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正月初一作文集錦七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正月初一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正月初一作文 篇1
過年了,我們一家去拜年。這一天對我們小朋友來說最開心了:可以拿紅包、吃糖果。
我們去了很多親戚朋友家,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外公外婆家拜年。來到外公外婆家,我們一家齊聲說:“外公外婆新年好!”外公外婆樂呵呵地說:“新年好!”我從書包里拿出一件禮物送給外公外婆,外公拆開來一看,是我用毛筆在紅紙上寫的一個大“福”字。外公驚喜萬分,高興地說:“謝謝你!你寫得太棒了!”“不用謝!”我說,“外公,您可以把福字倒著貼在門上,表示福到了!”
外公哈哈大笑,立即拿來了膠水,把我寫的“福”字倒著貼在大門上。我們全家人都哈哈大笑,樂淘淘。外婆忙碌著煮甜湯,我們喝了甜湯,又吃了許多糖果,然后互相送祝福,就離開外公外婆家到其他親戚朋友家拜年去了。
拜年真開心啊!
正月初一作文 篇2
因為昨天是除夕日,晚飯后看了很多的春節聯歡晚會。臺上表演了許多精彩的節日,我們一家人歡歡樂樂的都看了有說有笑,很高興!直到外面人家放煙花我們看到五光十色的煙火,把天空好像變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令人感到陶醉。到了很晚我們才睡覺。
今天早上起的比較晚一點,馬上就吃中飯了。下午爺爺奶奶媽媽和我一起去石棋盤山,順便帶了點水果,在一路上我們看到了一座寺廟,這座寺廟很壯觀接著就走到山上去了,一走上去就聞到了桂花的香氣撲鼻,山上綠油油的一片,我們沿著山上的臺階一直走到山頂,山頂上有一塊很大的巖石。這就是傳說中神仙走象棋的地方所以名叫棋盤石。我們爬上了這塊巖石。在上面我往下看密密麻麻的房子、有很多高樓大廈、聳立在城市中央。我才知道我們城市有那么宏偉,公路上來來往往的汽車川流不息,遠遠望去汽車好像小螞蟻。
我們坐了一會兒,山上刮來一陣陣暖洋洋的風吹到人好舒服!
正月初一作文 篇3
兔年的正月初一,我和爸爸媽媽興高采烈地回到熱鬧的重慶。
到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我和家人吃過一頓豐盛的年飯后,二姨父帶著我和五年級的二表哥到小區的后門放孔明燈、沖天炮和煙花。我和二表哥分別拿著孔明燈的兩個角,把孔明燈舉高。二姨父在孔明燈的點火處點上火,只見孔明燈搖搖擺擺地升上了天空。看著冉冉上升的孔明燈,我和二表哥對著它各自許了個新年愿望,不一會孔明燈就升上高空,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好希望我們的愿望能夠實現呀!接著,我們又放起了煙花。我拿起粗壯的沖天炮“啪!啪!啪!”地放了起來。二表哥對我說:“我們比賽誰放得高好不好?”我回答:“好吧。”其實我心里想:“我哪比得過你呀!你長的比我高,沖天炮舉得也就比我高,所以放得也一定比我高啰!”但我還是踮起腳尖盡力的把沖天炮放得更高。
聽著噼噼啪啪的鞭炮聲,看著各種各樣璀璨的煙花,我開心極了!新年的第一天真愉快!
正月初一作文 篇4
“放鞭炮,貼春聯,穿新衣,收紅包”是每年春節都必須做的幾件事,今年也不例外。除夕夜,人們忙著:貼春聯,吃團圓飯,看春節聯歡晚會。正月初一按規定的吉利時辰開大門,頓時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云霄。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新年的鐘聲敲響了,人們像一只只歡樂的小蜜蜂,都出去拜年了。
當然,我也不例外,一大早,我就穿上新衣服,跟著爸爸媽媽出去拜年了。第一戶人家是呂奶奶,一進屋,呂奶奶就高興地把糖果塞到我們拜年的小朋友手中,我們感謝的說:“謝謝呂奶奶,祝您新春快樂,萬事如意、豬年大吉!”我們又去另一家拜年,隨著拜的人家越多,我們手上的糖果也隨著增多。
我又來到了姥姥家,一進屋,姥姥就往我手里塞糖果,我拉上表姐,去對門的李奶奶家拜年:“哎呦!晴晴,你又長高了一大截,明年就能攆上我了!好好,你也長高了……”我和姐姐高興地對李奶奶說:“李奶奶,我們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豬年快樂!”這時,媽媽走進來,對我們說:“晴晴、好好,姥姥要發紅包了。”我和姐姐爭先恐后的進了屋,“晴晴、好好,你們今年都長了一歲,姥姥希望你們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是給你們的紅包。”“謝謝姥姥!”
