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期末試卷原因分析
一、看拼音,寫詞語
(一)典型錯例:融洽的融、隱蔽的蔽、蔥郁的蔥、縫隙的隙、籠罩、隱蔽、搜索
(二)錯誤情況
1.不會拼:最多錯在“fèng xì”音節的拼讀上。有的拼成“沸騰”,有的拼成“分析”,“隙”字寫錯;“蔥郁”寫成“蒼郁”、寫成“郁蔥”、“蔥綠”,“籠罩”“罩”字寫錯。“孤獨”的“孤”寫成“狐”(,“嶄新”的“嶄”寫成“振”。
2.會拼但不會寫:“蔥郁”蔥字少一點,“縫隙”的“隙”寫成“細”,“隱蔽”的“蔽”寫成了“敝”。“搜索”的“索”字寫錯字。
3. 不會拼也不會寫
(三)原因試析
1.拼讀音節不夠仔細,沒嚴格按聲母、韻母拼讀,想當然看到就寫。
2.個別字形還有混淆,錯用同音字和同音字混淆。
3.課堂上寫字教學沒有落實到位。
4.復習階段主要是按單元復習,沒有對整冊內容的易錯字串成板塊加以強化。
二、改正下列成語中的錯別字
(一)錯誤情況
1.金壁輝煌:“壁”寫成“辟”“輝”錯改成火字旁
2.雞不可失:“雞”字改不出。
3.一明驚人:“明”字改不出。
4.氣迫雄偉:“迫”字改不出。
5.隨心所裕:“裕”字改錯。
6.穿流不息:“穿”字改不出。
(二)原因試析
1.金碧輝煌:平時強調的是“煌”字的正確率。
2.課堂講過,但還有漏網的學生。 化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3.學習園地沒有拓展
4.平時學生成語積累不夠
三、下面帶點字讀音正確的一組是(B)。
(一)錯誤情況:全年級有45人做錯
(二)原因試析
1.“折本”的“折”讀音沒掌握,折本的正確讀音在課堂上沒有教學。
2.教師應適時交給學生用排除法去做題,并要在考試前進行強調。
3.多音字與不同的字組成詞時不能正確的定音
四、按要求填空。
(一)錯誤情況
1.憑:念前鼻音
2.意思選錯,特別是第三題居多
3.部首寫錯,部首錯誤又導致筆畫錯誤
(二)原因試析
1.南方人本身存在前鼻后音區分不清的缺點;
2.區分前后鼻音是拼音教學的難點,在低段教學中比較重視,到了中段,教師在課堂上強調不夠,有弱化現象。
3.在復習階段沒提醒和強化。
4.“憑”字的部首“幾”對學生來說不是常用部首,分辨不清。
5.意思不明,在語句中的語境義理解不到位。
五、在括號里填上帶“然”的詞語。
(一)錯誤情況:第一題較多學生不會填“偶然”,有的填突然,其余三個填空情況較好
(二)原因試析
1.學生詞語積累不夠,錯誤的學生是因為課堂沒用心聽,復習階段有一張練習上有這樣一道題目。
2.詞義理解不清晰,“突然”與“偶然”區分不清,另積累后提取不出。
3.學生語感不是很強,盡管帶然字的詞語是課文中的原句,仍然不能提取,如果能夠提供詞語給學生選詞填空,相信會降低錯誤率。
六、在括號里加上加點詞的反義詞。
(一)錯誤情況
1.“秘密”反義詞“公開”完全正確,其余擦邊。但這題錯誤率最高
2.“否定”反義詞“肯定”完全正確,其余擦邊;
(二)原因試析
1.“秘密”反義詞在學習和期末復習中沒有提過,對已學知識不能靈活運用
2.在語境中填寫反義詞應該比較容易,但學生的答案擦邊的比較多,如“否定”的反義詞填“確定”的較多,屬于平時對詞匯積累盤活不夠。學生語感不強,沒有形成在語境中確定反義詞的能力。
七、按要求寫成語或句子。
(一)錯誤情況
(1)動物名稱有錯別字:
(2)改反問句:(“難道”的“到”)、(未用問號)、
(3).縮句錯誤
(4)改成比喻句:“的”沒改成“得”
(5)修改病句錯誤
(6)對聯寫半句
(7)用上“非……不可……”改寫句子變成用“非……不可……”造句。
