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井底之蛙的歷史典故

時間:2021-04-29 19:57:24 語文百科 我要投稿

井底之蛙的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公子牟隱機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獨不聞夫坎井之蛙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 出跳梁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zhou) 之崖; 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 還虷蟹與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坎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于是逡巡而卻,告之海曰:‘夫千里之遠(yuǎn),不足以舉其大; 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 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jìn)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于是坎井之蛙聞之,適適然驚,規(guī)規(guī)然自失也。”《后漢書·馬援列傳》:“賓客皆樂留,援曉之曰:‘天下雌雄未定,公孫 (述) 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因辭歸,謂囂曰:‘子陽 (公孫述字) 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專意東方。’”

井底之蛙的'歷史典故

  釋義用法井底之蛙,只呆在井水里,行動離不開井邊,不知江海之大,反而自我夸耀,認(rèn)為得意之極。后用此典形容見聞狹淺,妄自尊大的人。

  用典形式

  【井蛙】 宋·蘇軾:“吾恨爾見有所遮,海波或至驚井蛙。”金·元好問:“井蛙奚足論,裈虱良足羞。”

  【坎井】 清·趙執(zhí)信:“半生在坎井,跬步臨津涯。”

  【坎蛙】 清·顧炎武:“自哂同坎蛙,難佐北溟浪。”

  【井中蛙】 宋·賀鑄:“回首飛鴛瓦,卻羨井中蛙。”

  【井底蛙】 清·黃鷟來:“伏波脫身出西蜀,子陽傳笑井底蛙。”

  【坐井蛙】 宋·蘇軾:“那將坐井蛙,而比談天衍。”

  【坐蛙井】 清·黃景仁:“陽春縱有腳,不詣坐蛙井。”

  【蛙井喜】 宋·黃庭堅:“方求無津涯,不作蛙井喜。”

  【蛙在井】 宋·楊億:“白帝倉空蛙在井,青天路險劍為峰。”

【井底之蛙的歷史典故】相關(guān)文章:

井底之蛙成語典故10-14

井底之蛙的成語典故02-28

狗尾續(xù)貂歷史典故01-14

推心置腹歷史典故07-22

脫屣歷史典故09-30

杞人憂天歷史典故09-30

梅妻鶴子歷史典故01-15

賣劍買牛歷史典故09-30

成語歷史典故12-1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综合久久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亚洲影院第一页 | 九九色在线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