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高三了作文集合六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三了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三了作文 篇1
“你很幸福。”這是所有我的好朋友告訴我的。我真的幸福嗎?為什么自從我有了自己的思想后就不這么認為了?每當我說出我不幸福的時候,他們總是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或許我真的很幸福吧,但是這“幸福”背負的重量實在是太大,已經超過幸福本身了。
一家七口,四代同堂,這樣一個構架的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吧。從小的生活就被安排得很好。小學、初中和高中,不管成績好與差,學校都已經被選定。生活也被安排得很妥當,沒有太多瑣碎的事情讓我煩心,只要認真讀書就行了。在很多人的眼中,真的很幸福。但是我真的不這么認為。
爺爺是教師,爸爸也是教師,而且他們在連平還算是小有名氣吧,順理成章地我和姐姐將來也應該會當老師。可是,說實話,我們都不想當教師。在高考填志愿的時候,姐姐終于反抗了。那是一個很痛苦的抗爭過程,最終爸、媽妥協了,她如愿以嘗地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然而,她的成功也就意味著我沒得選擇了,我唯一的職業就是當老師。這一點,我也是最近才從別人一句無意的話中明白過來的。
從小到大,我都不是叛逆的小孩,一直都是最乖,最懂事的,而且現在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我不知道我是否真的有勇氣反抗。可是如果不反抗,也就意味著我不能有自己的夢想,必須以犧牲我的夢想為代價來成全他們的心愿。
現在這個社會是人情的社會,只要有關系,什么事都好辦。就算他們真的放手,我不知道我又真的能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好好干下去嗎?沒有關系,工作都難找,更別說以后的發展了。如果我真的妥協了,以他們的人際關系,隨便我想要在連平的哪一所學校教書都能進。只是我覺得當教師沒太大的前途,而且不想局限于連平這個小地方,這個職業本身的職業病又很多。更重要的是我不想再被他們安排我的生活,從小就被他們寵著,在他們的眼中,我沒有多大的能耐,我也想借此機會證明給他們看,沒有他們的幫助,我依舊能闖出美好的未來,自己選擇自己以后要走的路,不依賴于任何人。
那一次,老師問我,我的人生觀,我的價值觀,我的理想,我的目標是什么。我深深地低下了頭,無言以對。老師還說我們都長那么大了,真的該想想自己的未來,好好地為自己打算一下今后的生活,為父母著想。我無語。可笑之至,有誰會沒有夢想,只是有些時候,夢想只能在心里想想就好了。現實總是比預想的還要殘酷。要考慮父母,就要放棄自我,要選擇夢想,就要背負不孝之名。為什么不管最后怎么選擇都會有人受傷。
希望高考慢點到來,因為害怕選擇。我苦笑這樣“幸福”的命運。
高三了作文 篇2
時間是一個智者用他的睿智為我們選取最對的人,生活是一位善者她用手為我們抹去所有傷痛,點一盞燭火微光裊裊晃動的是生活的蒼白,月上中天有的人將夢想閉在眼中,有的人將夢想浸在汗水中,我對坐雕花小窗,沏一杯茶香微繞,瞇著眼看著離開的人看著留下的事,街角的花開了幾載,終究落得頹然,始終無人來采,夜深了,風起了,是夢在人們腦中奔走,是生活在嘆息中一點點流走。
