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幼兒園課程實施方案參考
幼兒園課程實施方案是指幼兒園在領會國家和地方課程精神的基礎上,充分考慮本園基礎與資源條件,對課程進行整體設計與規劃,由此形成的平衡、和諧、適宜的書面課程計劃。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2017年幼兒園課程實施方案參考,歡迎大家閱讀!【2017年幼兒園課程實施方案參考1】
一、課程概況《幼兒園課程論》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學前教育專業(專科)的一門統設必修專業基礎課程。根據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計的基本要求,按照電視大學學生的基礎和學習的特點,制定本門課程的教學基本內容,并擬定課程相關內容的基本學習要求。
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理解課程的基本常識,獲得關于幼兒園課程的整體概念,了解當代有代表性的課程方案及早期教育課程改革和發展趨勢,養成具有一定教育素養的課程觀,嘗試參與課程設計,提高將教育理念轉化為教育實踐的能力。
二、課程教學基本要求
(1)課程的含義本身在演變之中,難以界定。處于不同教育狀態的國家和社會其定義課程的方式不同,這充分反映了課程的復雜性,因此,要通過課程定義的分析,說明課程涉及的諸多問題,幫助學生找到理解課程的概念框架,用相對清晰的概念框架澄清課程的復雜含義。
(2)通過講述課程改革的大致方向,揭示幼兒園課程的特殊性。
(3)原理闡述和案例評析相結合,幫助學生初步掌握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和實施的規律和方法。
(4)盡可能運用可視資料,展示教育實踐中的情況及國外經典幼兒園課程實施中呈現出的狀態,讓學生在有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再進行思路上的闡述。
三、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建議
(1)充分考慮電視大學學習的特點,根據各章教材內容特點,做好多媒體教學資源一體化設計方案,使面授、自學、討論、實踐等各種形式相互結合,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2)加強學法輔導,幫助學生運用好多種媒體教育資源,指導學習電視教材和課件,開展自學音像教材后的學習交流活動。
(3)本課程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在理解課程基本概念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幼兒園課程設計的基本原理、具有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參與設計、開發幼兒園課程,應選擇適當的課程價值取向完成相應的活動設計任務。鼓勵學生將設計的教育活動方案運用于教育實踐,并開展教育反思,幫助改進本人的教育、教學工作。
(4)安排好教育實踐環節。組織學生進行幼兒園教育實踐活動的觀摩,完成見習報告。
四、課程教學要求的層次
本課程基本內容的要求按“了解、理解、運用”三個層次要求。具體要求在第三部分中規定。
第二部分 教學過程建議
一、媒體使用和教學過程建議
1.學時分配
本課程3學分,總課時為54學時。根據電視大學的學習特點,建議安排18學時的講授,20學時的網絡課程、音像教材自學或集中輔導學習,其余學時多數應為利用多種媒體教材進行自學的時間。具體各部分內容的學時分配可由輔導老師針對學習者個人情況分別制定適宜的學習計劃來作出規定。
2.媒體教材的總體說明
本課程以文字教材為主要學習媒體。合一型的文字教材總篇幅在35萬字以內。與文字教材配合使用的錄像教材20學時,主要滿足對于課程重點內容、難點問題進行講解、結合課程理論學習進行實踐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學習要求。本課程配備了網絡課程,其主要內容為課程學習重點的系統輔導和專業知識領域的適度拓展。此處,配備網絡教學資料包括:IP課件、文本輔導材料及案例資料若干。所有媒體教材的設計和使用要以方便學習者學習使用為原則,突出發掘其現時實用價值方面的指導作用。
3.教學環節
本課程的教學堅持以學生自學為主,各辦學單位利用中央電大和各地師范大學的教學力量和學習資源,嚴格認真組織課程學習支持服務,可采用面授輔導、網絡教學活動、學習小組活動和個別咨詢輔導等方式保證平時教學過程的正常進行。提倡聯系課程教學改革的實際學習本課程的內容。要求完成以作業與評價手冊等形式所確定的平時作業,制定切實可行的課程實踐性環節的實施意見,并進行嚴格的形成性考核。
“幼兒園課程論”主要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及學時安排建議一覽表
教學內容 | 課內學時 | 電視教學 網絡課程 | 面授輔導 | 教育活動設計交流 | 練習作業 | 實踐教學 | 小計 | |
1 | 第一章幼兒園課程概述 | 12 | 4 | 4 | 3 | - | ||
