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明的成語

時間:2024-05-27 17:14:04 成語 我要投稿

明的成語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成語吧,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你還記得哪些成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明的成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明的成語1

  【成語】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拼音】jiān tīng ze ming ,piān xin ze an。

  【釋義】兼:同時涉及或具有幾種事物。兼聽:多方面聽取不同意見。明:明辨是非。暗:糊涂,辨不清事實真相。廣泛地聽取意見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個人就會昏庸糊涂。

  【出處】漢;王符《潛夫論;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成語故事】唐太宗問宰相魏征:我作為一國之君,怎樣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說:作為國君,只聽一面之辭就會糊里糊涂,常常會作出錯誤的判斷。只有廣泛聽取意見,采納正確的主張,您才能不受欺騙,下邊的情況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從此,唐太宗很注意聽取下面說的諫言,鼓勵大臣直言進諫。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說:用銅做鏡子,可以看出衣帽穿著是否整齊,用歷史做鏡子,可以明白各個朝代為什么興起和沒落;用人做鏡子,可以清楚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征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鏡子!

明的成語2

  【拼音】xiān jiàn zhī míng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曹操手下的主簿楊修積極為曹植出謀劃策爭奪太子地位,使曹操感到憂慮,在曹植失敗后,曹操借故殺了楊修。曹操去見楊修的父親楊彪并問候他,楊彪說:“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曹操十分尷尬。

  【典故】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后漢書·楊彪傳》

  【釋義】明·指眼力。事先看清問題的能力。指對事物發展的預見性。

  【用法】作賓語;指對事物發展的'預見性

  【相近詞】料事如神

  【相反詞】放馬后炮

  【成語示列】他覺得膽小的杜竹齋有時候實在頗具先見之明,因而也省了多少煩惱。

  茅盾《子夜》十七

  【其它使用】

  ◎ 做生意,得有一雙準確的眼睛,方能生財有道,所謂先見之明,見人之所不及見者也。

  ◎ 雖然這種觀點確有一些先見之明,但這種說教與整個《紅樓夢》以生動的形象和生活細節的逼真描繪取勝作比較,就不免相形見絀了。

  ◎ 他不愧是一位高瞻遠矚、具有先見之明的大政治家。

明的成語3

  明揚仄陋

  [míng yáng zè lòu]明察薦舉出身微賤而德才兼備的人。同“明揚側陋”。

  圣帝明王

  [shèng dì míng wáng]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后泛稱歷代英明的帝王。

  明光爍亮

  [míng guāng shuò liàng]指光亮耀眼。

  錮聰塞明

  [gù cōng sāi míng]錮:禁錮,堵塞;聰:聽覺靈敏;明:視覺靈敏。堵住人的耳目,使之寡見少聞,淺陋遲鈍。

  翠羽明珠

  [cuì yǔ míng zhū]泛指珍貴的飾物。宋張孝祥《二郎神·七夕》詞:“聚翠羽明珠三市滿,樓觀湧、參差金碧。”后多作“翠羽明璫”。《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十娘叫公子抽第一層來看,只見翠羽明璫,瑤簪寳珥,充牣於中,約值數百金。”柳亞子《<二十世紀大舞臺>發刊詞》:“翠羽明璫,喚醒鈞天之夢;清歌妙舞,招還祖國之魂;美洲三色之旗,其飄飄出現於梨園革命軍乎!”

  明發不寐

  [míng fā bù mèi]通宵未睡!对娊洝ば⊙拧ば⊥稹罚骸懊靼l不寐,有懷二人!泵靼l:破曉,天色發亮。寐:睡著了。

  遠見明察

  [yuǎn jiàn míng chá]放眼長遠,深刻洞察。

  驗明正身

  [yàn míng zhèng shēn]對交付執行死刑的罪犯,在執行前要查驗其是否確系該項判決的本人。通過核對其人身情況(姓名、性別、年齡、住址、工作單位)、犯罪事實后,查驗確鑿無誤,然后交付依法執行。

