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
作為老師如何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如何創(chuàng)新名著教學方式,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 、科學擬訂閱讀計劃,循序漸進加強積累。
學生在高中三年來到底要讀哪些書,這些書要培養(yǎng)學生什么?這一直來都是我們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翻閱了一些資料,借鑒有些學校的經驗,并整合了語文課本每冊后面附錄的名著篇目,理清了以下一些思路。
高一年級閱讀主題是感悟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感悟如何去做人,感悟如何成長;我們給了學生必讀的書目,例如《愛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還有《昆蟲記》、《魯賓遜漂流記》等,然后我們?yōu)閷W生推薦了一些書目,主要是一些人物傳記,如《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李大釗傳略》、《魯迅》、《錢學森在美國》、《鄧稼先》等等。
高二年級我們閱讀的主題是體會文學人物精神境界,學會與人交往的方式,學會獨立解決問題;我們準備必讀書目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駱駝祥子》、《朝花夕拾》等,還準備推薦了《紅巖》、《傅雷家書》、《牛氓》、《契訶夫小說集》、《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選》等等。
高三年級的閱讀主題是,學會全面地看問題,體會人生的意義;我們準備推薦他們閱讀《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這樣的名著。另外還準備推薦像《燕山夜話》、《老人與海》、《唐詩三百首》等一些古代詩文。
二、“讀”與“寫”巧結合,創(chuàng)新名著閱讀新形式
在語文教學之中讀與寫從來都是不分家的讀和寫,這兩個方面相結合的名著教學有哪些好方法呢?
1、摘抄化積累。名著是經歷了時間考驗,是公認的經典。老師引導學生摘抄將精美難得的資料分類保存下來,以供閱讀、品味、引用資料時使用。對此我校開展了學生每天20分鐘的午讀,學生用摘抄這種方法對所讀的內容及時的鞏固、整理。摘抄的形式可以是語錄式的摘抄,可以是摘錄名人警句,還可以是摘錄精彩的詞句;摘抄的內容也可以是提要式的,還可以是去摘抄故事的梗概情節(jié),給短小的文章列一些標題,或者是內容欣賞式的摘抄;談談自己對作品的感悟,對人物的評價,對主題的理解等。老師不定期地檢查學生的摘抄,這無疑是對名著閱讀的一個有效的檢查方法。這樣可以引導同學在摘抄的時候關注、思考自己的個人體驗,把摘抄化成自己的積累。這也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思想。
2、舊貌換新顏。通俗的說就是改寫,改寫應該是在對作品的情節(jié)、主題、人物形象都有了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之后才能進行的。改寫特
別能體現讀者對原著的閱讀賞析能力、想像思維能力,以及綜合寫作能力。有機會重新再寫名家的大作,改變人物的命運,學生往往表現出特別高的寫作熱情。通過改寫的這樣一種方式,他們也能更好地理解文本。比如說我們學了《范進中舉》之后,就可以要求學生改寫:假如范進沒有中舉。
3、依樣畫葫蘆。仿寫,選進教材里的這些名著都確實是經過精心選擇的,選擇這個名著入教材一定有它的道理。比如說有的名著,它是為了訓練學生一些描寫的技巧,那么我們就可以從這一點出發(fā),落實一下描寫的訓練。如課文《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最精彩的地方就是細節(jié)描寫,即魯提轄三拳打死鎮(zhèn)關西的細節(jié)描寫。原文是這樣說的:“鄭屠右手拿刀,左手便來要揪魯達,被這魯提轄就勢按住左手,趕將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腳,騰地踢倒在當街上。”這個描寫就把魯提轄的武藝高強給表現出來了。后面又接著寫道:“撲的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鮮血迸流,鼻子歪在半邊,卻便似開了個油醬鋪,咸的、酸的、辣的一發(fā)都滾出來。”這是從嗅覺入手,來寫他被打者的那種感受。接著又說:“提起拳頭來,就眼眶際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縫裂,烏珠迸出,也似開了個彩帛鋪,紅的、黑的、紫的都綻將出來。”