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張儀之殘樗里疾典故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用過典故吧,典故具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還記得都學過哪些典故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張儀之殘樗里疾典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張儀是誰
張儀是誰?熟悉戰國史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張儀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外交家、謀略家和縱橫家,鬼谷子先生的門下高徒,亦是大名鼎鼎的政治家蘇秦的昔年同窗好友。在群雄爭霸的戰國時期,張儀憑借三寸不爛之舌成功周旋于各國間的政治韜略家,素有戰國第一“拆臺高手”之稱,他的故事極富傳奇色彩,為后人所津津樂道。
張儀輝煌的生平事跡在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有明確記載。《史記》第七十卷第十篇《張儀列傳》中,詳細收錄了關于張儀從窮困潦倒的落魄書生,到輔佐秦惠王,被封秦相的坎坷經歷,而后運用韜略之術巧妙游說各國,逐步瓦解六國之間強有力的軍事同盟關系,使六國紛紛由原本的合縱抗秦逐漸轉化為連橫親秦的故事。日后秦朝誅滅六國一統天下,張儀可謂功不可沒,也因此,他被秦惠王封為武信君,一度飛黃騰達,享盡榮華富貴。
秦惠王駕崩后,秦武王繼承了王位,此時天下大勢已定,許多功臣良將也不免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
盡管由于秦武王的諸多猜忌和厭惡,身為宰相的張儀同樣遭受到鳥盡弓藏的命運,然而富有遠見卓識的他依然不失為戰國諸多謀臣之中結局最好的一個。在秦武王登基不久之后,張儀遂一紙辭呈主動辭去了秦相之位,離開秦國,回到故鄉魏國繼續仍宰相一職,兩年后壽終正寢,家人妻兒皆平安。
張儀之殘樗里疾
張儀之殘樗里疾出自于《戰國策》,說文解字中將“殘”翻譯為加害于,可見此文講述的是秦國權臣內部構陷的典故。
樗里疾與秦武王劇照
樗里疾實為秦國能人之輩,必定在朝堂上樹敵頗多,其中最視樗里疾為眼中釘的就是張儀,張儀其才能也數得上翹楚之輩,無奈一直受樗里疾壓制,久無出頭之日。因而張儀看中樗里疾與秦武王因血脈關系而存在的嫌隙,決定以此大做文章。
若要將對手置于萬劫不復之地,必先將其捧到至高點,俗話說爬得越高摔得越慘,張讓之意便是讓樗里疾再無東山再起之機。因此此番計策第一步便是進言武帝重用樗里疾,派其出使魏國,以示兩國交好,另一方面,則像楚王進言,舉薦樗里疾為相國,使得樗里疾欠楚國一個人情,今后必念舊恩。
張讓的計謀按照計劃順利進行著,楚王也聽信其言,張讓趁樗里疾身在出國無暇顧及朝中事務,張讓便趁機在秦武帝耳邊進獻讒言,正逢楚王送來書信推薦樗里疾為相國,秦武帝原本對樗里疾的聲望有所忌憚,知其有背叛意圖,大怒不已。
在張讓設下的局中,秦武帝與楚王都成為了他的棋子,步步為營使得樗里疾被僵死于方格之間,樗里疾得知后,無奈只得深夜逃出楚國。
有關張儀之殘樗里疾故事
張儀陷害樗里疾,假裝尊重樗里疾并讓他出使楚國。還讓楚懷王請秦惠王用樗里疾擔任相國。張儀對秦惠王說:“尊重樗里疾讓他做使者,是要他為秦楚兩國交好。現在他身在楚國,楚王還為他請求擔任秦國的相國。我聽說他曾經對楚王說:‘大王想使張儀在秦國陷入困境嗎?請讓我來幫助您吧。’楚王認為他說得對,所以為他請求在秦國做相國。現在大王您聽信楚王的意見任用樗里疾為相國,他一定會拿秦國去侍奉楚王的。”秦惠王聽后大發雷霆,樗里疾只得逃離秦國。
張儀之殘樗里疾也,重而使之楚。因令楚王為之請相于秦。張子謂秦王曰:“重樗里疾而使之者,將以為國交也。今身在楚,楚王因為請相于秦。臣聞其言曰:‘王欲窮儀于秦乎?臣請助王。’楚王以為然,故為請相也。今王誠聽之,彼必以國事楚王。”秦王大怒,樗里疾出走。
【張儀之殘樗里疾典故】相關文章:
張儀的軼聞典故05-01
關于張儀的軼聞典故04-30
張儀拆散聯盟歷史典故04-17
張儀詐地歷史典故04-30
樗櫟之身的成語典故01-15
張儀瓦解齊楚聯盟的歷史典故03-23
士龍笑疾的典故04-30
奉法疾奸的典故04-30
心腹之疾成語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