征年年有余。
在我的家鄉,每到年末,每家每戶都要祭祖,祭祖的前一天,大家都會把屋子里打掃的干干凈凈,準備好祭祖所要的物品,而在除夕的當天,每家每戶在大門兩邊貼對聯和貼“福”字,一大家子人都會聚在一起吃團年飯,象征團團圓圓。除夕晚上12點鐘聲敲響時,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正月初一,大人小孩都會穿上新衣服和新鞋子,普遍都會穿紅色,寓意“象征新的一年新面貌和紅紅火火”,走親訪友拜大年。
過年是中國民間最傳統最隆重的節日,我們要把民間傳統傳承下去!
春節的初三作文 篇7
在春節的時候,對于我們來說,什么游戲最好玩?不用說,當然是放鞭炮了!
那時我和堂姐買了好多的鞭炮,有擦炮;有扔炮;有大地開花;還有的鞭炮我連名字都說不出來,琳瑯滿目,應有盡有。但是能玩鞭炮大戰的鞭炮只有一種,那就是扔炮。因為扔炮不僅威力小,也不會怎么傷人,而且,也不需要點火,就不用擔心,衣服被燒個小洞洞了。
我們約了幾個伙伴,分好組后,就決定開戰。第一戰:地雷戰。在一塊撒滿鞭炮碎屑的石板上,埋上五枚扔炮。(扔炮受到重壓也會引爆)然后一隊從上面經過,每人至少走三步,如果踩上引爆了,則輸了,換下一個人,過一個,記一分。埋好“地雷”后,我們就開始行動了。沒想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男隊友,這么不給力,一上去就給我們組引爆了三個,(有人腳大一次引爆了兩個)只剩下我這個“頂梁柱”。我仔細的看了一遍,小心翼翼地邁著,每踩一步都思考許久,已過了兩步,就看最后一步了,此時我手心額頭都冒汗了。
這一步可要小心,我再三斟酌著,賭一把吧,就踩在這里。
耶!我為我們男生隊得了一分。當時女生隊基本上都從石板邊緣走,而扔炮,幾乎是埋在中間的,所以她們得了兩分,比我們隊高一分,唉,出師不利啊!最后我們兩隊打成平局了!
【關于春節的初三作文錦集7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