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命題特點分析
今年的新課標語文一卷,相對于去年高考,語文學科變化較大,主要變化如下:
一、關注傳統文化, 課改進入了深水區
一是文言文閱讀增加了古文化常識內容,考查學生的文言知識的積累能力。考卷涉及到登進士第﹑古代“六部”﹑廟號﹑太子等古文化常識。
二是古詩鑒賞涉及到兩首詩歌比較,岑參的《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需要考生熟悉課本。
三是“語言運用題”有創新。此版塊依然是塊試驗田,也是高考命題求新、求活、求亮的密集區。今年連貫題,涉及到霧霾治理,油品質量對環境的影響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不再選幾個句子銜接,只讓選最恰當的一個句子,命題材料關注生活,出乎意料,該題目很有新意。
圖文轉換題考查中國郵政為保護地球水環境發行的郵票中的主體圖形,請寫出構圖要素,并說明圖形寓意,是個變化的徽標題。
四是作文考查書信體,請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度, 闡述你的看法。問題有些創新,對不會寫信的同學是個挑戰。
二、注重基礎,注重語文學科能力考查
所考題型都在考試大綱規定范圍,沒有偏題怪題。詩歌鑒賞是一首離別詩,比較好理解。
今年高考試題的文言文閱讀 ,與去年相比,難度相當,注重考查學生的基本功,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要注意細節。
現代文大閱讀采用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二選一式的.選考題模式,兼顧到考生的個人愛好,給考生提供了相對自由的空間。選考文本閱讀中的主觀題目重點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探究性試題,鼓勵學生勇于發表自己觀點看法。
三 、實用類文本閱讀的閱讀考查自傳,區分度強
實用類文本閱讀考查《朱東潤自傳》,考題較為新穎。主觀題有朱東潤的傳記文學觀是如何形成的,作為帶有學術性質的自傳,本文有什么特點,朱東潤認為傳記文學作品應如何刻畫和評價傳主等概括分析和探究題,考題靈活,探究性強。
總體來說,試題類型還是比較平穩,形式體現新課改精神,大部分題都是平時練過的題型,只要平時努力踏實都能得到非常理想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