看過一部動漫,名字就叫起風了,記得是講述一個關于離開的故事,離開前的平靜不帶浮躁,不帶空靈,記得女主角說過起風了,更應該抓住夢想,我們向往安靜的生活,卻又在起風的時候,往后走。我習慣走在有花的路上,但我只是賞花的美顏色絢爛的美,而只有在風起時,才能嗅得到它的生機,舞動著的生機,跳動的的香味。就想活著的孩子一樣,幼稚的向你展示他有多少糖果,起風了。路過的一切都開始蘇醒,天上的白羊又開始和太陽躲貓貓,地上的小湖,調皮的`眨眼睛,大樹抖抖戀家的樹葉,悄悄告述他們,他有多舍不得他們,風是個溫柔的孩子他慷慨地教會我們太多。
比如如何擁抱,起風了,父母擁抱孩子愛化作溫暖傳遞,情侶擁抱愛化作一潭清泉,融化在彼此的目光里。
風帶來寒冷,卻告訴我們有人愿意用溫暖保護我們,當時光從身邊溜走,你還能不能記得是誰在起風的時候,與你緊緊相擁,人生中又有多少人為你擋去生活的風,風那么安靜安靜到你害怕她寒冷而排斥她的時候。她卻告訴你有人愛著你。風中我們路過太多人,能留下的定是最好的,也是風給的禮物,總有一天什么都會離開,我想還有人記得起風時你發絲飄揚的樣子,紅著鼻頭呵氣的樣子,緊緊相擁的樣子,每一個愛你的人在風中也不曾放手過。
夢想路上,如果起風了,是悲哀還是幸運呢,我想是幸運吧。逆風而行的人不是強者又是什么呢。能造出風帆乘著風浪而行不是智者又是什么呢,起風了帶來寒冷帶來阻礙,卻告訴你夢想有多珍貴有多值得去追。風中奔跑的人們更值得敬畏,屹立于風中的夢想,更高大更有重量,風是阻礙,卻又是推手,起風了,夢想面前你還會躲么。
收起思緒,我放下早已冰涼的茶,關上小窗,因為起風了,愛在身邊。夢在路上呢。
高三了作文 篇3
當馬年春晚一首《時間都去哪了》歌罷,許多人聳然動容。不知這首歌唱開了多少人的心扉;不知這首歌唱出了多少人的心事;不如這首歌唱紅了多少人的雙眼。總之在那晚很多人情不自禁地雙眼潮濕。我就不例外,因為我又想起了那件毛衣。
海淀區北京農業大學家屬中坐落著一排十分破舊的小平房,這排平房與周圍的后現代化的高樓住宅區顯得格格不入,然而這排平房卻是我的所有,我童年時的回憶以及那終身難忘的時光。
自我記事起,我們就住在爺爺的那排平房里。每天都與小伙伴在巷子里奔跑。在泥巴地里嬉戲,甚至將別人家的電閘關閉。總之,每天回到家時都會是滿身污泥。可每天奶奶都會用毛巾為我擦拭身上的泥巴。可每每這時,我總會將奶奶推到一邊,在家里玩起自己的玩具,而奶奶卻只是不厭其煩地追趕在我的身后,去清理我身上的污泥。
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每年一件,年年不斷的毛衣。還記得小時候在晚秋時節,每天晚上奶奶都會作者暖爐前,照著昏暗的燈光下為我織毛衣。一挑一勾,伴隨著兩根針碰撞時發出“嗒嗒”的聲音,我漸漸走進夢境。五六天后,一件嶄新,漂亮的毛衣便會完成。那時的我總會馬上搶過那件衣服,在鏡子前換上它,從各個角度去欣賞他。
奶奶的世界成為了愛的毛線,而這毛線被奶奶織成我身上的毛衣。
物換星移,日月浮沉,季節更替,時間飛逝。
在小四時,我和父母搬進了新的房子,再加上學業上的負擔越來越大。我與奶奶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但在每年立冬前,奶奶總會不辭辛苦,將毛衣送到我手上。出人意料的是,雖與奶奶無法天天見面,但每件毛衣都十分的合適。曾問過奶奶為何會這樣,奶奶只是慈祥地笑一笑說:“因為你在我心中嘛!”那時的我因不明其意,只好將一件件毛衣收入懷中一邊感謝奶奶。但是當我升入初二時,那一個冬天十分的寒冷,摸著身上單薄的衣服,又一次想起了毛衣。而這一次的毛衣上面卻充滿了洞,一看便知這是沒有盡心的結果。于是!我氣得將毛衣甩在地上,氣沖沖地離開了。
那個晚上,奶奶走了,手里拿著的是一件織了一半的毛衣……
你若問我奶奶的時間去哪兒了,我會毫不猶豫的驕傲地說她將時間給了我,通過她對我的愛一點一滴滲透給了我。
欣然回望,歲月的時光散落在季節的容顏了,斑駁了記憶,蒼老了韶華,輕撥弦,靜守歲月的芳香,任由光陰漸行漸遠,把記憶暈染開來,臨摹成一個童話般的春天。
高三了作文 篇4
“老”是一種境界,更是藝一種藝術。“老”是歲月無情地雕刻出來的一件藝術品。青春易逝,這是我們人類擺脫不了的,永恒不變的法則,我們由何必去強求,去改變呢?
