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高考話題作文集合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考話題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話題作文 篇1
在人類社會中,因互動頻繁,彼此互“爭”或互“讓”的情事是必然的。
為爭奪奧運金牌,選手無不拚全力一搏,他們是在競技場上為榮譽而“爭”;美國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候選人無不卯足全力競選,他們是為總統寶座而“爭”;同學努力爭取全班第一名,是為求課業日益精進而爭。
這類競爭,是在既定的游戲規則之下,彼此為最高榮譽而爭,他們多半為求自我突破,他們保有勝不驕,敗不餒的風范,這是君子之爭,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讓”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禮節的表現,由于許多人懂得謙讓,才使這個社會顯得更和諧,如傳誦千古的“孔融四歲讓梨”,就是尊重兄友弟恭的傳統倫理表現。
“讓”,不是懦弱的表現,往往是一個人為了實現更高的理想之前的短暫隱忍,是勇者的襟懷。韓信年輕時,能忍受“胯下之辱”,以后他才有機會統率大軍,南征北戰,為漢朝打下江山;戰國時代,田單以小小的莒和即墨兩城,十年生聚教訓,他的暫時忍讓,使他等到了最佳時機,一舉光復了齊國七十多個城鎮;印度圣雄甘地,為了要以不流血的方式拯救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他甘心忍受絕食,坐牢的痛苦,他的忍讓,終于爭得了印度光榮的獨立。
歷史上,為后世尊崇的偉人,他們所甘于舍命力爭的,往往是維系家國存亡的千秋之業,爭的是“大我”的和諧安定,而甘心忍辱退讓,犧牲“小我”的利益,這種“讓”的情操,又是何等高潔!戰國時代,趙國大夫藺相如奉命攜帶和氏璧赴秦,與秦國交換十五座城池,在秦廷,藺相如洞悉秦王并無交換的誠意后,他無視廷上滿朝文武百官,及自身性命的安危,義正詞嚴地力爭到底,他為國家尊嚴,為使命而“爭”,是何等磅礡的氣勢!藺相如“完璧歸趙”后,被封為上卿,因而引起另一位大將廉頗的不滿,廉頗認為他為國出生入死,戰功無數,卻比不上只是動動口,略施計謀的藺相如,藺相如得知此一消息后,處處回避廉頗,避免正面沖突,此時,他的忍讓,更是智能和勇氣的至高表現。
清朝末年,國父孫中山先生看到滿清政府的腐敗,民不聊生,乃毅然決定推翻滿清,前后發動十次革命,屢仆屢起,終于在武昌起義,成功推翻了滿清,締造了中華民國,國父的“爭”是為國家的存亡而爭,但民國成立后,為加速全國的統一,他舍棄了唾手可得的大總統位置,而讓予袁世凱,這是何等寬大的胸襟。
再看看民主意識逐漸抬頭,民生日趨安定富裕的今天社會,人與人互動頻繁,“爭”的現象日益增多,而“爭”的品質卻漸趨低落,以至于世界局勢仍顯動蕩不安,社會亂象有增無減,民眾傾向于短視近利,以為“只要我喜歡,有什么不可以。”因此,馬路上開快車,闖紅燈,爭先搶道的比比皆是,不排隊擠公車的更是屢見不鮮。在金錢方面,錙銖必較,偶有金錢分配不均情事,甚至導致夫妻反目,兄弟對簿公堂,大部分民眾扭曲了民主的真義,遇有政府政策與個人利益稍有沖突時,便糾眾走上街頭抗爭,甚至破壞公共設施泄憤。這類之“爭”,已不再是為“大我”而爭,為公理正義而爭,而是基于自私心而爭,人心淪喪至此,實在可悲!
在校園內,偶有學生沖突事件發生,究其原因,只是為些細微的小事,或是言語上的沖突,或是肢體上的擦撞,由于彼此互不相讓,漸漸形成尖銳對立,以至于大動干戈。其結果遭致校規處分,自己受到皮肉之痛外,自己寧靜的內心世界也遭破壞,必須時常提防他人報復,想想是否值得呢?
好勝爭勝之心人皆有之,在公平的游戲規則下,爭取勝利,是人力爭上游求自我突破的表現,是“勇”的表現,但為爭勝而不擇手段貶抑對手,或事事要求超越他人,以滿足自己的自大心、虛榮心,或為一己私利而不惜犧牲整體的和諧和利益,這種“爭”是絕對不值得的。想想,就算“贏得了世界”又算得了什么,小則落個“勝之不武”的罵名,大則惹來殺身之禍,何苦來哉!
