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我其誰的成語典故
【典故】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孟子·公孫丑下》
【釋義】舍:除了。除了我還有哪一個?形容人敢于擔當,遇有該做的事,決不退讓。
【用法】作謂語、分句;形容人敢于擔當
【近義詞】非我莫屬、舍我復誰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孟子經常與學生們談論一些治理國家的問題,他把儒家學說加以發揮,認為君主要仁愛,以仁治天下就像運轉一個小泥丸一樣容易。學生問他為什么有些不愉快,孟子回答:“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舍本逐末的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孟子的弟子問他現在要辦的事情很多該如何處理,孟子說應該知道要做的事情中哪些是最急需辦的'就先辦,不能面面俱到。如果父母死子女在服喪期間吃飯狼吞虎咽,喝湯時響聲很大,這就是舍本逐末,不知自己當前該干什么。
【典故】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錢。 《漢書·食貨志》
【釋義】舍:舍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指本末倒置
【相近詞】舍近求遠、貪小失大、舍本從末
【反義詞】追本求源
【舍我其誰的成語典故】相關文章:
肝腦涂地成語的典故-成語典故素材12-24
成語典故04-15
成語典故05-22
不貪為寶的成語典故04-18
李郭仙舟的成語典故12-17
成語南轅北轍的典故11-23
有關成語的典故05-31
成語典故介紹04-19
成語歷史典故12-18
成語典故:不貪為寶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