  高抬明鏡

  [gāo tái míng jìng]秦始皇有一方鏡,能照見人心等。比喻執法者判案公正嚴明。

  清正廉明

  [qīng zhèng lián míng]比喻為官廉潔公正。

  聰明智慧

  [cōng míng zhì huì]智力過人,心思敏銳。

  推宗明本

  [tuī zōng míng běn]指推求、闡明宗旨。

  聰明過人

  [cōng míng guò rén]頭腦,智力超過一般人。

  明參日月

  [míng cān rì yuè]光輝燦爛可以與日月相比擬。舊時多用于稱頌圣賢、帝王。

  惇信明義

  [dūn xìn míng yì]惇:重視;信:誠實。重視信實,明白理義。

  翠羽明垱

  [cuì yǔ míng dàng]泛指珍貴的.飾物。

  明鏡高懸

  [míng jìng gāo xuán]也說秦鏡高懸。傳說秦始皇有一面鏡子,能照人心膽。原比喻能洞察一切。后也用以比喻官吏善于審察案獄,斷案公正嚴明。元關漢卿《望江亭》第四折:“只除非天見憐,奈天天又遠,今日個幸對清官,明鏡高懸!

  彰明較著

  [zhāng míng jiào zhù]也說彰明昭著。指事情或道理極其明顯,很容易看清楚!妒酚洝げ牧袀鳌罚骸按似溆却笳妹鬏^著者也。”較:明顯。

  炳燭之明

  [bǐng zhú zhī míng]形容人到老年,好學不倦。

  內疚神明

  [nèi jiù shén míng]良心受到責備。

明的成語4

  陸游(公元1125—1210),南宋愛國詩人。

  由于堅持主張抗金,陸游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攻擊。公元1166年,四十二歲的陸游被免了官。

  報國無路,帶著滿腔的悲憤,陸游回到了家鄉山陰(今浙江紹興)。他整天把自己關在家里讀書,常常伴著青燈,獨坐到深夜。

  第二年的.四月,農村里到處打鼓吹蕭,準備迎接春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片歡樂的氣氛。陸游忽然想去看看二十里外的西山。于是他柱著手杖出發了。走著走著,山路漸漸盤旋起來。又走了一個多時辰,人煙漸漸稀少。當他登上一處斜坡,放眼望去,前面山重水復,路斷人絕,好像無法再前進了。陸游興致正濃,不肯回頭,沿著山坡又走出幾十步,轉過山角,突然前面不遠處,出現了一片空曠的谷地,一個小村莊掩映在綠柳紅花之中(柳暗花明),好像傳說中的桃花源。陸游很高興,走進這個小村莊,衣著簡單、性情純真的村民用自己釀的臘酒款待了這位客人。

  有了這次難忘的經歷和感受,陸游重新振作起來了。

  “柳暗花明”指僵持不下的事情忽然出現了轉機。

 。ǔ鲎躁懹卧姟队紊轿鞔濉罚

  附: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

  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

  拄杖無時夜叩門。

明的成語5

  1、賞信罰明:形容處理事情嚴格而公正。同“賞罰分明”。

  2、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潔嚴明。

  3、春和景明:春光和煦,風景鮮明艷麗。

  4、來去分明:形容手續清楚或為人在財物方面不含糊。

  5、是非分明:正確與錯誤十分分明。

  6、曖昧不明: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7、鬼瞰高明:指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志。同“鬼瞰其室”。

  8、風清月明:微風清涼,月光明朗。形容夜景完美。同“風清月朗”。

  9、黜幽陟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員,晉升賢明的官員。

  10、昏鏡重明:將昏暗的銅鏡重新打磨光亮。比喻重見光明。

  11、深切著明:深刻而顯明。

  12、耳聰目明:形容頭腦清楚,眼光敏銳。

  13、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

  14、外寬內明:指外表寬宏而內心明察。

  15、恩怨分明:恩:恩惠;怨:仇恨。對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16、正大光明:心懷坦白,言行正派。