2 | 第三章幼兒園課程的編制原理 | 12 | 6 | 5 | 2 | |||
3 | 第四章幼兒園課程中教育活動的設計和實施 | 20 | 6 | 5 | 4 | 3 | 4 | |
4 | 第五章中外著名的幼兒園課程方案及課程改革動向 | 10 | 4 | 4 | ||||
學時總數 | 54 | 20 | 18 | 4 | 8 | 4 |
學習者在輔導教師的指導下,參加集中輔導或收看IP課件后,認真閱讀文字教材,按照教學要求,理解、掌握相關的知識點,通過形成性考核作業和其它教學媒體中的自測部分,檢驗相關知識的理解程度。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協作學習,鞏固所學知識;通過網上輔導和討論解決疑難問題。學習中不僅要掌握理論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運用知識。
第三部分 課程考核
本課程的考試由中央電大統一組織,考試命題要全面,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體現教學要求的重點和層次設計的規定。課程考核成績由形成性考核(占30%)和期末考試(占70%)兩部份構成,具體辦法由專門制定的課程考核說明作出規定。
【2017年幼兒園課程實施方案參考2】
紅石路幼兒園成立于2011年12月,于2012年9月底竣工,10月8日正式開園,現開設5個班,其中小班3個、中大班各1個,園舍在未來三年內可容納15個班約450名幼兒入園。一、課程背景
1.師資條件分析
我園現有教職工29名,在編教職工12名。教師隊伍中包括:行政領導1名,外出全脫產掛職教師一名,帶班教師10名(其中一名為非編)。帶班教師具體情況見下表:
帶班教師基本情況表
年 齡 | 人數 | 所占比例 | |
30歲以下 | 7 | ||
31-40歲 | 2 | ||
40歲以上 | 1 | ||
教 齡 | 0-3年 | 6 | |
4—10年 | 2 | ||
10—15年 | 1 | ||
15年以上 | 1 | ||
職 稱 | 未定級 | 5 | |
初級 | 4 | ||
小高 | 1 | ||
學 歷 | 大專 | 8 | |
本科 | 1 | ||
研究生在讀 | 1 | ||
專 業 | 學前教育專業 | 8 | |
非專業 | 2 |
教師隊伍年齡結構比較合理,但整體專業基礎薄弱,10名教師團隊來源如下:
(1)由外園分流過來的成熟型教師組:我園目前的2個中大班由菊園幼兒園分流過來,由此跟隨過來五名教師。這五名教師專業能力處于中等偏下,但個性質樸,愿意上進。
(2)由幼兒園自主招聘的新教師組:在招聘的五名教師中,四名是剛從學校畢業的新教師,其中兩名是非專業的,還有一名是僅有一年教齡的非編教師,整體專業基礎都是零起點。
2、課程實施條件分析
1、對教材的運用:
無論是新老教師,均缺乏對新教材理解運用、以及規范制定保教計劃的能力,對生活、游戲、學習、運動等四類活動的特點、價值取向還不能很好把握,成熟型教師由于長期處在專業荒廢期,因此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并不能對新教師起到專業引領作用。
2、對課程的實施:
教師整體實施能力較弱,體現在新教師不能把控好班級常規,對一日活動環各環節的價值缺乏了解,不能將四類活動有效滲透、整體實施。成熟型教師日常帶班隨意性較大,缺乏嚴謹與細致,在四類活動中游戲和學習尤其呈現薄弱。由于目前園內缺乏業務園長(由外出掛職教師兼任業務管理),加上管理層人員匱乏,很多部門工作如人事、出納等都暫由一線教師兼任,再加上保教人員新手居多,因此,對日常課程的實施指導與質量監控帶來較大的困難。
3、生源條件分析
目前園內共有五個班140名幼兒,幼兒來源主要分為四個層面:
一是具有本地戶籍的鄉村農民與外來媳婦結合的家庭,這些家庭經濟拮據,家長文化層次非常低下,基本以小學與初中學歷為主。家長個性淳樸,但不重視對孩子的教育。
二是具有本地戶籍的農村購房戶,家長學歷層次以高中和大專為主,對幼兒園要求甚高,但對孩子非常溺愛,尤其在生活上的包辦現象非常嚴重。
屬于以上兩類家庭的孩子基本集中在兩個中大班,由菊園幼兒園代招并由今年回歸到新園,由于菊園幼兒園內部已沒有多余的活動室,這兩個班級一直借住在距離甚遠的梅園幼兒園,保教工作長期處在無人監管的狀態,因此幼兒的整體發展都比很弱,尤其在語言、思維、生活自理方面非常薄弱。
三是外地戶籍的人才引進家庭,購房在本園招生區域內,家長的學歷層次普遍較高, 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孩子個性活潑,發展比較全面。
四是外來務工者家庭,均通過非正常途徑入園,家長學歷層次較低,但個性質樸,非常支持幼兒園的各項活動,孩子在社會性、語言方面發展比較好,自理能力強,但衛生習慣較差。
以上屬于外地戶籍的幼兒基本集中在三個小班,占整個小班年齡段幼兒數的60%。
4、設施條件分析
我園用地面積7530平方米,建筑面積5730平方米,園內完善的教育教學設施、多樣的專用活動室以及寬敞的戶外運動場地能充分保證幼兒活動,但幼兒活動室及餐廳非常狹小、擁擠,對教師的課程實施帶來了諸多不便。
二、課程理念
