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作文匯總五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下冊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1
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乖乖女”,聽長輩的話,不反抗,從來都是平平淡淡地過著日子。光陰一年一年地流逝,我依舊尋常如故。
上了初中,我的自我意識突然覺醒,我對自己尋常的生活開始了懷疑,對于長輩的話也不再像對待圣旨一樣不折不扣地執行了。甚至,對父母也變得格外冷淡,格外疏遠了。父母漸漸覺察到我的反常,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我。
去年冬天,我迷上了跑步,一個人孤獨地在冷風中一圈一圈地跑著。天,格外陰慘,凜冽的寒風穿膛而過,整個校園被冬日的黑暗所籠罩。此情此景,徒增了我的觸目傷懷。
也不知為什么,在對尋常的自己憎惡之余,原來開朗的我也變得傷感了;也許是因為這個冬日吧,我感到了簫殺與孤獨。
父母對于我突發奇思想要運動鍛煉的事表示贊同,母親發表了評價:“的確,運動運動,跑過冬天,鍛煉身體是件好事,只是別累著了。”父親也緊跟著表態說,運動后天色已晚,一個女孩子回家不安全,他可負責到校門口等我,接我回家。
這一次,我破天荒地沒有表示反對,不是不想,而是不懂得該如何反對。
于是,冬日里的校門邊添了一道人影,手挽著一件厚厚的外套,目光始終注視著學校內的跑道。
此后,每一次他看到我在跑完步后精疲力竭地背著書包走出校門時,總會迎上來,從我的肩上取走背包,又嫻熟地將外套遞給我。剛開始,我不從。“都流汗了呢。”他不依我,蠻橫地要求我穿上,口里還念念有詞:“運動完總要及時添一件衣服,要不然著涼感冒了就得不償失。”我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穿上了他帶來的外套。
在昏黃的路燈下,父女倆默不作聲地走著。父親是個不愛說話的人,我不發話,他也挑不起什么話題,也不嘗試著打破僵局。
斗轉星移,四季交替,轉眼,冬天過去了,春天來到了。
“又是一個尋常的春天。” 我在心里輕聲道了一句,走出家門,又開始了尋常的校園生活。
春寒料峭。那一天下午放學后,老師將全班同學留了下來,聽寫字詞。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煎熬,終于在同學們的抱怨聲中放學了。我匆匆收拾,快步走出教室,迎面撲來一陣冷風,我不禁顫抖了一下。
在校門口,我愣住了。那個熟悉而陌生的身影仍挽著一件厚厚的外套,在寒風中矗立。那身影是那么的單薄、瘦小,與我兒時記憶中的那個高大的身影判若兩人。我走上前去:“爸爸。”他還是像往常一樣地接過我的書包,讓我披上他帶來的外套。我猶豫了一下,生硬地說了句:“對不起!”便再也說不下去了,喉嚨像被鉛塊埂住了一樣,難以啟口。他平靜地說了聲:“沒事,出來就好了。”
那一刻,那一句“沒事,出來就好了。”讓我忘卻了這個春天,忘記了叛逆,忘記了躁動不安的青春。遠處,柳樹抽芽了,小草又綠了,我也又長大了,可爸爸他卻變老了……一陣無名的傷感涌上心頭。
那一刻,那溫暖而熟悉的感覺又重回到了我的心房。我知道,這份看似尋常的父愛原來那么不尋常。我這才醒悟到:我原來并不孤獨,最起碼,還有父母默默地注視著自己。這個春天,不尋常,因為我重拾了已久的愛,找回了童年的純真感覺,它將幫我渡過青春叛逆期,它將讓我真正逐步成熟起來。
我像小時候一樣,牽起了父親的手,在這不尋常的春天的傍晚,向家里走去。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2
學期已去半了,面對不可阻遏的退步,我不知所措。兵敗如山倒,我迷惘地徘徊在肅殺的寒風中,今年的春天似乎遲遲不來……——題記
“盼望著,盼望著,春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是這樣嗎?
真不知道朱自清是怎么寫出這句話的,居然盼望著春天?它有什么好盼望的?在我眼中,春天和冬天沒什么兩樣,都是這失意者的寒風,刺骨的空氣,即使春天的天空再晴朗,也始終擺脫不了那分肅殺。哪里有躲在被窩中舒服?
可是媽媽似乎是下定了決心,始終將我拉出了被窩。
剛出門,我冷不丁打了個哆嗦,手趕緊的向口袋摸去。
“都出來了,還怕什么冷。來,把手拿出來,像個男子漢。”
在媽媽鼓勵的目光下,我老大不情愿地抽出了手。刺骨的寒風似乎找著了發泄口,瘋狂地涌來,從每個毛孔中鉆了進去。我不禁打了個寒戰,瑟瑟發抖。
媽媽攜著我,向田野小跑開去。
都說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我倒不這么覺得。空中灰蒙蒙的一片,大地上死氣沉沉。瞧,山清水秀呢?鳥語花香呢?哪有一絲生機勃勃的樣子?唯一殘存的,也只有道旁嶙峋的小樹,那羸弱的身軀,那光禿禿的枝干,一副奄奄一息的模樣。
繼續走著,眼前赫然出現了一條小河。不用說,河面鐵定是冰封的。我用腳尖輕踮了一下河面,又扔了塊石塊上去,冰面紋絲不動,我跳上了冰面。冰確實是牢固得很。這就是春天?
