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回憶初三的作文匯總6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回憶初三的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回憶初三的作文 篇1
走在窄窄的小巷里,聽著石板路每踩一步發出的聲音,我心安了很多。看著鄰居家玩耍的孩子,一切都那么陌生而又熟悉,很久沒有回故鄉來了吧!
自從上了中學以后,我便搬離了,從小生活的這座院子,此后,雖也會回來看看,可是次數越來越少,時間越來越倉促了。但我和老院的記憶,一筆一筆,都記在心里。
還記得,墻頭擺的那株鳳仙花。我小時候,特別喜歡染指甲,一到鳳仙花開的時節,我總是最開心的那一個。我總會摘下一大把搗碎,讓奶奶給我染指甲。如今,我早已沒有了兒時的熱衷染指甲,但那株鳳仙花于我仍有很大的吸引力。
小時的我,不辨東西,數學上的方位題總是做錯,若只是這些倒也沒什么。可是因為這個,我總是找不到家,奶奶說我們家是從東數第四家。東,這個方向,我決定要牢牢記著,可一放學,和小伙伴們歡笑著回家,進了巷子,卻只記得"4"了。而每一戶人家都好像從一條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沒有什么區別,全都一個樣。深感絕望,只能硬著頭皮,推開一家大門,先把頭探進去,以便認錯家門,好逃跑。每一次看到的是奶奶的面龐,都會深深地松口氣。
一次在巷子里玩耍時,我不經意間瞥到了墻頭那株鳳仙花,是那么顯眼,使老院與其它人家比起來那么的不同。后來,我雖仍弄不清東南西北,但我卻能找到家了,因為我知道,老院的頭上開著一朵鳳仙花。
還記得,倭瓜藤上的花,老院的倭瓜是與眾不同的。它硬生生被我奶奶給"扶"上了"梁"。以至于我在六年級才知道倭瓜藤,原來是在地上爬著,之前一直嘲笑鄰居家的倭瓜是"爛泥扶不上墻",結果我家的才是變異品種。不過,一碼歸一碼,倭瓜藤確實在夏天為我們擋住了陽光,綠蔭里,爺孫倆指著頭頂,還青青的倭瓜,看著一朵朵團簇的倭瓜花,談著秋天會收獲多少個倭瓜娃娃,氣氛和諧又融洽。
還記得,瓷碗中的一片豆花。對豆花的喜愛,從瓜分爺爺的那碗紅豆湯起,"爺爺,你喝的什么吃呀?""紅豆湯,你要嘗嘗嗎?""嗯"。我連忙點點頭,濃郁的豆香溢在口中,真好喝!我抿抿嘴,賊兮兮地看向爺爺碗中的湯……
爺爺的話語散落在院子里,而今,倭瓜花落了一地。豆花的香醇,飄香四溢。物是人非,或許,我們不能改變往昔,但起碼,能留住令我們感激的記憶。
回憶初三的作文 篇2
很多人一提起初三就覺得那像人間地獄一般可怕,似乎眾學子都飽受煎熬折磨。其實,初三也很美。走過初中,經歷過中招,靜靜回首,我發現初三的生活忙碌而充實,緊張而快樂。
初三上課的時間非常珍貴,所以絕不能溜號。老師所講的每一道題都可能在以后的考試中遇到相似的,課堂上聽得明明白白,做題的時候才不會迷迷糊糊。課堂上專注地聽老師講,將要點就飛快地記下來。等到課下再用不同的筆給重難點做上標記,有的地方補充完整。注意力高度集中,時間就過得飛快。往往下課鈴響了,我們還沉浸在一道難題中或是一個實驗里。
有的同學一下課就爭分奪秒地寫作業,可我們班的老師一下課就把我們往外趕,讓我們到樓下跳繩、踢毽球,或是跑跑步。我們像袋鼠一樣跳來跳去的時候,常樂不可支,疲勞也就一掃而光。當然,有時我們也會溜到老師的辦公室。課堂上有點不太明白的地方或是前一天作業中有點問題,我們就會趁著課間跑去找老師。經老師一點撥,往往茅塞頓開,心里很是舒暢。
