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月初三作文八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月初三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月初三作文 篇1
一、語文
這一次月考語文是最差的一科,全班平均分58.8,只有28人語文及格,全級最高分83分,本人語文81。
初中語文考試和小學語文考試真是天壤之別:小學語文考試經常出一些按原文填空之類的需要去記背的東西;而初中語文考試閱讀三篇,僅是作文就有40分,由于在閱讀上花的時間較多,導致后來的作文差點沒時間結尾,寫完作文剛好就收卷,因此沒有時間檢查,產生了很多不必要的錯誤。
所以必須在閱讀這方面多下苦工,必須透徹理解課文的重點句子。月考前沒有復習語文,以為語文沒有什么值得復習的東西,可看到月考試卷才知道語文是最值得復習的一科,所以復習工作同樣也很重要。
二、數學
說到數學就一肚子氣,因為漏了一個“解”字導致被扣一分,119分。
此類情況在小學是常事,我經常會犯些不是人犯的錯誤,諸如2加3等于6之類的。對于數學我沒有檢查的習慣,因此“粗心大意”這個詞小學六年來一直纏附在我身上,現在被帶進了中學。
數學考試的前一天,我特地放下了其它科目來復習數學,從晚上6點到12點都在做奧數卷,邊練邊想象著:試卷是如何的恐怖,同學們的試卷布滿了密密麻麻的“負數”,只有我一個人全對!這樣想來奧數卷上便多了滴口水。
沒想到的是,全都是基礎題,沒一道難的,還好我是最高分得主。可這事怎么想都覺得不值,六個鐘頭啊!早知道不出難題我就去復習其它科目好了,可哥哥告訴我說現在練難題將來做簡單的就快很多,如果一直都練簡單的那來了難題肯定不會,要把目光放長遠一些,不要為了一次考試而學習,要真正將知識變成一種能力。這與數學老師第二天在課堂上講的一模一樣。
三、英語
英語是我的拿手好戲,曾獲全國小學生英語競賽第一名,況且上了初中英語都是從ABC學起的,所以英語就更沒有復習的份了。
開學第一節課英語,因為本人在用英語自我介紹時附上了一首李陽的英語小詩,就給英語老師留下了深刻印象,還說了一些諸如“小小年紀,大有作為”之類的話,同學們也投來羨慕的目光,這讓我多少覺得有些荒誕的成分在里面。英語月考的聽力播放速度竟然有人說太快了沒聽到,我暈!像他這樣一個一個單詞讀的速度竟然還說快,真不知他們是怎樣進入嘯仙的,不過記得考嘯仙的時候英語沒有聽力題吧?難怪。我并不想炫耀什么,只是我覺得河源對英語教育的重視程度真是太不夠了,哪像廣州深圳那些城市?!英語在河源小學的主科程度實在不穩定。
關于英語聽力,哥給我提了些建議,而我自己在實踐的過程中也領悟到了:聽英語時不要在心里把英語翻譯成中文再來意識,要在聽的同時直接意識,就像別人用中文跟你談話的那種感覺。
還有就是背單詞,千萬不要一個一個地去背,要把單詞放到句子中去背,這樣往往能事半功倍,不僅單詞記住了,還能記住整一個句子,有助于對單詞的理解和英文寫作。
可惜,英語和數學分數一樣,原因是作文要求我們不得少于五句話,我寫了很多,其中有一句是“中文式英語”,被扣了一分。我哥很是擔心,因為一旦染上中文式英語就很難擺脫,叫我多看《新概念英語》,可是上了初中哪有那么多的時間去看那些?老師們經常要求寫作文、總結什么的,語文老師布置作文的次數還沒其它科老師的次數多,這年代啊,天地都換位嘍……
四、歷史
聽完歷史老師評講試卷后,我心里只有四個字:死記硬背。沒辦法,咱中國就是“貝多芬教育”——“貝多芬”,背了就多分。難怪今年的諾貝爾獎中國又是沒份,至今沒有一個中國人獲諾獎,我們這些本應獲諾獎的人啊,就是受了“貝多芬教育”。
五、地理
地理老師實在是太仁慈了,先前發下來的練習題和月考的試題一模一樣。我在想,如果地理老師教語、數、英其中的一科,真不知會殘害多少祖國花朵。所以對于地理,我總結的教訓就是:要認真對待每一次老師發下來的“練習題”!
六、生物
七科之中我對生物這科情有獨鐘,什么“細胞膜”、“氟利昂”這些老師都能講得十分生動,再加上幻燈片,學生的興趣就更加濃厚了!所以要想提高某一科的成績,就必須對它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歷史除外。
七、政治
政治的成績是十分不理想,老師講過的題竟然忘了!我發誓:不管死多少細胞,生多少耳繭,都要把老師念的經全部裝進去!