突然耳畔傳來一陣弄水聲,轉頭望去,一個精神炯炯的老奶奶正在一處鑿開的冰洞旁洗衣服。“楊奶奶,這么早就來洗衣服。您不怕冷么?”
“一年之季在于春,再不活動活動,這把老骨頭就要散嘍,這點冷算什么?”
我的心仿佛被什么撥動了一下,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向前走去。
河邊矗立著一棵楊柳,盤虬臥龍般的枝干預示著她的年歲,挺拔的身軀充滿氣勁。
“媽媽,這樹死了嗎?”
“沒有,她是村中的老祖宗了,歲月的流逝磨滅了她的青春,但堅強的意志使她熬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冬。”
媽媽微笑著望著我,眼神中似乎大有深意。
天空不知何時開朗起來,陽光撥開重重烏云,將萬物攬在懷中,似有似無的馨香彌漫開來。我們的漫步仍在繼續。
“瞧,這兒有一株小草!”
媽媽欣喜地叫著,我興沖沖地跑了過去,俯下身觀察。
如水般的綠色精致地點在大地上,一個不起眼的生命從亂石堆下掙扎出來,快活地搖曳著身軀,接受陽光的洗禮。
倒是我,這次卻平靜多了。
一年之計在于春,是了,連老樹小草都捱過了嚴冬,這點困難算得了什么呢?擁有青春,擁有自信,又有什么困難是克服不了的呢?
我抬起頭,大步向田野沖去。
媽媽微笑著點點頭,遠遠跟著我……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3
不經意的美麗
生活中處處都有令人心動的美麗。一個細心的人,那些不經意的美麗便在心中蕩漾出一片溫暖和甜蜜。
外婆患上老年癡呆癥,已經兩年了。這兩年,她逐漸忘記了她的名字、回家的路以及她的老伴,最后輪到了我這個孫女。
外婆在我家這兩年,我似乎一點也沒有在意她。
直到那天,我才終于發現她忙碌的身影以及她身上散發出的美麗。
記得那天家里來了客人,給我帶來了麥芽糖。外婆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瞧見了麥芽糖就從我手中一把搶走,口中喃喃道:“這應該是給慧慧的,她最愛吃麥芽糖了……”說罷起身在家中轉啊轉地轉了好幾圈,伸出腦袋左探右望,最后眼前一亮,從消毒柜里拿出一根筷子。然后笑著緊緊抱著麥芽糖到餐桌坐下,用左手緊緊圈住麥芽糖,用筷子仔細地卷起麥芽糖,伴著麥芽糖最后一絲甜膩在空氣中斷開,外婆起身興高采烈地把麥芽糖塞進母親懷中,母親迷茫地接下,外婆笑得咧開了嘴,“你好久沒能吃糖了吧,這是你最愛的麥芽糖,快吃呀,慧慧……”母親愣了幾秒后,看看笑瞇瞇的.外婆,含著淚笑了。母親把麥芽糖放進口中,一點一點地抿著,淚水落在了絲滑的麥芽糖上。外婆頓時驚慌了起來,趕緊用手擦去母親的淚,“怎么了慧慧?不要哭呀,不好吃咱們就不吃了好不好?”滿是皺紋的臉瞬間充滿了擔憂。母親突然緊緊地抱著外婆,她們臉貼著臉緊緊偎在一起。剎那間,我不禁愣住了,不經意地眼前出現了《母與子》這幅油畫,在煦暖的陽光下,母與子相擁的畫面與眼前母親與外婆相擁的畫面重疊在一起,是那么的美麗動人。我不由地鼻酸,潸潸地落下淚來。
晚上母親親自下廚,一碟一碟的飯菜被端了出來,這時外婆警惕地看著我們,趁我們不留意時迅速夾起一條大魚放到了自己碗中,全神貫注地挑著魚刺,生怕漏了一根似的。挑完了,她直起身把魚放進母親碗中,催促著母親快吃,“慧慧快吃,別讓他們搶了你的魚,我都挑好魚骨了,快吃快吃……”我低著頭吃飯,夾菜時無意抬頭,發現外婆滿是幸福的臉,而母親正悄悄地把一半的魚放回外婆碗中,周圍忽然之間洋溢著溫暖,簡單的動作中放射著動人的美麗。
我的心,在外婆母愛的光輝中變得細膩柔軟起來。生活中,那許許多多與我擦肩而過的不經意的美麗片段,將為我收藏,美麗我的生活,美麗我的生命。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4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題記
見慣了唐詩中嬌艷嫵媚的牡丹花,再跌入宋詞的滿紙愁容,竟是欣喜,像在那皓月當空的黑夜,與對面一身白衣袖袂飛揚的輕狂少年的對飲,看他吹簫舞劍卻一瞬十年,墜入宋朝暮秋,對面的墨衣男子揮毫紙上,笑容桀然但眼里的憂郁如秋釀醉人,他負手執筆,那宣紙翻飛,字跡清秀恍人心神——晏幾道。
