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春節(jié)初三作文集合4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jié)初三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jié)初三作文 篇1
春節(jié)傳說之一:貼春聯(lián)和門神
據(jù)說貼春聯(lián)的習俗,大約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jù)《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lián)的原始形式就是人類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fā)現(xiàn)并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于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后來,人類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zhèn)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后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類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lián),一則不失桃木鎮(zhèn)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lián),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類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類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jù)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類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因此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里拿著各種傳統(tǒng)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魅戰(zhàn)斗。由于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因此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類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于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zhèn)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后,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春節(jié)初三作文 篇2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伴著鞭炮聲津津有味地看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距離零點只差1分鐘了,我激動地等待著零點鐘聲的響起,新一年的來臨。弟弟和堂哥馬上拿起鞭炮和煙花,跑出門外。我一邊躲在屋里,一邊捂著耳朵,不一會兒,只聽見“噼噼啪啪”、“嘭嘭”的響聲。此時,各家各戶鞭炮齊鳴煙花齊綻,聲音似乎響徹全球!盡管我捂住耳朵,還是震耳欲聾。我睜大眼睛——望向那深邃的夜空和朵朵綻放的煙花。這一瞬間,我的心中不禁百感交集:又一年過去了,我們的中華同胞曾經(jīng)有多少喜怒哀樂從臉龐溜過。
20xx年,青海玉樹發(fā)生特大地震,甘肅舟曲泥石流……堅強的中華兒女沒有戰(zhàn)勝不了的困難。祈禱人間一切災難隨著鞭炮、煙花聲速速遠去……
20xx年,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廣州亞殘會的順利舉辦,彰顯我中華的強大的綜合國力;仰望藍天,嫦娥2號的發(fā)射成功,更令我們倍感自豪啊!希望20xx年,美好的,將更好!
20xx年年底,我去了一個很落后的山區(qū)的小學,那里的小學只有兩棟三層的教學樓,校園里沒有繁華的點綴,只有幾棵單調的芒果樹,一個小得無法形容的籃球場。聽說,學的科目也只有語文和數(shù)學兩科。與城里的教學條件相比起來瞠乎其后。我希望新的一年,國家能加大對鄉(xiāng)村教育的投資,讓孩子們享受到與城里一樣的教育環(huán)境和條件。
春節(jié)初三作文 篇3
在“啪、啪、啪……”的鞭炮聲中,迎來了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春節(jié)。小朋友們就開始忙著放鞭炮、大人們忙著貼對聯(lián)、還有豐富多彩的玩燈晚會也來湊熱鬧來了,到處濃罩著一片歡樂的景象。你知道過年為什么要放鞭炮、貼對聯(lián)、玩燈火嗎?好,我現(xiàn)在就帶你去尋找這些答案。
首先給你講一個很古老的傳說:春節(jié)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年的傳說也很多。相傳中國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一年的除夕,鄉(xiāng)親們都忙著收拾東西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發(fā)老人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走.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當“年”獸象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白發(fā)老人燃響的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栗,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回到村里時,發(fā)現(xiàn)村里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發(fā)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fā)現(xiàn)了白發(fā)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lián),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過年”。
古代的春節(jié)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將農歷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jié)。
春節(jié)初三作文 篇4
又一個春節(jié)到了,爸爸說:“這個春節(jié)要回老家陪奶奶一齊過。”年夜飯媽媽做了香噴噴的魚,媽媽說:“過年吃魚代表年年有余。”我仰起頭疑惑的問媽媽:“年年有余是不是代表天上會掉魚下來給我們吃?她笑著對我說:”魚是余的諧音,魚象征著富貴。“如魚得水”用來描述工作和生活和諧美滿、幸福。
大年初一,我早早的起床,去給奶奶拜年,奶奶給了我紅包,我高興地說:“多謝,祝您節(jié)日快樂!”春節(jié)放煙花、穿新衣、看龍舟表演、走親訪友、吃喝玩樂。這個節(jié)日過得真快樂啊!
【有關春節(jié)初三作文集合4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