考試是初三的家常便飯,說“兩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也不算夸張。尤其是以嚴厲聞名的數學老師更是對我們進行著“魔鬼訓練”——不僅常突然襲擊,而且不管題量和難度,總是在一節課里完成考試。對于不能改變的,就只能適應。這種“魔鬼訓練”練就了我們的答題速度和準確度,還有過人的.心理素質。訓練得多了,考試的時候也就游刃有余了。題目很難的時候,也不再亂了陣腳。我也有考得很爛的時候,但勝敗乃兵家常事嘛!漸漸地,也就勝不驕敗不餒了。
初三表面上風平浪靜,實際上卻是硝煙彌漫。很多人偶有落后便痛下決心,磨刀霍霍,準備下次考試一雪前恥。我當然也不是視分數如糞土的人,所以,每次考完試我都會仔細琢磨自己丟分的原因,總結自己的失誤,有時也會硬著頭皮拿著卷子請老師幫我分析。對癥下藥,才能根除問題。所以,我感謝考試。也深深感謝“逼”我的老師們和我的對手們。
考試就像九年級這塊蛋糕上的奶油,少了它,初三生活就失去了光彩。而作業就是奶油上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作業雖多,題目雖難,但我仍樂在其中。每天晚上,伏案奮筆疾書。一項一項完成,漸漸地書桌上就摞起了厚厚的作業本。累的時候就起來活動活動筋骨,做做俯臥撐、仰臥起坐等。
終于大功告成,看著那厚厚的一摞作業,尤其是那些“X”和“?”已經被我消滅掉,成就感油然而生。完成作業,復習一下當天的功課,溫故知新又是一種收獲。睡前再讀幾頁“閑書”,書一闔上便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初三不是苦行僧一般的日子,我會在周末和臭味相投的朋友踢踢足球、看看英文電影、飆飆車等。這些調味品讓我的生活更多滋多味。快樂有很多種,關鍵在于你怎么看。還好,走過初三,我快樂依舊。相信你也會這樣!
回憶初三的作文 篇3
初三。寫下這兩個字的時候,我突然一陣恍惚,記憶一下子從身體里抽離出來,拉得很遠很遠。仿佛所寫的此地,另有他方。
初三以后,我很少再回到母校,很多記憶戛然而止,沒想到過可以如此簡單地給自己畫上句號,原來自認為生命中很重要的幾筆竟顯得如此的單薄。初中三年的記憶,像一封已被投遞的舊信,信里有發黃故紙滲透彼此的瀲滟春陽。筆尖在空氣中輕輕摩擦發出聲響,今天,我提起筆,寫下一些溫柔淡然的片言只語。
站在高三回望初三,究竟是怎樣的一個高度差距?年齡改變了,視線的長度也改變了。時間倒退三年,這對于我來說似乎已經太遠,遠到就如隔著一片毛玻璃看世界,模糊不清。然而,腦子里卻偏有許多零碎的記憶鮮活著,向我和時間捍衛它的存在。于是,我發現我不能忽略它。
那日翻書,翻出了一本同學錄。里面的名字,有的鮮活依然,有的已變得陌生。想從名字里深入去尋找一些零碎的記憶,可已不能夠。仍記得初中畢業前夕,當告別在我們背后升起的時候,我們都用力得傷感,眼睛里離別交換離別。我們買來一本又一本厚厚的同學錄,讓身邊的朋友一個接一個地留言,書寫。我們只懂得用這種方式去減輕彼此的不舍。
這三年間,除了和幾好朋友常聯系外,其他的同學都如斷了線的風箏,不知飄落何處。過年時候,初中的同學聚會,大家約好在母校門口見面,一共來了20人,以前教室里分明有60張桌子的啊,也許只有這20人才留戀初中的日子吧。那天,我們一起去了海邊,20人一起走踩在沙灘上,留下了一行行或深或淺的痕跡。大家談話間,不知是哪位同學提起了語文老師,那個腦門上沒幾根頭發的老頭。記得每次課堂上他說到某個句子出自哪一課時。總提示說:“你們這群家伙,簡直要氣死我,這句子出自<范進中舉>在第二冊275頁第三段第7行。“剛開始時候我們都讓他唬住了,到后來才知道<范進中舉>在第四冊,而此書只有250頁!以后的日子里,他一使出這招,我們就全班笑倒。現在,老師又怎么樣?初三結束后,我們就抱著各自的指南針投奔四處了,而現在又再一次走到了一起,我們在對方的笑聲中,都在心底默默祝福,只愿大家都過得好。
