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黃粱一夢的的成語典故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華文化的精華,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成語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黃粱一夢的的成語典故,歡迎閱讀與收藏。
黃粱一夢的的成語典故
典源出處
唐·沈既濟 《枕中記》:“開元七年,道士有呂翁者,得神仙術,行邯鄲道中,息邸舍,攝帽弛帶,隱囊而坐。俄見旅中少年,乃盧生也。衣短褐,乘青駒,將適于田,亦止于邸中,與翁共席而坐,言笑殊暢。久之,盧生顧其衣裝敝褻,乃長嘆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諧,困如是也!’翁曰:‘觀子形體,無苦無恙,談諧方適,而嘆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茍生耳,何適之謂?’翁曰:‘此不謂適,而何謂適?’答曰:‘士之生世,當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列鼎而食,選聲而聽,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適乎? 吾嘗志于學,富于游藝,自惟當年青紫可拾。今已適壯,猶勤畎畝,非困而何?’言訖,而目昏思寐。時主人方蒸黍。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志。’其枕青瓷,而竅其兩端。生俯首就之,見其竅漸大,明朗。乃舉身而入,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女。女容甚麗,生資愈厚。生大悅,由是衣裝服馭,日益鮮盛。明年,舉進士,登第。……是夕,薨 (hong)。盧生欠伸而悟,見其身方偃于邸舍,呂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觸類如故。生蹶 (jue) 然而興,曰:‘豈其夢寐也?’翁謂生曰:‘人生之適,亦如是矣。’生憮然良久,謝曰:‘夫寵辱之道,窮達之運,得喪之理,死生之情,盡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稽首再拜而去。”《太平廣記》卷八十二引此文,“蒸黍”作“蒸黃粱”,文亦有異同。
釋義用法
《枕中記》講,唐時有盧生,在邯鄲道上旅舍中遇道士呂翁,講起自己困頓不得志之狀。呂翁即給他一瓷枕,讓他枕著睡覺,說可以實現自己的愿望。當時旅舍主人正在蒸黍 (黃粱) 作飯。盧生即枕枕睡去,夢中見自己娶婦,中進士,做官,升遷甚速,直至拜相,恩寵極盛。后被同僚陷害,被逮下獄,自刎獲救。幾年后又重新起用,封為國公,子孫滿堂,富貴無比,八十歲后老死。盧生夢醒,見自己仍在旅舍中,呂翁在旁,主人蒸黍還未熟,一切如故,于是大悟。后以此典表現人生富貴榮華虛幻如夢寐; 也借指夢想破滅,欲望落空。
用典形式
【炊黍】 宋·陸游:“泉扃一埋玉,世事幾炊黍。”明·高啟:“客窗炊黍回新夢,仙圃偷桃記昔緣。”
【黃粱】 宋·蘇軾:“世間萬事寄黃粱,且與先生說烏有。”宋·文天祥:“黃粱得失俱成幻,五十年前元未生。”
【一枕夢】 宋·陳與義:“聚散同驚一枕夢,悲歡各誦十年詩。”
【盧生眠】 清·屈復:“從知秦漢真天子,不乃盧生一餉眠。”
【百年炊】 宋·黃庭堅:“百年炊未熟,一垤蟻追奔。”宋·陸游:“百年未必如炊久,萬事真須作夢看。”
【百年夢】 宋·范成大:“少捐一炊頃,暫作百年夢。”
