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舟賦》閱讀訓練
①予使于滇,行將萬里,所越皆重山復嶺,以輿以馬,顛頓馳跋,而不任其勞。至永寧,乃謀舟以歸,庶代陸走之勤。
②時霜降石出,江狹水迅,機發矢激,其勢不得少留,甚懼之。有老篙師,進舟意頗閑,自招于前,一人柁于后。柁者左右緩急不敢自任,視諸老篙師,老篙師者額之指之目之,而左而右而緩而急,無不應者。其舟之欹正疾徐,皆與水勢宜,不為岸防,不與石斗。予甚安焉。
③問曰:“爾之為舟,將有道乎?”老篙師執篙進曰:“有,敢請言之。夫待用者器也,器不良則不稱用。用之者,吾之手足耳目口也,少怠即不能用。手足耳目口役于心者也,心不專則手足耳目口不為用。招與柁,吾之器也;左右、緩急、欹正、疾徐,吾之用也。故吾先良吾器,以利吾用,手足耳目口不敢少怠,心不敢少他,然后從容乎安流,蕩激于奔涌洄洑之中而無虞也。然吾又能察水性與勢,故夫川匯、潭淵、淺渦、暗灘、隱石者,吾遠而認之,能得于十數里之外,是以預為之備,而不至損吾舟。他水工常惡遲取速,截長邀短,故多敗者。吾惟順其水道而無所枉,雖遲而得免敗焉。吾之道如此已矣。”
④予謂舟御類藝也,人之于世顧藝之不若哉?因序其言,為賦以自勵。
1.第①段寫“陸走之勤”的用意是 。(2分)
2.第②段描寫作者從“甚懼”到“甚安”的.心理變化,對其作用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突出江流湍急,水道兇險 B.為闡述進舟之道作鋪墊
C.體現江中行舟的艱難 D.襯托老篙師御舟技藝高超
3.概述老篙師的御舟之道。(4分)
答:
(1)
(2)
(3)
4.下列表現手法中,本文未運用的一種是( )。(2分)
A.敘議結合 B.欲揚先抑 C.正反對比 D.側面襯托
5.從全文內容看,御舟之道與□□之道及□□之道是相通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