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一春節作文錦集四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一春節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一春節作文 篇1
小時候的春節是齊家一起吃飯,看春晚,放各式各樣的煙花,熬到十二點放大禮花。
小時候的春節總和朋友拿著一盒又一盒炮竹,一桿又一桿子彈槍在后庭里瞎鬧。
小時候的春節和大人出去拜年,拿著一個又一個紅包欣喜,可最終都塞進了父母的腰包。
時間在跑,春節也在變。沒有了煙花和鞭炮,放下了子彈槍,紅包換成了微信轉帳,而我卻也能從變化找到永恒——春節餃子的味道。
對我這樣一個著名的“餃子勺”,春節沒有餃子,沒有奶奶親手包的餃子,何成方圓?還好,奶奶了解我,每次年夜飯,餃子都必不可少。奶奶包的餃子說起來也無特別之處,同樣是菜市場買來肉和皮,同樣打著皺,同樣下水煮,我還是能一口辨別最熟悉的味道。
奶奶做的蛋餃也是一流的。蛋皮剛好煎到金黃,厚厚的蛋皮下是一團敦敦的肉餡,一口下去,還有湯汁流出,弄的每人的嘴巴都油膩膩的,在燈光的照射下惹得讓人發笑,而每個人卻樂此不疲,一盤又一盤,消失的是餃子,不變的是親情。
要說親情最濃的時候,是那包餃子的時候。全家可以一個下午圍在桌前包餃子,談笑風生。而每個人的餃子也各有特色。媽媽的餃子包的最均,賣相也最好;爸爸的餃子總有個縫忘合;我的餃子總是皮包不住肉,而且一煮就散;妹妹的餃子只有皮,沒有肉;奶奶的餃子皮最厚,肉也足,煮也不會散,獨得我的恩寵。每當大功告成,冰柜里塞滿了餃子后,我和妹妹又會將多余的面粉抹向對方的臉,甚至捧著一團面粉散向媽媽,媽媽也先假裝生氣地說兩句,然后又滿臉無奈的拍拍衣裙,而在一旁幸災樂禍的爸爸就會在下輪遭到我們的突襲。
爆竹聲在外此起彼伏,我知道這是鄰居們吃年飯時的特殊慶祝,我家也不例外。爸爸撿一根最長的鞭炮,我則匆匆跑到廚房,看著那口白氣蒸騰的大鍋,聽著“吐嚕吐嚕”的水泡聲,我的心中有一頭小鹿亂撞,這是多少年沒變的心情。炮聲響起,餃子也傾盆而一,在沸騰中翻滾,分離,一鍋湯也漸漸變成醬色,我知道那是我和爸爸的餃子的功勞。餃子逐漸散開,但一家人的心也逐漸連在一起,能在這般溫馨的家庭中成長何嘗不是件益事?
春節,縱使時代在變,總有永恒的味道,不變的是餃子,不變的是親情……
高一春節作文 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想必詩人王安石也被這新年氣氛所感染,寫下這首流芳百世的佳句。
我們祖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其實放鞭炮是春節不可缺少的內容,尤其是孩子,如果沒有鞭炮可放,春節就沒有意義了。鞭炮給我們90后帶來了無數的歡樂。每當終于盼到過年的那一天時,我們顧不得寒風刺骨,顧不得玉盤珍饈的年夜飯,鞭炮聲夾雜著孩子們的歡笑聲。 作文素材
春節是我國第一大節日,也是印象中最熱鬧的佳節。然而一切隨著時代的進步,新年也開始了它的退步。
聞到爆竹過后散發火藥味,一種難聞的氣味卻能讓人感覺到溫馨。然而現在,對東莞人卻是一種奢侈,禁止放爆竹!東莞人告別了爆竹,告別了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也有種告別春節的感覺。但認真想一想;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東莞政府沒有禁止放爆竹,新年就一樣會像以前一樣熱鬧嗎?新年醒獅子還是會和以前一樣進行嗎?新年中的各種習俗,各種傳統一樣會回來嗎?我敢說,要是以前就一定會,而現在卻……
以前那些顧不得寒風刺骨的孩子也似乎漸漸“褪去了他們的稚氣”,躲在家里玩電腦,睡大懶覺。
以前那些朝氣蓬勃醒獅子的少男少女也似乎厭倦那種“沒什么新意”的醒獅子,待在外面過情人節,吃麥當勞。
以前那些佛心十足歸依佛主的中年婦女也似乎淡化那種“十分煩瑣“的祭拜儀式,賴在外面做西式美容,打麻將。
那些商業街道上,一到情人節,圣誕節,等的西方節日,就把場地布置成像外國店鋪一樣,只要一踏進那條街上,就感覺完全置身于外國一樣,周圍都洋溢著西洋氣氛。
正是因為現代的人民越來越喜歡西方的文化,學西方人的東西,吃西方人的快餐,過西方人的節日。而逐漸淡化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傳統禮儀。每年的開始也就從安靜中度過。情愿縮在被窩里,也不愿體驗這冷清的節日。
春節是中國最大的節日,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春節是新的一年開始,我們會在春節回眸以往,憧憬將來。新的一年,新的希望,不要讓它過的悄無生機,只有爆竹聲彌漫在空氣中,才像我們習慣了的“過年”。
爆竹聲中除舊歲,春風送曖入屠蘇。年,年年,我懷念的春節不是這安靜的春節。但愿昔日的春節依然。
高一春節作文 篇3
春節,俗稱“過年”,是我們中國人最喜慶的節日。傳統春節大家都要和家人團聚,拜年和吃美食。但春節是不是就只是這樣呢?不,我更希望能夠和爸媽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今年我家的春節計劃是去歐洲來一次大開眼界之旅。
我們的第一站是哈利波特的誕生地——英國,這里我最想介紹的就是牛津大學,它是英國至今僅存的三所學院制大學之一,那些從中世紀就矗立著的建筑簡直就像從哈利波特的電影里走出來一樣。特別的是,每一所學院都沒有正式的大門,也沒有大學招牌,如果不仔細看,根本分不清是民宅還是教學樓。牛津大學一共有39所學院,每所學院的專業都非常齊全,有時候不同學院的相同專業學生還能一起上課。爸爸告訴我,中國現在還沒有這樣的大學,如果我喜歡這樣的生活,就得努力學習才行。牛津大學的另一大亮點是博德利圖書館,這里的藏書超過十萬冊,還曾經發現過一份很有名的明代中國南海航海圖,聽到這一點,我禁不住自豪了起來。
英國之行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景點就是宏偉而神秘的巨石陣。它由一個個巨大的石柱或木柱按同心圓的構造搭建,是歐洲著名的史前神廟的遺跡,在當時是用來舉行宗教活動的,距今天已經超過4000年了。
在英國我還度過了一個別樣的年三十。我和爸媽一行人去到了倫敦碎片大廈的頂樓,吃了一頓特別的中餐,因為在那里我幾乎能俯視整個倫敦的夜景,還看到了被稱為“倫敦眼”的摩天輪和倫敦大橋,夜晚的倫敦真的很美輪美奐。同行的伯伯給我們幾個孩子一人一個紅包,我拆開一看,還是歐元,這個紅包好特別,大家都很興奮。