宇宙人都知道,這誓言絕對有效!今后目標: 老師說每個人都要設定一個適合自己現在狀況的目標,比如說超過誰誰誰的,那我的目標就是不讓誰誰誰超過!各科成績單: 語文:81 數學:99 英語:99 歷史:91 地理:105(有附加題) 生物
三月初三作文 篇2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其中蘊含了各種滋味,但不去凝視生活,不用心去感悟生活,生活的真諦是不會浮出水面的。
我們常常因為考試的失敗,父母的期望,小小的心兒受不了壓力,常常自己偷偷的躲在黑暗角落里哭泣……為何上帝如此不公平?為何我們努力了也得不到回報?心兒重重地墮落了下去,拒絕一切美好 東西。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要認真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努力補上自己的不足。用美好的心靈看世界,總是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就會多一份感激,少一分抱 怨。
生活的片斷猶如點點風帆,隨波逐流,頃刻間,即消失的無影無蹤,只留下一片生命的大海和天邊合而為一。我站在生命的海邊玩耍,總覺得自己 太平凡,太渺小。煩悶的我躲了起來,生活從此平淡,與世無爭。但這靜得像沉睡的夜一般的生活,有著的孤獨與苦悶。于是,我再次返回轟轟烈烈的大海,重新揚帆出發。我突然明白--生活無法逃避,只有面對。
生活,真的'很難解釋清楚。它永遠是個無法破譯的謎。喜歡隨心所欲的生活,所以總是打破常規; 老年人喜歡按部就班的生活,所以總有看不慣的事情;男人感受生活的輪廓,所以總是粗枝大葉;女人感受生活的細節,所以總是細致入微。有人因無所事事,而讓生活變得煩惱;有人因無所用心,而讓生活變得毫無意義;有人因無動于衷,而讓生活變得麻木;有人因無所適從,而讓生活變得無可奈何……一萬個人便有一萬種生活。因為“生活的真諦”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同的,每一個人對生活的感悟也都是不同的。以你特有的方式,去經歷生活,去感受生活,去感悟生活,去品味生 活,讓生活好好地進行下去吧!
生活是一個無法破譯的謎,一萬個人就有一萬個謎;生活是一部無字的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讀法;生活是一道無解的題,無論怎么演算都是徒勞。
三月初三作文 篇3
光陰似箭,不是不覺的已經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迎來了本學期的第一次月考。雖已經經歷過了許多次這樣的考試,但依舊覺得很緊張,一股不安逐漸涌上心頭,似乎預示著失敗的來臨……
看快,考試的日子隨著我沉重的心情一點一點的的從我身邊走過。雖然是小考,但我還是很重視,也很擔心。可是,在考洪卻覺的錯了許多,也覺得有那么一點的難。我不斷的想著:我是不是已經退步了,是不是我變笨了,怎么連面對困難的勇氣都逐漸理我而去。我不再有信心去對答案,聽到那一聲聲自信的話語仿佛是對我最沉重的打擊,心里突然覺得好空虛,不知要如何面對。數學和英語的成績很快的從“小道消息”中傳了出來,得知我考得還不錯時,心里那塊巨大的石頭降了一半,可不祥的征兆還是揮之不去。在一次去辦公室時,突然想起在考場上因為未想到好的思路而寫的亂七八糟的作文,我的心跳猛地一下加快了許多,帶著坎坷不安進了辦公室心想讓老師簽完字就趕緊溜了。可世事難料,當來到辦公室看到看了那一片“繁華”的景象,不由得拖慢了我的速度,該面對的還是來了……
但林老師突然從我身后走來,拍了我的肩說:“小靖啊!你怎么這次才考67……”的時候,我的心突然震了一下,一股悲流從心中涌出,但卻又不想讓別人看見。因此,我開始懼怕看到那張慘不忍睹的卷子。
三月初三作文 篇4
春天是最美好的季節。這份美好,是由無數人有目共睹而銘記于心的。隨著春天舞著霓裳裊裊而來,我便不由想起那些美好的詩歌,想起那些銘刻于字里行間的明媚春光。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無愧于膾炙人口的千古詠柳名篇。走出校門,看到一排排柳樹初抽新芽,一種“春已至”的喜悅就隨同此詩一起從心底萌生。楊柳依依乃至柳絮因風,無不是春日勝景,是春天不可或缺的浪漫。春天的浪漫從不若夏之奔放秋之傾情冬之體貼,而別有一種竊笑著的曖昧。無論是飄忽柳絮還是清悠花香,都一定是朦朦朧朧,忽遠忽近,稍縱即逝,求而不得的。幸好那急于修剪柳葉的風兒從不吝于幫忙:“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風。”