(二)原因試析
1. 縮句的分析講解還沒有使學生內化,在練習上比較泛化,典型題目的梳理還不夠。
2. 修改病句做過同類型的題目,部分學生仍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造成錯誤。
3. 學生會對、會寫對聯,但一副對聯一定要寫出上下聯才完整, 強調得還不夠,部分學生認識上仍有誤區。
4.此題錯誤多屬于粗心。
八、按課文內容填空。
(一)錯誤情況
1.《飛向藍天的.恐龍》:(“開辟”的“辟”字寫錯)
2.《貓》:寫貓盡職的語言,學生不理解題意。
3.古詩活用有些學生不會
4.文章梳理,有些學生不會融會貫通,有些寫了錯別字。
(二)原因試析
原因分析:
1. 因背書這一關僅憑老師的力量是不夠的,而家長和背書組長的要求還不夠嚴格,造成個別詞語背錯導致寫錯,如《飛
向藍天的恐龍》書沒背熟
2. 課文會背但字不會寫。
3. 讀題不夠仔細,如第5小題,后半句的要求沒有看,馬上就提筆寫上能給我們啟迪的詩句,導致錯誤。
4. 第4小題不會是學生理解能力和提取能力不夠造成的。
九、閱讀
(一)錯誤情況
課內閱讀:主要錯在:撐腰的理解,中華不振的含義選擇,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課外閱讀:重要錯在:近義詞、破折號表示的意思、標點符號、短文告訴我們什么。
這篇短文主要告訴我們什么?(正確答案應該是:短文主要告訴我們農作物的根不光樣子各不相同的,而且作用也各不相同。很多學生的答案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二)原因試析
1. 學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不夠強,理解題意出現偏差。
2. 在平時練習中,存在著以糾正答案作為學生會和不會的標準,沒讓學生進行二次閱讀,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3. 根據閱讀材料的不同性質和文體特征,預測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總結規律性的東西, 這一板塊的復習還思考不夠,
往往根據試卷進行隨機分析。
4.最后一題,失分原因:教師方面:一是平時上課老師過分強調要提升,造成負遷移;二是沒對該題的答題要領平時沒有進行比較解讀,學生難以把握;學生方面:讀短文時還不夠認真,不夠細辨,審題能力有待加強。
十、習作
題目:我懂得了
(一)錯誤情況
字數不夠,離題,偏題,或者所寫內容與主題沒關系,有些學生甚至泛泛而談,沒有通過一件具體的事,將自己明白的一個道理寫出來。
(二)原因試析
(1)所選事例有些不典型。如四(六)班的朱良瑜《我懂得了珍惜》題目不錯,所選內容是說生日那天把生日禮物——一架玩具直升飛機摔壞了,懂得要珍惜東西,因為東西有可能在瞬間消失。全篇先寫自己收到禮物,再寫去買蛋糕,接著去放直升飛機,然后寫摔壞,最后寫吃蛋糕悟得道理。總體感覺“珍惜”不夠,扣題不夠,重點不突出,故失分較多。 建議應在平時多留意多姿多彩的生活從中選取自己體驗最深、感受最強的事例來寫,才會打動人心。
(2)描寫略顯粗糙。建議如有時間要注意邊寫邊讀,注意語意流暢、體驗細膩,描寫細致。
(3)有些學生考試過慢,作文來不及寫。究其原因大概一是基礎知識不扎實造成前面花時太多,來不及寫作。二是習作能力極度缺乏,頭腦空空如也,就是有再多的時間習作,也是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