  17、奉如神明:象對待神靈那樣崇奉。形容對某人或某種事物極其尊重。

  18、自知之明:自知:自我了解自我;明:看清事物的本事。指了解自我的情景,對自我有正確的估計。

  19、黜陟幽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員,晉升賢明的官員。

  20、先見之明:明·指眼力。事先看清問題的本事。指對事物發展的.預見性。

  21、賞罰分明:該賞的賞,該罰的罰。形容處理事情嚴格而公正。

  22、心開目明:猶心明眼亮。形容看問題敏銳,能辨別是非。

  23、柳暗花明又一村:原形容前村的完美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

  24、含糊不明:不清楚的意思。

  25、蔽聰塞明:蔽:遮;聰:聽覺靈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擋住眼睛。比喻對客觀事物不聞不問。

  26、憎愛分明:憎:恨。恨什么,愛什么,界限清楚,態度鮮明。

  27、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到達。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我高尚的情趣;心境平穩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28、白黑分明: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29、外簡內明:指對人表面上簡易,而內心明察。

  30、柳暗花明:垂柳濃密,鮮花奪目。形容柳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

  31、另請高明:另外請一個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請。

  32、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樣敬重對方。形容對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極點。多用作貶義。

  33、獎罰分明:該賞的賞,該罰的罰,絕不含糊。

  34、冰雪聰明:比喻人聰明非凡。

  35、察察而明:謂在細枝末節上用心,而自以為明察。

  36、黑白分明: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跡畫面清楚。

  37、深切著明:指深刻而顯明。

  38、察察為明:察察:分析明辨;明:精明。形容專在細枝末節上顯示精明。

  39、涇渭自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同“涇渭分明”。

  40、賞罰不明:賞罰不清楚不明白。該獎賞的不獎賞,該懲罰的不懲罰。

  41、水秀山明: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42、愛憎分明:憎:恨。愛和恨的立場和態度十分鮮明。

  43、涇渭分明:涇河水清,渭河水渾,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44、絕頂聰明:絕頂:極端。形容異常聰明。

  45、長夜難明:比喻漫長的黑暗統治。

  46、去暗投明:脫離黑暗勢力,走向光明的道路。

  47、奉若神明:奉:信奉;神明:神。崇拜得象迷信者敬神那樣。形容對某些人或事物的盲目尊重。

  48、考績幽明:考績:考核官吏政績;幽:昏暗;明:清白。指考核官吏政績得失。

  49、知人之明: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50、詞約指明:言詞簡潔,旨意明確。

  51、一晦一明:一暗一明。常指晝夜循環。

  52、來歷不明:來歷:由來。人或事物的來歷與經過不清楚。

  53、棄暗投明:離開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脫離反動陣營,投向提高方面。

  54、磊落光明:襟懷坦白,光明正大。

  55、至圣至明:至:極。最神圣最賢明。舊時用以稱頌帝王。

  56、賞罰嚴明:指該賞的賞,該罰的罰,處理清楚明白。

  57、自作聰明:自以為聰明而亂作主張。指過高地估計自我,主觀地辦事。

  58、下落不明:下落:著落,去處。指不明白要尋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59、賞罰信明:形容處理事情嚴格而公正。同“賞罰分明”。

