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高考語文作文

時間:2021-06-21 17:32:19 高考 我要投稿

實用的高考語文作文錦集四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考語文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高考語文作文錦集四篇

高考語文作文 篇1

  輕輕地,推開一扇窗;靜靜地,啜飲一口茶.手持一卷,在裊裊升騰的茶香中,欣賞文字的靜美,任心中的一泓清泉汩汩流出,洗去浮華,淡去煩躁,遠離喧囂……

  語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在語文的世界中,我可以:“觀古今于須臾,扶四海于一瞬”.在語文的世界中,我可以朝謁秦皇漢武;暮訪孔孟太白;悲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嘆孟姜女尋夫哭長城;揚鞭策馬駝鈴古道,在夕陽的殘紅里看西楚霸王四面楚歌的悲壯;嘆臥龍先生軍帳內四十九盞明燈的凄涼……在語文的世界里,我可以在大洋彼岸與巴頓一起指揮遠征軍;和蒙哥馬利一起感嘆沙漠之狐的老練;可以感嘆斯大林格勒城內的壯烈;體會丘吉爾V字形手式所傳達的樂觀……在語文的世界里,我感受到歷史的深沉.

  語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在語文的世界里,我可以游弋于大自然的美麗中.在語文的世界里,我可以春看柳絮紛飛;夏觀十里荷花;秋賞三秋桂子;冬嘆萬里雪飄.在語文的世界里,我可以聽老杜春夜吟哦,小杜清明問路,陸放翁聽夜闌,僧志南杖籬過橋東,聽易安居士嘆綠肥紅瘦,看誠齋主人賞呈心荷珠;停駐在西子湖畔任蘇東坡濃妝淡抹,在黃四娘家賞流連戲蝶……在語文的世界里,我收獲到自然的清新.

  語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在語文的世界中,我品讀到文人樂觀積極,不畏權勢的灑脫.在語文的世界中,我讀著青蓮居士“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錚錚傲骨;蘇子瞻“日啖荔枝三百顆”的樂觀曠達;劉禹錫“前度劉郎今又來”的灑脫自適;唐伯虎“我笑世人看不穿”的風流瀟灑;讀著五柳先生不以心為形役,在熹微的晨光中“抱拙歸田園”的淡然坦然……在語文的世界里,我看見韓愈衰朽惜殘年的悲壯;屈原“哀民生之多艱”的喟嘆;魏征直言的勇氣;司馬遷忍辱的堅韌……在語文的世界里,我感悟到生命的真諦……

  語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悠悠然唱出春江花月夜的美麗;潺潺然唱出高山流水的流暢.語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帶給我自然清新,帶給我樂觀曠達.在語文的世界里,我體會更多,感悟更多.

高考語文作文 篇2

  一、主旨領悟法

  這是材料作文最為常用且最為穩妥的審題立意方法。如果能準確地領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寫文章定能既切題又有深度。

  示例

  《華爾街日報》報道:海灣戰爭前夕,該報記者到駐沙特的美國陸戰隊采訪時,驚奇地發現,在沙漠的帳篷里,待命的軍艦上,美國的官兵正在爭相研讀中國的《孫子兵法》。陸戰隊司令格雷將軍指令:《孫子兵法》為陸戰隊官兵必讀書。

  綜觀材料,我們不難發現,美國官兵之所以學習中國的《孫子兵法》,是用以指導他們的戰術,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據此,可提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類的觀點。當然,這是顯性的;從隱性看,外國人尚且如此重視對我國文化遺產的學習,那么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則更應“重視祖國文化遺產的傳承”,而這在某種意義上更具深意。

  二、關鍵把握法

  關鍵詞句往往是“文眼”,蘊含著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將其作把握材料、選擇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關鍵詞句常常是命題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評議性語句。

  示例

  巴西足球名將貝利在足壇上初露鋒芒時,一個記者問他:“你哪一個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說:“下一個!”而當他在足壇嶄露頭角,已成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進一千多個球后,記者又問道:“你哪一個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個! ”