“茶靡開,風信早”。若問暗香來處,自是那姹紫嫣紅開遍。可未知這香究竟是來自:“小桃山下花初見”的輕巧?亦或是“一枝紅杏出墻來”的諧趣?也不妨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繁盛。花之美,向來是春天美好的代表。古往今來詠花之詩不知繁幾,連帶使每朵花綻開時都帶著獨屬春天的驕傲。“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當我們流連于花叢,哪怕是行走路上偶然瞥見春光一點,總抵不住從心間流瀉而出的,除了對春光的賞嘆,生命的贊美,更不乏泛著濃濃春色的詩句。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用春天景物表達感情的更從不會少。“人面桃花相映紅”,一位貌若桃花的女子形象就此躍然紙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筆鋒頓轉,流露的已是悵惘悲傷。“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是從那繁華中引出的對時光易逝的哀傷。“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到底是認真的感嘆,還是無奈的自嘲已無從得知。無論如何,春天的景物一向都是這樣美而富含情感,多情而引人入勝,素來為文人墨客所愛。
“花色盡飄零,且陌上歌行。”哪怕春之將盡,也有別具一格的美。“花落知多少”雖是對雨打花落的遺憾,但更多的透露了閑適舒緩的意境。“應是綠肥紅瘦”寥寥數語,一卷凄美而不悲涼的畫卷自眼前展開。春天就是有這樣“如今綠暗紅英少,且趁馀花謀一笑”的雅趣,有“湮沒一朝風漣”的雅境,有將死亡化做美麗的生機。正如滿地落紅,也有“化作春泥更護花”深情。
當城市從冬天的陰寐中清醒,當滿園春色抵擋不住的由內向外展開,日暖風和,草木不禁彌漫起清香,鳥雀不禁婉轉著歌喉,行人不禁輕快了腳步。春天了,帶來了這樣的美好的景致,又怎不叫人想起詩歌的美好,與那些美好的詩呢?只恨平素累積不夠,不足以借言語將心中涌動的贊美之情迸發。如此說來,不正應趁此韶華傾負之時更多的充實自己,以期宏圖?“愛惜芳時,莫待無花空折枝”,不在此時將那些歲月華章與這美好的無限春華共刻心底,更待何時?
三月初三作文 篇5
也許你想成為太陽,但你只是一顆星星;
也許你想成為雄鷹,但你只是一直白鴿;
也許你想成為玫瑰,但你只是一株扶桑。
——題記
“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至理名言時常縈繞于我耳畔,可在生活的千錘萬擊中,還是逃脫不了煩惱。
曾憧憬去干一番經天緯地的大事,曾幻想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曾癡想成為一代偉器,可到頭來還是一場空,不免因此煩惱。
曾想得到老師的青睞,便為此立下雄心壯志,而成績卻總不盡人意。時常忍不住偷玩電腦,常常上課開小差,經常清晨想起寫作業……長嘆一聲,感嘆做好學生不易,因此煩惱。
曾想得到父母的贊許,便為此燃起希望之火,而做得卻總不夠好。時常把飯菜扔掉;常常打翻開水,經常把白床單和衣服混在一起入水……暗自流淚,感嘆做家務太難,因此煩惱。
曾想得到朋友的認可,便為此立下海誓山盟,而做的卻總模棱兩可。時常因為一句話而大打出手,常常因為搶答問題而鬧不愉快,經常因為收發作業而動拳動腳……安慰自己,感嘆交友不易,因此煩惱。
現在,我想通了。
如果干不了經天緯地的大事,就從小事做起,筑起一磚一瓦,通往成功之路。如果無法讓所有人認可你,就先建起謙虛的高樓,容納抱怨,不順,誤會……如果無法成為一代偉器,就做偉器上的一個小部件,以此來綻放光芒,體會自身的重要,我從此不再煩惱。
終于醒悟:得到老師的青睞,不一定要學習優秀,我可以在運動會上奮勇拼搏,用佳績洗刷學習的落后;得到父母的贊許,我可以在生活中不斷奮起直追,換取父母一個幸福的笑顏;得到朋友的認可,我可以在關鍵時刻兩肋插刀,來贏得朋友贊許的目光。
我從此不再煩惱。
顧城說過:“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白晝給了我潔白的翅膀,我卻用它探求夜的深邃。”不同的人會在不同的領域取得不同成功。我們不必沉浸在一時的失敗中,從現在開始,懷揣希望,擁抱世界,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服務大家吧!
