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高考作文300字集合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考作文300字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作文300字 篇1
先生,您還好嗎?大家都叫您的筆名,都稱您為老舍,也許是因為他們欣賞您的作品吧。但我更愿意稱您為先生,因為我想對您說,我崇拜的,或是我所掛念的,不是您的作品,而是您這個人。
最早讀您的作品,是在小學,您生動幽默的筆調,深深進入了我的心。從此,我如饑似渴地拜讀您的作品:《駱駝祥子》、《馬褲先生》······很多故事的細節我至今記憶深刻。那一天,我來到您的故居丹柿小院,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走近您。那個小院好像不太規整,但走進書房,卻是十分的整齊。書桌上,還有您用過的毛筆,它們靜靜地躺在那兒,像是等待著主人的歸來。走出故居,房頂上的鳥兒嘰嘰喳喳,似乎只有它們才讀得懂這里的故事。我從此更深入地走進了您的作品,走進了您的內心。
先生,我想對您說,您的語言是藝術。您的作品,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故事,只是居家過日子的事,窗外的景和漂泊的情。文里文外,戲里戲外,有正義的吶喊,有無助的守望,更有欣喜夾雜著心酸的掛念。但“它跳上桌來,在稿紙上印幾朵小梅花”這句又是那么與眾不同。
高考作文300字 篇2
放下《紅樓夢》,一滴淚水承載著所有的憐愛與塵埃融為一體。這是為如弱柳扶風的林黛玉而流的。
林黛玉,大部分人都不喜歡她,因為她的體弱多病,她的盈盈淚水。
而我不同,我就很喜歡林黛玉。我認為,‘只有像林黛玉這樣的女人,才可以顯示出東方女人的美感:美如玉,柔似水,偶有小肚雞腸。像薛寶釵,王熙鳳這樣的女人,雖然能力很高,性格堅強,長相出眾但以我們現在的說法,她們是男人婆,沒有一點兒女人味。
林黛玉整日梨花帶雨,特別是遇到賈寶玉之后,記得我剛開始讀到這部分時,便為林黛玉感到慶幸,賈寶玉應該會是林黛玉以后的依靠。可當我越往后讀,越是氣憤。憤恨賈寶玉總喜新使黛玉泣淚,憤恨薛寶釵橫刀奪愛,憤恨賈老太棒打鴛鴦。
整部《紅樓夢》中,我最不想看的便是結尾。我第一次看結尾的時候,眼前便會出現一個白衣佳人倚在床沿孤獨的泣淚,另一邊,大紅燈籠高高掛,一片喜慶,我當時只有一種感覺就是賈寶玉太混賬了。可當我讀到賈寶玉出家做和尚,又不免傷心,好好一對鴛鴦一個死,一個出家,不禁使書上多了點點淚斑。
我讀完書才知道,為什么林黛玉中“玉”的含義了,美得似玉,脆得像玉,而四大家也像玉一樣支離破碎。
高考作文300字 篇3
余音繞梁
我國古時有一位善歌者韓娥,韓國人。一次她經過齊國,因路費用盡,便在齊國都城(臨淄,今屬山東)的雍門賣唱籌資。韓娥聲音清脆嘹亮,婉轉悠揚,十分動人。這次演唱,轟動全城。唱完以后,聽眾還聚在雍門,徘徊留戀,不肯散去。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韓娥,請她再來演唱。
可是旅店老板卻對韓娥很不禮貌,韓娥忍不住放聲大哭。哭聲悲傷凄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動得流下淚來。由于韓娥的歌聲,婉轉動聽,唱完以后兩三天,似乎還有遺留的歌聲,在屋梁間繚繞飄蕩,一連三天,大家都難過得吃不下飯。當人們聽說韓娥已經出城離去時,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韓娥不便違拗百姓的要求,便回來為大家繼續演唱了一次。聽眾很高興,幾天來的悲傷情緒一掃而空。 《列子·湯問》在描寫這一情節時說“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從此,人們稱贊歌聲或音樂的美妙,余音不絕,就常用“繞梁三日”來比喻。
【出處】《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釋讀】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高考作文300字 篇4
“我最喜歡古代的詩詞歌賦,尤其喜歡對聯。”楊奇函介紹,他每次到飯店吃飯,第一眼先看飯店的名字,再找飯店里的對聯,每次看完之后都會作一番評價。
說起對古代詩詞歌賦的興趣,楊奇函說,父母是普通百姓,所以家庭對他的'學習沒有太多影響。但可能正是因為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高,所以對他寄予厚望,他從小有兩樣東西可以隨便買:玩具和課外書。
“我從小就喜歡看書,上小學2年級開始我就開始看課外書,《中國少兒百科》、《世界科普畫廊》……小學四年級那年,表哥領著我到他同學家玩,表哥的同學初中畢業,在他家里準備賣的舊書里面,我挑出了一本《山海經》,里面有許多民間傳說,從那以后我就喜歡上了詩詞歌賦,尤其喜歡對聯。回家后就買了一本《唐詩鑒辭典》來讀。”
“我是一個淘孩子,記得上小學6年級時,我頭一次讀了《三國演義》中的《出師表》一文,看了以后覺得非常喜歡。第二天上課,因為一件小事我把老師給氣哭了,老師罰我寫檢討,我就套用《出師表》的格式,寫了一篇3000字的文言文檢討書。結果老師沒看懂,再次狠批了我一次,說我寫檢討書不認真。”