就像《紅樓夢》里的賈寶玉一樣,晏幾道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他是家中最小的兒子,得到了父親格外的寵愛。5歲時,父親就叫他背首詩,晏幾道倒是不怯場,開心地跑上來,拍著小手,張嘴就唱:“酒力漸濃春思蕩,鴛鴦繡被翻紅浪。”賓客們一愣,宰相家的小公子竟然愛背柳永的艷詞,個個面面相覷、哭笑不得。這也難怪,晏幾道生來就在綺羅脂粉堆中長大,珠圍翠繞,錦衣玉食。“金鞍美少年,去躍青驄馬。牽系玉樓人,繡被春寒夜”,他每天的生活就是跌宕歌詞、縱橫詩酒,根本不知農事,哪知世事艱難呢?他富貴時是相國公子,白衣裘馬花中過,游走,花枝不沾水。父親晏殊死后,一切便恍若隔世,樹倒猢猻散,曾經的相國府無人問津。適才年少的晏幾道就已體會到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人情涼薄,這也注定了小山令的愁苦,那是生活沉淀下來的,無法擺脫的情懷。
猶記得晏幾道那句“幾回魂夢與君同”,與“當年拼卻醉顏紅”有異曲同工之妙。他沉湎于回憶,直到那天他再見到當年的一位舊識歌姬。他從不直接吐露想念,但那纏綿繞骨的思念卻倦倦不離,在夢中撓人心尖。他是多情的,卻也從不為出賣顏色,輕意為人,輕分羅帶。再見那女子,已是時過增境遷,她為他一舞水袖起落間,舞畢,也舞畢了他長長的半生,再難重修圓滿。他為她寫“落花人獨立,微西燕雙飛。”超越了一般的男歡女愛,只是淡淡表露我的心跡,人都有各自的路要走,我注定要去遠方,而你也許不會跟我四海為家,那么就此別過吧,過自己的生活,嘗自己的苦果。
若宋詞是一潭春水,那晏幾道的小令便是那一汪清水中亭亭的蓮,含苞欲放、張馳有度,生活給予了晏幾道的才情,也在小令的消亡下愈顯殘酷。有人說晏幾道的轉身,拉上了一整個時代的幕布——小令的時代。此后便是柳永的長調漸入江湖,晏幾道的離開,是小令的消亡。想想也是如此,畢竟在之后的歲月里,再沒有人能夠與他一起被提及,再無人寫“春來還為個般愁,瘦損宮腰羅帶剩”的感傷,再無人寫出“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的無奈,也再無人寫出“彩袖殷勤捧玉鐘”的流連。那是晏幾道所特有的,輕易模仿不來的醉人憂郁。像一個再好的戲子,從未感同身受,也不可能演出戲中角色的人格。
有人說晏幾道癡,不知利用父親的關系,不然也不至于生活窘迫,何必苦苦追求那一個輕狂的名號,最后留給歷史的不過一個失意的背影。我則不然,你要你的平平淡淡長命百歲,我要我的壯烈燃燒詩意流浪,沒什么不好,選擇不同罷了。就像晏幾道的癡狂,是他留在這世間的,永不消逝的不朽瑰寶。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5
放假了,該干什么呢?回老屯看看吧。
我上了客車,想象著老家的模樣。兒時,那里可是我的天堂,屯北的小河和樹林,屯東的田野,一望無際,幾戶人家的炊煙慢慢飄上天空,多么一片恬靜祥和的景象啊。
車走到了一半,我卻昏昏欲睡了,夢中還是老屯的模樣,向往著它,寧靜而安詳。
終于到了,我被售票員的聲音警醒,一下跳起來,三步并作兩步向車下跑去。仿佛去看一個熟知的朋友,可是跳下車后,我怔住了,這是我的家鄉嗎?
清清的小河里堵滿了垃圾,屯里的大道兩旁全是牛糞,遠處再也步是幾縷炊煙了,而是濃濃的黑煙,為什么會是這樣?我急忙跳進屯子,找到一個老人,問他:“老大爺,這里怎么會變成這樣呢?”老爺爺嘆了口氣:“唉,你是XX家的孩子吧,去年,來了幾個人,和村長協商,要在這兒建工廠,同時給村長好處費,村長答應了,很快,工廠建起來了,但廢氣,廢水也來了。這里變得烏煙瘴氣。同時,他們還鼓動村里人養牛,說可以擠奶,于是村里人都開始養起了牛,腰包是鼓了,可牛糞也多了。”
我明白了,是錢惹的禍,它讓人類的心變黑了,這就是我的家鄉游,在污水,廢氣,廢渣中游,多么“愜意”啊!
傍晚,我上了回去的客車,來時的快樂心情一掃而光,留下的只有在夢中,對故鄉的懷念與嘆惋。
【八年級下冊作文匯總五篇】相關文章:
7.八年級下冊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