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高二春節(jié)作文錦集七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二春節(jié)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二春節(jié)作文 篇1
春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大最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lián)、買年貨、包湯圓,我家也不例外。
爸爸在店里很忙,因此今年貼春聯(lián)我成了媽媽的小幫手。媽媽打掃干凈大門后,我們就準備貼春聯(lián)了。首先把雙面膠和春聯(lián)準備好,在兩張春聯(lián)后面貼上相應(yīng)的雙面膠。接著,搬來小凳子,媽媽踩上去,我拿來一張春聯(lián)遞給媽媽:“平嗎?盈盈。”“再向右一點,再向上一點點。”我一邊看一邊說,“好了,媽媽,很平的。”于是,又換到左邊,把剩下的一邊也貼好。最后貼橫批……“萬馬千軍創(chuàng)大業(yè),五湖四海涌春潮”橫批:“歡度佳節(jié)”。貼完后我搖頭晃腦地讀了遍。媽媽戳了一下我的腦袋,說我是瘋丫頭。
貼上春聯(lián)后,感覺過年的氣氛更濃了。我覺得春聯(lián)設(shè)計的真好——紅底,紅紅火火過新年!
高二春節(jié)作文 篇2
春節(jié)里最有趣的事就數(shù)我們一起搓米圓子了。從搓米圓子當中我還學到了不少的常識。
搓米圓子是我們家鄉(xiāng)過春節(jié)的一個習俗,米圓子搓好后再放油鍋里炸。放著等待初一初二來的客人品嘗。那澄澄有點泛黑的米圓子讓人吃了還想吃。尤其是小孩子特別愛吃油炸食品。
其實米圓子的制作過程十分簡單。只要把糯米和大米摻和在一起煮熟,倒點醬油加點調(diào)味品后。待它稍冷后不再燙手后就可以把它搓成球狀放在油鍋里炸了。
今天是大年30,早上奶奶就已把做米圓子的材料給準備好了,午飯后我和表弟,表妹,妹妹等團坐在一起準備參與這活動。表弟跑到廚房對奶奶說:“一定要多做點,不然還不夠我塞牙縫啦。”我說:“足足有二大鍋米飯,還不夠你吃,你是飯桶啊?”這句話把大家都逗笑了。終于,奶奶把東西都端上來了。我們幾個孩子個個桴起袖子準備大干一場。平時,家長們都不讓我們做,今天讓我們搓當然要大干一場啦。
我們四個人商量好了,決定不給奶奶搓,我們四個人比賽搓圓子誰搓的最多那個獲勝者就可以要求每一個人幫他做事情。但圓子要搓得有形,否則算犯規(guī)要交出5元罰金。規(guī)矩說清楚后,只見裁判一聲令下我們個個繃緊神經(jīng)搓了起來。第一,第二個圓子都搓得十分順利,可第三個圓子好象跟我作對似的老是搓不到一起去。我抬頭看了對手一眼他們遇到的麻煩跟我一樣。無可奈何我們只好請教經(jīng)驗豐富的奶奶。奶奶對我們說:“是手太粘了只要沾點水就好了。”我們四個爭先恐后的去打水了不浪費一分一秒。比賽的獲勝者是表妹。大家都悶悶不樂的
雖然沒有得到第一,但是發(fā)紅包的喜悅早已讓我們忘了那件事。
高二春節(jié)作文 篇3