【呂公枕】 元·薩都拉:“繁華一夢人不知,萬事邯鄲呂公枕。”
【邯鄲枕】 宋·陸游:“俱是邯鄲枕中夢,墜鞭不用憶京華。”金·元好問:“邯鄲枕上人初覺,秋水篇中物已齊。”清·許虬:“滄桑盡付邯鄲枕,煙月全銷玉笛聲。”
【邯鄲夢】 宋·黃庭堅:“生涯谷口耕,世事邯鄲夢。”宋·陸游:“尚無枕寄邯鄲夢,那有衣沾京洛塵。”
【邯鄲景】 明·唐寅:“鐘聲敲破邯鄲景,依舊殘燈照半床。”
【邯鄲道】 清·王夫之:“夢中不識邯鄲道,記得誠齋煞認真。”
【枕中夢】 宋·蘇軾:“君方枕中夢,我亦化人來。”
【炊黃粱】 宋·陸游:“醉迷采蒼耳,旅飯炊黃粱。”清·陳廷敬:“炊熟黃粱已是遲,海門歸路幾人知。”
【夢邯鄲】 宋·黃庭堅:“麒麟圖畫偶然耳,半枕百年夢邯鄲。”宋·陸游:“浮生看已熟,不必夢邯鄲。”宋·陳參政:“正雪暗滹沱,云迷芒碭,夢落邯鄲。”
【夢黃粱】 宋·范成大:“若若夸組綬,紛紛夢黃粱。”清·朱孝臧:“盟鷗知否? 身是江湖垂釣手。不夢黃粱,卷地秋濤殷臥床。”
【黃粱飯】 宋·范成大:“黃粱飯里夢魂醒,青箬笠前身世閑。”金·元好問:“舊時逆旅黃粱飯,今日田家白板扉。”
【黃粱炊】 宋·黃庭堅:“白發生來驚客鬢,黃粱炊熟又春華。”
【黃粱夢】 宋·賀鑄:“似黃粱夢,辭丹鳳; 明月共,漾孤篷。”元·耶律楚材:“十年滄海塵空起,百歲黃梁夢乍驚。”
【黃粱熟】 宋·王安石:“何須更待黃粱熟,始覺人間是夢間。”
【黍一炊】 宋·黃庭堅:“從師學道魚千里,蓋世成功黍一炊。”宋·陸游:“乾坤成毀由來事,生世真同黍一炊。”
【粱邊枕】 清·黃鷟來:“臥高不礙粱邊枕,弈罷終同橘里人。”
【熟黃粱】 宋·陳師道:“沖雨肯來尋此老,拂床聊待熟黃粱。”清·黃景仁:“憑君去,問仙翁一枕,可熟黃粱?”
【一枕黃粱】 清·袁枚:“古今最是夢難留,一枕黃粱醒即休。”
【一甑黃粱】 明·唐寅:“半窗紅日搖松影,一甑黃粱煮浪馨。”
【幻出邯鄲】 清·王夫之:“無端幻出苦邯鄲,禁殺騎驢腐漢。”
【未熟黃粱】 宋·蘇轍:“卻看人世應微笑,未熟黃粱晝夢紛。”
【枕冷黃粱】 清·何兆瀛:“枕冷黃粱,簪欺白發,一穗花猶媚。”
【邯鄲幻境】 宋·陸游:“滟滪危涂過,邯鄲幻境空。”
【邯鄲雖好】 清·王夫之:“一夢已驚還一夢,邯鄲雖好只邯鄲。”
【飯熟黃粱】 清·錢謙益:“酒香白墮騰騰醉,飯熟黃粱栩栩眠。”
【客舍黃粱】 宋·陳師道:“客舍黃粱未應熟,且容秋蝶夢南華。”
【客甑炊成】 宋·陸游:“樵柯爛盡棋方劇,客甑炊成夢未回。”
【黃粱一夢】 宋·蘇軾:“只知紫綬三公貴,不覺黃粱一夢游。”
【夢里榮華】 元·耶律楚材:“塵中名利予難出,夢里榮華君不耽。”
【夢游清枕】 宋·杜[:“仙人憐我征塵久,借與夢游清枕。”
【粱熟余夢】 宋·陸游:“粱熟猶余夢,柯摧未畢棋。”
【邯鄲道上粱】 宋·黃庭堅:“槐 催舉子著花黃,來食邯鄲道上粱。”
成語故事: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個叫呂翁的道士,他是個得道高人,懂得很多仙術。一次他出游經過邯鄲城,中途在一個旅舍休息,就摘下帽子隨意在一張桌子前坐下來。這時來了一個旅途中的少年,名叫盧生。他穿著粗布衣服,正準備去農田里耕作,此刻也在旅舍停下來,和呂翁坐在一張桌子上。二人很快就聊了起來,越聊越投機。
聊的時間長了,盧生看著自己寒酸的衣著,忽然長嘆了一聲,說:“我堂堂男子漢大丈夫,卻生不逢時,生活困窘成這樣子!”呂翁說:“我看你的身體不錯,沒有病痛,而且說話也挺好的,怎么卻說自己困窘呢?”盧生搖搖頭:“我就是茍且偷生,哪兒談得上好不好呢?”呂翁說:“這樣不算好,那怎樣才算好?”盧生回答:“一個讀書人活在這世上,當然要建立功名,入朝為官,讓家族更加昌盛而富裕,這樣才能算得上好啊!我小時候刻苦學習,各門功課都學得不錯,還以為長大后能去做官。誰知道現在長大了,卻只能在農田里耕種,難道這還不夠困窘嗎?”