  60、背暗投明:離開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脫離反動陣營,投向提高方面。

  61、旗幟鮮明:比喻立場觀點態度等十分明確。

明的成語6

  形容處理事情嚴格而公正。同“賞罰分明”。

  [賞罰嚴明] shǎng fá yán míng

  指該賞的賞,該罰的.罰,處理清楚明白。

  [賞罰信明] shǎng fá xìn míng

  形容處理事情嚴格而公正。同“賞罰分明”。

  [賞罰分明] shǎng fá fēn míng

  該賞的賞,該罰的罰。形容處理事情嚴格而公正。

  [賞罰不明] shǎng fá bù míng

  賞罰不清楚不明白。該獎賞的不獎賞,該懲罰的不懲罰。

  [獎罰分明] jiǎng fá fēn míng

  該賞的賞,該罰的罰,絕不含糊。

  [明罰敕法] míng fá chì fǎ

  罰:刑罰;敕:整飭。嚴明刑罰,整頓法度。

明的成語7

  明賞不費、連明徹夜、明罰勑法、更令明號、含糊不明、

  明廉暗察、聰明智能、鬼瞰高明、連明達夜、無明無夜、

  驗明正身、暗箭明槍、磊落光明、閉明塞聰、外寬內明、

  光明大道、不明真相、涇渭自明、明驗大效、暗察明訪、

  奉如神明、聰明自誤、來路不明、明于治亂、清明在躬

  不明不暗、復子明辟、身分不明、柳媚花明、洞明世事、

  函幽育明、光明洞徹、溺愛不明、聰明叡知、向明而治、

  褒貶分明、蔽明塞聰、光霽月明、篤思明辨、孚尹明達、

  壁壘分明、削發明志、不明是非、明月不常圓、明珠出老蚌、

  明鼓而攻之、明人不做暗事、聰明反被聰明誤、柳暗花明又一村、

  驪龍頷下取明珠、明察秋毫,不見輿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聰明一世,糊涂一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明槍好躲,暗箭難防、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仇人相見,分外明白、仇人相見,分外眼明、

  冰炭不言,冷熱自明、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明鎗容易躲,暗箭最難防、

  明槍容易躲,暗劍最難防、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難防、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明的成語8

  據說,每年陰歷的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古時候那些做生意的買賣人,到了這個日子,都得買些雞鴨魚肉、水果菜蔬之類的東西供在香案上,再燒上幾柱香,放上幾掛鞭炮,給財神爺祝壽。希望財神保佑生意興隆,招財進寶。

  財神爺名叫趙公明,又叫趙玄壇。據古書記載,他是秦朝時候終南山人氏,與捉鬼大神鐘馗是同鄉。那時他遠離人世,一個人到深山老林去苦心修煉。修煉成仙后被玉皇大帝召去,封為神霄副元帥。他頭戴鐵盔,手執鋼鞭,面色黝黑,兩眼炯炯有神,胯下騎著一只猛虎。他的職責主要是掌管天界的安全,巡察四方的動靜,發現什么地方有差錯,就去糾正。過了段日子,玉皇大帝看他干得不錯,便加封為玄壇元帥。趙玄壇的名字便由此而來。這玄壇元帥的職位可比那神霄副元帥的職位重要多了。他除了能呼風喚雨,驅雷役電,除病消災外,還掌管天上各路元帥的功過賞罰。有成績的就獎賞,干了壞事的就懲罰。趙玄壇賞罰分明,公正無私,深得各路元帥的信服。

  由于趙玄壇的'公平無私,人們有了冤枉、委屈的事情,在祭祀的時候便向他申訴,申訴后,就會得到公平的回報。那些想求財的,也向玄壇元帥祈求,祈求后也都發財如意了。尤其是買賣的事情,只要向趙公明祈禱,沒有不發財的。于是,做生意的人們愈來愈相信趙公明,把他尊為財神爺,并在各地建了玄壇廟,畫了財神像來祭祀。與趙公明常在一起的還有兩個小神,一個叫招財,一個叫進寶,他們是趙公明的使者。

明的成語9

  休明盛世

  [xiū míng shèng shì]休明:美好,清平;盛:興旺;世:世代。美好清平的興盛時代。

  二分明月

  [èr fēn míng yuè]古人認為天下明月共三分,揚州獨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揚州繁華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當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清風明月

  [qīng fēng míng yuè]只與清風、明月為伴。比喻不隨便結交朋友。也比喻清閑無事。

  不明是非

  [bù míng shì fēi]詞語不明是非:不能清楚分明地辨別出是與非。(也說是“是非不明”、“不分是非”、“是非不分”等。

  明見萬里

  [míng jiàn wàn lǐ]對于外界或遠方的情況,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預見。

  聰明自誤

  [cōng míng zì wù]見“聰明反被聰明誤”。

  柳媚花明

  [liǔ mèi huā míng]綠柳成蔭,鮮花怒放。形容春天的美景。

  明鼓而攻之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宣布罪狀,遣責或聲討。

  明月不常圓

  [míng yuè bù cháng yuán]比喻人生不能事事完美無缺。

  明珠出老蚌

  [míng zhū chū lǎo bèng]明珠生于老蚌。比喻杰出的兒子生于出色的父親。

  明人不做暗事

  [míng rén bù zuò àn shì]心地光明的人不做偷偷摸摸的事。

  聰明反被聰明誤

  [cōng míng fǎn bèi cōng míng wù]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驪龍頷下取明珠

