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歷史典故《賣狗嫁女的典故》

時間:2023-08-10 15:30:03 振濠 語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歷史典故《賣狗嫁女的典故》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典故吧,典故在傳達表現事物事理中畢竟是隔了一層,是一種由彼而產生的聯想,你知道有哪些廣為流傳的典故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典故《賣狗嫁女的典故》,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典故《賣狗嫁女的典故》

  歷史典故《賣狗嫁女的典故》 1

  【出處】

  《晉書原傳》。

  【釋義】

  用賣狗的錢嫁女兒,形容人非常節儉。

  【典故】

  東晉有個大官叫吳隱之,他幼年喪父,跟母親艱難度日,由于家境貧困,養成了勤儉樸素的習慣。等到他做官以后,本來可以享受生活,他依然厭惡奢華,不肯搬進朝廷給他準備的官府,全家只住在幾間茅草房里。

  不久,吳隱之的女兒出嫁,人們猜想他這回一定能好好操辦一下。誰知結婚當日,吳家仍然冷冷清清。大將軍謝石的管家前來賀喜,看到一個仆人牽著一條狗走出來。管家問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點籌辦的樣子都沒有?”仆人皺著眉說:“你可別提了,我家主人太節儉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準備。我還以為這回主人該破費一下了,誰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這條狗賣掉,用賣狗的錢再去置辦東西。你說,一條狗能賣多少錢,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兒也比我家主人氣派!”

  謝石的管家感嘆道:“人人都說吳大人是少有的清官,以節儉出了名,看來真是名不虛傳!

  【成長心語】

  《左傳·莊公二十四年》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意思就是: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勤儉是一種美德,還可以讓人避免因為貪心而招來禍患。任何事物都是來之不易的,如果輕易浪費,則是在糟蹋他人的勞動成果,是一種對他人不尊重的行為;勤儉節約,則會讓他人對你生出崇敬之情。

  歷史典故《賣狗嫁女的典故》 2

  吳隱之,字處默,濮陽鄄城(今山東菏澤鄄城縣)人。東晉時期廉吏、名士。出身家境貧寒,但志存高遠。他飽覽詩書,以儒雅顯于世。

  吳隱之10歲時,父親吳堅病逝了。從此,孤兒寡母,生活更加艱難,母親童氏靠紡紗織布、采集野菜來養活吳坦之、吳隱之兄弟。后來母親童老夫人病逝,吳隱之、吳坦之兄弟兩人早晚祭祀。當他們想到母親的恩情和艱辛,當有賓客來吊喪時,他們兄弟兩人頓足大哭,悲痛欲絕,旁人亦為之落淚。

  吳隱之的鄰居韓康伯,當時為丹陽郡太守,其母殷氏賢明,每次聽到吳氏兄弟的哭聲,便放下筷子不吃飯,被兩吳感動得淚流滿面。她對兒子韓康伯說:“你如果為朝廷挑選官員,就要重用這樣的孝子。”韓康伯也很賞識兩吳。韓后任吏部尚書,便推薦吳隱之擔任了輔國功曹,不久升遷為征虜軍事。

  其兄吳坦之為袁真的功曹,袁真被桓溫打敗,坦之被俘即將殺頭。吳隱之找到桓溫,要求替兄去死,桓溫被他勇于獻身的精神感動,又見他儒雅耿介,心懷坦蕩,談吐爽直,毫無懼色不僅沒有誅殺吳隱之,還赦免了他的哥哥。吳隱之的風度遂為溫所知賞識,推薦朝廷封之為奉朝請、尚書郎。吳隱之以奉朝請的身份,被衛將軍、尚書令謝石提拔為衛將軍主簿,在此期間,他把所得到的俸祿賞賜除了留下維持生活外,其余全都施舍出去周濟貧苦人。公務之余,還自己做家務,衣服污穢了,便自己洗。每天讀書、批閱公文到深夜,寒冬臘月,不燃薪碳,更沒有皮襖裘袍,便披著棉被御寒。

  謝石對吳隱之的生活很關心。吳隱之的女兒要出嫁,謝石知道他家窮,嫁女一定會很寒酸,便吩咐手下帶著辦喜事所需要的各種物品前去幫忙操辦,準備風風光光地為其女辦一場宴席。到了吳隱之家里,只見大門緊閉,家里鴉雀無聲,冷冷清清,毫無辦喜事的氣氛,只見一個丫鬟正牽一條狗去街上賣。原來吳隱之要靠賣狗的錢來給女兒置辦嫁妝。