全面實施二期課改的新教材,全面貫徹“以幼兒發展為本”的課改理念,滿足每個幼兒對安全與健康、關愛與尊重的基本需要,并為幼兒提供平等的學習與發展機會;關注幼兒的學習特點與身心發展水平,激發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尊重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個體差異,體現個別化教育,努力讓每個幼兒有快樂、有自信、有發展。
三、課程目標
通過上海學前教育課程的實施,促進幼兒健康水平以及情感、態度、認知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培養健康活潑、好奇探究、文明樂群、親近自然、愛護環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責任感的兒童。
課程具體目標: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規則,體驗并認識人與人相互關愛與協作的重要和快樂。
2.初步形成文明衛生的生活態度和習慣,獨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責任感。
3.積極活動,增強體質,提高運動能力和行動的安全性。
4.親近自然,接觸社會,初步了解人與環境的依存關系,有認識和探索的興趣。
5.初步接觸多元文化,能發現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發審美情趣。
6.積極地嘗試運用語言及其他非語言方式表達和表現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四、課程結構與配比
(一)課程結構
我園100%使用二期課改的新教材,以生活、游戲、運動和學習為主要活動,以一日活動為形式組織實施。
課程類型 | 課程目標 | 實施途徑 | |
生活 | 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交往行為,在共同生活中能夠愉快、安全、健康地成長。 | 來園、進餐、盥洗、運動、午睡等一日活動各環節 | |
游戲 | 1. 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合作交往能力,促進幼兒情感、個性健康地發展。 | 角色游戲、建構游戲、沙水游戲、自由活動 | |
運動 | 2. 提高身體素質、動作協調能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為幼兒健康的體質奠定基礎。 | 器械自選活動、混齡區域運動、體育游戲、操節律動、自然野趣活動 | |
學習 | 3. 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積極體驗,使幼兒在認知能力和態度上不斷進步,為后續學習打下基礎。 | 集體教學活動、個別化學習活動 |
四類活動在一周中的時間占比
實施途徑 | 時間安排 | 每周與總課程平均比例 |
學習 | 大班學習活動每周5小時左右(其中個別化學習活動2.5小時);中班學習活動每周4.75小時(其中個別化學習活動2.25小時);小班學習活動每周3.66小時左右(其中1.66小時為個別化學習活動)。 | 大:12.5% |
中:11.8% | ||
小:9.2% | ||
游戲 | 大班4.17小時 | 10.4% |
中班3.75小時 | 9.4% | |
小班3.33小時 | 8.3% | |
運動 | 大中小各5小時 | 12.5% |
生活 | 大班:25.8小時 | 64.6% |
中班:26.5小時 | 66.3% | |
小班28小時 | 70% | |
備注 | 關于“時間安排”的說明: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各年齡階段實施學習、生活、游戲、運動的時值有差異。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活動的占比呈現遞減性,而學習活動的占比則呈現遞增性。 |
各年齡段一周四類活動占比圖表
五、課程實施
我園全日制招生3—6歲幼兒,按年齡設置小、中、大班三個年齡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特點、季節、園舍條件設置相應的課程內容和作息時間表。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園全面對照《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要求,依據課程理念、課程目標,結合幼兒年齡特點以及本園師資的專業基礎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基于我園的課程背景,重點落實四個規范,來確保基礎性課程的規范實施:即規范使用新課程教參書,規范保教計劃制定、規范一日活動環節組織、規范四類活動實施。
(一)規范使用教參書
由于教師目前還不具備獨立使用四本教參書的能力,為確保課程實施的規范性,采用提供成熟的主題計劃表、年級組共同商議制定階段生活活動主題等方式,來基本確保教參書的使用規范。
(二)規范保教計劃的制定
由于教師制定計劃的能力普遍較弱,由此將在老園積累的各類比較成熟規范的保教計劃提供給教師,讓教師在理解的基礎上作適當修改,由業務負責人一一審閱通過后方可實施。由此同時,開展大組教研,重點研討集體教學活動的設計。
