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訓初三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風家訓初三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風家訓初三作文1
中華家訓是一種傳統的美德。或許每個家庭都有著不同的家風和家訓,時刻鞭策著我們并伴隨我我們慢慢的成長起來。
我的外公是一個典型家規十分嚴厲的人。在我外公小時侯,家里曾經是梅城鎮上的大戶人家,顯赫一時,可以說是一個有名望的大家族,我的外祖父就是因為人品好才得以在那個亂世年代被當地百姓聯名保全了性命。所以外公家中的規矩自然也很多。我的姨媽和媽媽到現在還是十分敬畏她們的父親。我小時候大多生活在外公家,外公一向很喜歡看書,了解的知識面也非常廣,我們沒有傳承他的這一良好習慣,總是靜不下心來看書,所以常常被外公教導。他從小就跟我灌輸一些為人處世要注意的事情,要把做人的品德放在第一位,他總是語重心長的教導我:“小寶呀,長大以后步入社會,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但有幾點至關重要;1、要有善心,與人為善,大家和諧相處,不要斤斤計較,要吃得起虧。2、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3、不要在別人背后議論他人是非。這幾點你一定要注意。
外公打理家庭,良好的家風是重要的因素。常言道:“家和萬事興”,外公要求最嚴的就是要求我們家庭要和睦、對長輩要孝順,外婆常常說外公是個大孝子,他年紀輕輕就擔起家庭的重任,承受常人無法承受的精神和生活的壓力,但他從不抱怨生活的不公,對他的父母極盡孝道,賺來的每一分錢都如數上交,只要他母親叫一聲,外公從不怠慢,“來了”無論手頭有多重要的事,都立刻放下跑到她身邊,噓寒問暖更是家常便飯。正是因為外公的身體力行,極大的影響了家里的每一個人,所以我們這個大家庭的每個成員都將孝字放在首位,延續這個良好的家風。
綜觀歷史上更有不少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代代將中華美德傳承的名人故事,如漢朝時期楊氏家族的楊震可謂如此一人。西漢時期,劉邦開國,楊震祖先楊喜當時是一個諸侯王,從此楊氏開始顯赫,直到西漢滅亡,楊氏家族的官越做越小,到了東漢,楊氏家族的有名人士楊震出現了,楊震一生清廉,到50歲才為官任職,在楊震路過昌邑時,那兒的縣長王密去拜見他,趁機向他行賄,要送他十斤黃金,楊震堅決不收,王密說:“此時已是夜晚,沒人會知道的。”楊震卻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說沒人知道呢?”王密慚愧離去。正是因為楊震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誠實做人,誠信做事,才使得他在歷史上留下了千古芳名。
同樣因為沒有良好的家風和規矩而最終被滅九族的例子也不鮮見,像西漢的霍光,不懂得教育家人謙虛謹慎,反而驕傲自大、肆意妄為、縱容家人奢靡無度,最終整個家族滅亡,這是多么慘痛的教訓。
所以良好的家風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讓良好的家風、家訓伴隨我們成長,讓我們的民族在中華傳統美德的熏陶下日益強大!
家風家訓初三作文2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話就很好地闡明了家國關系,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新時期,為進一步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和文明素質,舉國上下掀起良好的家風家訓活動,我家也不甘落后,我也把我家的一些家風家訓分享給大家:
家是溫柔的港灣,我家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我爺爺奶奶非常樸實,爺爺奶奶常常教導我們人要誠實、要勤勞,做錯了事要勇于承擔,自己能完成的事自己完成,不能完成的事想辦法去解決。我的爸爸媽媽是人民教師,爸爸媽媽常常告誡我做老師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乖一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還會教好別人家的孩子?我的爸爸放學回家常常坐在一角專心搗鼓著他的教學實驗課件等,而我的媽媽則管著一家吃喝拉撒,忙完家務忙備課。很多次我一覺醒來媽媽還在燈下熬夜,我看在眼里,真心疼媽媽。爸爸媽媽無聲勝有聲,以身作則,于是我從小到今學習上都比較自覺,一放學回家就會把作業先完成再去干其它事,有時也會主動幫媽媽掃掃地、擦擦桌子;幫爸爸擦擦眼鏡;幫爺爺奶奶捶捶背,幫奶奶梳梳頭……這都是由父母平時的一舉一動傳承到我身上來的。我們一家人就像一朵美麗的鮮花,我就是花瓣中間的花仙子,幸福著,快樂著!