  [lí lóng hàn xià qǔ míng zhū]比喻冒險貪求,自取其禍。

  柳暗花明又一村

  [liǔ àn huā míng yòu yī cūn]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

  明察秋毫,不見輿薪

  [míng chá qiū háo,bù jiàn yú xīn]目光敏銳,可以看清鳥獸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為人精明,只看到小節,看不到大處。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明辨是非;只聽一方面的話容易產生片面性。《荀子·君道》:“兼聽齊明,則天下歸之。”漢王符《潛夫論·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薄顿Y治通鑒·唐太宗貞觀二年》:“上問魏征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míng qiāng yì duǒ,àn jiàn nán fáng]明處來的槍容易躲開,暗中射來的箭難以提防。比喻種種公開的和隱蔽的攻擊。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棧道,是指在懸崖峭壁的險要地方鑿孔支架,鋪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軍、運輸糧草輜重,也可供馬幫商旅通行。陳倉,是古代縣名(今陜西省寶雞市東),是漢中通向關中的咽喉要道。本義是指劉邦將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聰明一世,糊涂一時

  [cōng míng yī shì,hú tú yī shí]見“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

  [dàn bó míng zhì,níng jìng zhì yuǎn]澹泊:不追求名利;寧靜:心情平靜沉著。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專心致志,才可有所作為。

明的成語10

  【漢字書寫】: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漢語注音】:

  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成語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成語語法】:

  復句式;作主語、謂語、賓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意思】:

  兼聽: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偏暗:聽了一方面的話就相信。鼓勵人們要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就能把事情或道理弄明白;如果只聽信某一方面的意見,就會弄不清楚事物的真相,是非不分。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近義詞】:

  集思廣益;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反義詞】:

  偏信則暗;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故事】

  魏徵是中國歷史上的名人,在唐太宗時曾任諫議大夫。他學識淵博,敢于向皇帝直言諫勸并提出各種建議,在朝廷中威信很高,唐太宗對他也很尊重。一天,唐太宗問魏徵:“我作為一國之君,怎樣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徵回答說:“作為國君,只聽一面之詞就會糊里糊涂,常常會作出錯誤的判斷。只有廣泛聽取意見,得出正確的結論,才不至于被欺騙而把事情辦錯!苯又横缬至信e了歷史上的許多事件,證明偏聽或偏信奸臣小人的話會導致嚴重的后果。他說:“秦二世偏信趙高的話,而招來了望夷之禍;梁武帝偏信朱異的話,而自取臺城之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的話,而導致彭城閣之變。相反,如果多了解一些情況,多聽取一些意見,就可以避免或防止一些災禍的發生。”唐太宗聽了魏徵的話心里豁然開朗,說道:好。〖媛爠t明,偏信則暗。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例句】

  《管子。君臣上》:“夫民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圣。”

  毛澤東《矛盾論》:“唐朝人魏徵說過:‘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捕闷嫘圆粚。”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造句】

  作為一名領導人,如果你把注意力只放在幾個人身上,那就要懂得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學會認清事物的真實價值,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到你。

明的成語11

  成語名稱:柳暗花明又一村

  成語拼音:liǔ àn huā míng yu yī cū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于轉機時。

  實用性:一般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構:復句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暗:沒有光,不明亮。形容柳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景象。比喻由逆境轉為充滿希望的順境。

  成語來源:宋·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成語造句:茅盾《鍛煉》:“那時候,柳暗花明又一村,今天的一些計劃自然都成了陳跡。”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語故事

  南宋時期,陸游被免了職回到故鄉山陰,在故鄉閑居三年,靠讀書打發日子。四月的一天,春光明媚,他獨自一人到西山游覽,經過一山又一山,終于找到一個綠柳成蔭的山村,就作詩《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字開頭的'成語