春,萬物復蘇,一起都顯得生機勃勃;節(jié),普天同慶,人們都變得喜氣洋洋。春節(jié),中國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讓華夏大地披上了鳳裳錦衣。片片嫣紅點綴了家門前的那條小路,陣陣鳴響勾起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歲月如一陣風,風干了世俗的迷離撲朔,吹滅了距離的隔閡,好景只有片刻,留下了一些支離破碎的印象,還在執(zhí)著,執(zhí)著。
月亮偷偷地,偷偷地冒出頭來,看著院子里的那戶人家,幾個孩子穿著新衣,你追我趕,大人們圍著圓桌坐下,酒杯里的烈酒代替濃濃的思念,無需言表,無盡幸福。
在爺爺?shù)挠∠罄铮汗?jié)就是能吃上一頓飽飯,喝上一碗熱騰騰的米湯。在那個年代,戰(zhàn)爭,饑荒籠罩著村子,人們唯一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剛一入年月,全村的男女老少一起走著去縣城,而那輛自行車的使命是載滿年貨和人們的快樂,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日落,全村的人擠在小院里,收音機靠在村口的大樹下,分享各家的吃食,孩子們放著自制的鞭炮,陪他們?nèi)胨氖窃铝恋膽n愁。可那時的春節(jié)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即使遠在千里,也要跋山涉水,不顧一切的回到那個溫暖的港灣,和最思念的人團聚,依偎在故鄉(xiāng)那堅實的臂膀。一杯甜而烈的烈酒,一盤白煮花生米,幾片晾曬已久的臘腸,就是最豐盛而又最溫暖的年夜飯,沒有電視機和電腦,也沒有咖啡館和餐廳。一家人的團聚,這就是春節(jié)。
在母親的印象里,過年就是有壓歲錢拿,有新衣服穿。爺爺一早經(jīng)商,經(jīng)常出國給他帶一些衣物和吃食。其印象里最深的是那件紫色長裙,那是二十多年前的除夕,爺爺打電話來說飛機晚點,有可能在機場過節(jié)。家里的年貨早已備好,姥姥獨自一個人坐在窗邊的搖椅上,望著布滿繁星的夜空,若有所念。時間一秒一秒的流逝,可回家的心卻像離了弦的箭,零時的鐘聲響起,一個熟悉的身影站在家門口,全然不顧路途的疲憊,快步走向妻子兒女,手里提著精美的包裝袋,一條紫色長裙,一條粉色長裙,兩條珍珠項鏈,兩人踱著小碎步進屋換上,宛如一對姐妹花,于是有了這張照片,這個故事。照片里的兩個人托著腮,對著鏡頭開心地笑。當時的大上海,有了咖啡館和西餐廳,但沒有磨滅對家人的思念和歸家的迫切。對家人的關(guān)心和眷戀,這就是春節(jié)。
現(xiàn)在,在我的印象里,過年的前幾天,家家大掃除,“除夕”除去昔日的灰塵,更好地迎接下一年。寫對聯(lián),貼窗花,集五福,搶紅包,聊微信,似乎新時代的春節(jié)被蒙上了高科技的面紗,遠在異鄉(xiāng)的親人通過視頻聊天相互祝福寒暄。但總覺得春節(jié)好像少了些什么:團聚的飯桌上,大人們討論著各自的孩子,你爭我嚷;小孩子人手一部手機,沉迷于網(wǎng)絡(luò)世界,老人呆呆的看著自己的子孫,只是笑,那個笑里更多的不是幸福,而是無奈。是的,不得不承認,時代變了,社會進步了,我們長大了,但那些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呢?那濃濃的年味呢?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溜走,從人們的指尖劃過,不留下一絲痕跡?