不能發熱星星同樣可以用微光照亮旅人。
折斷翅膀的白鴿同樣有仰望星空的幸福。
無法開花的扶桑同樣用綠色裝點大地。
我從此不再煩惱,因為“千錘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三月初三作文 篇6
曾幾何時,年少無知的我們還在對著天空眨眼睛,期盼著天上掉餡餅吧,嫦娥姐姐來陪我玩呀……打破幼時的天真與稚氣,不再傻傻地眨眼。
總是在想,星星是什么,是窮人的鉆石?“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這廣袤的天空中可有我的一席之地,我要怎樣才能占據屬于我的位置呢?
后來我長大了,我懂了。
“星星是窮人的鉆石”,這是書上的句子,其實星星是遺落天際的亮光。星星本體離地球很遠很遠,遠到它的星光要經過很多光年后才能到達地球,而星星本體早已變換。即使如此,它遺落的光卻依然閃亮。每個人的存在都是造物主的恩賜,每個人的腳下都踏有一方小小的天地。在這茫茫人海間,若真想占據自己的一席之地,那就必須堅持自我,向世界展示一個不同于他人的我。我懂了,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我不學大海抄襲天的藍,我不學晚霞模擬火的紅,我的舞臺自己建造,我的人生自己擺渡,我就是我的伯樂,被遺落的星光還依然閃亮,即使遭遇小小的挫折又有什么呢,只要手還在,土地就是軟的,只要腳還在,峰頂近在眼前,只要心還在,夢就在。再后來,我看到父親書上的一句話:
今生今世,也許不能成為受盡嬌寵的玫瑰,也許亦不能成為高貴無比的空谷幽蘭,那我們可以做一顆燦爛的向日葵,一步一個腳印的朝太陽看齊。
我想,我是真的懂了。
三月初三作文 篇7
春夏秋冬,周而復始,花開花落,斗轉星移。愛,讓四季更美麗。
——題記
伴隨著日歷一頁一頁地翻過,家門口的大樹脫下了綠衣,披上了金裝,接著只剩干枯的樹枝兀自挺立。一年一年的春夏秋冬,對樹來說,只是周而復始的更替。可對我來說,不同的季節有著不同的感受,只因我的世界里,有愛裝點著。
走過愛的春天
春天,陽光明媚,萬物生長。這本身就是一個溫馨的季節。記得以前媽媽喜歡帶我到海邊放風箏,我總是笨手笨腳的,怎么都操縱不好手中的風箏。不一會兒,我便心煩氣躁,索性收下線不放了。這時,媽媽總是會走過來,輕輕握住我的手,幫我一起拉風箏線,還耐心地指點我:“來,高一點,再往這邊扯扯線……別煩,再試一次!”有了媽媽的幫助,風箏才漸漸聽我的指揮。當我的風箏終于乘著春風飛起時,媽媽看上去比我還高興。春風帶著媽媽的愛,拂過我的臉龐。
走過春天,濃濃的母愛在我心里。
走過愛的夏天
炎炎夏季,酷暑難耐。我們坐在教室里,聽著窗外蟬鳴聲聲,仿佛是那知了也苦于熱浪侵襲,不住地抱怨著。但在講臺上講課的老師可不會抱怨。記得初二會考前夕,正值盛夏。每天,生物地理老師都會被同學們圍在辦公室里問問題。對于大家的疑問,他們一個個耐心地解答,盡自己所能為同學們提高成績,哪怕只是一兩分。每當看到從老師額上滑落的豆大的汗珠,我總是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激之情。夏季的蟬鳴帶著老師們辛勤的汗水,響徹我的耳畔。
走過夏天,老師們的付出在我心里。
走過愛的秋天
金秋時節,處處呈現出一派豐收,富足的狀態。去年的秋天,我的初三生活正式拉開了序幕。仿佛是要備好兵甲,奔赴戰場一般,同學們中間就是從這時開始,點燃了一把金色的火焰。盡管學習緊張,但同學們那種真摯的情誼,卻從未消減。有一個同學在校運會上“光榮負傷”,在他療傷的這段時間里,同學們輪流給他送來作業,書本,還常常去探望他。大家在一起時,朗朗的笑聲成了秋天里一曲別致的樂章。黃葉帶著同學們的笑聲,被我夾在書里。
走過秋天,珍貴的友誼在我心里。
走過愛的冬天