  柳營試馬 柳暗花明 柳暗花明

  包含有柳字的成語

  柳暗花明 柳暗花明 柳營試馬

明的成語12

  正大光明

  [zhèng dà guāng míng]行為正派,襟懷坦白。

  月明風清

  [yuè míng fēng qīng]月光明朗,微風爽人。形容美好的月夜。

  自知之明

  [zì zhī zhī míng] 《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后用以指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人貴有~。

  洞明世事

  [dòng míng shì shì]可以看明白世間各種事情。

  慈明無雙

  [cí míng wú shuāng]贊揚兄弟或平輩中之最負聲望者。

  清明在躬

  [qīng míng zài gōng]清明:指人的神志很清醒;躬:指自身。形容人的心地光明正大,頭腦清晰明辨。

  更令明號

  [gēng lìng míng hào]重新申明號令!俄n非子·外儲說左上》:“楚厲王有警,為鼓以與百姓為戍;飲酒醉,過而擊之也,民大驚。使人止之,曰:‘吾醉而與左右戲,過擊之也!窠粤T。居數月,有警,擊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號而民信之。”說明取信于民,必須言而有信。

  明于治亂

  [míng yú zhì luàn]明曉國家治亂的道理。

  含明隱跡

  [hán míng yǐn jì]猶韜光匿跡。藏匿光彩,掩蔽形跡。形容不自炫露。

  月明星稀

  [yuè míng xīng xī]月亮明亮時,星星就顯得稀疏了。

  察察為明

  [chá chá wéi míng] 《晉書·皇甫謐傳》:“欲溫溫而和暢,不欲察察而明切也!币馑际且獪亓己晚槪灰诩毿√幱嬢^得很清楚。后用以形容專在細小的.事情上過分要求,以顯示精明。察察:分別辨析。

  明罰敕法

  [míng fá chì fǎ]罰:刑罰;敕:整飭。嚴明刑罰,整頓法度。

  函幽育明

  [hán yōu yù míng]形容珠寶光澤閃爍耀眼。

  明正典刑

  [míng zhèng diǎn xíng]指依法公開處置。宋呂頤浩《辭免赴召乞納節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當明正典刑;如委實抱病,伏望天慈,放臣閑退!泵鳎罕砻。正:治罪。典刑:執行法律。

  奉為神明

  [fèng wéi shén míng]形容對某人或事物極其認同。

  光明洞徹

  [guāng míng dòng chè]明亮通透。

  春和景明

  [chūn hé jǐng míng]春光和煦,風景鮮明艷麗。

  明教不變

  [míng jiào bù biàn]教令明確,讓老百姓有所適從,便不會發生變亂。

  明目達聰

  [míng mù dá cōng]眼睛明亮,耳朵靈敏。形容力圖透徹了解。

  聰明絕頂

  [cōng míng jué dǐng]聰明:聰敏有智慧;絕頂:最高處,無人超越。詞語意思是有著無人能及的聰明才智。

明的成語13

  [明正典刑]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處以極刑。舊時多用于處決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光明正大] 心懷坦白,言行正派。

  [公明正大] 公正無私,光明磊落。

  [聰明正直] 頭腦聰明,行為正直無私。形容詞人的品質優秀。

  [明堂正道] 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氣”。

  [明媒正娶] 明、正:形容正大光明。舊指正式婚姻。

  [明媒正禮] 猶言明媒正娶。舊指正式婚姻。

  [明婚正娶] 指經過正式手續的'婚姻,現指符合婚姻法規定的合法婚姻。

  [明婚正配] 指經過正式手續的婚姻,現指符合婚姻法規定的合法婚姻。

  [明公正義] 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氣”。

  [明公正氣] 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

  [明公正道] 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氣”。

  [廉明公正] 廉明:清廉,不貪 污 受 賄。不貪 污 受 賄,清明公正。

  [正明公道] 指正大光明。

  [正身明法] 端正自身,嚴明法紀。

  [正大光明] 心懷坦白,言行正派。

  [公正廉明] 公平正直,廉潔嚴明。

明的成語14

  【釋義】

  兼聽:多方面聽取。明:明辨。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表示要聽取來自各個方面的意見,才能明辨是非。