高考作文300字 篇5
阿拉法特從小就顯露出了不受他人控制的獨立精神和超乎常人的組織能力,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在反英斗爭中,年僅17歲的阿拉法特自告奮勇,從沙漠部落中購買武器,偷運到巴勒斯坦,一時成為巴勒斯坦人心目中的英雄。
1948年5月,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阿拉法特毅然投身于抗擊以色列的戰爭中。在戰火硝煙中,他看清楚了巴勒斯坦人的悲慘命運,認識到革命是惟一的出路。此后十幾年的時間,他一直為保家衛國的理想舍身奮斗。
自由,比任何東西都來得更寶貴。阿拉法特朝著理想國度勇往直前,1993年,他與以色列總理拉賓簽署了巴勒斯坦自治《原則宣言》,從而拉開了政治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帷幕。第二年,他結束27年的流亡生涯,回到闊別多年的加沙。1996年,阿拉法特當選為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連任至逝世。
分析:自由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權利,阿拉法特的一生,正是對“不自由,勿寧死”的最好詮釋。
話題:“禁錮與自由”“為理想艱苦奮斗”
高考作文300字 篇6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美國《福布斯》雜志在美國最富有的400人和另外1000名中低收入者以及窮人中做了以“幸福指數”為專題的比較調查,讓他們從1到7選出1個數字,1代表“我感覺非常不幸”,而7代表“我感覺非常幸福”。最后,統計結果顯示,流浪漢的幸福指數為2.9,超級富翁為5.8。有專家對居住在寒冷的格陵蘭島的因紐特人和生活在簡陋骯臟草棚里的肯尼亞游牧民族馬賽人也做了類似調查,結果他們的幸福指數都是5.8。
要求:(1)全面來理解材料,也可以從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
(2)題目自定,問題自選,立意自定,但不能寫成詩歌和劇本。
(3)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4)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用比較法審題。流浪漢富翁因紐特人馬賽人幸福指數2.95.8結論
①有財富才有幸福結論
②物質資料是幸福的基礎結論
③幸福不在于財富多少結論
④艱苦甚至惡劣的環境不是獲得幸福的障礙結論
⑤無人關愛會缺少幸福。
高考作文300字 篇7
第1段150字左右:寫出中心論點,首選單句形式,且是判斷句或肯定句。絕對不用復句(復句容易走題,影響得分),點出寫作的由頭,作文題中含有的提示性文字材料,一定要有所涉及。
第2段200字左右:段首講述分論點一,如第一節的內容是幾個分論點的簡單組合,則“分論點一”適宜放在段尾。這樣和分論點二、分論點三的位置區別開來,使行文有變化。“分論點一”論證不許舉例,采用純分析的說理論據展開。
第3段200字左右:段首講述分論點二,采用舉例論證,首選作文題提示中的例子來分析論證,同時也可輔助一個自己舉的例子,自己舉的例子要比前例文字少。如沒有作文題提示中的例子,則自己舉個典型的例子來分析論證,同樣要求敘寫例子的文字一定要比分析論證的文字少。否則對文體特征會產生重創,影響得分。
第4段200字左右:段首講述分論點三。采用聯系實際舉例。這是寫作本文的時代意義所在。聯系的實際可以是學習、生活、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目的是或提高思想認識,或明確是非正邪,或提出解決的方法途徑,或揭示某種疑難迷惑,總之要給人以啟發。
第5段150字左右:要再現中心論點,扣住中心論點寫出作用、意義、號召、展望等。
高考作文300字 篇8
1. 也許,你站不成巍峨的高山,但你依然可以挺立成一棵青松或一枝秀竹,為生命添一分綠意,增一道風景。也許,你升不成光芒萬丈的太陽,但你依然可以升成一輪皎潔的月亮或一顆微弱的星辰,為大地添一分光明,增一分熱量。也許,你妝扮不成雍容華貴的牡丹,但你依然可以長成一朵野花或一棵小草,為人類添一縷芳香,增一分活力。
2. 書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導我們登上知識的殿堂。書籍如同一把鑰匙,它能幫助我們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
3. 只有把握現在,才能在明天馳騁風云,只有把握現在,才能充實虛幻的明天,只有把握現在,才能造就明天的輝煌!
4. 時間好象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奮斗者前進的進程。時間如同一架天平,它能稱量奮斗者成果的重量;間就像一把皮鞭,它能鞭策我們追趕人生的目標。時間猶如一面戰鼓,它能激勵我們加快前進的腳步。
【【精華】高考作文300字集合八篇】相關文章:
8.高考作文集合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