  這“下一個”三個字,既體現出永不滿足的進取精神,又蘊含著藝無止境、不斷創新的哲理,閃耀著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這個關鍵詞,便抓住了材料的靈魂實質。

  三、寓意揭示法

  對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話、漫畫等,須透過材料的表象,進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聯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聯想到人,進而聯想到與材料內容相類似的人生哲理、社會現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內涵,從而確立論點。

  示例

  驢子馱鹽渡河,它滑了一下,跌進水里,鹽溶化了,它站起來時輕了許多。這件事使它很高興。又有一天,它馱了海綿走到河邊,故意一滑,跌進水里,那海綿吸了水,驢子站不起來,終于淹死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切應從實際出發,情況變化了,我們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應隨之變化,如果墨守成規,或盲目套用,必將招致失敗。寫作時要透過驢子馱鹽和海綿的表象,把握并取其寓意作為文章的論點。

  四、細節切入法

  示例

  鄭板橋的書法,用隸書參以行楷,非隸非楷,非古非今,俗稱“板橋體”。他的作品單個字體看似歪歪斜斜,但總體感覺錯落有致,別有韻味,有人說“這種作品不可無一,不可有二”。

  從局部細節來看,大致有以下思路:

  鄭板橋書法,“用隸書參以行楷,非隸非楷,非古非今”,啟示人們要“善于借鑒”,學會融合;“作品單個字體看似歪歪斜斜,但總體感覺錯落有致,別有韻味”,提示我們要注重個體與總體、局部與整體關系的和諧,即“和諧就是美”;而“這種作品不可無一,不可有二”,則揭示出任何事物唯有 “彰顯個性”,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色,方能體現其價值、立于不敗之地的真理。

高考語文作文 篇3

  1、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

  2、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李毓秀《弟子規》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勸報親恩篇》

  5、千萬經典,孝義為先。——《增廣賢文》

  6、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 ——《增廣賢文》

  7、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8、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9、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增廣賢文》

  10、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11、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清)李毓秀《弟子規》

  12、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

  13、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大學》

  14、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夏

  15、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16、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孝經·圣至章》

  17、侍于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18、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19、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20、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21、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22、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3、母親是沒有什么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24、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25、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三國志·魏書》

  26、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孟子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29、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30、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規》

高考語文作文 篇4

  余音繞梁

  我國古時有一位善歌者韓娥,韓國人。一次她經過齊國,因路費用盡,便在齊國都城(臨淄,今屬山東)的雍門賣唱籌資。韓娥聲音清脆嘹亮,婉轉悠揚,十分動人。這次演唱,轟動全城。唱完以后,聽眾還聚在雍門,徘徊留戀,不肯散去。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韓娥,請她再來演唱。

  可是旅店老板卻對韓娥很不禮貌,韓娥忍不住放聲大哭。哭聲悲傷凄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動得流下淚來。由于韓娥的歌聲,婉轉動聽,唱完以后兩三天,似乎還有遺留的歌聲,在屋梁間繚繞飄蕩,一連三天,大家都難過得吃不下飯。當人們聽說韓娥已經出城離去時,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韓娥不便違拗百姓的要求,便回來為大家繼續演唱了一次。聽眾很高興,幾天來的悲傷情緒一掃而空。 《列子·湯問》在描寫這一情節時說“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從此,人們稱贊歌聲或音樂的美妙,余音不絕,就常用“繞梁三日”來比喻。

  【出處】《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釋讀】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實用的高考語文作文錦集四篇】相關文章:

1.實用的高考語文作文錦集7篇

2.實用的高考語文作文錦集10篇

3.實用的高考語文作文錦集九篇

4.實用的高考語文作文錦集5篇

5.實用的高考語文作文錦集五篇

6.實用的高考語文作文錦集8篇

7.實用的高考語文作文錦集六篇

8.實用的高考語文作文錦集八篇

9.實用的高考語文作文錦集6篇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欧美激情 | 亚洲精品视频三级在线看 | 中文字幕精品aⅴ不卡 |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020 | 亚洲中文精品有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