  【用法】

  可用來勸告他人,或用于自勉。與“廣開言路”近義。通常與“偏聽則暗”連用。

  【出處】

  這則成語出自《資治通鑒·唐記·太宗貞觀二年》:“上問魏征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成語故事】

  唐高祖李淵死后,雄才大略的李世民當了皇帝,史稱唐太宗。他任命很有政見的魏征為諫議大夫。魏征直言敢諫,因此在朝中有很高的威信,很受唐太宗的敬重。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征:“做皇帝的應該具有什么樣的優點才能稱為賢明?又是由于什么樣的過失而使他糊涂?”魏征答道:“賢明的皇帝之所以賢明,是因為能廣泛聽

  取各方面的.意見;而有些皇帝之所以糊涂,是因為他們只愛聽少數人的話!蔽赫鬟以賢明的古帝堯、舜為例,說他們因為善于聽取來自四方、特別是下層人民的意見,所以能夠戰勝敵人,保住了天下。他又以秦二世、梁武帝和隋煬帝為例,說他們因為偏聽偏信,自己又不去了解實情,不知道國家的狀況,結果都遭到亡國的命運。唐太宗聽了魏征的話,覺得他說的非常有道理,不禁點頭稱贊道:“太好了!太好了!”

  以人為鏡

  魏征,字玄成,唐初著名政治家。他為人直率,好犯顏直諫,前后陳諫二百余件,深為太宗所器重。他曾勸太宗以隋朝滅亡為借鑒,認為君好比舟,民好比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魏征死后,唐太宗十分懷念他,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征歿,朕亡一鏡矣!”

明的成語15

  1、明知故問:明明明白,還故意問人。

  2、明光爍亮:指光亮耀眼。

  3、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比喻公開的攻擊容易躲避,暗地里的攻擊難以防備。

  4、明眸皓齒: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也指美麗的女子。

  5、明婚正娶:指經過正式手續的婚姻,現指貼合婚姻法規定的合法婚姻。

  6、明察秋毫,不見輿薪:目光敏銳,能夠看清鳥獸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為人精明,只看到小節,看不到大處。

  7、明德惟馨:明德:美德;惟:是;馨:散發的香氣。真正能夠發出香氣的是美德。

  8、明媒正禮:猶言明媒正娶。舊指正式婚姻。

  9、明珠投暗: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視。也比喻好東西落入不識貨人的手里。同“明珠暗投”。

  10、明火執杖:點著火把,拿著武器。原指公開搶劫。后比喻公開地毫不隱藏地干壞事。

  11、明刑不戮:指刑罰嚴明,人民就很少犯法而被殺。

  12、明昭昏蒙:昭:明白;蒙:愚昧無知。聰明而通曉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

  13、明火持杖:形容公開搶劫或肆無忌憚地干壞事。同“明火執仗”。

  14、明鏡高懸:傳說秦始皇有一面鏡子,能照人心膽。比喻官員判案公正廉明。

  15、明恥教戰:教導士兵作戰,使他們明白退縮就是恥辱,因而能夠奮勇向前,殺敵取勝。

  16、明如指掌:形容對情景十分清楚,好象指著自我的手掌給人看。

  17、明目張膽:明目:睜亮眼睛;張膽:放開膽量。原指有膽識,敢做敢為。后形容公開放肆地干壞事。

  18、明明赫赫:形容光亮奪目,聲勢顯赫。

  19、明目達聰:眼睛明亮,耳朵靈敏。形容力圖透徹了解。

  20、明公正氣: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

  21、明珠暗投: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驚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視。也比喻好東西落入不識貨人的手里。

  22、明日黃花: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后逐漸萎謝的菊花。后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23、明心見性:①佛教語。指屏棄世俗一切雜念,徹悟因雜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②指率真地表現心性。

  24、明月入懷:比喻人心胸開朗。

  25、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26、明刑弼教:弼:輔助。用刑法曉喻人民,使人們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到達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27、明揚側陋:側陋:之地位低下而才德兼備的.賢人。明察薦舉出身微賤而德才兼備的人。