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很好的成長,而一個好的社會環境是每個公民的精神食糧。每到雙休日或者寒暑假,爸爸媽媽總是帶我出去參加各種活動,游泳啊旅游啊等等,每到一處爸爸媽媽總是提醒我垃圾不能隨便丟,沒看見垃圾桶就用薄膜袋子裝好,走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丟;公共場所干凈的街道,干凈的石凳,大家活動累了坐下來享受大自然的天然氧氣是多么心曠神怡。有時也會看見一些孤苦伶仃的人跪在路邊乞討,爸爸媽媽總會拿出一份愛心讓我去投遞,這份愛心雖然微不足道,如果大家都貢獻一點,我們的周圍環境不是更加優美嗎?
我的爸爸媽媽這些舉動無形中感染我,也使我去感染親朋好友。我把愛傳遞給親人。中國傳統節日親人歡聚一堂,親人來了我會幫助媽媽一起給客人倒茶遞上點心;小孩子們聚在一起難免會遇到磕磕碰碰,我的那些小表弟們為了積攢一些糖果人物卡片往往爭得面紅耳赤哭哭啼啼,這個時候我會成為他們的小老師,給他們講孔融讓梨的故事,我充當穩定小家伙們的指揮者,讓小弟弟妹妹們圍著我個個臉上綻開笑容,個個都想扮演孔融,大人們看著我都夸我,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也常常把家風家訓帶到學校,爸爸媽媽教育我人要大氣,有了大氣,人就會有大德。同學忘了帶文具,我會主動借給他們;同學有困難我也會主動幫助他們。爺爺奶奶的勤勞造就了熱愛勞動的我;爸爸媽媽的本分愛心造就了做人誠實的我……
我家的家風家訓也許不起眼,但只要每個小家人人遵守自己的家風家訓,那么我們的國家就能更穩定和諧、繁榮強大。讓大家一起攜起手來把愛傳遞,把傳統美德傳遞。
家風家訓初三作文3
說起家風、家訓、家規,總覺得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而對于我家來說,這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因為我家四代同堂,上上下下加起來有近百人。
家風,是一家子的風氣。在我家,最主要的便體現在“百事孝為先”。孝順孝順,就是什么事兒都要盡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里,爺爺奶奶說話,我們都要好好的聽著,就算他們說錯了,我們也不能當面指責,要換一種他們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訴他們。不跟長輩頂嘴,也是孝順的體現。長輩說的話,我們一定要認真的聽,長輩讓我們做的事兒,要立馬行動,不能拖拖拉拉的。我們家的家風還體現在飯桌上,一家子人在一起吃飯,如果長輩沒有動筷子,晚輩是絕對不能先吃的。吃飯過程中,是不能隨便講話的`,也不能發出奇怪的聲音。不吃的食物和不能吃的廢物都不能亂丟。吃完了要把碗筷擺放好,還要說“我吃好了,大家慢慢吃”之類的話,才能離開飯桌。不知不覺中,這都已經成了一個習慣,當然,這是一個好習慣。
家訓,詞典上這樣解釋的,“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由此可見,家訓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爺爺時常對我說: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誠實。因此,我認為,我家的家訓就是“誠實守信”。生活中,有很多時候我們會說謊,殊不知,這樣只會害了自己。我很小的時候,爺爺就對我說過:做錯事情不要緊,如果說謊為自己開脫,那么這個說謊的嚴重性要比做錯事情的嚴重性厲害一百倍。我也曾經為了好多事情而跟父母說謊,最后的結果就是被母親狠狠的打一頓,然后就是一場說教。爺爺還說:做為一個劉家人,一定要信守承諾。我一直奉行這句話,從我記事到現在,我雖然不能保證,我答應別人的每一件事都做到了,但至少十中有九是我認真做了的。我一直告訴自己,要勇于承擔自己的一言一行,無論自己做什么事情,做之前都要先想好后果。就算犯了錯,也要自己敢于承擔,不能退縮。
