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認識對農村“一事一議”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農村“一事一議”指對鄉村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修建村道路與橋梁、植樹造林、防洪搶險等集體公益事業所需資金或勞務,遵照量力而行、群眾受益、民主決策、上限控制、專項專用、財務公開的原則,由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民主討論決定,報街道辦事處審核、縣人民政府的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部門審批備案,所籌資金和勞務屬于村民集體所有。對促進農村集體公益事業的良性發展,密切黨群關系,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將起到重大作用。
(一)有利于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
為規范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促進農村交通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政策性保障,加快了農村交通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一是鄉村交通建設成效顯著。二是農田水利設施明顯改善。三是新農村建設有條不紊地推進。
(二)有利于消化村級債務
近年來,我們立足本地實際,自力更生,多策并舉,多管齊下,千方百計用好用活“一事一議”政策,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積極化解了因農村公共公益性建設而形成的村級債務,確保了農村社會穩定。
(三)有利于杜絕農村“三亂”行為發生
農村“亂集資、亂攤派、亂收費”是加重農民負擔,危及農村穩定的主要方面。采取“一事一議”籌集資金數量標準是由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集體討論決定的,完全由農民當家作主。對未經討論表決而任意向農民攤派、集資或收費,村民均有權拒絕激納,從體制上徹底杜絕了“三亂”行為的發生。
(四)有利于保證籌集資金使用過程的全程監督管理
采取“一事一議”,由村民委員會管理和使用的每一項資金都是專款專用,且須經村民主理財小組和村務監督小組審核后公布于眾,從而進一步有效的實現約束和監督。通過村民對籌集資金過程的全程監督,既有利于村民委員會合理地行使權力,以促進農村公益事業的良性發展,更有利于農民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五)有利于推動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進程
采取“一事一議”后,由于從事集體公益事業建設資金的預算到資金的籌集、從資金的使用到集體公益事業項目完工后的決算,都充分發揮了廣大村民的監督作用,使農民真正成為“當家人”,從而大大調動了農民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積極性,有效地推動了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進程。
二、活動內容
(一)村級范圍內興辦水利、農田基本建設、修建村級道路和橋梁、植樹造林等集體生產、公益事業所需資金和勞務用工,可通過“一事一議”籌集。
(二)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遵循“量力而行、群眾受益、民主決策、上限控制、使用公開”的原則。
(三)“一事一議”的審批程序:年初村(居)委會提出預算方案,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報街道辦事處審核,由縣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部門批準執行。
(四)經過審批的籌資籌勞一律填入負擔卡,由村(居)委會按卡組織收取,按議定的用途使用。
(五)“一事一議”籌集的資金屬村集體所有,所收資金全部交街道“一事一議”財政專戶管理。
(六)村集體生產、公益事業完工后,要及時辦理決算,對“一事一議”資金的收支情況要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三、推行農村“一事一議” 制度措施要求
為保證農村生產和公益事業的順利開展,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必須認真研究、推行“一事一議”制度。
(一)提高認識,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采取多種形式作好宣傳動員,有效地促進農村 “一事一議”規范有序的開展。
(二)提高干部群眾民主法制意識,強化民主監督管理。村民依法行使管理本村“公共事務”的民主權利,村干部要努力適應稅費改革后農村形勢,切實加強學習,認真研究新形勢下農村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轉換工作思路,改進工作作風,轉變工作方法,帶領群眾發展經濟,發家致富,做到量力而行辦事業,不花過頭錢,不做過頭事。
(三)量力而行,做到規范程序操作。“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必須做到程序規范化,重點把好“四關”,量力而行辦好村級公益事業。一是預算關。本著“有事籌資、無事不籌”的原則,每年年初村委會對群眾提出興辦的事項要進行梳理,按照本村實際,區別輕重緩急,講求實際效益,確定當年所辦的有利項目,對村民議定的項目,需要多少籌集多少,決不允許強行按上限籌集資金或勞務。二是程序關。“一事一議”籌資方案經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村民法定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后,報街道辦事處審核,經縣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部門批準后實施。經審批后的籌資籌勞工程建設實行議標或招標,工程完工后要進行決算和審計。村民主理財小組要對資金使用進行監督審核,不符合財務規定的不予報賬;資金使用情況要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不按照程序報批的籌資方案農民有權拒交。三是監管關。街道農民負擔監管理部門要嚴格按照政策、法律、法規規定,切實加強對“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監督管理。重點抓住以下幾個環節:一是把好事前項目審查關。主要審查議事范圍是否合理、議事程序是否合法,呈報資料是否真實、分攤對象和辦法是否適當合理、減免措施和對象是否落實、標準是否超限等。對違反規定加重農民負擔的項目必須制止和糾正。二是事中資金使用監督。要按照“村財街道管”的規定要求,對村級“一事一議”項目所籌集的資金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實行專戶儲存,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對村民委員會報帳票據進行嚴格審核。三是事后決算專項審計。街道農民負擔監管理部門要對經審批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決算情況逐村進行專項審計檢查,對群眾意見較大、反映較強烈的,應及時組織專門力量進行重點審計,對確有問題所籌資金要實行專戶核算,專款專用,若有節余,應用于以后的公益事業項目。四是公開關。凡是通過“一事一議”籌資的,其目的、意義、用途要通過村務公開欄或他其他形式向群眾解釋清楚,讓大多數群眾參與討論決策,充分體現自覺自愿原則;籌集的資金,要規范運作,做到賬目清楚,支出有據,并及時向群眾公布所有支出情況,讓群眾覺得錢籌得應該,繳得合理,用得其所。
(四)強化制度建設,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在認真貫徹落實《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基礎上,要盡快規范和完善農村“一事一議”的相關政策法規,做到“一事一議”有法可依,讓“一事一議”逐步走上法制化軌道,不斷提高村民的議事意識、議事水平和議事能力,確保“一事一議”規范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