字里行間,眼睛里的迷離在與筆墨的叫囂中被稀釋得更加淡然。
年少時,總可以在一粒沙里找到一座天堂。長大了后才知道這一粒沙與天堂之間是有很大的距離的。有時候,我抱著書本匆匆走在校道上時,每當看見穿著百折校裙的初中小妹妹時,我都會頓一頓自己的腳步,嘴角輕輕上揚。以現在的厚重去探視她們,覺得她們身上總閃著細小的光,一顰一笑中,都帶著新生的希望。不管什么放在初三,都會演變得美好。笑也簡單,哭也簡單。
在我即將高中畢業時,我曾提醒自己絕對不能書寫任何文字紀念我的高中三年,因為散淡的文字只是用一種空虛換取另一種空虛。現在,我卻選擇為初三執筆,也許,那段日子太美好。我們的快樂從不是因為經歷了什么,而是這些經歷是否曾將我們深深打動過。
從最初的懵懂無知到現在的淡定自如,累積了無數的快樂。今天,我把它們拿到大太陽底下曬一曬,再暖暖地收回。
回憶初三的作文 篇4
站在初三,回憶初一、二的我——-題記
語文,不斷提高的弱項
也許是因為我是個男孩子吧。語文,從來都是我最咬牙切齒的學科。在初一的年未考試中,語文更是不堪重負————96分。這是一個我恨不得吃了試卷的分數。這種只有差生才能考出的成績,不應該與我這個優等生拉上任何關系,但事實就是如此。
初一下學期,我又對語文“咬牙切齒”起來,這次,并不是不共戴天的恨,而是咬緊牙關,與“語文”學科一起共度難關,我拼了命的學。
知識點?當然要背會。課后題?這么重要的東西怎么能不背?閱讀和作文不行?當然要花費我星期日的休息時間上補習班!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語文成績從中游一躍位居全班第二,僅次于班里語文最優秀的女生:語文課代表。現在想來,那時的我學語文的勁頭真是如瘋了一般,什么都顧不上了,只要能提高語文成績,什么我都能犧牲,什么苦我都能吃,什么方法我都用盡。后來,我在苦學中竟然喜歡上了語文。
語文成績,在不斷提高中……
數學,勇攀高峰的強項
也大概是因為我是個男生吧,數學,永遠都被我掌控在手心里。什么奧數!什么數學最難之最后一題!在我面前都是浮云。當然了,作為數學老師最得意門生的我,也不會忘記什么叫謙虛,什么叫樂于助人。但是,初一期末的一次考試成績卻使我大吃一驚,為什么?我現在還能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什么叫粗心,什么叫后悔,什么叫絕望!那個在平常人甚至是好學生眼中都不錯的111分,在我眼中卻好像只考了1分一樣。我,辜負了數學老師對我的期望……。
假期中,我收到了來自數學老師的易錯題大全,那些平時明明信手拈來的小菜,卻需要我一道道做,一道道檢查,一道道對改……,那使我永遠銘記粗心的惡果!
再次信心滿滿地走進初一下冊期末試,嚴陣以待,即將與其拼殺,數學最后一道題,我好不容易凝結起來的自信心再次破碎,我不是沒學過這種題的解法,而且很久以前就學過,并且已經融會貫通了,只是久遠到小學五年級。我盡力尋找那個失傳已久的做題方法,但還是不敢確定,雖然我寫了一種近乎情理的答案,但結果依然是——錯的……,那使我認識到知識記得再牢固,也需要及時的回顧!