樹木的生命歷程中,伴隨著多少的日曬雨淋,渡過了多少的春夏秋冬,記錄了多少朝代的盛衰,但是它依舊挺著傷痕累累的軀干在大地上屹立著,為人們遮陽擋雨。我想沒多少人知道大樹屹立不倒的原因吧?大樹之所以屹立不倒,是因為它把自己的回憶,自己的青春都融入到了落葉之中,使落葉成為了風的追求,成為了秋的回憶。
“老“其實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因為老了,我們才能知道我們曾經擁有過,失去過,才能知道我們的曾經是那樣的美好,才能讓我們懂得去珍惜現在說擁有的一切,活在當下。
當我們老了,我們會去回憶著童年的天真。昔日的我們還是一個天真的孩子,我們的心靈是多么的純潔,生活是多么的無憂無慮。昔日的我們就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追逐風的步伐;昔日的我們就像魚兒一樣暢流嬉戲,捕捉水的氣息;昔日的我們就像蝴蝶一樣翩翩起舞,尋求著百花的芳香。當我們老了,回憶著純純的童年,我們將會是多么得愉悅啊!
當我們老了,我們會回憶著校園的歡樂。昔日的我們還是一個懵懂的學生,對讀書充滿了疑惑,好奇。當我們的老師憑借僅有的三尺講臺,三寸粉筆和自己特有教書的熱情,教我們書寫著未來,引領著我們走向書的海洋,知識的天堂。當我們老了,我們會回憶起曾經好學的自己,讓自己感到不曾孤獨,讓我們感到書是我們人生的伴侶。
當我們老了,我們會回憶起昔日創業路上的堅持。昔日的我們對社會充滿著陌生,充滿著迷茫,就像大海中沒有指南針的航船,沒有指引前進的方向,但是我不曾失落,我仍然堅持著,每天等待著旭日東升的信號來明確我們前進的方向,對目標不懈追求,直到我們登上成功的彼岸。當我們老了,回憶起昔日自己社會生活的堅持,執著而感到慶幸,讓我們感到”老“并不是人生的終點,讓我們對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
當我們老了,心依舊青春,年輕。歲月能夠帶走我們的青春,卻帶不走我們的回憶,抹不去我們生活的足跡。讓我們從年輕出發,當我們老了,也能想樹木一樣夠擁有美好的回憶!
高三了作文 篇5
我從風里走過,路人紛紛議說:“他是高三的。”我笑了。
其實,高三,沒什么大不了的。
高三有什么特殊的?
一樣的書桌,一樣的燈火,所謂的高考倒計時,只是一本倒著翻的日歷。
孤燈伴月,無非是十多年來司空見慣的風景;咖啡香茗,又豈止為熬夜而飄香?
高三,沒什么大不了的。
很多人都說,高三了,我要承受風雨,而陽光,總在那風雨之后。這是庸人的想法,我覺得。陽光,并不一定只在風雨之后;風雨之上,依舊是萬丈陽光。我相信,陽光總在風雨上,它伴著風雨,也伴著我們,每天,每時,每刻。我們抬起頭,看不見陽光,那是雙眼被烏云所蒙蔽著,心存信念,烏云也可形同虛設。陽光,它就在這兒呢!高三,風雨如晦么?
