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中國菜的典故

時間:2021-04-29 10:46:58 語文百科 我要投稿

中國菜的典故

  回鍋肉

  四川名菜,又稱熬鍋肉,傳說這道菜是從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當家菜。當時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時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隱家居,潛心研究烹飪。他將原煮后炒的回鍋肉改為先將豬肉去腥碼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后再煎炒成菜。因為早蒸至熟,減少了可溶性蛋白質的損失,保持了肉質的濃郁鮮香,原味不失,色澤紅亮。自此,名噪錦城的早蒸回鍋肉便流傳開來。

  叫化雞

  江蘇常熟名菜,又稱黃泥煨雞。相傳明末清初時,常熟虞山麓有一叫化偶得一雞,苦無炊具、調料,無奈,宰殺去臟后,帶毛涂泥,放入柴火堆中煨烤,熟后敲去泥殼,雞毛隨殼而脫,香氣四溢。適逢隱居在虞山的大學士錢牧齋路過,試嘗,覺其味獨特,歸家命其家人稍加調味如法炮制,更感鮮美。此后,遂成為名菜,并一直流傳至今。

  麻婆豆腐

  四川傳統名菜,始創于清同冶初年,當時成都北郊萬福橋有一陳興盛飯鋪,主廚掌灶的是店主陳春富之妻陳劉氏。她用鮮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醬等燒制而成。她烹制的豆腐,麻、辣、燙、嫩,味美可口,十分受人歡迎,人們越吃越上癮,名聲漸傳開,因她臉上有幾顆麻子,故傳稱為麻婆豆腐。從此名揚全國。

  白煮肉

  北京傳統名菜,此菜創始于明末的滿族,約有 300多年歷史,清入關后從宮中傳入民間。北京“砂鍋居”飯莊制作此菜最為著名。傳說,清乾隆六年(1741),砂鍋居初建時,用一口直徑 133厘米的大砂鍋煮肉,每天只進一口豬,以出售白肉為主,由于生意興隆,午前便賣完,摘掉幌子,午后歇業,于是在民間逐漸流傳開一句歇后語:“砂鍋居的幌子——過午不候”。

【中國菜的典故】相關文章:

駕輕就熟典故07-19

安步當車典故01-17

采蘭贈芍典故07-20

樂不思蜀典故01-17

舐糠及米典故07-23

齊大非偶典故01-15

分香賣履典故07-28

嬌生慣養典故01-17

不寒而栗典故09-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无遮挡h动漫 | 在线视频免播放器a | 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 | 综久久综合久久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