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節日六年級作文匯編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節日六年級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節日六年級作文 篇1
臨開學的幾天里,我們班又要換班主任了!爸爸還算沉得住氣,媽媽很擔心六年級換一個班主任的結果,我也很舍不得班主任陳老師!
開學以后,我來到教室,看到一個帥帥的男老師在微笑著歡迎我們!這不是教上一屆六年級的曹老師嗎?他還負責學校的朗誦社團,我們班好幾個同學都在跟他學習朗誦。
曹老師開口就叫我們“傻孩子”,又幽默,又親切,叫得我們心里暖烘烘的。我曾經看過一本書,書中曾經提到:如果一個老師叫他的學生“孩子們”,那他必定是一位受學生敬愛的老師。我覺得這本書說得非常對,我們曹老師不但叫我們“孩子”,還叫我們“傻孩子”,只有我們在長輩懷里撒嬌的時候,他們才這樣喊我們呀!
由于剛開學,還沒發課本。上語文課的時候,我們都擔心這節課老師會發卷子讓我們做,或者是聽寫生字,甚至是講紀律。可老師打開電腦,和我們一起傾聽一曲曲經典的歌曲,和我們一起鑒賞歌詞的意境。放學時,老師給我們留的作業是:抄幾首自己喜歡的歌詞,盡量背過。竟然還有這樣的作業!我喜歡,回家后,我顧不得吃飯,撲到電腦跟前,一首首地精心選擇自己認為最優美、最有意境的歌詞,一邊抄,一邊唱。等媽媽喊我睡覺時,我才發現已經十點多了。
后來發了課本,我們學習第一課《長江之歌》,我們竟然發現他和我們抄寫的歌詞一樣,非常有特色,韻律優美、內容豐富、節奏分明,而且都非常押韻……我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詩歌,也明白了曹老師的良苦用心!曹老師還說,如果晚上我們想寫歌,可以不用寫別的作業呢!我真想對曹老師喊一聲:萬歲!
這不,開學還沒多長時間,我們已經深深地喜歡上了他。
節日六年級作文 篇2
我們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民間流傳下很多值得紀念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其中我最喜歡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五月節、女兒節等,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流傳下來的'節日。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大臣,但在朝廷受到小人陷害,皇上聽不下他的建議,還將他流放了出去。屈原看到人民過著窮苦的日子,自己卻無法幫助他們改變,心里非常難過,寫下了絕筆《懷沙》后,跳進汩羅江而死。人們為了不讓魚蝦等吃屈原的尸體,便將粽子投入江河,后來便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還有很多其它習俗,如掛雞蛋、插艾草、賽龍舟、飲雄黃酒、佩香囊等等。我當然最喜歡熱熱鬧鬧的賽龍舟!龍舟非常漂亮,狹長、細窄,船頭是龍頭,船尾有龍尾,遠看這龍舟就像真的龍一樣,漂浮在清澈明亮的小河上。黃色和紅色是主色調,大家分好組,坐在上面比賽,鑼鼓聲,吶喊聲,熱鬧極了。據說,這樣就會把水里的魚蝦給嚇走,從而表示對屈原的思念。
我最愛端午節。你聽,端午節的兒歌正在耳邊響起——“五月五,過端午,劃龍舟,敲鑼鼓,一 二三四五,你劃龍舟我打鼓!
節日六年級作文 篇3
春節——是除舊布新的日子。從小年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清掃房屋、洗頭、沐浴、準備年節器具等等,不過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四個字“辭舊迎新”!
“掃塵”就是眾多“忙年”中的一項,掃塵的意思就是掃房子,每當春節來臨時,人們要把房子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給打掃的一干二凈,古時候,人們認為春節把房子打掃干凈,可以將這一年中的霉氣都給掃出去,可以讓來年順順利利的,不會倒霉,同時春節是掃房子,更能顯示出“辭舊迎新”!
如果說掃塵是把霉氣掃出去,那么貼春聯,貼“福”字就是把福氣給接回家里!