  不久,朝廷委任他為晉陵郡太守。晉陵城黎民百姓,經?吹接形恢心贽r婦,每天從太守家里出城上山砍柴,背柴回家又燒水做飯。開始大家都以為是太守家的女仆,后來才知道她竟然是太守吳隱之的夫人劉氏。孝武帝很感慨有這樣的官吏,先后任命他為中書侍郎、國子博士、太子右衛率,轉散騎常侍,領著作郎。

  元興元年(402年),出任龍驤將軍、廣州刺史,領平越中郎將。吳隱之在赴任途中,來到離廣州20里處一個叫石門的地方,這里有一口泉,被人稱為“貪泉”,傳說人只要喝了“貪泉”的水,就會變得貪得無厭。而那些貪官則說,自己本來是清廉的,只因喝了“貪泉”之水才變得貪婪了,為自己的貪腐找了個借口。吳隱之面對“貪泉”對屬下說:“內心看不見可產生貪欲的東西,就能夠使心境保持不亂,而越過五嶺卻會喪失清白,我現在明白了,那些貪官是借喝‘貪泉’水之虛,而行貪贓之實!闭f完,便來到“貪泉”邊,喝了“貪泉”水,并作詩道:“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意思是說,人人都說喝了“貪泉”水就會貪財愛物,假如讓伯夷、叔齊兩位品德高尚的人喝了,他們是不會改變自己的意志的。借此表明,自己就是這種意志堅定的人,喝了“貪泉”的水,也絕不會成為貪官。

  待到廣州以后,力矯貪瀆腐敗,崇尚廉潔的品行有加無減,日常吃飯不過是蔬菜和干魚罷了,官備的帷帳器用皆交給外庫。當時有人認為他是故意做作,然而他始終不改變自己的做法。帳下人給他送魚,總是剔下魚骨留下肉,隱之對這種媚上作風非常厭煩,吳隱之察覺了他們的用意,便加以責罰除名。

  當盧循侵入南海時,吳隱之督率勉勵將士,堅守很久,長子吳曠之戰死。盧循攻擊達一百余天,翻過城墻放火,焚燒了三千多家房屋,死了一萬多人,城于是被攻陷。吳隱之攜帶家小逃出,打算奔還京都,被盧循截獲。劉裕非常敬佩吳隱之為人,給盧循去信,命送吳隱之還都。

  在吳隱之回去的船上,一切還都是三年前帶來的破爛家當和書籍,其妻子劉氏買了一斤沉香,想順路帶回去,回鄉也能補貼一下家用,吳隱之發現了,十分生氣,一怒之下把沉香投入水中,以此來訓誡家人。沉香一入河中,頓時化為沙洲,故而得名“沉香沙”,又名“沉香浦”。

  吳隱之回到家鄉后,全家人住在一個狹小的院落里,籬笆墻,里外6間小茅草屋,遇到家里有客人來,妻女連個躲避之處都沒有。當時劉裕正在著手改革東晉腐敗弊政,因此對以廉潔著稱的吳隱之十分敬重,見他生活貧困,便送來車、牛,還打算為他建造豪宅。對這些厚禮,吳隱之均婉言謝絕。

  不久,吳隱之被朝廷任命為度支部尚書、太常等職。度支部尚書掌握國家財政大權,身為度支部尚書的他,不僅家中生活清貧一如既往,且其辦公官署也用竹篷當屏風,連坐的氈席都沒有。升任中領軍后,他繼續保持清廉的操守。每月初領到工資后,除留下一家所需的生活費外,其余全部用來接濟親族,結果自己家里反而窘困,常常一天只能吃上一頓飯。家里的女人從早到晚紡紗織布,賺些小錢補貼生活。他居家時,總是一件布衣裳,上面還打滿了補丁。在《晉書·吳隱之傳》這樣記載:隱之遷左衛將軍,雖居清顯,祿賜皆頒親族。冬月無被,嘗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貧庶。

  412年,因年邁體衰,他主動辭官歸里。翌年,死于家中。

  以清廉著稱吳隱之也因此獲得了“晉代第一良吏”的美稱。被列為廣州十賢的首位(廣州十賢:吳隱之,宋璟,李尚隱,盧奐,李勉,孔戣,盧鈞,蕭仿,滕脩,王綝)。在一個“世人皆濁”的年代,能獨善其身,還是保持正直清白,絕不同流合污,是十分難的。特別是賣狗嫁女這一件事,令多少后人潸然淚下。

【歷史典故《賣狗嫁女的典故》】相關文章:

染指的歷史典故04-21

歷史典故精選:投桃報李01-15

狗尾續貂歷史典故09-28

經典歷史典故:欲擒故縱01-17

梅妻鶴子歷史典故01-15

點睛的歷史典故03-19

成語的歷史典故11-03

成語歷史典故07-21

王猛賣畚的典故11-2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内综合91在线 | 日韩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 呦呦婷婷视频在干 | 一本久久免费视频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