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考作文匯編四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考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作文 篇1
中學時期,是一個人的成長時期,也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如何在這一階段努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一個值得教育工作者重視的問題。
俗話說:文如其人。文章像是心靈的一面窗戶,透過它,可以看到不同的精神世界。一篇內(nèi)容充實、催人奮發(fā)的好文章,與其作者的思想、情操應有密切的聯(lián)系。很難想象,一個思想消沉、心靈空虛的人寫出的文章會鏗鏘有力。羅曼·羅蘭說得好:只有點燃自己心頭的火,才能照亮他人的心。某些中學生之所以作文時“無話可說”,關鍵在于他的思想境界不高,因此就難免要說空話、套話,甚至編造材料了。根據(jù)這些情況,教師應首先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記得剛上高中的時候,班上很少有人對作文感興趣,寫出的文章內(nèi)容陳舊,缺乏生氣。但是通過語文老師舉辦愛國主義講座,進行人生意義的討論,同學們漸漸打開了思路,從狹隘的自我中走出來,面對未來、人生,寫出了一批較好的文章。我也深深感到,一個人只有對生活有了明確的目標,將自己的一切無私地貢獻給人類的時候,他才會感到充實,他的文章也才會有內(nèi)容。
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是重要的,但平常寫作素材的積累,大量的閱讀、練筆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學生尤其應該如此。“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今中外的偉大作家,無一不是勤奮閱讀,在生活中不斷積累材料和不倦寫作的。要想使寫作水平有所提高,就要不斷閱讀古今中外名著,并從中汲取營養(yǎng)。其次,還要細致地觀察生活。我與班上的同學都曾為素材而苦惱,后來養(yǎng)成了寫日記的習慣,有選擇地汲取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把感想或經(jīng)過記下來。時間久了,胸中的東西多了,文章也就不再東拼西湊了。
寫文章不易,但總結(jié)經(jīng)驗則更為重要。一些同學拿到老師批改后的作文往往只看分數(shù),而不注意文中的問題,這也是寫作水平提高不快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只有總結(jié)才會有提高,也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才有可能取得進步。
總之,中學生的作文不應是孤立的,它應和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密切聯(lián)系。這是我對中學生作文的一點看法。
高考作文 篇2
高考在即,在此只想就作文對考生提醒幾句,它也許能從一個新的角度使你的備考更趨周全,高考作文最后提醒 貼近生活不要拘泥事實。
知己知彼抓住決戰(zhàn)制勝點
作為考生,不僅要了解自己的寫作實力,做到“知己”,還應做到“知彼”,這個“彼”即作文命題一方,“知彼”就是要了解其“出牌”的特點及隱含的意圖。
時至今日,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已成“三分天下”之勢(去年江蘇的題目還把這三種方式組合在一起),所以,遇到哪種類型題目的可能性都很大。用哪種形式命題對考生來說并不重要,只要能激活自己的潛在智慧和體驗,就能寫出好文章。常聽有的考生說,喜歡話題作文,不喜歡命題或材料作文,這種想法主觀無據(jù),有害無益,應予拋棄。
縱觀近年來各地的命題,偏向感性者居多。這類作文題容易喚醒情緒、激發(fā)想象。擅長形象思維而拙于理性思考的考生,在寫這類文題時,往往下筆千言,這時就更要揣摩命題者的意圖,做到“知彼”。以去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題“北京的符號”為例,擅長感性寫作的考生一般會把它寫成以描寫抒情為主的散文,但得分卻不會高,正如作家梁曉聲所說,命題者故意模糊了感性和理性之間的界線。他還認為這個題目較難,“就看考生能不能悟出其中的雙重性”。現(xiàn)在,這種看似感性而實寓理性的題目很多,“雜”“忙”“面對大海”都屬于這類題目。如果只考慮到這個題目感性的一面,只注意到“揚長”,還不能算是找到了“制勝點”。比如寫“北京的符號”,只有寫出北京符號的歷史積淀和民族文化價值,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才能到位,做到感性和理性的和諧統(tǒng)一。
去年開始出現(xiàn)的一種不同聲音,也許會影響今年的作文命題,那就是批評高考作文命題的去生活化,它們遠離現(xiàn)實,不去引導學生對民生等社會問題進行真實的思考。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加強社會責任感,這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筆者認為,即使作文題目沒有直接與現(xiàn)實民生掛鉤,考生在寫作時也應善作這方面的聯(lián)想或引申。
貼近生活不要拘泥于事實
貼近生活是高考作文命題的一貫原則,讓每個考生有話可講,才能即刻成文。有些考生總愛在考前把作文題想象得很難很玄,見到之后又會因覺得有話可講而滋生輕敵思想。作文題很貼近生活,考生卻寫不出好文章,這可以說是普遍現(xiàn)象,什么原因呢?———因為文章是精神的表現(xiàn),對寫作而言,生活并不是指原生態(tài)的事實,而是指與心靈產(chǎn)生了碰撞交流并被心靈所同化了的那一部分生活內(nèi)容。如果拘泥于事實,文章必然零亂死板、平淡無趣,所以,看到作文題后,即使感到有話可講,也不要馬上秉筆急書,重要的是要讓心靈活躍起來,對粗淺無序的生活加以概括、提煉,按心靈的秩序重新組合生活,讓寫作素材與情智交融,使之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文指導《高考作文最后提醒 貼近生活不要拘泥事實》。
