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三冊《北京》教后反思
[教學片斷一]
師:同學們,請讀第二至四個自然段,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北京的美,美在哪里?
生:齊讀課文
[學生讀課文時,并沒有注意帶感情來讀,只是因為要求讀才讀,讀不出味道來]
師:大家把字讀得正確,但有一點做得不夠的是,北京這么的美,而我們卻沒有帶著向往北京的這種感情來讀,誰愿意來試讀一次?
一生:我來讀(學生讀)
師:他讀得怎樣?(師生共同評議)
[在這個環節上,盡管我多次引導學生評議,但孩子們對此興趣不大,反而都想自己讀,有的舉手講出自己的意見,但其他在坐的同學卻沒注意聽]
[教學片斷二]
師:剛才我們讀到這座美麗的北京市時,你知道文章寫了北京的哪些景物嗎?它們分別有哪些特點?誰來說說看?
生:舉手回答問題
[我班有50個學生,但愿意舉手回答問題的不足15人,其余學生都在底下聽別人講,自己不看書,也不動腦筋]
師:對于學生的回答,隨機板書
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
北京真美啊 柏油馬路(又寬又長):綠樹成陰、鮮花盛開
立交橋:綠毯似的草坪、拼成圖案的花壇、來來往往、川流不息
名勝古跡、風景優美的公園、高樓大廈
師:我們班的`同學真棒,能找出北京這么多美麗的景物,也把它們的各自獨有的特點講出來,真好。現在我們重點來理解以下幾個詞語,好嗎?
師:帶領學生理解莊嚴、矗立、綠樹成陰、川流不息、名勝古跡
[學生各抒己見,但除了莊嚴、矗立和川流不息能理解外,綠樹成陰和名勝古跡就怎么都說不出來是什么意思]
[由于在講課之前并沒有做好課件的演示,因此,只能干巴巴地講綠樹成陰的意思]
師:名勝古跡這個詞,老師來舉例給大家聽,如北京的故宮、萬里長城,我們東莞莞城區學校附近也有兩座名勝古跡,大家知道是哪里嗎?
生:猜,有的說是人民公園;有的說是黃旗公園等
[我聽到這些答案差點氣得噴血,說明學生并沒有好好地聽我講的例子]
師:只能再重復舉例,讓學生聽明白北京故宮是怎樣的地方、萬里長城又是啥時建立起來的,還講到古時候皇帝住的紫禁城,然后再提示學生找學校附近的兩座名勝古跡
生:這時能說出一個:西城樓
師:非常好,那么在原莞城三中旁邊的那座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的??
生:可園
師:對了,就是可園,它也是名勝古跡。現在能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了嗎?
生:能
[講這個詞語時,最好出示以下圖片:故宮、紫禁城、萬里長城、頤和園等圖片,讓學生有個直觀認識原因這些就是名勝古跡]
[教后反思]
本來,在上此課之前,我印象當中覺得這課非常好講,學生易學,能讀通就能讀明白。所以,并沒有準備好有關圖片的展示,光靠一張嘴來講課。
課件,有些時候能不用的就不要濫用,但象今天的課,要更好地理解詞語,就必須用上相關的圖片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另外,學生要養成動腦筋思考問題的習慣,這個也是我一直忽略的環節,因此,“報應”來了,上課學生愛理不理的,不愿思考問題,更不愿搭理我,盡管我在臺上講得多么的精彩,臺下竟然無人響應,弄得我上課總覺得很沒意思。那怎么補救這個錯失呢?
我想,可以好好地利用課件來輔助我的教學,首先,課件制作一般都非常精美,有動畫、有音樂、有游戲,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一下子就能被提高起來,這樣授課就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其次,課件是一個便于我跟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的橋梁,學生會更愿意表達自己的見解。再次,課件可以使得教學更具效果,學生學得愉快,老師教得輕松。
除此之外,課堂上,要把發言權歸還給學生,以往我都深怕學生學不會,聽不懂,總是在臺上重復重復地講,不斷地講,剝奪了學生發言思考的機會。可以說,我知錯了,在學習新課標以及聽了許多優秀的課例后,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不斷地努力學習,不斷進修,我會逐步改革我的教學模式,多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利用科組的集體備課力量來幫助我的成長。
希望在下一個課程教學時,我會取得一些進步。
【小學語文第三冊《北京》教后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翠鳥》教后反思01-30
小學語文《牛郎織女》教后反思01-31
小學語文《月亮灣》課堂教后反思01-30
小學語文《晏子使楚》教后反思01-30
小學語文《獅子和鹿》教后反思01-30
小學語文《好學的爸爸》教后反思01-29
小學語文《金蟬脫殼》教后反思06-14
小學語文《小草和大樹》教后反思06-15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北京》教學反思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