附件一:主題計劃表
附件二:個別化學習活動計劃
附件三:周計劃
附件四:日計劃
(三)規范一日活動環節組織
重點幫助教師理解一日活動各環節的價值定位,組織要點、對孩子發展的意義等,通過集中培訓—下發書面提示——實地一對一帶教——觀摩評價,逐步提高教師規范、有序組織一日活動的能力。
附件五:一日活動各環節組織提示
附件六:各年齡段作息時間安排表
附件七:各年齡段一周總課程安排表
(四)規范四類活動組織
幫助教師了解運動、學習、生活與游戲四類活動的特點、性質定位、價值取向以及相互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通過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培訓—實地一對一帶教—展示觀摩,逐步規范組織行為。
六、課程管理
(一)幼兒園課程領導小組職責
1、組長:園長
(1)在把握國家和地方課程精神的基礎上,組織編制課程實施方案,整體設計與規劃課程,并注重課程方案與課程實施的有效互動,動態調整,使之不斷完善;
(2)負責對全園的課程實施進行全面的管理,針對本園課程背景建立有針對性的課程管理制度并加以實施;
(3)立足本園的師資條件,對幼兒園課程的實施進行有針對性地培訓、指導與監控,建立并落實能基本保障課程規范實施的質量監控機制;
(4)為教師的課程實施提供各類支持和保障。
2、副組長:業務負責人
在園長的管理和指導下,負責:
(1)根據季節變化和幼兒年齡段特點,制訂和調節科學合理的作息安排;
(2)合理設置課程內容,確保各類活動的平衡,并確保各項內容在不同年齡班的適切性;
(3)指導教師正確使用教參書。
(4)配合園長做好對課程質量(重點是保教計劃)的監控與評價。
(5)結合本園教師專業的專業能力,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研討。
(6)逐步建立幼兒園的課程資源庫;一個主題內的資源庫
3、組員:室長
(1)根據年級組課程實施情況及時向園長反饋作息時間、課程安排、課程管理在落實過程中的問題;
(2)組織組內教師開展對教參書使用、保教計劃制定的研討活動。
(3)結合大組教研重點,跟蹤教師計劃落實的質量。
(4)做好本年級組課程資源的收集與整理。
(二)制度管理
1、本園的課程管理制度包括“保教常規管理制度”、“教師保教計劃管理制度”、 “課程環境管理制度”、“專用活動室使用細則”、 “課程質量監控制度”等,它們為課程實施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2、課程管理制度必須根據課程實施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或需要,及時加以補充,調整或更新。
3、落實與課程管理制度相匹配的檢查反饋措施,確保各類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
附件八:紅石路幼兒園各類課程管理制度
附件九: 紅石路幼兒園保教計劃質量監控
附件十:專用活動室的管理與監控
八、課程評價
依據《上海市幼兒園保教質量評價指南》手冊,結合幼兒園課程發展的需要,形成自評、互評與他評相結合的保教質量評價機制。在開展評價的過程中。對教師定期進行培訓,熟悉評價指標,掌握操作方法;針對教師的專業能力,實施以局部為主的評價;堅持評價與考核分離,確保評價信息的準確性;將評價與教師日常工作有機結合,確保評價的常態化和長效性。
紅石路幼兒園保教質量評價體系
內容 | 項目 | 使用方法 | 期限 | |
課 程 實 施 |
學習活動評價表(見附件十) |
1、作為教師日常組織半日活動中對照自評、不斷改進保教行為的依據。 2、作為教師、管理者日常觀摩、交流、研討的依據。 |
日常滲透,按需進行。 | |
游戲活動評價表(見附件十) | ||||
生活活動評價表(見附件十) | ||||
運動活動評價表(見附件十) | ||||
個別化學習評價表(內外評)(見附件十) | ||||
各類專用活動室評價表(見附件十一) |
1、嘗試將精細化管理與評價相互結合,在評價中反饋日常管理質量。 2、由園長、業務負責人和專用活動室負責人定期對教師在專用活動室的組織情況進行現場評價。 |
|||
班主任保教工作質量調查表(家長問卷)(見附件十三) | 1、在全園家長中開展對教師在課程實施等方面的評價,收集來自于家庭的評價信息,不斷改進班級保教質量。 | 一學年一次 | ||
幼 兒 發 展 (見附件十四) |
階段自評 | 制定幼兒發展弱勢項目評價表,在月專題評價的基礎上,組織教師對本班幼兒進行自評,收集各班幼兒發展的信息,為落實月專題評價提供素材。 | 一學期兩次 | |
更多相關文章:
【幼兒園課程實施方案參考】相關文章:
2017幼兒園課程實施方案設計參考06-17
幼兒園校本課程教案參考12-21
2017幼兒園課程設計實施方案06-17
小學課程活動實施方案04-21
小學朗誦課程活動實施方案10-27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08-19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04-23
幼兒園課程教案02-22
電梯課程設計心得體會參考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