高三了,我們走的每一步都被人看著。打個噴嚏,媽媽急了;考個低分,爸爸怒了;瞧個女生,老師慌了;撒個小謊,朋友走了。他們都說,這是圍城。而我卻說:“何必這么草木皆兵呢?生命的每一分鐘何嘗沒有人看呢?人生如戲,有戲就有觀眾,登了十八年戲場,今日豈是首演?”十八年目光都被我們踏過,高三,沒什么大不了的。
高三了,依依惜別的日子似乎不遠。分離了以后,我們還能是“我們”嗎?曾經的日子的確美好,合唱的歌聲猶繞心田。高三的我們,如何謝幕這一場相逢?其實,分離本身并沒什么稀罕。古語云:“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這世上的結局無非是離散忘懷,淡忘總大于紀念。歡樂也歸于靜謐,悲傷也落于無聲;沒有美好的結局,只有美好的過程。合久必分,天之常理。畢業,沒什么大不了的。
高三了,作業和考試多了。高三的大半時間在復習,小半時間在考試。考試多了,人變機器,應試比生活更自如;復習久了,以書就飯,背誦闖入生命周期。每天都似被考試追殺,捧著書本東奔西走,很累嗎?Infact,考試,沒什么大不了的。忙有忙的樂趣,忙有忙的自得。忙得有方向,每天都有精彩劇情,閑得無所事事,才是真的苦不堪言。忙碌,也是一種享受。
雖然,高三的我們,睡眠被縮寫,夢成短篇小說;
雖然,高三的我們,背誦如扛山,壓力宛如巨巒;
雖然,高三的我們,失敗常復制,痛乃家常便飯;
可是,我依然要勇敢說,大聲喊:“不過是高三,人生簡單片段。”
高三,當前全部的生命狀態,數十年后一笑置之的東西,它,真的沒什么大不了的。
高三了作文 篇6
明天就過年了可是,我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一樣只不過是去奶奶家吃一頓餃子。
突然好想爺爺哦…想起他的笑容…他怕我的眼神…呵呵,還有經典的語言。
知道嗎?有一次,哥哥為了給爺爺解悶,就送給爺爺一只鳥,爺爺養了一陣,后來就不見了,我們問爺爺,鳥呢?爺爺說:“放了”哥哥很奇怪,便問:“為什么啊?那是我給你買的哦。”
爺爺聽后很認真的跟哥哥說:“我知道,可是那鳥老叫,吵人。能不能買只不叫的鳥?”哥哥笑……
現在?每當我走到爺爺以前住的涼臺,都會有一些回憶浮現出來…熟悉的植物,熟悉的垃圾筒,熟悉的窗臺,但卻不見了最熟悉的人。
很奇怪,以前跟父母說爺爺時,總會說一些爺爺的壞話,什么愛嘮叨,臟…但現在…提起爺爺,我們都會笑,因為總是會想起他那些幽默的語言,那些經典的語錄。就不自覺的笑了。
爸爸說,他夢到爺爺了,姑姑們說,這是爺爺想回家過年,等等迷信的話接二連三的出來了。可是我卻認為不然,我覺得,那其實是人們心底的感情,是對已去老人的愧疚,越是過節,愧疚就越深,所以自然就會夢到啦。
就像我的爺爺那樣,到了最后時刻,他什么感情都無法表達了,包括愛,但他能感受到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老人都很喜歡握住我們的手,左看看右看看,左搓搓,右揉揉……
那么,我們只要做到,不要去破壞她們感受愛的方式,不要推開她們,不要糟蹋她們對我們的愛。
今年,我沒有爺爺陪我過年,更加孤獨,其實現在的奶奶也已經不懂得如何表達愛。
但她卻知道,當我感冒時,她連飯都不吃,也要來看我,這可能就是一個老人對孫女最后的愛吧。
珍惜彼此的愛,將愛傳遞下去。傳遞給你們的親人。
【【實用】高三了作文集合六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