謙讓,是高度智能與情操的表現,尤其是在爭執中懂得退讓,更是勇者的表現。“退一步海闊天空”,“讓”并不一定就會吃虧,有時退讓一步,反會使我們因暫時的退出,而有時間冷靜思索問題的癥結,及時調整自己的腳步,而有“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之效。我們可以說懂得“讓”的藝術的人,才是真正體會到“有豁達胸襟之后的幸福感”的人。
高考話題作文 篇2
“任何看似愚蠢的東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
――克雷爾特
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家兼畫家米開朗其羅曾完成了一件曠世杰作“大衛像”。但是據說雕刻大衛像所用的這塊大理石,曾被多位雕刻家批評得一無是處,有些人認為這塊大理石采鑿得不好,有些人嫌它的紋路不夠美,用它絕對雕不出好的藝術品,總之它被批評為一塊不受人賞識的普通石頭。
但是,當米開朗其羅以獨特的眼光,和這塊人人都認為無用的大理石相遇后,它就成為舉世矚目的“大衛像”了。
周圍一些不起眼的人、事、物,或許都隱藏著不同凡響的智慧。讓我們成為別人的`米開朗其羅,使一些平凡的事物,因我而截然不同。
要求以“賞識”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
賞識,指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予以重視和贊揚,同義詞有欣賞、贊賞。賞識的對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20xx年高考作文熱點話題:學會欣賞20xx年高考作文熱點話題:學會欣賞。如我們可以欣賞自己,也可欣賞別人;還可以欣賞多彩的生活、多彩的自然;欣賞永不言敗的人生等等。這個話題很寬泛。生活不是缺少美,而且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同時,賞識是一種理解和信任,包含了肯定與欣賞,也是一種激勵和引導,可以使人悔過自新,揚長避短,更健康地成長和進步。其實,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渴望別人賞識,同樣,每一個人也應該學會去賞識別人。
高考話題作文 篇3
上帝為人間散下無數顆種子,大多數種子選擇了平坦的土地。在柔暖的陽光下,在輕飄的春風中,開出美麗的花朵,但再美的花也承受不住寒風的凜冽,于是花零落了。還有一些種子選擇了山崖,于是在峭壁上,在石縫中它們扎下了根,不畏環境的困苦,長成了一株株山中青松,石中翠柏,當登山之人看到此景,總會贊吧:“這才是生命!”青松翠柏盡顯生命本色!(兩種的對比,作者的傾向很明顯,對后者的贊美)花兒的墜落是因為它們選擇了平庸,是平庸使它們坐享其成安適生活,也使它們消沉了意志,無法面對風雨的打擊。(平庸導致滅亡)
古時的人們對自然關注頗多,于是他們在不盡的花開花落中看到了,要從平庸中走出,才能享受真正的生活。戰火連天的晉朝,人們大多庸附于權勢。但陶淵明沒有,他拒絕了平庸,歸隱田園。(此例是否恰當?)才有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暢快,才有了桃花源的神秘與期待。
“安能摧眉折腰勢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踏著先人的足跡拒絕了平庸,于是世間才有了一位仙人,才有了“與爾同銷萬古愁”的豪邁。
如果一個跛子或者一個啞巴在社會中生活是困苦的,我們承認。但也不能因此放棄生活,平庸一生。“梨園三怪”的故事被多少人驚嘆,成為京劇史上的一段佳話,一個傳奇。
古人如是,今人如何?在現在物質生活沖擊著眼球,許多人沉醉于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中,平平庸庸,但享受是一時的。當生活向他們要成績的時候,他們能拿什么呢?當黑夜降臨,一切歸于沉寂,他們是否會陷入孤零?平庸是一味腐蝕劑,能腐蝕人的靈魂,人只剩下一具空殼,在車水馬龍的大街游走,過著毫無意義的生活。
拒絕平庸,做泰山頂上的一棵松。讓我們成為搏激風雨的海燕,不做躲在洞中的企鵝,讓我們成為“沙漠之舟”載著獨行踽踽的人們追尋理想,不做溫室的寵物。
拒絕平庸,讓生命顯示無盡的力量。
高考話題作文 篇4
高考對于我來說一直是模糊的,我總是認為高考還很早,它仿佛和我沒有任何關系,與我十分遙遠,在我童年里,我從不去想這些高考、死亡、癌癥這些看似離我很遠的東西。
小學我對高考的看法是簡單的,因為小學學的東西簡單,我也比較認真,總以為高考也能像這樣,輕輕松松就過去,但是現實總是殘酷的,我還是染上了不好的學習習慣,使得自己最終成績越來越差,可我還是沒有任何畏懼,盡管中考也是不盡人意,但是我還是認為高考很遠,以后總有時間。
直到現在我才發現高考并不遠了,前幾天高考我去高場附近玩的時候,一個家長焦急地問我怎么這么快就出來了,我不禁暗暗得意,有種騙到人的快感,但是走了兩步我卻突然發現,這個離我很遠的考試竟然已經近在咫尺。高中這一年過的如此之快,我甚至察覺不到有任何變化,與之相比,初中像是過去了五年,小學像是十幾年,盡管我早就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感覺時間過的越來越快,但是這么巨大的變化則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也是突然意識到,在自己前面排隊的只有高二了,而明年這個時候前面將空無一人!只有我們焦急地站在最前面,恨不得再多點時間。
我頓時停在了原地,我不僅是害怕高考,更害怕時間,時間讓我措手不及,與其說我沒有好好珍惜,不如說我不知道如何去珍惜,我有印象的只有那些爭吵,那些快樂,那些情緒過高或過低的事,而剩下的點點滴滴早已被時間抹去。我突然害怕,我不知道如何珍惜時間,不知道該快樂還是悲傷,玩樂還是學習。
雖然我很難理解,但是相信終有一天我也會理解的。而我也將在高考面前,一展雄風!