“我想握住你的手”是個很生活化的題目,如果寫握住母親、好友、老師的手,很容易敷衍成篇,難呈亮色。高考作文寫得好的,往往不是寫實性的,而是那些虛擬的`充滿想象而超越了日常生活之作。身臨考場,心存壓力,要在短時間內(nèi)煥發(fā)激情,放飛想象,非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而莫能為也,但起碼也要做到不拘謹、不緊張、不要關閉創(chuàng)意之門。
辯證地對待求穩(wěn)和求新
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在考前提醒考生寫作要求穩(wěn)。這也沒錯,生死攸關的考試,豈敢隨意為之?由于普遍存有求穩(wěn)心理,大量平庸之作的誕生也就不足為奇了。因為寫作思維不同于一般解題思維,欲想成功,就要突破常規(guī),光是按部就班、四平八穩(wěn)還遠遠不夠,求新才是制勝的出路。無數(shù)的高考佳作證明,敢于獨辟蹊徑方能高人一籌,勇于標新立異才能技壓群芳。許多平時的寫作高手,就是因為一味求穩(wěn)致使高考作文平平,反讓那些寫作基礎并不算太好的考生占了先,他們的作文或立意不凡,或構(gòu)思巧妙,或選材獨特。俗話說藝高者膽大,其實有時是膽大者藝高。
也不要把高考作文的求新看得難于上青天,一篇千字文,只要在某一方面稍有突破即可,即使是靈機一動、豁然開竅、轉(zhuǎn)念而思、點破窗紙這類的小智慧小聰明這時也能解決大問題。
作文模擬題
1.有人說,劉翔代表了上海的速度,姚明代表了上海的高度。
有位來上海打工的農(nóng)民工則說,如果能讓我們感到溫馨,那就是上海的寬度了。
有位社會學家說,寬容是城市的基本品格,要為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群提供發(fā)展機會,要讓絕大多數(shù)人生活得更美好。20xx年在上海舉辦的世博會,將是第一個以城市為主題的世博會,上海的寬度理應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請以“上海的寬度”為題,寫篇文章。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寫成詩歌
點撥:這個題目講的是城市形象的問題,過于追求城市的外在形象和檔次,而不關注包括農(nóng)民工在內(nèi)的普通勞動者的生存和發(fā)展,是狹隘的、短視的。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就可發(fā)現(xiàn)要解決的問題很多,既有城管方面的問題,也有社會心理方面的問題。離開了普通勞動者的貢獻和對他們的尊重,不可能有城市的和諧發(fā)展,一個城市的寬度會直接影響到它的高度和速度。文章可以談不要歧視農(nóng)民工的問題,但不能將內(nèi)容僅局限于此,視野要開闊些。
2.二十世紀中國大翻譯家梁宗岱年少時,在教室里翻閱一冊清朝人寫的《紫竹山房記》,突然他他看到這樣幾行文字:游從舊侶,半皆散亡;竹既凋殘,池亦竭矣。他的靈魂一下子被擊中了,他抬起頭,環(huán)望教室里那些充滿稚氣的面孔,人生感悟油然而生,以致潸然淚下。
年輕時的袁隆平親眼見到過5個餓殍,這一悲慘的情景刺痛了他的心。“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成了他畢生的追求。
青春歲月,其實是由一個個瞬間連綴而成的,也許就在其中的某一個瞬間,你確立或改變了某種價值觀。
請以“青春歲月的瞬間”為話題,自擬題目,自定文體,寫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要求所寫的內(nèi)容必須與話題有關。
點撥:這道題目涉及價值觀、人生觀的問題。不能空泛地談,而要聯(lián)系一個或幾個觸動自己內(nèi)心的瞬間來談,思想的轉(zhuǎn)變,觀念的確立,就在這瞬間完成了。從梁宗岱和袁隆平的例子可以看出,對現(xiàn)實的深刻感悟往往是成長過程中的一種飛躍。在各種觀念發(fā)生碰撞的今天,青少年的瞬間感悟肯定很多,寫好此文的關鍵是要選取那些真正有意義,有價值,有深遠影響的“心動”。
高考作文 篇3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夏天早上,周圍的一切都在深呼吸,好像都在緊張的籌備著什么要緊的事,小鳥都停止了嬉鬧,似乎今日會發(fā)生什么大事一樣。
忽然,一個穿著古代服飾的人,在人群中引起了一片騷亂,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這誰呀?這不是唐朝詩圣杜甫嗎!他怎么跑到現(xiàn)代來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知所以然。
杜甫一副赴考的打扮,身上還背著唐朝趕考的背簍裝備,上面還頂著一頂遮陽的簾子,在人群中顯得格格不入;他一邊走還一邊搖頭晃腦,之乎者也的文縐縐的語句從他嘴里不斷吐出。
他為什么要參加現(xiàn)代的高考?眾人的疑問讓有些好事之人上前問道:“請問杜甫先生,您為什么要到現(xiàn)代來參加考試呢?”“聽說現(xiàn)在高考很厲害,已傳到天庭去了,玉帝派我下來看看是什么厲害的考試,也想檢驗我們這些古代文科圣人是否與時具進乎。”杜甫不緊不慢的回答。
來高考的人越來越多,漸漸地考場外擠滿了考生,黑壓壓一片。放考生進去時,大家一擁而上,差點把杜甫擠倒。杜甫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擠進學校,拿出準考證一看,眼睛瞪得像銅鈴一樣大,嘴里張得足已塞進幾個雞蛋,原來他的準考證上寫著:“44中4年紀4班4排4號……”
這一節(jié)考的是歷史。杜甫想我乃唐朝詩圣,這些小小的古代題目還能難道我嗎?
