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監督管理是維護集體經濟組織和群眾利益、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現象發生的重要舉措。據休辦字【2015】2號、休紀辦秘【2015】5號、休農字【2015】27號及海政字【2015】25號文件精神,我鎮十分重視,通過健全組織網絡、全面清理整頓、建立健全體制、創新監管方式,實現了農村集體“三資”的會計電算化、運行規范化、監督即時化,加強了對農村集體“三資”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現將各村自查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各村資金管理情況。貨幣資金管理方面,已經嚴格執行貨幣資金管理制度,不存在多頭開戶、公款私存現象,各村報賬員每月報賬都是實報實銷,不領取備用金,不存在坐收坐支、白條抵庫和無審批大額現金支出現象;現金、存款已嚴格執行日清月結、賬賬相符的對賬制;收入支出已執行“收支兩條線”制度;村組集體各項收入及時入賬,全部使用縣財政農委監制票據,并由三資中心統一管理,所得收入納入三資代理服務中心帳內核算;村組集體各項收支票據基本做到手續齊全,原始票據經過村三委審核把關,再由鎮政府審核審批;目前各村組非經營性支出已嚴格自控,大額開支基本由兩委或村民代表會討論并附記錄,基本無新增債務發生。
二、資產資源管理情況。各村組集體資產資源于2010年度按市縣文件要求進行清產核資、明晰產權、登記造冊,但隨著資產資源的變動,對新增資產資源或是報廢資產流轉資源的動態發生,各村組對變動情況未進行核實登記,下步我們將進一步對轄區內所有村組的資產資源現狀進行詳細的清產核資登記造冊;村組集體資產的取得、變更或終止,資產經營方式的確定或是變更,資產的購置、變賣、報廢等事項都經過集體討論決定;村組集體重要固定資產、資源有專職坐班村干保管,已分村、分類建立了明細臺賬和資源登記簿,目前帳物需要清理核實;村組集體資產資源的承包、租賃、出讓都經過村兩委會議研究,并簽訂承包租賃合同協議。
三、村組集體三資公開和民主監督情況。凡涉及農村集體大額財務收支和資產資源處置等事項,各村提交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履行民主程序,實行民主決策;已逐步完善財務公開和民主理財制度,目前各村已對2014年第四季度和2015年第一季度財務收支情況在各村村務公開欄中公示,并上報回執交由三資中心存檔;2014年村兩委換屆前,鎮政府組織紀檢財政民政三資等對所轄12村的第八屆財務收支余情況全部審計,經公示后,各村無村民反饋信息。
四、及時組織各村報賬員學習培訓。為全面配合近期“陽光四務”、“村為主”的文件精神,加強各村報賬員業務素質,我鎮及時結合各級文件和村級報賬員業務實際操作水平,對各村兩委和報賬員文書進行了兩次培訓,并簽訂“村為主”考核機制,并結合2015年第一季度各村財務情況予以逐村檢查指導,并及時布置各村將第一季度財務收支余情況公開公示。鎮政府和三資辦將此項工作納入各村“四務”之一作為各村年終考核考評。
篇2:
根據《東財三資【2014】45號》文件要求,我們鎮由鎮三資中心主任督導,復核主任具體負責,統管會計、資金會計分工負責,集中時間,從2月下旬到3月上旬2周的時間,進行了一次自查。情況如下:
(一)資金管理情況。嚴格執行貨幣資金和銀行賬戶管理制度,嚴禁村集體多頭開戶,公款私存,私設“小金庫”,嚴格執行庫存備用金限額制度,和“收支兩條線”制度,村集體非生產性開支得到適當的控制。
目前還存在著
(1)鎮政府借款1183643.28元,還沒有著落;
(2)六聯村超支50萬元戶,也是鎮政府待消化債務;
(3)沉團村3萬元水面承包費,用于村干部養老保險,至今無法繳票。
(二)資產資源管理情況。基本上按照有關規定確認其所有權和使用權,村集體資產的取得、變更、或終止,資產經營方式的確定或變更,資產的購置、變賣、報廢等事項大部分村基本上經過集體討論決定;村集體資產資源的承包、租賃、出讓也能遵守“四議兩公開”的原則進行公開招投標,依法簽訂合同。
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
(1)鄉鎮沒有招投標平臺,資源資產處置操作層面上缺乏政策依據;
(2)縣級招標平臺存在收費較大的問題,也不知道具體的收費標準;
(3)組級資源資產目前還沒管到,將來還是很大的隱患。
(三)財務核算情況基本按上級要求進行的,目前就是
(1)耗材費用過大,經費無保障;
(2)就是檔案歸檔,檔案室小,檔案柜少,若干年后將是汗牛充棟。
(四)財務公開基本能做到每季度公開一次,有的是我們工作人員親自下村張貼。這里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亂查賬問題。既然我們按規定公開張貼公布了,對一些村民要求查賬問題,我們是否不予受理,上級要給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