高考話題作文 篇5
高考作文熱點話題
高考作文熱點話題是什么呢,高考作文素材有哪些呢,高考作文熱點話題分幾大點如下:
高考作文熱點話題之一高處綻放的靈魂:
閱讀十指為林的一首詩,根據要求作文。
無論卑微
或者高尚
人世間的真善
總需要以最美的形式
綻放在太陽底下。
根據詩歌表達的主旨,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與閱讀積累,寫一篇。可以寫自己的經歷、感受和見解,可以講述自己身邊的故事,也可以發表評論,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
高考作文熱點話題之二關注源頭把握源頭: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河流有河流的源頭,生命有生命的源頭,情感有情感的源頭,歷史有歷史的源頭,現狀有現狀的源頭……社會生活中,各種良莠不齊的事物之間相互錯雜,只有關注源頭進而把握源頭,我們才能更好地駕馭事物,從而實現更快更好地發展。讀了上述材料,請你寫一篇,可以發表對“源頭”的看法,可以敘述與“源頭”有關的經歷或感悟,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少于800字的。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高考作文熱點話題之三種一棵樹識一棵樹: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國的植樹節。在美國,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在植樹節,如果是我們,會植一棵什么樹呢?蘋果樹、梨樹、榕樹、黃桷樹……不過天天跟書本、習題打交道的我們,好像已經隔自然界的各種植物很遠了。您認識的第一棵樹是什么樹,又是怎么認識這棵樹的呢?
請以“我種下一棵樹”或者“我認識的一棵樹”為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20xx年高考作文熱點話題之四漢語的榮耀與尷尬:
閱讀下面兩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1)自20xx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在韓國漢城正式揭牌以來,短短五年時間,全球已經有8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起了282所孔子學院,平均每年56所,差不多每6天世界上就會多一所孔子學院。孔子學院已成為外國青年學習中國語言、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
(2)今年1月,上海市6所大學各自進行了20xx年的自主招生考試。人們發現,其中有4所高校“不約而同”地沒有將語文列為考試科目;與此同時,有的高校明確規定報考考生不分文理,必須進行英語(論壇)、數學考試。上面的文字,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或感悟?請根據你的聯想或感悟寫一篇,不少于800字。
20xx年高考作文熱點話題之五生活品質,靠什么來支撐?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衡量生活品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標準。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國人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物質生活的改善,于是乎,名牌和奢侈品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分量似乎愈來愈重。
據有關統計,68.8%的受訪白領愿意花錢購買奢侈品,受訪白領在奢侈品上的年消費人均達到22062.8元。26歲的外企職員FLORA月薪5000元。她說,自己購買奢侈品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了掙面子。28歲的部門主管AMBER拿著8000元月薪,也是一名奢侈品的追隨者。她自稱買名牌不為面子,不求舒適,只為“激勵自己”。AMBER說,她會關注千萬富翁的生活方式,這會讓她搜羅名牌更有“方向感”。
在平時的的生活中,你會在意名牌和奢侈品嗎?金錢是衡量生活品質的唯一標準嗎?作為現代人,生活品質靠什么來支撐?
原則上講,高考作文命題會有意回避社會熱點,這樣做,既有避免猜題押寶的意圖,也有出于杜絕假話、空話、套話的考慮。但根據對近三年高考作文試題命題方向的研究與分析,我們發現,高考作文命題專家越來越傾向于在試題中暗含社會熱點,以引起學生對社會、人生的關注,進而考查學生由表及里或透過現象看本質地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推薦】高考話題作文集合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