這又從視覺的角度來寫出被打者的感受,同時也寫到打人者,他能夠看到的這個情景。“后邊又只一拳,太陽上正著,卻似做了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磬兒、鈸兒、鐃兒一齊響。”這是從聽覺的角度來加以描繪。所以你看作者的細節(jié)描寫,從視覺、嗅覺、聽覺三個角度來描繪打死這個惡霸鎮(zhèn)關西的全過程,確實是能夠生動地體現出魯提轄疾惡如仇的性格。所以看它的細節(jié)描寫,不但情節(jié)過程很生動,而且還能夠表現出人物的性格,從這一點來說,確實值得我們學生來仿寫。還有一處細節(jié)描寫也很精彩。比如說寫到鄭屠的爪牙店小二,因為他是看著這個金氏父女的,不讓金氏父女逃走。在這種情況下,魯提轄必須要懲罰他,原文中是這樣寫的:“魯達大怒,揸開五指,去那店小二臉上只一掌,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復一拳,打落兩個當門牙齒。”那么一個“揸”字,就把魯提轄這種怒不可遏、義憤填膺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恰當地運用動詞,來強化這個細節(jié)的精彩就是起特點。引導學生從名著的教學當中去把握如何找到這個仿寫的切入點,然后來訓練自己仿寫的能力。
4、舊瓶裝新酒。這種形式是依托名著巧嫁接,進行故事新編。所謂的故事新編,也被人稱為“舊瓶裝新酒”,是指在寫作文時,在準確把握題意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地想像和聯(lián)想,將思維的觸角延伸到中外文學名著或者是歷史傳說之中,以一個全新的角度對其中的故事和人物進行加工演繹,進行一個再包裝,也就是再創(chuàng)新,來反映現代的社會生活,表現主旨,造成一種古今的對比,同時有一種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它的好處是顯示出文章有一種歷史文化的底蘊,能夠緊扣現實生活,表現時代的特點,既翻新了花樣、出了新意,又幽默風趣,令人耳目一新。有專家曾經點評,像《刺秦》、《赤兔之死》、《西游記新編》等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新編,都是以極大的機智、全新的
視角、揮灑自如的筆墨,把名著的峰巒打碎了重組,再造出一座天然渾成、氣象全新的山岳。看看這個評價是很高的,所以我們說故事新編也是我們將名著的閱讀和寫作相聯(lián)系的一種重要的途徑。采用這種形式,我們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點是新編故事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熟悉故事,要吃透原文。故事新編的起點是一個“舊”字,不能夠目中無“古”,不必另起爐灶,而必須借助故事原有的一些因素,就是把握原著思想內容、故事情節(jié)、人物性格、語言特色等等這些因素的基礎上再編故事,那么編出來的故事才能夠與原文中的人物的言行、性格,還有這種語言風格相吻合,才能與故事的最基本情節(jié)續(xù)得上,避免內容上的牽強附會,也會避免知識上的張冠李戴,這是寫好故事新編的重要的前提,比如說《三國演義》中關于關羽的義薄云天,諸葛亮的智慧超群,張飛的勇冠三軍、阿Q的精神等等。我們對原著所述的故事,所寫的人物必須了解透徹,越仔細越好,編起故事來才能夠得心應手,新編的故事才能越合情理。第二點就是一定要編出新意,這是寫好故事新編的一個關鍵。寫作時不能簡單地復述原來的故事,不能夠局限于歷史的題材,必須加以生發(fā)和改造,進行符合題意的必要演繹,最常見的編制的方式就是時空的錯亂,古今雜糅,中外互通,融于一爐,比如將名著歷史、傳說中的人物安排到我們生活的現實生活中來,展示他們新的言行、新的思想,這些思想可能是符合現代社會人物的思想,要由人物性格邏輯去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比如編孫悟空貪小便宜,好吃善睡,時常耍一點弄巧成拙的小聰明,這就是不合適的,這就犯了張冠李戴的錯誤:把孫悟空編成了豬八戒。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相關文章:
課外閱讀與名著指導專題講座01-30
2017最新名著閱讀、語文實踐指導09-20
日常生活如何進行閱讀訓練09-17
談談如何進行固定程序閱讀訓練09-17
名著學生閱讀的心得11-15
怎么引導學生閱讀名著09-20
閱讀理解指導09-20
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09-16
如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11-17
名著閱讀感悟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