第一道題:請問越滅吳之戰(zhàn)是那二國的戰(zhàn)爭?“當然是越國和吳國的戰(zhàn)爭,這還不簡單。”杜甫毫不猶豫的寫下了答案。“請問這次戰(zhàn)爭中死去的主要人員的名字?”“這不是找茬嗎?”杜甫神色黯然,有些失落。為使自己成績不會太差,便開始做下一題。“請問二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還不容易,我自己寫的詩還不會做?”杜甫接著看下段:“……請問這段詩在老師里的主要評語里會出現(xiàn)什么字眼?””我的天,這誰出的題目呀?還讓不讓人答題呀。”他接著又看下一題:“請問杜甫何年何月何日生?”杜甫長嘆一口氣,終于有會做的題目了。接著這一題::“請問與杜甫同時出生的知名人物的姓名。”杜甫眼一黑:“不知何方神圣出這些刁鉆的題目,何人會答呀?”
杜甫“深一腳淺一腳”的答完了題,最終絞盡腦汁,暈倒在考場上,可能心力交竭,一命嗚呼,到玉皇大帝那里去報到了。
人間后來的雷聲里,轟隆隆的似乎傳來了天庭的責問:“誰出的題目?誰出的題目?……”
高考作文 篇4
總有人比你努力,可怕的是比你牛的人比你還努力。
高考報考人數(shù)北京市一共有72736人,1萬人已被保送,2千人對大學后就業(yè)沒信心不參加高考,8千人是裸考,9千人不能正常發(fā)揮,1千人會遲到,4.2萬人不和你考一個學校,剩下1000人,630水平不如你,369個會產(chǎn)生心理問題。你的對手只剩自己。
不管你有再多的興趣愛好,再多的社會關系,再深的對努力學習的厭惡之感。在你青春期的某一個時間點,你都會明白,學習的重要性高過所有。你要無欲則剛,你要學會孤獨,你要把自己逼出最大的潛能。沒有人會為了你的未來買單,你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爛在社會最底層的泥淖里,這就是時光。
六點起床很困難,背單詞很困難,靜下心很困難……但是總有一些人,五點可以起床,一天背六課單詞,耐心讀完一本書。誰也沒有超能力,但是自己可以決定一天去做什么事情。你以為沒有了路,事實上路可能就在前方一點點。那些比自己強大的人都在拼命,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停下腳步?
如果你想在高考后換一部新的手機。買一臺電腦。去看一次演唱會。享受一次單人旅行。每天早上能睡到自然醒。不用為寫不完的作業(yè)發(fā)愁。不必再聽父母的嘮叨。自信地說我出去玩了。拉著戀人的手在街上瘋癲。碰到班主任反而拉得更緊。那么,去努力吧。至少18歲的暑假需要你。
努力是奇跡的另一個名字。
你想考哪所大學?別說什么只是做夢的話,高考吧,最后一年發(fā)了狠一下考了一本的數(shù)不勝數(shù),你不試試,怎么知道未來到底是怎樣?
你想不想在十年后,甚至更久后,在街上或者任何地方遇到自己曾經(jīng)暗戀過的某某,曾經(jīng)嘲笑過你看不起你的同學,曾經(jīng)跟你說你永遠不可能有出息的老師,曾經(jīng)城里連正眼都沒看過你一眼的那些所謂的優(yōu)等生,都可以驕傲的揚起頭笑著說看老子現(xiàn)在就是過得比你好。
你現(xiàn)在一無所有,但意味著,你有無限可能。你的爸爸媽媽正在為你奮斗,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
堅信一句話:沒有人會讓你輸,除非你不想贏。未來的路,是角逐的戰(zhàn)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對我們來說或許是殘忍的,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社會必須在我們中間有所選擇,那是必然的路。每天習慣了在還沒有陽光的早晨匆忙地趕往學校,到很晚很晚的時候有星光伴著回家。每一個高三的孩子都是很棒的,他們曾經(jīng)那樣挑戰(zhàn)自我,他們曾經(jīng)那樣為夢想努力,他們還曾經(jīng)一度迷茫而不知所措,然而,他們都那樣勇敢地堅持著走了下去。
命運如同手中的掌紋,無論多曲折,終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關高考作文匯編四篇】相關文章:
3.高考作文匯編四篇
5.有關高考作文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