柏油路穿過了家鄉(xiāng)的那條小路,爬滿青藤的泥瓦房也變成了鋼筋水泥建成的高樓大廈,沉默的人也開始快活起來,脫掉了過去的寂寞。以往對春節(jié)的印象也如春風拂過的堅冰,慢慢出現(xiàn)了裂痕。
在晴朗的日空下,有一群天真爛漫的笑臉,他們手拉手走在田間泥濘的小路上,跑向爬滿青藤的泥瓦房,也許生活不是多么的富裕,但在他們的印象里,我是快樂又是幸福的……
高二春節(jié)作文 篇4
一想起過年,我就想起我家今年春節(jié)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比如放鞭炮啦,收壓歲錢啦,吃水餃啦。
今年我們回到農(nóng)村老家過年。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們一大家人一起去買鞭炮,總共花了五千多元錢。回到家,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鞭炮箱,里面有許許多多的鞭炮:噴花的,旋轉(zhuǎn)的,升上天的,噼里啪啦響的。我拿出了一板鞭炮,迫不及待的放了起來,從兩點一直放到到四點。有一種鞭炮,上面畫著一只黑蜘蛛,有三四厘米長的引信,點的時候只要劃一下火柴,燒一下引信,看見上面亮了起來就趕緊往外扔,噼噼啪啪地響,可好玩了!我們玩的不亦樂乎。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晚上八點鐘了,應(yīng)該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了。我馬上打開電視,剛剛好,正開始!我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起來,看到一半的時候,姐姐叫我去吃飯,我應(yīng)了一聲,直到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結(jié)束才去吃飯。媽媽生氣了,訓了我一頓,我連忙解釋說:“我沒有出去玩,我在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媽媽無可奈何地說:“對不起,我錯怪你了。”新的一年很快來到了,隨著“十九八七”的倒計時,我們一起放震天響的鞭炮,一家人玩的不亦樂乎。
在放鞭炮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小弟弟害怕鞭炮,在屋子里不敢出來。我和姐姐一商量,就強把他抬出了屋門,我們保證讓他玩不響的,我們玩響的。可是,當我用力一拉鞭炮,飛出去的鞭筒不小心正好飛到弟弟的腳下。他當時在玩別的沒有看見,“轟”的一聲,鞭炮一下子把他的鞋給炸飛了。弟弟嚇得哇哇大叫,只好光著腳原地跳。我們連忙把鞋子找回來,不過還好,幸虧還能穿,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晚上放完鞭炮,全家人一起包水餃。爸爸媽媽伯伯大媽他們負責教,我們開始學,沒費多少功夫,我第一個學會了!大家都夸我聰明,我心里樂開了花,別提有多高興!
吃完年夜飯后,我們就開始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我們發(fā)壓歲錢。我得了一千三百五十元錢,初一早晨,我跟著大人們?nèi)グ菽辏质樟艘磺Ф嘣X,我太高興了!
這個春節(jié)真是收獲多多啊!
高二春節(jié)作文 篇5
在中國,節(jié)日似乎是歡快,團聚,喜慶的代名詞,每逢佳節(jié),親人們聚在一起,各自訴說著在相聚的喜悅。節(jié)日是歡樂的。
中國有許多節(jié)日,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勞動節(jié),元旦等。不同的節(jié)日有不同的風俗,不同的故事。但它們無不體現(xiàn)著中國味道。其中,最深受國人們喜愛的,莫過于春節(jié)了。
我小時候最喜歡春節(jié)。春節(jié)前夕,家家戶戶都會忙著貼對聯(lián),掛掛錢,按燈籠,有的人家還會在窗戶的四周安上窗燈,一到晚上,美麗極了。記得每到這個時候,天都非常冷,可我卻依然忍不住出來看。跟著爸爸讀對聯(lián)上的字,和媽媽一起數(shù)掛錢,和弟弟妹妹一起給爸爸媽媽打下手,既是又冷又累,我們卻依然很開心。
