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很榮幸在大二學習當中就得到如此珍稀的一次參加團校培訓的機會。盡管這只是一段時間的學習,但這段時間對于我自己的提升卻是一個大幅度的轉變。下面,就將我在團校學習中的心得闡述如下,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們必須具備的素養。
在當今社會發展新常態的形勢下,黨團結和領導人民富民強國,加強黨內建設、完善黨內監督,規劃引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教育部門科學制定青少年兒童教育規劃;家長作為青少年兒童教育第一責任人,卻逐漸被車子、房子、工作牽絆,為孩子的物質基礎奔波忙碌;那么誰來關注孩子的健康發展呢?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意義何在?
為青少年服務,是團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服務,不僅僅是傳達上級指示,幫扶慰問,開展系列文體活動。服務,更多是要站出來,承擔黨的接班人的光榮使命,把青少年的素質教育和團的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從文化傳承、文化建設、使命傳播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服務。為什么不能以團組織的名義在學校期間、在工作期間就開展“團的課堂”教育呢?
國外的空地文化、創新教育、青少年生存演練等等,讓我們看到了青少年教育的多樣性,相比而言,國內同齡孩子更多的是沉迷于手機電腦網絡,就連春節、元宵節這樣傳統的節日大街上也少見孩子們的身影,誰來負責?
篇二
短暫的中央團校學習之旅很快就結束了,就像薩仁高娃院長所說,在五月盛開的花海中,作為一名基層團干部,我們懷著一種朝圣的心情初次踏入中央團校校園時的激動心情,至今都仍然無法平復,那些可親、可敬、可愛的老師們激昂而又勵人的話語將久久縈繞耳畔,在我們的心中留下星星之火的種子……
一、自身素養,人格魅力
一名學生干部,想要得到其他同學的期許與信任,首先必須有較高的素養和人格魅力。這其中,政治素養就是必備的一種。在團校的第一個講座,我們很榮幸地請到了法學院的羅維老師為我們指點了這方面的迷津。羅老師從兩個大方面闡述了這個問題:1、人和政治的關系,2、如何提高政治理論素養。羅老師引用了許多聞名世界的大哲學家的觀點說明人天生是一個政治動物,習慣于群居生活,這決定了我們必須對政治知識有所了解,將自己熔融于政治。讓我們認識到政治的重要性:即使你不關心政治,但政治關心你。在第二塊內容中,羅老師又從實際出發,介紹了一些提高政治素養的方法,例如學習政治理論,辨證唯物主義;閱讀大量經典文獻,時政著作;瀏覽一些政治新聞評論等等,讓我們受益匪淺,明白認識政治的途徑其實有很多,只是需要我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去主動接受政治信息。提高政治素養有利于學生工作與時俱進,在國家宏觀政策下開展活動,同時也是對國家政策的有效落實。
二、團隊精神,領導風范
分團委學生會都是一個龐大的機構團體,一切工作的運轉不是一個人所能肩負的,需要每一個人去承擔,所以合理分工,團隊精神極其重要。在素質拓展的齊頭并進和基地訓練兩項活動中,團隊精神都得到了非常好的驗證。在80后逐漸登上歷史舞臺的這個時代,團隊更是作為一項重要精神宣傳。多數出生獨生家庭的80后,缺失了許多團隊合作的機會,所以在校園這個珍稀的舞臺上,我們更要注重團隊意識。當然,一個團隊只有合作是遠遠不夠的,他同樣需要一個精明的領導。在素質拓展基地訓練的罐頭鞋活動中,有些隊友便將失敗歸咎于隊長領導無方。作為領導,他就必然要吸收各方面意見,并在短時間里做出最正確的決策。羅老師在她的講座里也提到了一個 “精英意識”。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們不能只以普通學生的水平要求自己,潛意識里就應該存在精英的標準。
三、經驗辦事,創新機制
在素質拓展基地活動中,一開始,大家都不愿意總結活動的經驗,急于進行下一個項目,但在教練的強制執行下,我們對各個活動都進行了探討交流,從中不僅得到了活動的經驗,也感悟了許多生活的內涵。我們要學會用經驗辦事。經驗是一支加速劑,有時你付出了比別人多許多倍的努力,但成績卻不盡如人意,因為他比你有經驗,比你少了一個探索的過程。古語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僅他人的經驗,自己在辦事過程中獲得的教訓也應該及時記錄,便于以后工作更順利地進行。但決不能按圖索驥地走, 繼承的同時應該也有創新的元素。新事物總會代替舊事物,“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停滯不前就是后退。無論是在制度還是具體的辦事方法,我們都要不斷創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以上便是我在團校學習過程中獲得的幾點。這是一次非常好的學習并提升自我的機會。這段時間的經驗將會讓我無論在哪個崗位工作都受益匪淺。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我也會不斷地總結,積累經驗,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