說完這些,盧生越發覺得沒意思,就想閉上眼睛睡一會兒。這時店家也在生火準備用黃粱米做飯。呂翁拿出一個枕頭遞給盧生,說:“你枕著我的枕頭睡覺,就能實現你的夢想。”
盧生并不信,但還是把枕頭接了過去。枕頭是青瓷做的,兩邊各有一個孔。他側過頭躺在枕頭上,看到枕頭一邊的孔越來越大,光線也越來越明亮。于是他起身走進孔里,這才發現自己不知什么時候已經回家了。
幾個月后,盧生娶了一個美麗又富裕的女人為妻,家境也漸漸豐厚起來。他的衣裝和車馬越來越豪華,第二年還考上進士,入朝為官去了。三年后,他升官到陜西,在那里開拓河道,為百姓解決了交通問題。當地人民為了感謝他,刻下石碑來記錄他的功德。他又被調去京城為官,正好有外敵入侵,皇上封他為大將軍前去破敵。最后盧生大勝歸來,為國家拓展了幾百里疆土。
回到京城,皇上為盧生舉行了盛大的封賞儀式,他的官職升至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一時之間風光無限。不想卻遭到了當朝宰相的嫉恨,宰相故意散布流言蜚語來陷害他,最終盧生被貶官。
三年后,盧生又回到皇上身邊,當上了宰相。他在朝中為皇上出謀劃策十幾年,人人都稱他為一代賢相。可這時他又被奸人所害,他們誣陷他和敵國勾結,皇上下令將他關進監獄。盧生害怕極了,說:“我家里有幾畝良田,不愁吃喝,為什么要跑來做官呢?現在落得如此田地,還不如當初穿著粗布衣服在田里耕種啊!”
盧生想要自殺,幸好被妻子救了,可是那些受他牽連的人全都死了,他也被流放到邊遠地區。幾年后,皇上才為他平反了冤案,將他重新召回朝廷做官,冊封他為燕國公。他的幾個兒子也都考取功名,入朝為官,家族日漸壯大起來。
盧生漸漸老了,身體也越來越差。他多次請求告老辭官,皇上卻一直不同意。八十歲時,盧生離開了人世。等盧生伸個懶腰再次醒來時,赫然發現自己竟然還在那旅舍里。呂翁仍坐在他旁邊,而店家的黃粱飯還沒有熟呢!盧生趕緊爬起來,問:“剛才那一切都只是做夢嗎?”呂翁點點頭:“人生所謂的輝煌,也不過如此啊!”盧生惆悵了好一會兒,才對呂翁說:“謝謝你,讓我明白了人生榮辱和得失的道理,讓我懂得了生與死的意義。先生教會了我人生在世不能被欲望左右,這就是最好的教誨啊!”說完一再拜謝呂翁后,才離開了旅舍。
【黃粱一夢的的成語典故】相關文章:
成語黃粱一夢的故事04-21
黃粱一夢的成語解釋11-05
黃粱一夢成語故事08-02
成語典故07-25
成語典故09-08
有關黃粱一夢的成語故事06-07
古代成語歷史典故成語06-17
攀龍附鳳成語典故05-25
弄巧成拙的成語典故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