每到除夕那天,會有好多人來我們家,送各種各樣的好吃的,親戚們也都會來,同時也領(lǐng)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非常熱鬧,這也是我最盼望的事。兄弟姐妹一齊,我們就帶村子里的小樹林,小樹林附近是玉米地,冬天一到,玉米地全結(jié)了冰,有很多孩子會到那里玩。爸爸用以前的滑冰鞋和幾塊木板給我們做了冰車,我們輪流在車上滑,別提多開心。天還沒有太黑,村子里的鞭炮聲就不停地響,各色的煙花在天空上展示它們的美。我們幾個孩子全都跑出來看。媽媽們在屋里包餃子,爸爸們在一起喝茶聊天。十一點多,我們開始吃飯,餃子里包著硬幣。小時候,能在餃子里吃出硬幣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十二點多,我們躺在床上,心想著第二天會有更有意思的事情,美美的進入了夢鄉(xiāng)。
第二天,孩子們都早早的起了床,穿上新衣服,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吃過早飯,就到親戚家拜訪,男孩子還要磕頭。上午八九點鐘是拜年的高峰期,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不管認不認識,總要說聲過年好。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歡笑。到了晚上,大家都聚在一個屋,吃著水果,喝著茶,聊著天。我們幾個孩子卻在后屋玩起了橘子皮大戰(zhàn)。這是新年最有意思的事。直到很晚了,我們才依依不舍的回各自的房間睡覺。這種節(jié)日的氣氛一直到初五初六,親戚們都走了,春節(jié)也結(jié)束了。
這種春節(jié)是我現(xiàn)在最期待的,可惜再也體會不到了。現(xiàn)在的春節(jié),一點年味都沒有,除夕的夜晚,只有零星的火花在天空掙扎,初一的上午,街上只有斷續(xù)的人們,他們的臉上沒有了喜悅,擦肩而過只得到一臉的冷漠,沒有了善意的微笑。每到晚上,沒有了聚在一起聊天的祥和,只有聚在一起打麻將的爭執(zhí)。老人獨自在前屋看電視,打麻將的兒女在后屋吵鬧。孩子們再也沒有了當年橘子皮大戰(zhàn)的樂趣,取而代之的是手機,電腦,電視,游戲。
現(xiàn)在的春節(jié)越過越麻木,年味越來越少,氣氛越來越低,真想回到以前的春節(jié),只可惜時鐘只能前進,不能后退。過去,只能回憶和回味。
高二春節(jié)作文 篇6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我的臉上,我朦朦朧朧地醒了。窗外的雪花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恰似晶瑩的水晶,但更像人們那閃閃發(fā)光的美好心靈。因為,今年的大年初一真的很特別。
在大年初一那個飄雪的清晨,我和爸媽起了個大早,到醫(yī)院給正做完手術(shù)的姨婆婆拜年。走在鋪滿積雪、人跡稀少的馬路上,偶爾會有幾聲響亮的爆竹聲在我耳畔響起。想到姨婆婆躺在那冰冷的病床上,我和爸媽不禁加快了腳步。
來到病房前,透過門上的玻璃,我隱約看到有幾個人影在晃動,還不時傳來陣陣愉悅的笑聲。
我緩緩推開房門,映入眼簾的竟是一個個熟悉的面孔。姨媽、姨娘、姨丈……咦,那個彎著腰的人不是外婆嗎?只見她正為姨婆婆拉被子,又小心翼翼地將被角掖在她肩膀的兩側(cè)。
我一驚:外婆的腿去年不是剛動過大手術(shù)嗎?平時走路都不太利索,在這樣的天氣里,她怎么也來了?!我下意識地看了看外婆的鞋,那雙鞋沾滿了雪花。我鼻子一酸,仿佛看見了在昏黃的路燈下,在冷清的馬路上,外婆彎著腰,頂著撲面而來的風雪,蹣跚前行。外婆的`腿是一瘸一拐的,身后的腳印是一深一淺的,就這樣,一步一步,一步一步……雪地上留下的是她走過的痕跡,也是愛的痕跡……也許,那撲面而來的風雪曾使她猶豫過;也許,那滑得似油的冰也曾使她踉蹌過,可她為了自己的親人,卻仍然堅持著……我走上前去,緊緊握住了外婆的手。望著外婆那雙含笑的眼眸,晶瑩的淚珠不禁在眼角里打轉(zhuǎn)。
