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期失誤的成語解釋
發音:lín qī shī wù
簡拼:lqsw
類型:貶義成語
結構:偏正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指不守諾言
出處:《剪燈余話·泰山御史傳》:“卻乃連日酗酣,臨期失誤,使百辟倉皇駭愕以失色。”
解釋:臨:及,到。到了預先約定的時間卻失約了。指不守諾言。
示例:最討厭臨期失誤的人了。
泰山司憲御史臣宋圭,為糾核事:臣聞設職建官,本陰陽之通制;操觚執翰,實臣子之當為。茍廢務以懷奸,必正名而論罰。罪莫大于慢上,律莫重于欺君。惡既難容,討奚容后?竊照修文館司言上卿某人,庸庸俗士,貿貿迂儒,生前誤玷于清流,巧于諛墓;死后謬馳于雅望,善于得名。妄矜襪線之才,猥試鉛刀之利。拔自下鬼,擢于近臣,乃被冢伯之訟言,合在獄卒之投畀。過蒙原宥,特賜保全。所宜竭力宣忠,感恩圖報。而本官虎皮羊質,狼子野心,弗思載筆摛辭,盡其職業。惟務飲酒食肉,茍度歲時。以偃蹇為當然,率輕狂而自若。蹤跡詭秘,賄賂公行。擢發不足以數其罪,粉身不足以勝其誅。旁若無人,但知有己。怙終不省,累惡不悛。乃于圣帝降誕之辰,神鬼而入稱賀,三界之靈畢集,列岳之使偕來,鐘鼓在懸,冕旒升殿,進表文而祝頌,獻禮制之故常,卻乃連日酗酣,臨期失誤,使百辟倉皇駭愕以失色,聚眾人捏合掇拾以成文。 慢不恭,肆刑書之具在;勸懲示戒,蓋王法之必誅。再照司言亞卿某人,視猶心腹,事若父兄,進拔出于其門,動靜囿于其術,每忘規諫,屢獻諂諛,立身未免于附腥,示戒固宜于連坐。合將各犯拿送酆都,明正其罪,以鋤奸慝,以正憲綱。緣系命官,伏候裁處。
【臨期失誤的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目亂精迷的成語解釋01-16
涸思干慮的成語解釋01-14
畫蛇著足的成語解釋01-14
分而治之的成語解釋04-13
鳳毛龍甲的成語解釋01-14
觀往知來的成語解釋01-14
不瞽不聾的成語解釋01-14
狐兔之悲的成語解釋01-14
狐朋狗友的成語解釋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