家規,在我的認識中與家教是有點相像的。我們在生活中,會經常聽到大人說,誰家的孩子真好,真有家教啊。我覺得家教就是長輩對我們的一種教育。在長輩的幫助和教導下,從我們身上體現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反映。我的父母教育我講禮貌,主動和長輩以及鄰居打招呼。他們不僅這樣教育我,而且自己也是這樣做的。家里有很多人都說母親是個好媳婦兒,家教真好。每當這時,我就能在外婆的臉上看到驕傲的表情。而每當有人夸我特別有家教時,我的父母也是一樣的驕傲。家教,也是父母的一種言傳身教。通常,長輩們就是晚輩的榜樣。
家風、家訓、家規有著異曲同工的方面,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體現。良好的家風、家訓、家規需要家里的每個人共同努力,使之一代又一代的延續下去。
家風家訓初三作文4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美好品德與文化傳承至今。“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俗話說的好。從古代的孟母三遷開始,就告訴人們優良的家風是必不可少的,我家也是如此,有著獨特的家風。
從小的時候一直到現在,我的床頭總會貼著一張白紙,上面工工整整地寫著數十條我家的家規。那都是媽媽的杰作,她總是喜歡約法三章,上面的家規也真是很足:什么坐姿要端正啊,什么要尊敬長輩啊,還有什么要好好學習啊,這都是媽媽的要求。我也很樂意接受并完成她的要求,不僅是因為我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還因為我能從這些條條款款中讓我看出了媽媽對我的愛,對我的希望。
我的爸爸卻不像媽媽那樣嚴肅,總是喜歡和我一起聊天,開玩笑。但我依稀記得從小的時候開始,爸爸總是會在我耳邊很嚴肅地講一句話,那就是——做人一定要誠實守信,那是一個基本的原則。爸爸也一直教導我,說:“誠實不僅是中華美德,在生活與以后的工作中更是重要。”爸爸不僅會跟我講道理,更會為我講許多許多關于誠信的故事。小的時候跟我講《狼來了》的故事,長大了跟我講《華盛頓砍桃樹》的故事。這些故事令我十分深刻,也使我不論是上學還是在生活中都會銘記爸爸的訓導,做一個講誠信的孩子。爸爸也會以身作則,在單位里沒有一個人不夸爸爸是個誠實的人。有一次,爸爸去出差,在路上不小心撞壞了路標,當時并沒有人看到,也沒有攝像頭,爸爸完全可以不用管它,但是爸爸卻堅持一定要去警察局告訴警察,并賠償費用。事后爸爸也告訴我:“犯了錯一定要主動承認,承受你應有的懲罰。”爸爸的言行舉止也使我深受啟發,下定決心一定要學習爸爸的精神與品質。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外婆是一個很慈祥,很善良的人。她總是會抱著我,為我輕輕地唱歌謠。她在陽臺上養了許多花花草草,每天都會為它們澆水、施肥,細心地照料它們,也總會開心地和它們聊天,和它們表述自己的情感。偶爾在路上遇到那些受傷了的流浪動物,她總會把它們帶回家,認真地為它們療傷,陪它們玩耍,等到它們痊愈后,再放走它們。在外婆替花澆水,為小動物療傷,播撒她的愛心時,溫暖的陽光總會照在她那滿是歲月痕跡的臉龐與滿頭的銀絲上,外婆總是會笑得很燦爛。這個時候她也總會摸著我的頭,慈祥的說:“乖孫孫啊,你一定要學會播撒你的愛心,不論是陽臺上的花花草草,還是樓下的流浪貓,你都要用愛去照顧它們,去包圍它們,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你知道嗎?這個世界是缺不了愛的呀。”我也總會把外婆的話語牢記心中,用愛和溫暖去感染身邊的所有人。
我的家里教育我的話還有許多許多:爸爸要我誠實守信,媽媽教我認真學習、規規矩矩;外公讓我堅強、永不放棄,外婆告訴我要內心充滿愛。
家里每個人的教導與家訓、家規我都記在心上,我家這種優良的家風也一直在傳承下去,我也一定會在日后的生活中傳承我家的家風,遵守我家的家訓與家規。讓中華美德在我們的傳承下永遠不老!
【家風家訓初三作文】相關文章:
2.家風、家訓、家教
3.家風、家規、家訓
4.家風,家教,家訓
5.家訓、家規、家風
8.好家風好家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