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六堡茶名字由來
喝過六堡茶的人都會對它的“中國紅”情有獨鐘,六堡茶業界認為,必須以“中國紅”的文化韻味和民族特色為準則,使六堡茶走上復興之路。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了"典故:六堡茶名字由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典故:六堡茶名字由來
六堡茶屬于黑茶類,因原產于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鄉而得名。與其它茶品一樣,關于六堡茶名字的由來也是有歷史典故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龍母在蒼梧縣做了很多好事,幫助貧苦的人民。后來龍母死后由于其具有功績成了神仙,但是還不忘蒼梧的老百姓,因此回到蒼梧體察民情,當她當蒼梧時,確發現村里人過著非常困苦的生活。這里多山少田,人們種出的稻米,自己吃都不夠,還要拿出一部分出山去換鹽巴,因此百姓生活的很艱苦,看到這里,龍母很想解決這樣的情況,但是龍母嘗試了很多方法也沒有用,就在一籌莫展時,她看到黑石山下的泉水清澈明亮,忍不住嘗了一口,覺得清甜滋潤,異常鮮美,而且連所有的勞累也一掃而空了,龍母娘娘想了一下,那么甜美的泉水一定能灌溉出好的植物。于是,龍母呼喚農神讓它在這里撥了些茶樹種子,經過龍母悉心栽培,果然長成了一棵長勢旺盛、葉綠芽美的茶樹。
之后龍母就把這棵茶樹告訴了人們,只要把茶樹的葉芽拿去賣給其他地方的人就能換回鹽等,就不用糧食去換了,這樣人們的生活就可以改善了,后來人們就按著龍母說的去做了。之后龍母返回天上,之后這棵茶樹開始開枝散葉,隨著時間的推移,后面六堡鎮滿山遍野都長滿了茶樹,人們就收獲了很多茶葉,人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因此此茶遍布六堡鎮,因此人們就稱其為六堡茶了。
品質特性
六堡茶屬山茶科常綠灌木,葉呈長橢圓披針形,葉色褐黑光潤,間有黃花點,葉底紅褐。六堡茶素以“紅、濃、陳、醇”四絕著稱。其條索長整緊結,湯色紅濃,香氣陳厚,滋味甘醇可口。正統應帶松煙和檳榔味,葉底銅褐色。
六堡茶的制作是采用當地的大葉種茶樹的.鮮葉作為原料,采摘標準是成熟新梢的一芽二三葉或一芽三四葉,經殺青、揉捻、渥堆、復揉、干燥5道工序制成。殺青特點是低溫殺青;揉捻則是以整形為主,細胞破碎為輔;渥堆是形成六堡茶獨特品質的關鍵性工序,其目的是通過渥堆濕熱作用,促進內含物質的變化,減掉苦澀味,使滋味變醇,消除青臭氣,并使葉色變為深黃褐青。渥堆時期,掌握到出現黏汁,發出特有的醇香,即為適度,所以屬于后發酵茶。
六堡茶中之簍茶,乃是用竹簍包裝的六堡緊壓茶葉。將毛茶經過蒸揉后,裝簍壓實,然后放置陰干處,晾貯幾個月通過后發酵使茶緊結成塊,即可形成有獨特醇、陳香味的六堡簍茶。傳統的竹簍包裝,有利于茶葉貯存時內含物質繼續轉化,使滋味變醇、湯色加深、陳香顯露。用六堡散茶蒸制、壓模,可制成六堡餅茶、六堡磚茶、六堡沱茶等。
六堡茶,紅、濃、陳、醇,有獨特檳榔香氣、越陳越佳,屬黑茶類,采摘一芽二三葉,經攤青、殺青、揉捻、漚堆、干燥等工藝制成,分特級和一至六級,原產、主產于中國廣西梧州六堡鎮。
六堡茶屬于溫性茶,除了具有其它茶類所共有的保健作用外,更具有消暑祛濕、明目清心、幫助消化的功效。既可飽食之后飲之助消化,亦可以空腹飲之清腸胃。在悶熱的天氣里,飲用六堡茶清涼祛暑、倍感舒暢。六堡茶在晾置陳化后,茶中便可見到有許多金黃色“金花”,這是有益品質的黃霉菌,它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葉中的淀粉轉化為單糖,催化多酚類化合物氧化,使茶葉湯色變棕紅,消除粗青味。
六堡茶宜久藏,越陳越好,因為久藏的茶葉有“發金花”,即生有金黃霉菌(學名為冠突曲霉菌)。因金黃霉菌能分泌多種酶,促使茶葉內含的各種物質加速轉化,形成特殊風味。陳年的老六堡,在30—50年左右,色澤黑褐油潤,會有檳榔、松煙香味,清爽醇厚,味中有甜、湯色澄明。據化學分析,茶葉含咖啡堿、茶堿和揮發油等特質,有興奮大腦、心臟和健脾胃的功能。
【典故:六堡茶名字由來】相關文章:
金城銀堡的故事01-21
寫茶作文700字茶之韻02-16
成語典故12-27
成語典故05-22
肝腦涂地成語的典故-成語典故素材12-24
關于茶的對聯09-18
中秋茶禮賀詞09-17
前世的茶散文03-02
與茶有約散文03-02
茶余飄香散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