期末考試再次臨近,我站在未來,反思自己已經犯過的錯,尋找著迷補錯誤的方式。
相信一切都會光彩都會如期到來。
回憶初三的作文 篇5
或許深秋的緣故,天氣的脾氣越來越壞,總是忍不住把那件又肥又黑的衣服,披在身上,總是隱約感到空氣里時不時的轉化為冰的溫度,好冷好冷……放學歸來,看著那幾棵樹的葉子,慢慢變得枯黃的,雨似乎特別的喜歡秋季,總是戀戀不舍秋,今天又隱隱約約的下起小雨……我是個怕冷的人,下雨的感受似乎總是給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然而我毫不避諱的愛雨,因為他總是帶給我太多我感受不到的感觸,總是依偎在窗欞邊,思緒慢慢的被牽引到以前……以前的回憶總是那么的零碎,星星點點……總是讓我留戀。
雨天是一個讓人值得去思考的季節,雨天的夜晚,總是毫不經意的拿起一本詩集細細的品讀,總是喜歡拿著一杯冒著熱氣的開水,攥在手心里,感受開水的溫度……有什么煩心事,總是選擇哭泣來發泄,淚眼中看秋雨,覺得她還是那樣的凄涼唯美,雨似乎在創作一首別有風趣的夜曲,他比肖邦的夜曲還要有意境,那種與路面,樹木碰撞的交響樂,奏響了一首大自然的獨名曲…雨中的一切,仿佛都是上帝精心點綴的,秋雨仿佛就是我們的雨季一樣,金黃色的,充滿了對未來的激情與挑戰,在一切事情面前選擇了面對,仰望窗外秋的雨,何嘗不是給我們這樣一個的啟發呢?淅淅瀝瀝,滴滴答答秋的滋味在雨中更濃了…讓我這個觀雨的人置身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總是認為秋是一個令人捉摸不透的季節,夾雜著棉花、土地的香氣、還有成熟和那枯黃的記憶……不知不覺我開始厭惡了現在,與其夾在書書本本中,只知道去一味的為中考準備,還不如讓自己擠出時間去聞聞秋的味道,或許這比一味的看數理化,把算式硬擠進腦中好得多……
因為這樣美好的季節里,放下自己手中繁雜的任務,去傾聽一下自然的歌,當然現在的我們也只不過是個有心無力的人,終究只是隔著那層窗玻璃……遠遠的望著“樓外樓”的秋,年少的我們似乎有些寄托著太多的希冀,總是覺得我們是望不見天空的囚籠鳥,帶著希望,卻只能寥寥的望著深藍的天空……中考的壓力,使我開始慢慢的恐懼,我發現每次睡醒,都是面領著黑暗的懸壁……不敢匍匐著前進。似乎是這些讓我們變得有些早熟,這點和秋有幾分相似……這個季節給人的感覺就是收獲和成熟。
我曾經嘗試過燈下奮筆疾書,可是總是毫無防備的被瞌睡蟲帶到了夢的仙境……醒來卻發現我趴在書書本本中已多時……接著又習慣的拿起筆繼續我的“戰斗”,總是以為壓力才會產生動力,可是現在才發現壓力多了也會把人“壓”得喘不過氣,事件的意義我總是反反復復揣摩好久好久,我找不出現在對于我們來說時間的意義……很不恰當的說:就是魚需要水的那種心情……不經意間從指間悄然流逝,他不會傻傻的等在原地,等著你去追尋擁有……秋的聲音,告訴我們的只是還有一年的奮斗時間……那警鐘狠狠地敲響在我心頭……我不敢輕易的放松,秋的季節就這樣來了…沒有往日的熱烈對秋的喜愛……好像失去了一次枯黃的記憶……
像一片屬于秋的楓葉,刻在腦海,久久的不能拭去……
回憶初三的作文 篇6
“呀,好香啊!”經過火鍋店時,那香味仿佛是要帶你回到完美的童年,這使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在院子里烤燒烤。
這天下午,我們院子里的小伙伴們招集在一齊,準備晚上大家來拷燒烤。經過全體同意后,就開始分配誰帶油、鹽、醋、味精等;誰帶菜、火腿腸等。而我,就帶一些可燃物和打火機。
漫長的晚飯最后完了,等天一黑,準時下樓集合。大家已差不多到齊了,我們來到后院,用我帶的木柴,搭起一個架子,下面塞上報紙什么的。之后,我們洗了手,把白菜、土豆、火腿腸等用竹芊串好,升起火后,大家一人烤一串,等待美味大餐。
正好是冬天,我們邊烤邊刷點油,還能夠烤火。一會兒,曾燕婷說:“哎呀,口水都流出來了,我先把這根火腿腸吃了!”說完,她一口進去:“恩,味道不錯!”老大陳柯說:“哼,我的還沒熟呢,說不定我的比你好吃。”說著,他的竹芊“咔”地一聲燒斷了,菜也掉進了火炕。陳柯愣了,又咽了咽口水,只好再烤。而我的呢,已熟了,而且竹芊沒有斷,我心里暗自高興了好久,結果拿起來一看,發現已經烤焦了一塊了“哎喲我的媽呀!”伙伴們也笑了好一陣。
經過多次失敗后,我們嘗了不少好吃的,而且,我們還手牽著手,圍著火堆跳起了舞。火光映在我們一個個開心的臉上,閃爍著,照著我們閃閃發光的眼睛,眼睛里充滿了歡樂。
此刻,大家已為了自我的學習,再沒有時間來烤燒烤。不明白什么時候,我們的香味還會十里飄香。。。。
【精選回憶初三的作文匯總6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