貼春聯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古時候的春聯都是自己寫的,寫著各種各樣的話,例如:“財喜兩旺家和睦 富貴雙全人如意”等等,大家走街串巷的時候,還會互相看看,看看誰家寫得好,誰家寫的差;貼“!弊忠彩莻鹘y風俗,人們把“福”字貼到自家門口,讓福氣來到自己家中。
知道了吧?這就是春節。
節日六年級作文 篇4
那達慕大會是中國蒙古族人民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
“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游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每年農歷六月初四(多在草綠花紅、馬壯羊肥的陽歷七、八月)開始的那達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傳統盛會。
那達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長期的游牧生活中,創造和流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色彩的競技項目和游藝、體育項目。
“那達慕”有久遠的歷史。據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載,那達慕起源于蒙古汗國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XX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大汗時,他為檢閱自己的部隊,維護和分配草場,每年7~8月間舉行大聚會,將各個部落的首領召集在一起,為表示團結友誼和祈慶豐收,都要舉行那達慕。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賽馬、摔跤比賽結合一起,成為固定形式。后來蒙古族人亦簡稱此三項運動為那達慕。
在元朝時,那達慕已經在蒙古草原地區廣泛開展起來,并逐漸成為軍事體育項目。元朝統治者規定,蒙古族男子必須具備摔跤、騎馬、射箭這三項基本技能。到了清代,那達慕逐步變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組織、有目的的游藝活動,以鄉、旗、盟為單位,半年、一年或三年舉行一次。此俗沿習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舉行那達慕大會。
過去時那達慕大會期間要進行大規模祭祀活動,喇嘛們要焚香點燈,念經頌佛,祈求神靈保佑,消災消難,F在,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賽布魯、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項目,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排球、籃球等體育競賽項目。此外,那達慕大會上還有武術、馬球、騎馬、射箭、乘馬斬劈、馬競走、乘馬技巧運動、摩托車等精彩表演。參加馬競走的馬,必須受過特殊訓練,四腳不能同時離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夜幕降臨,草原上飄蕩著悠揚激昂的馬頭琴聲,篝火旁男女青年輕歌曼舞,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之中。
節日六年級作文 篇5
貪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我嘛,自然和大伙兒一樣,喜歡著自己的節日——六一兒童節。因為,兒童節當天,學校都會為小朋友們準備禮物:有小蛋糕、水果凍、牛奶飲料等等。精彩還在后頭,還有許多有趣的節目呢!
記得四年級的一次六一兒童節,我們的語文老師安排我們幾個女生參加娛樂節目,學袋鼠跳躍,要求是這樣:參賽者在規定的時間內,穿上麻袋,然后跳到終點,終點處有人接應著,接應的人也要像前一位參賽者一樣裝束,跳到起點處……如此循環,相同的人數,用時最少的隊伍獲勝,名次以此類推。
我和幾位女生被選上了,比賽前,我們不甘落后,放學后,大家一起練習,剛開始,看到自己笨拙的動作,我們都禁不住發笑,而且笑得前俯后仰。
“預備、開始!”隨著一聲令下,我們女生中的假小子——欣婷自告奮勇,先開始了練習。只見她一邊前進,一邊說:“哎呀,我的媽呀,真會折騰人!”我們也極賣力地喊道:“欣婷,加油!欣婷,你最棒……”當欣婷跳到終點時,大家圍了上去,歡笑聲連成一片。
“欣婷完成了,還有誰想試試?”我這個小隊長問道。一連幾聲,還是全體鴉雀無聲,我心想:你們不就想讓我試試嗎?試試就試試,身當士卒嘛,我也上場了……。就這樣,我們從羞怯、笨拙到大膽、熟練,一遍遍地練習著。
到了六一當天,比賽正式開始了,為了鼓舞士氣,我第一個上場。我使出了吃奶的勁,朝著終點跳去……第二個上場的是欣婷;第三個是……
比賽結束后,接下來當然是頒獎嘍!當聽到學校領導宣布“第二名,四年一班”時,我們班個個歡呼雀躍,一片沸騰。
哈哈,熱鬧還在后頭呢!回到教室,老師開始分發禮物:水果凍、牛奶、餅干……文娛游園又接著開始了:猜謎語、夾玻璃球、踩氣球……瘋狂的勁兒,簡直快把教室掀翻了。
這樣的兒童節,我能不喜歡嗎?同學們,你們呢?
【精選節日六年級作文匯編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