病床周圍,姨婆婆的子女們圍著她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有的幫她梳頭發(fā),有的幫她剪指甲,還有的飽含深情地站在床頭邊望著自己親愛的母親;而那些頑皮的孩子們竟也變得懂事起來,正一個個爭著幫老人捶背捏腿……姨婆婆的臉上始終掛著幸福的微笑。望著眼前這溫馨的畫面,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當人們還在睡夢中時,姨婆婆的親人們就已踏上了去醫(yī)院的道路,為的是能讓姨婆婆在大年初一睜開眼時就能感到親情的溫暖;當姨婆婆進入夢香時,親人們才從醫(yī)院悄悄地離開,為的是能讓她做一個甜蜜的夢……
窗外,又一束陽光溫柔地灑進病房,化作一股春日般的暖流,在這飄愛的病房里彌漫……我堅信:即使外面的雪下得再大,也會被這愛心一樣的陽光所融化。
高二春節(jié)作文 篇7
溫暖的陽光穿過樹葉縫隙細細碎碎地灑落下來,溫柔地撫摸著我的臉頰,波光粼粼的湖面,幾只鴨子正在撲騰著翅膀暢游,在這南國春意融融的冬季舒展身心,猛然驚覺,快過年了。
除夕將近,但我再也沒有兒時那種激動的心情,是成長的淡定?還是社會風氣的浸染?我無從得知。
總感覺這些年來除夕年味越來越淡。除夕夜,媽媽一大早便忙著張羅祭拜祖先的供品,天色未暗便陳列起來,點上蠟燭,恭請祖先前來享用。一家人跪在大堂前,看著爸媽雙目緊閉,一臉虔誠地祈求來年平安順利。我和弟弟卻不以為意,興味索然。拜完自然是年夜飯,媽媽端著一盤盤熱氣騰騰的菜肴上桌,滿臉笑容地吆喝:“吃飯嘍!”我和弟弟挪到餐桌前,習慣性地掏出手機拍照,修飾美化并附上瞬時心情感言上傳,隨后的餐桌上,便是各自拽著手機搜尋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爸媽殷切地叮囑:“多吃點,這個菜有營養(yǎng)”滿臉的期待卻在我們有心無意的“嗯嗯”回應(yīng)中黯了神色。媽媽看著我,在看看弟弟,“現(xiàn)在的孩子啊!”搖搖頭,“真是一刻也離不開手機”。
極為平淡質(zhì)樸的一句話,卻準確直擊我那虛無空洞的心,瞬間使我羞愧萬分。我才知道,說再多的年味變淡,不過只是我們心中愛的能力、愛的熱情的逐步喪失。且看今年春晚,壓過春晚的頭條新聞,竟是狂歡搶紅包。和爸媽坐在電視機前,美其名曰:“陪伴”,大多時間都瀏覽微信微博,手機翻飛地打著游戲,卻無暇仔仔細細打量父母的面容,認認真真與他們談話。那么多人跨越千山萬水,沖過春運擁堵,回到朝思暮想的家,在這難得的除夕之夜,難得全家團聚之時,卻有多少人像我一樣,任由一方小小鐵匣子禁錮了自己。手機玩到燙手,灼傷的卻是親情。
與家人坐在一起,如果只有“陪伴”的一種形式,沒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交流,那除夕夜自然也沒了味道。朋友圈再多的點贊,也比不上家人溫馨的笑臉。再怎么修飾精致的圖片,也抵不過的一張樸素的全家福……思及此,我放下手機,接下爸媽幾度開口卻無人接起的話題。和媽媽聊聊家里長短,跟爸爸談工作學習,再一起看看熱熱鬧鬧的春晚……形式雖然簡單,內(nèi)心卻充實快樂。面對面的交流,仍是人與人之間最有質(zhì)感也最溫暖的方式,除夕那濃郁的親情味,不正是苦苦追尋的年味么?
零點時刻,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春晚主持人正喜氣洋洋地宣布新年的到來,今年對于高三的我來說,是極不尋常的,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就要接受檢驗。背負著家人的希望,攜帶著濃郁的親情,我將全力以赴那場無數(shù)學子命運的高考。我知道,前方求學之路注定步滿荊棘,但每每想到挑燈夜讀時媽媽端來的一杯牛奶,周末回家時爸爸燉滿的各種補品,以及除夕之夜?jié)鉂獾膼垡猓瑹o不令我再次蓄滿力量,全速前進,看著窗外煙花絢爛奪目,仿佛在擁抱整個世界,我也在這繁響的擁抱中,心意堅定,凝視遠方。
除夕之夜,親情凝聚,滋養(yǎng)愿景。歲捻年豐,闔家團圓,大日子里折射著小夢想,小家庭輝映著大希望。
新的一年,讓我們帶著親情,擁抱希望,振翅高飛,趁陽光正好,春光正媚。
【精選高二春節(jié)作文錦集七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