離開了英國,我們乘坐歐洲之星列車,通過海底隧道穿越英吉利海峽,來到了以浪漫著稱的國度——法國。在這里,讓我大飽眼福的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館——巴黎盧浮宮。它有三件“鎮館之寶”:達。芬奇的名作《蒙娜麗莎》,古希臘的美神維納斯雕像以及勝利女神像,這些以前我都只在書上見過。《蒙娜麗莎》沒有我想像中那么大,但是可以清楚地看到歷史的痕跡,有趣的是,原來蒙娜麗莎是沒有眉毛的,據說是為了顯得額頭寬(那時候以此為美)。大家可能還不知道美神維納斯像身上其實有很多孔,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據說這樣雕塑家容易把雕像固定在墻上,維納斯雖然沒有失去了手臂,但是反而卻讓她顯得更加美麗,這就是藝術的.魅力。和維納斯不同,勝利女神像則讓我感受到了滿滿的力量和生命力,另外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勝利女神像的那對翅膀另有玄機——只要仔細看,就會發現左右兩只翅膀的顏色卻是左白右黃,右邊的是復制品,因為古人用拼接法來做雕塑,可能地殼運動時右邊翅膀被震裂了。而且在盧浮宮有一個事讓我感受頗深,一路我看到了中文字體,之前都只有英文和法文,說明我們中國真的占據世界舞臺重要的地位了。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今年的春節,我走出了自己的小家,有機會到世界上其他國家,開闊了自己的見識與眼界,也親眼看到那些讓人贊嘆不已的文化藝術和源遠流長的歷史,我覺得這個春節非常有意義!
高一春節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國各民族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里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這歷史上關于歲首春節的生動定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于春節的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的風俗,但當時歷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歷”,明確規定以農歷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歷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后,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
在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于歲首的故事,臘月和新春,然后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農閑季節,漢鄭玄也說過,歲未年初“勞農以休息之”。拿我們這天的話來說,就是勞逸結合的意思。
那么春節到底是怎樣來的呢?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方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但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之后,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復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云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臺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于事,萬年明白后,忍不住帶著日晷儀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然后感到有道理。于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萬年,祖乙對萬年說:“期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光,建立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狀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寫了一些字,阿衡看見后,明白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殺萬年,結果刺客被士衛抓住了,祖乙明白后,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此刻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道,就叫春節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之后,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了準確的太陽歷,之后為了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日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然后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說就是為了紀念萬年的。
此刻我們過年也有一些習俗,如倒貼“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精品】高一春節作文錦集四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