過年,真是一件令我難忘的事。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會有更大的收獲。
在這里,也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豬年大吉!
正月初一作文 篇5
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媽媽“長途跋涉”來到了泰山腳下――給力呀!我可是從家里一路走上來的!
到了景區,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這時,媽媽帶著我進了一座古色古香的院子,這里就是關帝廟。隱隱之中,我忽然聽到了一陣悠揚的樂曲聲,喜歡音樂的我立刻拉著爸爸媽媽朝音樂的方向走去。走啊走,我和爸爸媽媽看見了一個小巧的戲臺。戲臺上有五六個人在彈奏樂器――琵琶、二胡、古琴,無一不有。戲臺中間站著一位奶奶,在悠揚的樂曲中,她開始唱戲,聲音時而婉轉動聽,時而高亢洪亮。我閉上眼睛,享受著這美妙的樂曲,享受著這親切的民俗。看!這兒有一群忠實的聽眾――幾位紅光滿面的老人,他們坐在小凳子上,樂呵呵的享受著美妙的戲曲,當然,還有一位小觀眾,那就是我啦!
我隨著爸爸媽媽下了山,來到了岱廟,哇!帶廟里真是人山人海啊!站在高處往下看,就能看到數不清的頭在視野里搖晃。游客們有的是看起來和藹慈祥的爺爺奶奶,有的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還有一些金發碧眼的外國游客。一進門,我就不由自主地尖叫了一聲,雖然現在是冬天,可是,我卻看到了樹上開滿了各種各樣的花,我大為驚奇,連忙湊過去像聞聞花的香味,沒想到,湊過去卻發現是假花!我真佩服設計者啊!
我們來到了唐槐院,這里正唱大戲呢!演的是泰山老奶奶給百姓賜福,正好被幸運的我們趕上了。由于,人山人海,“高人如林”爸爸就把我托到?P?遼希?哈哈,這下看得清了!真是太好看了!我還看到大幕的后面,有很多老外,他們穿上了戲服,在臭美呢。
真是個美妙的大年初一啊!
正月初一作文 篇6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曰——春節,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個快樂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爭了個第一,因為極想聞聞那香氣撲鼻的爆竹煙味兒。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仿佛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里啪啦的,熱鬧非凡。
在鞭炮聲過后,就沒有什么好玩的了。還是吃早餐吧,待會兒出去玩一玩!
吃過飯后,我邀幾個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袋里裝著父母給的零花錢,甭提多高興了。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里也很高興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樣樣俱全。看到的大多數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數麻辣攤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個胖孩子叫道的。
再去別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攤前,我又停下了腳步。那里有各種玩的東西:飛機模型、望遠鏡、電動汽車……盡是一些玩的東西。我發現最受歡迎的是那些玩的東西。
在其它地方,我還看見有的'在賣氣球、、跳繩,有的在賣小吃、點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樣樣俱全,真是無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飽眼福二飽口福三飽手福了。最為幸運的是那些賣主了,今天可是生意興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樂樂的,沒有煩惱的,但千萬不要“玩物喪志”喲!
正月初一作文 篇7
北方的民俗有正月初一不吃餃子會爛耳朵的說法。其實這種說法是從東漢事情張仲景的時候開始的。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河南省南陽)人。自幼苦學醫書,博采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么疑難雜癥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
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后,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里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后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后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只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后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里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關于正月初一作文集錦七篇】相關文章:
7.正月初一作文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