  28、明窗凈幾:形容室內明亮整潔。

  29、明珠彈雀:用珍珠打鳥雀。比喻得到的補償不了失去的。

  30、明公正義: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氣”。

  31、明鼓而攻之:宣布罪狀,遣責或聲討。

  32、明罰敕法:罰:刑罰;敕:整飭。嚴明刑罰,整頓法度。

  33、明光錚亮:指光亮耀眼。同“明光爍亮”。

  34、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35、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指劉邦將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陳倉,古縣名,在今陜西省寶雞市東。

  36、明公正道: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氣”。

  37、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我,F指因怕連累自我而回避原則斗爭的處世態度。

  38、明火執械:形容公開搶劫或肆無忌憚地干壞事。同“明火執仗”。

  39、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難防:指公開攻擊容易對付,暗地陷害劫難于防備。同“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40、明眸善睞: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靈活。

  41、明堂正道: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氣”。

  42、明查暗訪:明里調查,暗中訪問。指多方面調查了解情景。

  43、明搶暗偷:公開搶劫,暗中偷盜。

  44、明教不變:教令明確,讓老百姓有所適從,便不會發生變亂。

  45、明婚正配:指經過正式手續的婚姻,現指貼合婚姻法規定的合法婚姻。

  46、明發不寐:明發:破曉,天色發亮;寐:昨。通宵未睡。

  47、明若觀火:象看火那樣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48、明爭暗斗:明里暗里都在進行爭斗。形容各用心思,互相排擠。

  49、明月清風:只與清風明月為伴。比喻不隨便結交朋友。也比喻清閑無事。

  50、明媒正娶:明正:形容正大光明。舊指正式婚姻。

  51、明槍暗箭:比喻種種公開的和隱蔽的攻擊。

  52、明辨是非:分清楚是和非正確和錯誤。

  53、明火執仗:明:點明;執:拿著;仗:兵器。點著火把,拿著武器。形容公開搶劫或肆無忌憚地干壞事。

  54、明來暗往:公開或暗地里來往。形容關系密切,往來頻繁。

  55、明賞不費:賞賜得當,就不浪費財物。

  56、明知故犯:明明明白不能做,卻故意違犯。

  57、明推暗就:表面上推拒,暗地里理解。形容裝腔作勢假意拒絕的樣貌。

  58、明正典刑:明:證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處以極刑。舊時多用于處決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59、明見萬里:對于外界或遠方的情景,明白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預見。

  60、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明確無誤;正大光明。

  61、明效大驗:顯著而又巨大的效驗。

  62、明揚仄陋:明察薦舉出身微賤而德才兼備的人。同“明揚側陋”。

  63、明驗大效:顯著而又巨大的效驗。同“明效大驗”。

  64、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只看到小處,看不到大處。

  65、明廉暗察:猶言明察暗訪。指用各種方法進行調查研究。

  66、明察暗訪:從明里細心察看,從暗里詢問了解。指用各種方法朝廷調查研究。

  67、明槍好躲,暗箭難防:指公開攻擊容易對付,暗地陷害劫難于防備。亦作“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68、明光锃亮:指光亮耀眼。同“明光爍亮”。

  69、明升暗降:指表面上升官,而實際上被削去權力。

  70、明法審令:審:謹慎。申明法令,使人人遵守,謹慎發布命令,避免出現差錯。

  71、明人不做暗事: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見當面提出,不在背后搗鬼。

  72、明白了當:形容說話或做事干凈利落。

【明的成語】相關文章:

帶明字的成語11-03

明開頭的成語(精選60個)04-10

不覺明歷成語解析10-26

帶有明和暗的成語及解釋07-12

柳暗花明成語故事09-18

清如水明如鏡的成語解釋08-05

先見之明成語故事06-26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成語故事09-06

柳暗花明又一村成語故事01-2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午夜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最新日本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亚洲精品高清Av在线播放 | 五月天在线观看网址 | 婷婷色五月亚洲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