“良言一句三冬暖。”對于這句話我可有了切身的體會。記得有一回在家中的樓道上,迎面走來了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我以前從未見過她,但她卻像個小天使一樣,經過我和媽媽身邊時,甜甜地叫了聲:“阿姨好,姐姐好!”還附帶一個甜甜的微笑。我回應她:“妹妹好。”看著小妹妹蹦跳離開的背影,我想:從沒見過對陌生人也如此充滿關愛地問好的人。有了小妹妹一句甜甜的問候,身邊的冷風都失去了勁頭,一下子溫暖起來。素不相識的人之間,原來也可以有真誠的愛。小女孩的笑容纏進我的圍巾里,溫暖著我。
走過冬天,陌生人之間的關愛在我心里。
走過無數的日夜,春夏秋冬,周而復始。但有了愛的裝點,四季都會帶上更明亮的色彩。我醉心于四季的美麗,更醉心于濃濃的愛。
走過愛的四季,愛伴我走過四季……
三月初三作文 篇8
灰色的天空泛著魚肚白,慘凄。
烏鴉在枝頭嘶聲鳴叫,壓抑。
十三月,習慣在默然中度過。這座莊園卻意外與十三月的色調如此吻合,習慣于在幽暗中訴說它的莊嚴。
我習慣于十三月去看,穿著潔白的裙。
十三月的沃拉沉暗中,安詳,因為空中回蕩著肖邦的樂曲,靜默。一段泥濘的小路中豎著一塊牌子: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
肖邦在不同的時間去迎接不同的人,卻只有十三月才能讓靈魂重新回到鋼琴上,去享受僅屬于他的音樂世界。
十三月,我用靈魂去感受他。
走進那壓抑的莊園,墻上的刻畫及古老的文字,陌生地渺遠模糊,我卻在觸碰的那一刻落下淚。古典的經文朗誦,在耳邊回響,韻婉著枯寂的心。
我的淚落在地上,圣經一頁一頁翻動著,綻放金色的光芒。摩挲著粗糙的墻壁去感應那西方古老的音律,靈魂得到一次前所未能得有的升華。淚水在地上緩慢浸入地毯,經文再一次被朗誦,斥責我的罪行。邪惡如咒語般的文字詛咒著我的卑微。離開,經文仍在朗誦,慌恐于它看見我蒙著灰塵的心而逃離。錯亂的腳步讓我撞在肖邦青銅雕鑄的塑像上,又跌落在地上,冰冷的雕塑撞得我生痛,我再一次落下淚。一只溫暖的手抬起我的下巴,我看見肖邦的靈魂,純潔透明。
肖邦微笑著,我哭泣著。
我奮力拍去裙子上的灰塵,本為了掩飾丑陋的心而穿上的純白裙子,變得污濁,我知道我丑陋無比。我想逃離,害怕玷污肖邦帶來的圣潔。
幻想曲響起,飄渺著,雖遙遠,卻震撼著我的心。
追逐難以捉摸到的音符,來到肖邦的房間,黑色的鋼琴肅穆的敞開著,黑白交替的琴鍵上,還留著肖邦最后一次彈琴留下的余溫。譜架上陳列著肖邦第一鋼琴曲手稿:降A大調波羅乃茲,五線譜上清秀纖麗的音符,讓我忍不住想起他那些天籟一般澄清的樂曲和他那被做成纖長而柔弱無骨一般的手模。
夜曲響起。
肖邦的靈魂在鋼琴上彈奏著,清澈的音樂穿透了所有的模糊。穿過嚴密的白樺樹,穿破陰霾的天空,穿透我的心。
風拂起,吹開白色陳舊的窗紗,一種浮生若夢的恍惚中,肖邦黑色的禮服斜拉在地上,金色的頭發卷在耳鬢旁。
一種莊嚴,儼然而生。
我站在肖邦的背后,聆聽僅屬于十三月的這個特殊時節的樂曲,如在那古老的圣羅切教堂做禱告般虔誠。肖邦纖麗的手指飛躍在琴鍵上,我看見田間小路,抑或又是回蕩在圣殿上的鐘聲,抑或是來自天堂的一米曙光。
透過窗紗,灑進來,在肖邦身后打出一片金色的光暈。
我來到后面的小河。一襲柔軟的綢帶,彎彎地纏繞著整個故居,和著肖邦的樂曲,淙淙流淌著舒緩的音符。
十三月最后的黯然,終于在肖邦的音樂中結束。我再一次在肖邦樂曲的洗禮中度過十三月。風吹起我的發絲,吹干我遺留的淚,陽光染成一片燦爛。
我帶著純潔的心,帶著透明的靈魂,離開肖邦。
夜曲奏響著,依舊。
我的背影,體會著肖邦的靈魂,體會著一種純白。
十三月!我去看肖邦。
【關于三月初三作文八篇】相關文章:
7.三月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